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概况

别名: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性质:三级甲等

电话:0452-6867646

地址:

专家答疑 预约检查 极速问诊
外科

科室简介:

内科

科室简介:

泌尿外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泌尿外科于1994年从外三科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室,床位由最初的14张发展到2008年的28张。历届科主任有潘风、陈幼兰、胡凯,现任主任李跃东,副主任张洪泉。历任护士长有刘北燕,王晶然。   科室拥有膀胱镜、电切镜、前列腺同位素照射治疗仪、促排仪等先进的治疗及诊断设备,能够开展的手术有肾癌根治术、输尿管癌根治术、膀胱全切可控回肠代膀胱术以及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腔静脉后输尿管、隐匿阴茎、尿道下裂等先天畸形手术。1990年后,科室率先在齐齐哈尔市开展了在B超引导下行肾囊肿穿刺术。2003年,一附院泌尿外科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合作,应用川参通注射液、前列腺注射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取得良好疗效。泌尿外科对前列腺疾病的治疗很有建树,已形有口服药物、药物注射、前列腺照射、前列腺电切及手术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方式。   二、科研教学   由李跃东撰写的三篇论文,即《经尿道90Sr/90Y照射前列腺加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分析》、《敏感抗生素加川参通注射液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分别发表于国家级杂志《医学综述》、《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中国医药》。   由李跃东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川参通注射液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应用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加90Sr/90Y前列腺照射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研究》、《兔双侧输精管结扎加前列腺放射性32p介入前列腺组织形态学研究》。   由李跃东为副主编的著作《泌尿及腹部急症外科学》、《实用临床疾病诊疗学》分别于2003年和2008年由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

麻醉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业务发展   1985年以前麻醉科、手术室为外科麻醉组,归外科直接领导。科室成立后,先后由张顺明、刘运祥、王海宽担任科主任;先后由景凤兰、李唯、李殿芹、卢静华担任护士长。麻醉科现有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研究生1人,在读研究生1人。手术室现有护士18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1人,护师5人,护士1人,   1985—1990年,麻醉科刚从外科独立出来,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完善,人员专业素质,医疗水平不高,学历偏低。日常工作以椎管内麻醉为主,也进行了一些静脉复合麻醉、乙醚吸入麻醉,以配合常规手术为主。医疗设备简陋,有手控麻醉剂,检测手段以台式手控血压计和听诊器为常规设备。医疗护理的安全性较低,全年手术麻醉例数在500—700例左右,多数为外伤、急腹症。1991—1995年,麻醉科、手术室的各项工作得到改善,科室的管理加强了,选派医生、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学成归来后将一些新科技也在科室应用。医疗设备逐年增加,配备了机控多功能麻醉剂、高倍显微镜、无痛血压、脉搏、血氧、心率、心电监护仪,手术间增至五间,全年手术病例增至1500--1800例左右。开展了肺癌根治术、脑肿瘤术、食管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胰腺癌断流术等麻醉技术,同时也开展了口腔、耳鼻咽喉的麻醉技术,老年病人和小儿的麻醉技术等。科室由以前的医技科室发展成为二级临床科室。1996年-2008年是麻醉科、手术室整体工作变化最大的时期。科室有完整的管理体系,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欧美达机控手控多参数麻醉机、JE牌麻醉机、近端监护仪、体外循环机、日本进口显微镜、进口移动式X光机、骨科牵引复位床、进口Vellylab电力等大型医疗)为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现麻醉科已经能够配合临床开展多种麻醉方法,如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静腹复合麻醉、静脉靶控输注全身麻醉及各种无痛诊疗技术(无痛人流、无痛胃镜、无痛肠镜)等。手术室已经能配合临床完成的手术有基本外科手术(乳腺手术、肝靶系统手术、胰、十二指肠手术、肠道手术等)颅脑外科手术、胸外科手术(肺手术)   二、科研教学   2005年-2006年,张顺明撰写的论文《异丙酚_异氟醚复合麻醉对脑血流代谢及颅内压的影响》、《关节腔内注入吗啡用于膝关节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先后发表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卢静华撰写的《手术室器械、物品管理的探讨》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王海宽撰写的《酮浓度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研究》发表在《中国医学创新》,《腰硬联合麻醉与硬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临床研究》发表于《中外医疗》。

神经外科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重点核心和专业特色的科室。曾多年被评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科室、重点科室”。1994年,神经外科从外二科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室,历任主任有刘春润、迟风令、郑洪波、陈玉军。历任护士长有王秀华、张丽艳、丁丽华。科室拥有专业技术人才4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硕士研究生2名,护理队伍共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2名。病房面积1000平米,有病床30张,有现代化综合性重症监护室,监护室配备专业护理人员。监护室内设有大型呼吸机2台,新型心电监护仪3台,波动式气垫床4台,电子温控降温毯(冰毯)一部,电脑血糖仪一台。科室能很好利用现代化医疗设备(如显微镜、显微放大镜、高速电动磨钻,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仪(DSA),多功能呼吸机、C型臂X光机、核磁共振、脑电图及脑地形图等)开展临床工作。科室成员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能力。   科室医生通过进修、学习,引进了先进的诊治技术,现可以开展颅内及脊髓肿瘤、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等的诊治,以及介入治疗。护理人员努力提高专业素质、知识、技能,在脑血管疾病的护理、颅脑损伤的护理、神经外科重症疾病的监护等方面都达到专业化,为专科业务发展提供保障。   2004年,由陈玉军主持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穿注入0.9%氯化钠溶液术的可行性研究》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及年度临床新技术三等奖。2005年,陈玉军撰写的《老年垂度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衰竭的预防与治疗》发表在省级刊物《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医学创新研究》。2004年,由陈玉军参编的《外科危重急症的诊断和治疗》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护理方面:丁丽华主持了教学科研《条例教学法在临床的应用》、新技术《利多卡因封闭治疗输液渗漏》,发表的论文有《新输液法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输液中的应用》《高龄女性患者导尿术及注意事项》。

神经内科

科室简介:  1985年医院成立神经内科,主任:郑光雄,副主任:那卓林,护士长:杨桂英。1986年主任:那卓林,副主任:张淑琴,护士长:郑雅丽。1993年,主任:张淑琴,副主任:张嘉伟,护士长:董丽华。1998年—2001年,主任:张嘉伟,护士长:王衍郁。1999年—2001年,副主任:杨晓华 2002年—2004年,主任:杨晓华,副主任:兰希发。1993年,神经内科在齐齐哈尔市较早地开展脑出血-颅内血肿碎吸术。1998年,张嘉伟主任进修回来后,开展了动脉造影溶栓术。1999年主任张嘉伟参与95攻关课题——尿激酶静脉溶栓项目。2000年,张嘉伟主持的《不同时段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此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患者增多,人员壮大,2004年,神经内科分为神经内一科和神经内二科。2001年,张嘉伟主编了《简明神经病学》一书。2003年,张嘉伟获得市第五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5年,张嘉伟主持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段相脑水肿与水孔蛋白4表达关系的研究》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张嘉伟、兰希发主持的《大鼠急性梗死不同时段动脉溶栓治疗后行为学和病理学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神经内一科   一、科室发展   2004年-2008年期间,主任杨晓华,护士长张丽艳。2005年,任宝奎任副主任。2008,李志茹任护士长。   神经内一科分科后拥有病床位35张,设备有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等设备,先后开展了“自血光量子疗法”、“肉毒素注射治疗肌张力障碍病”等新技术,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脱髓鞘疾病及心理障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二、科研教学   神经内二科   一、科室发展   2004年10月神经内二科成立,主任:兰希发,副主任:王峰,护士长:陈珊珊。 2008年,护士长:罗晔。   2004年分科以后,神经内二科把握神经系统治疗的国内外发展趋向,逐渐形成了以药物治疗为主、康复治疗为辅的特色“卒中单元”。2007年开展了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新技术。“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最佳模式,神经康复治疗室配备了肋木、肩、股四头肌训练椅等康复设备,开展了TP训练、OT训练、ST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配合临床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治疗疗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瘫,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科研教学   科室开展的科研项目: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   经细胞的研究》由王峰主持。   2、《大鼠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段的动脉溶栓治疗后行为学和病理研究》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颅脑操作基础与临床》一书由王峰担任副主编,王海军、刘佳俊担任编委。   4、《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由王峰担任编委。由张嘉伟担任主编的《神经疾病》和王峰担任编委的《内科学》被定为普通高校教育“十一五”规则教材。   5、张丽艳开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技术,并著有《中西结合老年病诊断》一书。

心血管内科

科室简介:  1985年后,心血管内科在陈伯雄、王明耀、刘玉梅等几位老主任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医疗技术实力不断提高,尤其在2000年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室始终把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加强优质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合理进行人才梯队建设规划,先后派送李桂芝、李殿滨、王红艳、刘桂清、李秋菊、张国民、郝金红、钱久光等医师到中国医大、哈医大二院、河北医大、哈医大四院、上海医大、哈医大一院、北京安贞医院、沈阳陆军总院进修学习。   科室于2004年开展了永久起搏器安置术、2007年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2008年开展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PTCA+支架植入术等临床新技术,随着这些手术的开展,以及经食道心房调搏术、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术的应用,拓宽了心血管内科的治疗领域,使许多危重濒死的患者得到救治。   2008年4月,由于医院规模的扩大,心血管内科分成心血管内一科和心血管内二科。   心血管内一科   一、科室发展   2008年4月,心血管内一科成为独立科室,主任:张国民,护士长闫秀梅,心内一、二科的护理工作由一个护理队伍承担,2008年7月,由王丽君继任护士长。在张国民主任的带领下,秉承老主任留下的光荣传统,继续坚持“生存靠技术,发展靠创新”的服务理念,把追求工作效益维护患者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应用及开展了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食道心房调搏术、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PTCA+支架植入术等临床新技术。使一附院心血管内科的诊治水平始终走在市内各家医院的前列。   二、科研教学   张国民主任撰写的论文《老年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发表在《急诊医学》杂志,编著的《新编心血管内科疾病诊与治疗》由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科研项目《应用C-瓜蛋白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研究》获得市科委奖励,《临床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的培养》获得省教委三等奖。   心血管内二科   一、科室发展   心血管内二科2008年4月成立,科主任刘桂清,护士长王丽君。科室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医师1名。能够开展冠状动脉诊疗技术,完成冠脉造影术45例,其中安装支架术4例,使一附院心内科在介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为心外科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术奠定基础,使医院的诊疗技术迈上新的台阶,并在医疗行业中更加具有竞争力。科室人员努力钻硏专业技术知识,应用循证医学及治疗指南诊治疾病,使诊断治疗更规范化,门诊及住院患者增长很快。心血管内二科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规范管理,创造良好的就医氛围。   二、科研教学   2008年,发表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的论文有4篇,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物理诊断学》心血管部分,申报医学院教学科研《临床教学中分类教学的实施与探讨》,《冠脉造影支架术》在一附院年度新技术评审中获得一等奖。   心血管内二科承担齐齐哈尔医学院在一附院的本科、专科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为黑化医院等下级医院培养进修医师2名。

急诊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急诊科的发展经历了由从属到独立到成立急救中心的三个过程。1985年,急诊科从属于内科,急救病人以内科为主,科主任由病房主治医师轮流负责,病房医生轮流值班。1988年,急诊科成立,由戴鸿兴任主任,有3名医生、7名护士;独立负责急诊科的日常工作。1994年,急诊科正式脱离大内科,成为独立的科室,由宋富邦担任科主任至今。郑春丽任护士长。1998年,富拉尔基区120急救中心正式成立,挂靠在一附院急诊科,宋富邦为现任主任,谢玉秋任护士长。护士长的更迭有郑春丽、范桂红、谢玉秋。现急诊科有医生6名,护士10名。急诊中心工作分为两组,一组负责院内急诊病人的救治,一组担负全区120院前急救的抢救工作,负责院前救护及院内急诊。2008年,宋继辉任副主任。   二、科室管理   急救中心成立后配备了大量的抢救器材,诸如:呼吸机、便携式氧气瓶及心电机、便携式除颤起搏机及心电监护装置;充实了120急救队伍的硬件条件。并设有120专线,24小时昼夜服务,接到电话后2-3分钟内出诊,随车出诊的有专职医生、护士及担架员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并有专人陪检,陪送。开通绿色通道,在患者家中、抢救现场及时进行输液、心电摘记、CPR抢救,实行院前急救措施,途中运输及院内抢救一条龙服务。急诊急救中心成立后,科室注重抓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使急救工作更趋于专业化。接到急救电话后医护人员立即出诊,随车备有手提式心电机、便携式氧气筒及各种抢救药品,到达现场后进行现场吸气、静脉输液、心电描记及CPR抢救工作,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2008年,120急救车出诊3000余人次,清创缝合650余人次,急诊挂号人数达15917人次。   急诊科是集医疗、教学、急救为一体疗体系中急诊急救中心,急救工作与110、119联动,同时,还承担了对全区红十字志愿者及下属机构培训急诊急救知识与技能的任务。作为教学医院,急诊科还承担检体、诊断学及内科学的部分教学任务及带教任务,先后为医学院乡医班及一重技校红十字会志愿者培训急诊急救知识及技能。

呼吸肿瘤内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1985年-2003年期间,呼吸内科从属于内二科,2003年呼吸肿瘤科独立,皮秀杰任主任至今,朱云霞任护士长。2005年,杨淑梅任护士长。2008年1月,张琛任副主任,2008年2月1日,呼吸肿瘤内科由原三个科室共用一套护士改为完全独立,全科12人,其中医生5人,护士7人。全科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硕士2人。   科室业务水平逐年提高,原有业务方面逐步开展了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微波理疗、雾化吸入器、无创呼吸机等设备,提高了呼吸系统疾病的确诊率,纤维支气管镜还可以使误吞入胃的异物不经传统的开胸手术就能及时取出,缩短了住院日,使危重病人得到康复。   二、科研及论著   1 、《长期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稳定期治疗中的价值》发表在《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2004年第 9期。   2 、《经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发表在《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一期。   3 、皮秀杰主任撰写的《微波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肺内感染对肺功能康复的影响》发表在《中国基层医药》 2005年第二期,《糖皮质激素与长效 B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发表在《中国基层医药》 2006年第三期。   4 、皮秀杰主持的《 I -125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中心型肺癌研究》及《不同碘化油检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对比研究》获齐齐哈尔市科技成果, 《不同碘化油栓塞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对比研究》获 2008 市科技成果。

美容科

科室简介:  医学美容科成立于1998年,由张侠主任于北京黄寺整形外科医院进修学习后开始组建,人员由起初的副主任医师1人、护士1人发展到现在的主任医师(教授)1人、医师3人、护士1人。现已成为医院的品牌科室,在全市享有盛誉。   美容科是一个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临床科室,科室以严格的管理、正规的手术及价格的优势,形成了在齐齐哈尔市医疗美容方面的良好声誉和较大影响。医疗范围包括美容手术、激光美容、美体塑形、生活护理等。   在临床方面,美容科于2003年、2004年、2006年分别开展隆胸术、不规则“U”型额肌瓣替代上睑提肌上睑下垂矫正术、大剂量肿胀液应用吸脂术等新项目。在非手术治疗方面,美容科于2006年引进北京紫金恒绩洗色王,针对各色文身及文眉有很好的效果。2008年,科室又引进3台激光治疗仪:冰电波拉皮、光子治疗仪以及调Q激光治疗仪,为爱美的人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是可以在不经手术的前提下,无痛苦,仅利用闲暇时间即可完成的美容项目,自应用以来深受求美者的青睐。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美容科在医疗美容方面形成了独特风格,尤其擅长眼袋整术、重睑术、提切眉术、隆鼻术、丰下颌术、隆胸术、面部除皱术、吸脂塑形术、各种瘢痕修复术等美容手术。

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1985年,消化内科与呼吸内科统称内二科,1988年陈伯雄任大内科主任,高鹏任内二科副主任,其中设老干部病房一间,(床位四张)。1990年,高鹏任内二消化系主任,拥有床位设置60张,当时由于公费医疗占主导地位,住院人数达65人。   1989年内二科成立消化组和呼吸组,2003年消化内科从内二科分离,消化内科正式独立,主任马显训。2007苑凤昌任副主任。护士长的更迭有范桂华、朱云霞、杨淑梅、张艳。胃镜室归于消化内科,形成较具诊治特色的体系。现有床位14张,另设两个高间,配备大屏彩电和小型冰箱各一台,为住院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科室床位编制17张,2008年共有五名医生,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1名。主任马显训还担任齐齐哈尔市医学会消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副主任苑凤昌担任齐齐哈尔市医学会消化委员会秘书,黑龙江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数据库成员,医学院后备学科带头人。科室将有发展前景、有专科特色与优势的人才选派到大医院进修。倡导多科室的参与合作,采取协同攻关、优势互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医护人员能对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做出诊断与治疗,为专科业务发展提供保障。   二、科研教学   科室的《大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的上消化道出血》等六项科研,《内镜下早期胃癌诊断》等9项新技术通过了医院评审,主编和参编了《酒精性肝病现代诊疗》等三部医学著作。   消化科内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PLB教学法和目标带教法等运用于授课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医学院督导团的肯定,受到学生的欢迎。1985年-2008年,共完成《内科学》、《诊断学》教学及实习时数20000多学时。有四篇教学法论文均发表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上,并分获得齐医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和省教育厅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普外科

科室简介:  2002年后,孙玉琢、王宏志、许景伟相继任主任,郭秀燕、王丽霞、范桂红相继任护士长,普外一科现有床位35张,其中高级双床病房10间。均设有独立卫生间, 配置了彩电、空调、冰箱、衣柜等。病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能良好满足社会各界人士不同层次的住院需求。医护人员15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以主任许景伟为主的团体先后受到医院和齐齐哈尔卫生局的嘉奖,在抢救农民工过程中先后被齐齐哈尔市电台、黑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黑龙江多家报纸及广播台的宣传。   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科室承担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治。已经开展了甲状腺近全切除、甲状腺癌根治性颈清术及伴气管软化的甲状腺切除术,开展了乳腺癌、大肠癌根治术,全胃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及复杂的胆道结石手术。娴熟地开展无张力疝修补、小儿经腹疝修补。在肢体动静脉疾病、重症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疗有特色。   多年来在普外科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项目。2001年,许景伟撰写的论文《超声引导穿刺治疗腹腔脓肿24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电凝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分别发表在《齐齐哈尔医学院》杂志上。邢志博为编委的《实用临床疾病诊断学》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许景伟主持的科研项目有端粒酶RNA特异性锤头状核酶对乳腺癌细胞MCF-7活性的作用及影响。1998年,孙玉琢、许景伟主持的科研项目有胃癌术后抗转移研究,获得齐齐哈尔市科委奖励,由许景伟主持的科研项目规范性教学查房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获得齐齐哈尔教学科研奖。2008年,许景伟撰写国家级论文分别是《两种常见乳腺病临床分析》《甲状腺腺瘤及再手术入路的探讨》,周涛的省级论文为手术治疗62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分析》。   许景伟、邢志博等先后承担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妇产、检验本科及成人专升本的普外科教学任务,授课学时达到学院要求,学生普遍反应良好。   普外二科经几带人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学院重点临床专科,本科室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率先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肝段叶切除、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廓清术、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全胃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等手术填补院内空白;02年开展胆道内引流加I125粒子永久性置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填补省内空白;05年成功救治妊娠末期重度破伤风病人填补国内空白。本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3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2名,主管护师3名,现有病床34张,高级双床病房8间。科主任马晓鹏是医学院学术带头人,大外科教研室主任,齐齐哈尔医学院甲状腺病研究所副所长。   科室诊疗范围:甲状腺及乳腺的良恶性肿瘤,各种腹内外疝及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肿瘤,结直肠良恶性肿瘤,上下消化道出血,肝脏良恶性肿瘤,胆囊、胆管结石,急慢性胆囊炎及重症胆管炎,胆道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真、假性)囊肿,胰腺恶性肿瘤,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周围血管疾病及各种腹内脏器损伤等。

眼科

科室简介: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成立于1954年,技术力量雄厚,人员配置齐备。该科各位医生拥有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经验。   白内障是老年人眼部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该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如存在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以及手术方法陈旧等原因,病人就会在“绝望”中渡过本应幸福的晚年。1990年,我科在齐齐哈尔地区首先独立完成了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引进工作。1994年6月,完成了三级甲等医院眼科规定要求的全部手术项目。1995年4月,引进先进诊疗设备,TEC-100C 高级视觉电生理诊断系统和Q-YAG激光眼科治疗机。2001年引进MTP2000型超声乳化仪,使白内障手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眼科全体人员刻苦钻研业务,先后在广州、北京、长春等地进修学习。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掌握国内外眼科发展动态,进行科技创新,开展新技术,著书立说。80年代后不断有新技术产生。有5篇论文分别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眼科学术会议上宣读。4篇论文分别在全国眼科会议上宣读。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分别刊登在《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外伤职业眼科杂志》等杂志上。有论文40余篇在省级杂志上发表以及在省级会议上宣读。完成专著《视觉电生理学》等五部。完成黑龙江省第七届自然科技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新技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奖5项。完成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齐齐哈尔市新技术应用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齐齐哈尔市自然科技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成果奖1项。获医学院、医学院一附院医疗、教学等各种奖项10余项。为临床医疗技术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齐、富地区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眼科不仅在临床、科研方面成绩优异,在教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多年来完成教学任务二千多学时,培养了无数学子,为教学事业做出了贡献。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临床教学改革的新视角》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多项教学成果获齐齐哈尔医学院二、三等奖。   眼科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其中3人具有硕士学位。承担着日常及急诊救治工作。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其切口小、恢复快、效果好,深受广大患者欢迎。本术式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诊治疾病: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葡萄膜病、眼睑病、结膜病、泪器病、视网膜视神经疾病、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眼外伤、上睑下垂、眼部整形等。欢迎广大患者就诊,我们将热心为您服务。   联系电话: 0452--6883856(眼科门诊)

肾泌内科

科室简介:

妇产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业务发展   1985年,妇产科拥有床位43张。当时妇产科实力雄厚,是医院的旗帜性科室,全年妇产科住院病人数占全院住院人数的1/4;全年门诊量12806人。1986年,在王舒兰教授、姜润田教授两位黑龙江省知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了医学院的妇产专业,既是齐齐哈尔医学院的重点专业,又是医学院的标志性专业。1991年随着住院一部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妇产科床位数增加到45张,高间6个。2006年随着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医院社会影响力提高、以及外科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妇产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床位数增到50张,高间14个,单间5个。先后有王舒兰教授、姜润田教授、吕俊祥教授、任国春教授、赵书燕副主任医师、李秀兰副主任医师担任科室主任。科室副主任先后由黄丽华、王好善、韩志敏、刘翠阳担任。历届护士长有王淑梅、张丽华、范桂红、王丽霞。妇产科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通过了“爱婴医院”的检查。医院的环境逐年改善、服务理念得到转变、技术水平有了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次收到病人的锦旗和表扬信。“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被齐齐哈尔日报予以报道,在富拉尔基电视新闻中播出。   多年来,医院分期分批派妇产科人员分别到哈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北京301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红房子医院、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不断学习,为专科业务发展提供保障。科室始终注重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1985年,已经开展胎头吸引术、产钳术、会阴侧切术、臀位助娩术、臀牵引术、穿颅术、毁胎术、上环、取环、电吸术、分段诊刮术、输卵管通液术、卵巢肿瘤剔除术、宫外孕手术、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绝育术、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等。1991年,任国春教授开展了脱垂子宫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吕俊祥教授开展的新技术,做子宫内膜癌的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癌的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宫颈癌的根治术、宫颈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腹膜外剖宫产术等;韩志敏专家开展了宫腔镜检查术、肿瘤的化疗等。目前,在李秀兰主任带领下,开展了抗生素续贯疗法、腹腔静脉联合化疗、无痛分段诊刮术、肛提肌缝合术、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与尿道内口缩紧术、非脱垂子宫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囊肿剥除术、宫外孕患者的卵管开窗+修补术、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卵巢悬吊术、宫颈锥形切除术、残余宫颈切除术、TVH+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外阴病灶切除术、宫颈内口闭锁复通术、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子宫内膜癌的全面分期手术、宫颈病变的筛查与规范化诊治(TCT、HPV病毒监测、阴道镜及LeeP刀)、胎盘粘连的保守治疗、介入治疗与化疗结合治疗绒癌、卵巢癌的再分期手术等;在产科方面,近半年来经过基本技能培训、学习急诊急救知识、加强围产期监护、改变服务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及加强围产期的知识宣教,增加了产妇数量近一倍,降低剖宫产率60.2%-28.8%,提高了自然分娩率39.8%-71.2%。在这些新技术中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非脱垂子宫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囊肿剥除术、TVH+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子宫内膜癌的全面分期手术、胎盘粘连的保守治疗(动脉栓塞+B型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中西药结合+诊刮术)、卵巢癌的再分期手术在省内都是领先的治疗。   二、科研方面   从1985年以来,科室人员在科主任的带领下,注重科研工作,全科发表论文60余篇,分别发表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中华肿瘤杂志》及《中国医药学报》等。著作三部《妇科学》、《妇幼保健学》和《妇产科学习指南》。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一项,三等两项。其中1989年,王舒兰的《医疗、教学、科研三结合》科研成果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三、教学方面   1986年创建了医学院的妇产专业,且成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的旗帜性专业。理论课以自编教材开设了《妇科学》、《产科学》、《计划生育学》、《围产医学》、《妇科内分泌学 》、《妇产科手术学》、《妇科解剖学》。   1991年开始临床实习,“过筛法”是医院的妇产专业创始人、黑龙江省的知名专家王舒兰与姜润田教授研究制定的,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即:   1、每个学生有指定教师带教,并参加值夜班。带教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病例(除首程、手术记录以外的部分),经多次批改至合格为止;在教师的指导下书写各种化验单与处方。   2、规定每个病人可以有三个人作妇产科检查,每次可有1-2个学生查体。拆线、换药等操作均在教师演习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操作,叫“放手不放眼”。   3、每个学生轮流去计划生育室,亲自行上环、取环、电吸术与诊刮术等,并记录次数。   4、每个学生轮流参加手术。实习最后两个月学生开始轮流做剖宫产术的术者,出科前尚未轮到的学生,出科后有病人时仍继续至轮完为止。   5、出科时有出科考试,亲自接诊病人,内容包括:采集病史、大查体、专科检查;写一份大病例与鉴别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开一个处方。   经上述“过筛法” 培训后,每个学生基本上是一个合格的妇产科住院医师,并具有扎实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齐齐哈尔医学院培养了大批的妇产专业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与好评。“双向选择”以前有全国各地的很多医院来我院招人,“双向选择”以后就业率为100%。用人单位信息反馈良好。截止到2008年一直沿用 “过筛法”培训实习医生。

耳鼻喉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耳鼻喉科在1985年至2008的发展过程中,历任主任王树斌、谷松桥、仝庆忠,2008年,科室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医生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医院的临床教学及诊疗任务。   医护人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使耳鼻喉科在市区及周边地区知名度非常高,门诊量和病房住院率逐年提高,年治愈率达98%,无一例医疗事故。2000年后,科室在鼻内镜手术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在鼻内镜手术方面的新理念,新技术,完善围手术期治疗,使术后复发率大大降低,开展鼻中隔成形术,鼻内镜下腺样体摘除术,在微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保留鼻腔原有的解剖结构,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这一技术截止2008年底在齐市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科室率先采用鼻内镜及微波技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使鼻出血一次治愈率达到100%。喉科方面: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用于治疗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填补医院三甲项目的空白。急诊急救方面:随着突发事件的增多,科室急诊急救工作也逐年增多,仅2008年就为5名急性喉梗阻濒临窒息的患者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在抢救喉阻塞病人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应对急诊急救的能力。开展的新项目有:喉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鼻内镜手术治疗“小儿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难治性鼻出血德诊治。   二、科研教学   开展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获得院内新技术优秀奖。科学研究2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综合治疗疗效指标观察的研究》已通过市科研成果鉴定,《鼻窦炎中鼻甲处理方法的研究》已通过市科研立项。2008年《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FESS治疗后疗效观察》发表在《中国临床医学学刊》杂志。   在教学方面,科室由有资质的仝庆忠、刘连香、姜胤辉担任齐齐哈尔医学院本科及专科学生的教学任务,讲授耳鼻喉科学,每年授课时间均在60课时以上。

儿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业务发展   1985年-2008年,先后由吴玉茹、高景伦、王雪担任科主任,先后有张晶、郑友、赵丽君、张秀颖、郭宝贤、方淑彩担任儿科护士长。2008年,科室有主任医师2名,   科室注重人才培养和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多次派出人员到外院进修学习,促进了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及专业技术的进步。1985年,儿科的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理化化验简单,使医疗诊治工作有所不足。1986年,儿科用肝素治疗重症肺炎45例,有效率达95%。抢救新生儿颅内出血、重症新生儿肺炎、休克性肺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获较好疗效。1988年,开展了应用维生素K治疗百日咳、普鲁卡因治疗重症支气管肺炎(哮喘型)、肾功衰竭的治疗。从理论上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开设儿科咨询门诊,全年咨询200人次,对托儿所的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保健指导,传授科学育儿知识,对婴幼儿的养育起到指导性作用。   科室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病已经能做出准确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喘憋性肺炎、重症支气管肺炎、迁延性及慢性肺炎的诊治工作已不同以往的传统疗法,开展了小剂量肝素治疗,使治愈率大为提高,病程缩短;同时在病因方面,对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由陌生到认识、掌握,针对病因下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995年,一附院购买CT后,对新生儿常见疾病,如窒息、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在原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了脑活素、丽珠宝乐等多种新型脑细胞活化剂;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及肠外的营养;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由原来的只使用鲁米那、尼克刹米、维生素E,现发展为蓝光疗法、输液白蛋白等,并对罕见病例,如新生儿溶血病,开展了换血疗法,成功抢救了2名重症溶血病患儿,开创了我院新生儿溶血病健康存活零的突破。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面,由原来的激素治疗改为静脉丙球治疗,现已开展30余例,治愈率100%。儿童哮喘病由原来静电激素及氨茶碱改为气雾剂(抗炎、β2受体激动剂)等。在护理方面,新开展了静脉留置导管技术,2004年在护理部的带动下开展整体护理、星级护士等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二、科研教学   科室有3项科研在齐市科委立项,其中2项通过成果鉴定,一项在研,一项获得省医疗新技术三等奖,一项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教学方面现每年完成教学时数约140—150学时。

骨外科

科室简介:  2002年1月骨外一科从老骨科分出,独立成科,科主任先后由肖永志、李雪、刘国彤担任,护士长先后由李明华、吴颖担任。2008年现有床位21张,普通病房5间(4人/室)、高级病房1间(1人/室)。   科室医护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能够做出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及人才的培养,派出人员到外院进修学习,技术队伍逐年充实和加强,专业技术逐年提高。   科室同时注重创新与发展,先后开展的新技术有:断肢,断碗,断指再植手术、颈椎管扩大成形(单或双开门)治疗颈椎管狭窄、小切口开窗法微创摘除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椎管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滑脱或爆裂性骨折、带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长管状骨骨折、Dick固定治疗腰椎滑脱、自动滑动加压鹅头钉(DHS)治疗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愈合或骨不连、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包括髋臼骨折)、胫骨高位截骨或关节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旋骨外侧动脉升支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等。   1996年,刘国彤完成首例《同种异体带血管神经全肘关节移植》,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肖永志研制的“单臂螺杆伸缩式外固定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科研成果经过上级技术鉴定,被确认为国内先进技术。   1999年,刘国彤研究的科研课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研究》获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1年,《吻合血管神经游离多种皮瓣肌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获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4年,课题《应用显微技术游离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及骨不连接的临床应用》获齐齐哈尔市政府二等奖;同年,主编著作《临床实用肿瘤学》,并被齐齐哈尔市医学会聘为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被齐齐哈尔市人事局授予为齐齐哈尔市共享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   科室教师改进了教学手段,带领实习生把理论和实践密切的结合起来,圆满的完成了教学工作。   2002年,骨外二科成为独立科室,主任为姜晓峰,副主任为曹立新,护士长先后有王艳清、李明华。 骨外二科已经形成人才梯队,2008年有硕士3名,教授1名,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 名,医师一名,助理医师1名。姜晓峰主任为医学院骨科学科带头人,曹立新为医学院骨科学后备带头人,一附院骨科与二附院骨科共同被设定为医学院重点科室。   分科后骨外二科率先在医院开展了颈椎前、后路手术、生物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骨盆CIII型重大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恶性肿瘤的保肢手术、新方法的骨科多种畸形矫形手术、脊柱脊髓损伤新方法新材料应用的手术(如脊柱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脊柱滑脱切开复位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率先在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手术包括带锁髓内针、自锁髓内针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记忆合金材料在骨折中的应用,可吸收钉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包括在肩、肘、髋、膝中的应用)。率先在我院开展了四肢大关节的开放性韧带重建手术及肌腱转位手术。率先采用解剖型钢板和四肢锁定钢板治疗骨折,为新技术的应用开创新的道路。同时与介入科合作率先开展股骨头坏死及血管血栓的介入治疗。曹立新副主任2007年从天津进修学习回来后,开展了多种带血管、神经蒂的皮瓣手术以及显微外科手术。骨外二科的上述手术已经跻身于目前国内先进水平行列。   业务的发展也给骨外二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支持和动力,经济收入每年都以30%~50%速度提高,在一附院真正成为了“拳头科室”。2000年后,骨外二科在一附院迅速壮大崛起。   骨外二科自2000年-2008年完成省级科研2项,市级科研6项,学院教育科研8项,完成著作4部,完成国家级论文21篇,省级论文12篇。骨外二科多次被评为学院、医院先进科室,姜晓峰、曹立新多次被评为学院先进个人。姜晓峰被评为黑龙江省卫生厅优秀中青年专家。骨外二科在教学方面,出色地完成了精本、妇本、临本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姜晓峰、曹立新等多次受到学院与医院的表彰。

口腔科

科室简介:  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医师2名,主管技师1名,主管护师1名,拥有上海CS综合治疗机6台,日本NSK根管长度测量仪,日本NSK高速牙钻,意大利牙科专用X光机,VITA烤瓷炉,高频铸造机,隐形义齿制作机,高温高压消毒机等价值近百万的设备,能够成功开展后牙根管治疗,无痛拔牙,烤瓷修复,全口义齿,精密附着体,窝沟封闭,牙齿美白,口腔洁治,颜面肿物切除等项目,并且担负着齐医学院口腔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每年为社会培养大批的口腔人才。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全体医护人员愿为你的牙齿健康保驾护航!     联系电话:6883053

胸外心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八十年代后期,医院设大外科,陆平坦曾任大外科主任。1994年后,胸外科成为独立科室,陆平坦、张忠泰、信国玺相继任科主任。现有床位23张,高间7个,配备大屏彩电和小型冰箱。现有医护人员12人,其中医生5人,护师7人。硕士毕业生1名,本科毕业生7人,大中专科毕业生4人,人才梯队合理。   科室对有发展前景人员选派到大医院进修,对整个医疗队伍进行胸外科专业知识培训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培训,如:定期讲解呼吸机的使用,学习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相关疾病的正确处理方法,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2007年试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胸腔闭式引流, 2008年正式应用于气胸、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并辅以药物注入治疗,打破了“胸水不治”这个难题。截止2008年底,已开展的手术有:全肺切除术、食道支架术、房缺、室缺修补术、心脏黏液瘤切除术、二尖瓣修补置换术、心脏搭桥术等。   二、科研方面   科室重视引进新技术及科研工作的开展,1999年开展游离肌瓣“OB”胶粘合在胃食管吻合术中的应用研究;2003年开展I-125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中心型肺癌的研究;2006年开展TIMP-3基因转染平滑肌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早期梗死的实验研究工作。   三、教学工作   胸外科注重医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积极讲授医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1994年-2008年,信国玺先后承担了检验本科、精本、妇本、预防本科、医本的教学工作,得到督导团及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皮肤性病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业务发展   皮肤性病科成立于1951年。先后由周连举、崔景林、李加常、曹志祥、董佚莅、丁长锐担任主任。1990年成立皮肤发病科病房,先后由张金霞、董丽华、谢玉秋、苏爱香、陈珊珊担任护士长。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   科室注重人才的培养,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科室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均在北京301医院、北医大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促进了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技术的进步。1985年后,科室全体人员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逐步由单纯门诊科室走向门诊病房一体化的综合性科室。在人员素质上,技术上,设备上都有了质的转变。科室能够对皮肤性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准确诊断治疗,还能对疑难杂症进行良好的治疗;新技术、新疗法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科室对于复发性、顽固性、季节性过敏的患者(慢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以及过敏性鼻炎、哮喘)除内用和外用药物治疗外,还采取血化验检测食入物和吸入物过敏原,为脱敏治疗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为患者解除病痛。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国际公认的治疗方法。在近十年的临床应用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科室采用激光治疗腋臭,具有损伤小,预后好,无瘢痕等优点,多年来已为众多患者解除了难言之隐。科室还最新引进半导体激光及紫外线治疗机治疗带状疱疹后移神经痛、银屑病、白癜风。近年来对于瘢痕疙瘩、血管瘤、慢性单纯苔癣,痒疹等疾病的治疗上,采用局部封闭术,使患者在局部注射后皮肤恢复或接近正常皮肤的颜色、弹性。对于扁平疣的治疗上,在采取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还采用皮下包埋术,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007年成立性病咨询室,对性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新进展。科室还配有真菌室,可针对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真菌的镜检和培养,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依据。自科室成立病房以来,重症患者及外地就诊患者可以接受住院治疗,使病情得到了及时的控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程。   二、科研教学   科室有3项科研成果,2项获得市级三等奖,1项教学成果获得齐齐哈尔医学院青年教师奖。在教学方面,由丁长主任亲自授课,每年完成教学时数约140锐时学时。

中医科

科室简介:

体检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2007年12月,一附院与一重医院合并重组,在体检中心与原一重医院体检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一附院体检中心。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2人,资料员1名。   原一附院体检中心成立于2004年7月,主任:宋继辉,体检中心主要负责富区事业单位职员的健康体检,体检中心每年体检量2000—3000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原一重医院体检中心是在职业病科基础之上建立的。1978年12月职业病科成立,历届主任:1978年-1992年王维亚,1993年-1998年仝秀琴,1999年-2004年王大宇,2005年-2008年郑超。职业病科主要为第一重型机械厂6万职工职业病的预防进行健康体检,还担负1000多名职业病人提供治疗服务。职业病科设置:职业病门诊、职业病房、化验室、仪器室、档案室、动物实验室;先进的仪器: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仪、气象色普仪、极普仪、显微镜、病理切片机、大气粉尘采样器、微机等;2004年职业病改称体检中心。   原一重医院体检中心是齐齐哈尔市首家经过黑龙江省卫生厅批准并通过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几年来已经为中国一重集团、富拉尔基发电总厂、北滿特钢、黑华集团、北疆集团、煤气公司、华安机械公司等大型企业进行了几万人次的职业健康体检,并且为接触有害作业的员工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在齐富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科研工作   体检中心开展的科研工作有:职业病人尸体解剖、病理分析50多例、动物染毒实验、人体血液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矽肺病合并肺癌、肺结核流行病学研究等。截止到2008年,科研项目曾获国家部级、省级、市级科技成果8项,国家级论文10余篇,曾多次获卫生部颁发的全国职业卫生先进集体,在全国厂矿医院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档案室还保存着70年代珍贵的胸部X线片及体检治疗。2004年职业病改称体检中心。   2007年后,一附院体检中心壮大队伍得到壮大,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为齐市及富区各企事业单位职工体检覆盖率达70%。体检中心医务人员在服务理念、服务项目、学术营销、健康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制定了多档次的健康体检套餐服务,为齐富地区的老百姓健康之旅保驾护航。

传染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传染科1985年成立,床位10张;1988年5月成立结核科,科室有3位医生,其中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生2人,护士2人,床位10张;1999年,原传染科、结核科合并为传染科,医生5位,其中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4人,护士5人,床位20张;科室自成立后先后由赫恩、张玉玲、韩忠儒、杨静文担任科主任,先后由张桂文、张淑珍、金贞顺、徐春霞、李秀娟、高秀芝、于志伟、马玉芹、杨桂君、邓银荣担任护士长。2004年后,人员流失严重,医生有所减少。2007年12月传染科归属于齐医一附院,得到了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投资兴建了近1000平米的传染病门诊及病房,设有肠道传染病隔离病房、呼吸道传染病病房,有床位35张,7个高间,7个普间。环境清新优雅,设有国内最先进的空气循环风消毒系统。门诊有肠道门诊、传染病门诊、呼吸道传染病门诊、发热门诊。   1985年传染科主要收治肝炎、细菌性痢疾。1988年对肺结核病人进行积极治疗;1993年收治患有矽肺结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1995年开展肺结核合并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由结核科独立完成,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救治及时。1999年对肝炎、菌痢、肺结核、矽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进行有效治疗。2003年春季抗击“非典”,传染科又成立了发热门诊全体医护人员辛勤工作,排查从疫区来发的疑似病例的,对发热病人进行隔离。2006年,传染科主任杨静文带领主治医生和护士长到富拉尔基区传染病医院实地考察。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安心开展科室工作,在原一重医院与齐医一附院重组后,传染科医疗技术提高很快,环境得到彻底改善,科室能够对各类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肠炎、痢疾、伤寒、流脑等肠道传染病、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肺外结核、风疹、麻疹、猩红热、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积极有效治疗。   二、科研方面   杨静文撰写的医学论著有《胸腔积液》、《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并担任了《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副主编。刘波、丛丽平合著论著《中西医结合常见病诊治手册》。先后发表的论文有《锋派新治疗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46例临床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6例》。   新技术方面,2002年开展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03年开展拉米夫啶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成功治愈了重型肝炎,填补了医院空白,2003年应用免疫调节剂加抗病毒治疗各种慢性乙型肝炎,大大的提高了慢性乙型肝炎的治愈率,2005年与齐市传染病医院协作开展乙型肝炎DNA检测,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2006年开展阿德福韦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检验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业务发展   1985年-2008年,检验科先后由田东升、王平、陶冶科、王德明担任主任。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4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3人、中级7人、初级3人。硕士1人,本科10人,中专3人。   1985年检验科由化验室更名为检验科,检验科设置为临检室、生化、免疫、细菌、血库等5个子科室,科室设有20名专业人员。后又成立了血液室、体液室、遗传室。检验方法均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检测项目都是常规检查。1988年,先后购进尿自动分析仪、血液黏度测定仪、细胞电泳仪和生物数据处理机,提高了检验项目的精度和准确性。并开展了一系列检测项目,如骨髓细胞学检查等,血液流变指标检验的开展有利于老年病人的预防和诊治。1989年完成了开展乙型肝炎的酶联免疫新技术的准备工作。1990年,购置了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验速度有所提高,由自配试剂改为购买试剂盒,开始向自动化转变。开展了血糖、总胆固醇、乙型肝炎五项酶联免疫法及肝癌早期诊断仪的应用。1990年收入约6万元,至1994年年底收入达50万元。1995年,购进了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仪等仪器。进入到自动化时代,使检验工作进入了电脑的领域。开展了PCR实验、遗传细胞学诊断,到2000年收入达120万元。   2001年科室购进了离子分析仪、酶标仪、血凝仪等先进设备,开展了风湿系列诊断、衣原体、支原体等诊断,收入逐年提高,到2004年收入达210万元。临床分出15%科室纯收入176万元,纯节余87万元。2004年,科室拥有日本产日立牌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smex K-45w型血球计数仪及德国尿分析仪、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东亚K-54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全自动血凝仪、迈瑞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现代化精密仪器。科室全面实行微机管理,对人体血液、体液等标本开展了近100种检验项目,为临床急诊、急救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科室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增加技术含量,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准确的检验结果。   二、科研方面   检验科是临床工作的前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开展的项目逐年增多,并且逐渐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开展项目齐全的大型三甲医院检验科,多次参加黑龙江省质量评价,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有一项科研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协助学院筹建检验系参加教学工作。

康复科

科室简介:  康复科是由我院原康复科、疼痛科、理疗科、针灸科合并组建而成,是以软伤治疗为主的的科室,使软伤治疗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多方面的、多方法的、完整的科学治疗体系,使广大患者有了更大的选择治疗方法的空间。科室人员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医疗、科研、教学能力。康复科服务宗旨是:技术为本、服务当先、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疼痛科始建于1991年6月,于2003年3月将理疗科划入,2005年1月与康复科合并。   疼痛科的发生发展是顺应医学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自建科以来已为数万名患者解除了疼痛之苦。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软组织疼痛、脑神经、脊神经、心脑血管疾病,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疾病,五官及皮肤系统疾病等疗效满意;小针刀疗法对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和部分关节损伤后遗症,有独特疗效;93年8月我们开始应用注射用胶原酶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不开刀、不吃药、一针见效,病人无痛苦,安全经济,是非手术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最有效方法之一。自开展以来已为数千名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100%,治愈率可高达95%以上。深受省内外患者的欢迎,得到一致的好评。   理疗设备齐全。先进如:超声波、超短波、音频电、干扰电、紫外线治疗仪等可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挫伤、炎症、粘连、感染、神经痛.肩关节韧带钙化等多种疾病,无损伤无痛苦,疗效可靠;中医中药包括针灸、推拿,可对各种风湿痹症、功能障碍、软伤疼痛都有良好的疗效。   康复医学是国际上刚刚兴起的学科,在我国也仅有十几年的发展史,它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和针灸推拿。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师运用PT疗法(物理治疗)、KT疗法(运动疗法)、OT疗法(语言疗法)等来激活病变周围的脑细胞代替病变部位细胞支配神经肌肉来完成运动功能达到康复的目的。此法主要治疗脑血管意外、外伤所致半身不遂、吞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针灸推拿是康复医师运用针灸、推拿并适当配合药物来刺激经络、激发气血、疏通血脉、调整机体状态以解除病痛。此法主要治疗脑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周炎、头痛、臂背腰腿痛等病症。   康复疗法:脑血管病后遗症的患者90%可以独立步行。其中30%可以从事轻微的工作。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除去一些特殊类型均能彻底治愈。肩周炎、头痛、臂背腰腿痛等治愈率均能达到80%以上。

放射线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1985年后,先后由刘世俊、李柏林、曲宏伟担任放射科主任,1985年-1989年刘世俊为主任,李柏林、郑庭芳为副主任,1992-1996年李柏林主任,郑庭芳、唐维林为副主任1996年-2008年曲宏伟为主任,2003年-2007年胡延春为副主任。   1985年以来,在24年的发展过程中医疗仪器设备有了很大的变化。有匈牙利500mA透视机,上海200mA拍片机,西南400mA双台面X线机,1986年底引进日本岛津800mA三台面X线机,包括电视透视、多功能多方向电控移动拍片床、多轨迹断层射拍床,患者诊断率大大提高。   二、科研教学   1989年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了胃气钡双重造影、1990年研制结肠双重造影灌肠器并开展气钡双重造影、1991年开展了内听道体层摄影、1992年开展了侧颈斜位体层摄影、2000年开展了小肠插管灌注气钡双重造影、2002年开展了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先后开展了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胃肠道出血栓塞、子宫动脉栓塞术、深静脉血栓动脉溶栓术及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肝血管瘤肝动脉栓塞术等。

放疗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放疗科开展放疗工作始于1993年,隶属于原一重医院肿瘤消化内科,科主任闫佳林,副主任李天成,护士长张瑞书,医生 7名,护士6名。2000年建立独立的放疗科,科室4人,科主任韩云波,放疗医生兼物理师1名,主管技师2名。2003年成立肿瘤治疗中心(内三科),全科17人,科主任韩云波,副主任赵德辉,护士长 杨桂君,医生7名,护士8名,技师2名,继续从事肿瘤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等工作。2007年并入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后,肿瘤治疗中心分为放疗科和内三科(肿瘤)两个科,有床位 46张。   1993年,成为齐齐哈尔市首家引进192 Ir(铱)近距离遥控后装机,从事肿瘤腔内照射。重点开展了口腔、鼻咽、食管、肺、宫颈、直肠癌腔内照射,脑胶质瘤术后去骨瓣插植及乳腺癌非手术插植照射等工作。1999年引进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开展常规外照射,治疗全身各系统肿瘤。2000年购进我市首套 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主要开展实质脏器肿瘤的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肺癌、肝癌、胰腺癌、宫颈癌、直肠癌术后复发、脑瘤、各种转移癌及保乳术后乳腺癌等。同时开展了肿瘤化、放疗 /术前术后与放、化疗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并辅以中药、生物治疗。2003年成立肿瘤治疗中心(内三科),继续从事肿瘤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等工作并得到长足发展。2007年并入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后,肿瘤治疗中心分为放疗科和内三科两科。在继续进行肿瘤常规放疗和三维立体定向放疗(含X刀、适形照射等)并与有关科室共同开展肿瘤综合治疗之外,将肺癌立体定向放疗的实践总结作为工作重点,形成样本分析和总结。同时开展了良性病的放疗,如:甲亢突眼、瘢痕疙瘩、血管瘤、骶管囊肿等多种其他手段疗效不佳或无法治疗而放射治疗疗效满意的疾病,填补了黑龙江省的空白。   二、科研方面   开展的新项目有 N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盐酸依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应用。   2001年,赵德辉撰写的论文《脑膜癌瘤病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2例》发表在《中华误诊学杂志》,2004年《食管癌放疗治疗联合顺铂氟尿嘧啶加中叶乙甙的放射治疗增敏应用》发表在《中华医药学杂志》。参编的医学著作有《临床急重症诊治与护理》、《实用临床常见病诊治及护理》。喻光撰写的著作《实用肿瘤临床治疗方略》由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疾病防治》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喻光撰写的论文《三维适型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发表在《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MR室

科室简介:

超声室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形成独立科室后,科主任一直由王淑清担任,科内现有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中级技术职务医师1人,初级技术职务医师2人。科室拥有东芝B超、百盛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等仪器。分布于门诊、病房本科担负着全院日常门诊、住院病人及夜间急诊患者的超声诊断任务,并且还服务于体检人群,开展的超声诊断与治疗项目由80年代的B超,发展为现在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入超声。主要诊断范围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腹膜后以及盆腔脏器;心脏和周围大血管、甲状腺、乳腺、阴囊等小器官;肌肉关节及体表软组织;妇科和产科等部位的普通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腔内(经阴道子宫附件、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其中产前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具有深入研究,深受病人的欢迎。90年代起后,科室开展了介入超声的诊断与治疗研究,特别是在超声引导下肝、肾、盆腔囊肿的硬化治疗、体表肿物活检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科室启用超声影像工作站,处理日常影像报告,对于超声科日常工作管理、病人随访对照、教学及科研提供了很大帮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科室人员近年来定期轮流到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进行有针对性地的进修学习,把新的、成熟的理论及实际技术带回来应用于科内工作中,服务于病人。随着医院发展,超声科也将不断更新先进设备,增加诊室,开展新技术。   二、科研工作   科室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多次参加超声学术会,及时了解超声技术新信息,积极承担科研项目。1985年-2008年先后发表省级、国家级学术论文近100篇;参编超声医学专著3部;承担专业与教学科研课题2项。开展新项目:盆腔、肾脏、肝脏囊肿超声介入穿刺术、浅表组织超声引导活检术。   三、教学工作   多年来该科作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的教学基地,圆满完成了临床本科专业、精神本科专业、妇产本科专业、影像本科专业等学生的理论授课、临床见习、实习带教任务。同时本科室还肩负着兄弟医院的进修医生带教工作,为基层医院培训医生数十名。

电诊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形成立独立科室后,电诊科由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等专业检查部门组成,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由岳梅担任主任。   二、科研工作   科室开展的新项目有:室性早搏后心率变化与临床诊断相关性、心率变异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十二导联频谱心电图,对冠心病有诊疗价值。经过电诊科主任及全体医生的努力,电诊科具备较强的教学和业务力量,为各科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一直由岳梅、罗启华负责学院本科、专科学生的临床理论、实践教学工作。2004-2006学年,岳梅被齐齐哈尔医学院评为A级教师,2006-2008学年,岳梅再次被说为A级教师。

输血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输血科成立于1988年,是齐齐哈尔红十字中心血站富拉尔基区分站,负责全区的采、供血及一附院的临床用血。毛芹任市中心血站富拉尔基分站站长,兼输血科副主任,田东升任副站长,兼输血科主任。1998年4月,血站撒离,输血科独立,负责一附院的临床用血。2008年5月,一附院与原一重医院合并,输血科开始负责东、西两区的供血工作,杨冬梅任科主任,科室现有6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主管技师2人,护师1人。输血科认真细致地工作,一丝不苟,为临床用血安全把好第一关,确保了各科室输血患者的安全。   二、科研工作   输血科自成立以来,积极做好科研工作。开展的科研项目有交叉配血(盐水法、聚凝胺法、酶法特殊介质交叉配血)、ABO血型鉴定(正定型、反定型)、RHCD血型鉴定、血型单特异生抗体测定。2008年开展了“新生儿容血症血清检测”。杨冬梅所著《小儿疾病诊断与护理》于2004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杨冬梅撰写的《贮存式自身软任务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于2007年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马淑贤撰写的《成份输血技术与输血安全的护理》于2008年刊登于《中国实用医药》。

CT室

科室简介:  一、科室业务发展   CT室始建于1995年5月,先后由丁政、唐维林、侯锡银担任科主任。现共有医护人员7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医师、主管技师、主管护师各1名。   科室建立初期,设备为美国产Picker—1200型全身CT机,平均每天患者量在10人以内;检查项目为各部位常规CT扫描及普通CT增强扫描;业务水平仅限于普通CT扫描诊断的范畴。2001年引进德国的西门子Esprit螺旋CT机,完成普通CT所具备的扫描功能外,对一些大范围的部位实现螺旋CT容积扫描,并开展了薄层扫描,肝脏螺旋CT双期和三期扫描等新技术,充分发挥螺旋CT特殊功能,使CT室的业务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解决了与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问题,肺内弥漫性病变,微细解剖结构的扫描以及内耳薄层扫描等许多技术问题,扫描人数由原来的每年3000―4000余人次,增加到8000人次。此机器还具有扫描速度快、三维重建、曲面重建、多平面成像、薄层扫描、减影及CT血管造影等特殊功能,适用于全身各系统德CT检查,并开展了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等技术。   二、科研工作   2005-2008科室开展的新项目有:高分辨率CT对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研究价值、螺旋CT三期增强及后处理对胰腺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CT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定位仪的设计和应用、薄层扫描对肺间质性病变的分析、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侯锡银主持了《CT引导下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腰椎间盘CT扫描三角垫的研制与应用》等新技术;并主持了《脑梗塞不同时期的CT与低场MR的对比研究》、《螺旋CT高分辨技术及后处理对孤立性肺结节的研究》、《本科影像教学模式的改革的研究》等科研工作;侯锡银参与了《螺旋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研究》、《螺旋CT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研究》等科研工作。其中《CT引导下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腰椎间盘CT扫描三角垫的研制与应用》获院新技术应用三等奖,《脑梗塞不同时期的CT与低场MR的对比研究》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本科影像教学模式的改革的研究》获2003年齐齐哈尔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由李国华撰写的《脑内小脓肿的低场MR诊断》发表于国家级《医学研究杂志》,《 CT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定位仪的设计和应用》发表于国家级《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三、教学工作   李国华:方正奥思与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在影像教学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获得2003年齐齐哈尔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青年教师奖,影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获得2003年齐齐哈尔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CT诊断学课件》获得齐齐哈尔医学院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于2006年获得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师授课比赛优秀奖,2006年获得齐齐哈尔医学院A级教师,《基于web系统的CT多媒体资源库在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于2008年6月获得齐齐哈尔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介入科

科室简介: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最新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GE新一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000mA、LCE+型DSA),已安装调试完毕,现已正式投入使用。该机由美国GE公司生产,具有同步减影,运动伪影消除,螺旋血管造影消除等最新功能,同时图像质量稳定,操作方便,能全面满足临床要求。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它是在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置入体内的特殊导管的体外操作,对人体病变进行治疗。具有“不开刀、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现代医院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与内科、外科并列为三大治疗体系。   医院自九十年代起已开展介入治疗工作,2003年引进了数字血管造影机(DSA),并在齐市地区建立第一个正规的、标准的介入导管室。科室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封堵术、深静脉血栓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永久起搏器安置术、股骨头坏死溶栓术、脑血栓溶栓术及肿瘤的灌注栓塞术等多种新项目和新技术。我们本着“一切为了病人、一切利于病人”的宗旨,以热忱的态度、精湛的技术、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回报广大患者对医院的支持,开机庆典期内,介入治疗费优惠20%。

核医学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科室成立于1983年,科室原有医务人员6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管技师2名,技师1名。于2006年招收临床专业本科生1名,检验专业本科生1名。2006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甲状腺功能研究所经齐齐哈尔医学院批准在一附院成立,标志着一附院在甲状腺方面的研究居手领先地位。20多年来,多次荣获医院、医学院先进科室、文明科室,已跻身于黑龙江省核医学队伍前列。   1985年后,科室仪器设备不断增加,先后购进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甲状腺功能仪、心肾功能仪、放射免疫分析仪、前列腺增生治疗仪、90Sr敷贴器等大型现代化核医学诊断仪及治疗仪,开展SPECT显像(甲状腺、心肌、肾脏、骨骼)等。放射性免疫实验室在原来12孔放射免疫分析仪的基础上,于2006年及2007年购入2台化学放光仪,同时开展了甲功系列、肿瘤三项测定,性激素六项测定,糖类抗原测定及胰岛素释放实验等40余项。   二、科研教学   科室开展核素治疗:应用131I治疗甲亢、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癌转移灶。89Sr和153Sm治疗肿瘤骨转移。 90Sr敷贴治疗血管瘤、术后瘢痕结节。云克治疗浸润性突眼,骨质疏松及类风湿骨痛。新开展32P介入治疗甲状腺囊肿,与胸外科联合应用32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于泌尿外科联合应用前列腺增生治疗仪治疗前列腺增生,同时甲状腺门诊新开展甲状腺细针穿刺,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高到分子水平。科室还成立了甲状腺专科门诊,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1985年成立核医学教研室,承担临床核医学教学任务,每年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病理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发展   病理科成立于1983年,先后由吴国新、徐凤琳担任科主任。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病理科专业技术水平在齐齐哈尔市已经居于领先地位。   1994年引进了TLT诊断仪,为临床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辅助诊断依据,设备资产由建设科室之初的4余万元发展到现在的78万余元。建筑面积由最初的20余平米发展到今天200余平米。1985年,病理科在单一、常规病检项目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免疫组化、乳腺红外线扫描、肿瘤药敏试验、肿瘤TSGF检测、肿瘤生物治疗及尸体解剖六大检测项目,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1988年率先引进了免疫组化技术,为病理诊断提供了更加准确有力的科学依据,能够开展的项目有十余项免疫组化。1995年开展了r —DNA检测项目,取0.5ml静脉血即可检测机体免疫状况并能对体内肿瘤进行监测。   二、科研工作   1997年开展了肿瘤TSGF检测,通过对肿瘤细胞代谢产物的测定判断肿瘤良恶性,为肿瘤确诊开辟了新的途径。同年成立肿瘤生物诊断治疗中心并开展了LAK细胞、瘤苗、胎肝、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口服液等生物治疗项目。2008年止项目为省内第一家,处于领先地位。先后开展了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TCT)、皮肤病理、肝穿刺病理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涂片等技术。   三、教学工作   2000年担负起了齐医学院检验专业本、专科的部分教学任务,现累计完成大量学时的教学课程。2003年建立了全市规模最大、设备最为先进的尸体解剖实验室,为病理科的科研、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科室注重人才培养,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技术求发展”的服务方针,先后选派5名医务人员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哈医大、天津医学院进修学习,大大提高了专业队伍素质。2006年病理教研室于秀文、张春庆、柏春扬等三位教师在医院注册,为病理科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肿瘤科

科室简介:

友情链接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0452-6867646

地址: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向阳大街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