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概况

别名:

性质:三级甲等

电话:68811360

地址:

专家答疑 预约检查 极速问诊
核医学科

科室简介:

临床研究中心

科室简介: 核医学科是集门诊、病房、实验室于一体的综合性核医学诊疗科室,也是西南地区唯一挂牌的核医学诊疗中心。本科以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癌、甲炎等)的131碘治疗为主要特色,同时进行全身各脏器的形态、功能显像、实验室检测等医学诊断,还开展内分泌突眼、转移性骨肿瘤、类风湿等疾病的核素治疗。 拥有正教授3人,副教授4人,硕士导师2名,主治医师4人(均取得硕士学位、其中两位正攻读博士学位)。现有床位28张,有SPECT-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SPECT)、甲状腺功能测量仪、肾功能测量仪、心功能测量仪、γ计数器、活度计等主要仪器,新近引进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TRFIA)。这些先进医疗设备为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每年诊断甲亢及各种肿瘤1万余例次;每年核素治疗达1千余次。 核医学科自70年代开展131I治疗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及甲癌残余病灶、转移病灶以来,已积累丰富的经验,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特别对巨大甲状腺肿伴甲亢、甲亢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肌病、药物或手术后复发的甲亢、老年及青少年甲亢等难治性甲亢有独到而有效的治疗效果,解除广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痛苦,为其带来彻底治愈的希望和健康。该中心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诊断、甲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131I综合治疗、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利用SPECT功能显像的特点,结合放免及核功能测量仪的检查,可诊断全身各系统疾病,尤其对脑、心、肾、骨、血管、甲状腺及各种恶性肿瘤有特殊价值。近年来开创了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肿瘤的新途径。利用“生物导弹”153Sm-EDTMP、89Sr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阻止病变发展,达到既止痛又消除和减少病灶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骨肿瘤及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四项。

整形美容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位于医院住院部内检验大楼四楼,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工作人员共4名,研究员(博导)1名,主管技师1名,技师2名。该研究中心是我院的开放实验室,它不仅具有一些基本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如水浴箱、孵箱、普通冰箱、普通离心机、普通显微镜、721分光光度仪、荧光分光光度仪、电子天平等,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仪器设备,如美国的PE9600 PCR仪、各种电泳仪、电转印仪、杂交仪、全自动染色仪、核酸电泳图形分析系统、细胞图像分析系统、低温高速离心机、Millipore超纯水系统、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超低温冰箱、液氮罐、超速匀浆机、酶标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等。该实验室主要为全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科研工作人员等开放,为他们提供无偿仪器设备服务,同时也愿为院外其他兄弟单位提供有偿仪器设备服务。目前在研项目和合作科研项目共8项,科研经费共约30余万元,主要从事遗传性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招收硕士研究生4名,已毕业2名,在读2名。

肿瘤科

科室简介: 整形美容烧伤科是重庆市(省)市级重点学科,由原烧伤整形外科发展而来的。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院建院开始,老一辈全国著名烧伤整形外科专家黄崇本教授亲自组建了烧伤整形外科学组,经历多年的经验积累,于上世纪70年代建立烧伤整形外科,当时除主要开展烧伤救治及烧伤后瘢痕畸形的医治工作外,也对一些先天性畸形进行手术治疗。尤其在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全国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对各种瘢痕的防治已有较完整的治疗方案,并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同。受邀与其它单位合著专著《现代瘢痕治疗学》一书于199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我科在重庆市率先开展各种医学美容手术。起步高,首先开展的美容整形手术是全耳再造、全鼻再造、男女生殖器再造、巨乳畸形缩小矫正术等,均获成功。继而开展重睑、眼袋去除、隆鼻、隆乳、多层次面部除皱、厚唇矫正、“国字脸”矫正(下颌角肥大症)、脂肪抽吸术、微晶仪去瘢痕、采用人工骨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充填、激光美容治疗等几十种手术均获得良好效果。特别是针对一些美容求术者在外院手术失败后的修复治疗,利用我科人才优势,集思广益,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矫正,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解决了不少难题和医患纠纷,为规范本市美容整形外科行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美容求术者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也为推动本市医学美容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本科拥有正副教授8名(均获硕士、博士学位),具有齐全的、先进的整形美容设备,现已成为一支实力强大的整形美容外科专业队伍。20多年来共成功完成各类整形美容手术数万台次,深受广大美容爱好者的好评。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重庆市医学会设立医学美容与美学专委会以来,我科医师一直担任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职务,承担了全重庆市整形美容医疗机构的评审及指导工作。2002年经重庆市卫生局审查后批准成立为重庆市唯一的“整形美容中心”,本科为重庆市为数不多的“整形美容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点”,并培养了数十名整形美容专业硕士、博士,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撰写专著10余本,发明专利3项,荣获部级及省市级科技成果奖5项。在长期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精湛的技术赢得了广泛赞誉。

药剂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成立于1964年,由知名专家王静波、何方志、雷自重等创建,是西南地区最早开展肿瘤放射治疗的单位。1990年开展肿瘤内科工作后改为肿瘤科。主要从事我国常见的鼻咽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淋巴瘤、脑瘤等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生物治疗。我科一直坚持肿瘤的规范化治疗,采取最优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规范化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称赞。 学科建设上,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不断开展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已于2006年3月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新方法并成立海扶肿瘤治疗研究中心,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为依托,不断探索肿瘤治疗的新领域,尤其适合于肝癌、骨肉瘤、软组织肿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并将于2007年开展国际最新的放射治疗方式: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与普通的放疗相比,不但具有适形调强的三维治疗等特点,还具有实时控制治疗的四维治疗的优点,采用CT模拟定位机及呼吸门控技术,尤其适用于受呼吸影响靶区变化较大的肿瘤的治疗,临床研究已经表明该先进放疗设备的应用将极大的减少放疗副反应,同时实现精确治疗的理想。 本科室现有在职人员43人,4人曾在法国、美国进修学习,6人曾在国内著名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医生14人,包括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3人,硕士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6人;工程师及技术员16人,护士13人。现有床位53张,并开展门诊放射治疗工作。拥有模拟定位机、直线加速器、钴-60远距离治疗机和近距离治疗机等配套完整的放疗设备和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每年收治近千例新发肿瘤病人。经过几代人四十余年的努力,肿瘤科已成为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肿瘤治疗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接受国内各地进修生培养,承担我校七年制、本科及成人本科的肿瘤学教学与临床实习及川北医学院本科生放疗专业临床实习和法国医学生交流实习任务。2001年成为重庆市肿瘤学重点学科,肿瘤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研究生近20人,2005年获得临床医学肿瘤学博士点。并于2001年获“院内医疗质量奖”、2003年“开展新技术奖”。2001年医技获重庆市“青年文明号”单位。近5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60余篇,编撰教材及专著5部,承担科研课题11项,获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皮肤科

科室简介: 药剂科是集药事管理、药品采购供应、制剂、调剂、临床药学服务、科研教学工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业务科室。药剂科创建于1957年,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几代人的勤劳智慧,药剂科的规模和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科室现有技术人员64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5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9人;执业药师30人。 全科下设门诊中西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品库房、临床药理研究室、血药浓度监测室、临床药学室、药学信息资料室、药品检验和质量控制室、制剂室等多个部门,也是卫生部第一批临床药理基地。担负着全院的药品供应、制剂生产、临床药学服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药剂科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呵护健康,做百姓信赖的医院”的宗旨,深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内容包括:体内药物分析、血药浓度监测、中毒药物检测、药物经济学研究、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等。同时,积极开展临床药师工作,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90年代以来,药剂科在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1999年获得重庆市首家“放心药房” 称号;2001年门诊药房获全市药房系统第一家市级“青年文明号”称号;2004年率先在全市实行门诊药房配方发药双复核模式;2006年制剂室顺利通过了《医院制剂许可证》换发审批及制剂批准文号的换发工作。2000年成立重庆市血药浓度监测中心,2006年12月被批准为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药剂科于1994年获药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00年开始,与重庆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药学服务、新药Ⅰ期临床研究、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研究及新药新制剂的研发工作的开展,将我科医院药学工作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科研教学水平已位居西南地区前列。 历经近半个世纪和几代人努力创建的药剂科,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医林典范,创国内一流”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放射科

科室简介: 学术地位:蚌埠市重点学科;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硕士点。 血液内科为满足病员逐年增加的需要,于06年3月扩建病区。病区由普通病房、现代化的洁净病房和独立的实验室三部分组成。洁净病房为放疗、化疗、骨髓移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科人才济济,人才梯度合理。其中主任医师1人(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2人;在职研究生3人,分别担任省级学会委员、市级学会主委、委员及秘书等职务。 同时有一批高素质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 特色诊疗项目:学科专业主攻方向为血液系统肿瘤诊治;出血及血栓性疾病诊治。围绕主攻方向从事血液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接收周边地区转诊的危重、疑难病人。开展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骨髓活检”、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耐药研究及自体干细胞移植,科学规范各种血液病诊断治疗,大大提高了血液病的诊治水平。整体技术水平达到本市领先水平;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增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等进入省内先进水平行列;标志性技术项目急性白血病的诊治及难治性白血病的耐药研究达到目前国内先进水平。 学术研究成果: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承担科研三项其中《环孢菌素A联合化疗逆转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研究》已通过鉴定。与省立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学术合作,每年均有人员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近五年各级医护人员在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输血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一院)放射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重庆市重点学科,是重庆市影像检查及诊断中心,具有一流的人才梯队及世界一流的影像检查设备,具有一流的管理团队及质量控制体系,我们服务的宗旨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温馨、检查病人细心、耐心、诊断质量和水平让病人放心。 重医一院放射科拥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合理的人才梯队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及诊疗水平,是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承担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及研究生教学工作,每年招收研究生5-8名,是重庆市基层医生影像诊断培训基地,每年接收40-50名来自全国的基层医院影像进修医生,为重庆市及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影像诊断人才。09年我科申报各类课题16项,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及院级科研项目7项,支持经费共计45万元。09年我科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技论文50篇, 其中SCI文章3篇,CSCD核心库25篇。全科目前有在职医师25人、医技人员34人,其中教授级6人、副教授级7人、中级15人,共有5人取得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10人获得硕士学位。全科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担任学会全国委员3人,省级委员6人。高年医师按系统划分亚专业,学科结构逐步与国际接轨。 学科带头人罗天友教授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重医一院副院长,主管教学、科研。他留学归国后长期从事CT、MRI的检查和影像诊断工作,擅长神经系统和胸腹部疾病的影像诊断。主持或参加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放射影像学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3部。担任重庆医学会放射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及重庆市卫生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是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医科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临床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实用放射学杂志”、“中国CT和MRI杂志”、“西部医学”和“重庆医学”等杂志编委,并担任重庆市司法鉴定专家库成员,重庆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重医一院放射科拥有一流的检查设备,设备总值上亿元,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率先引进64排螺旋CT,并拥有3.0T MRI、1.5T MRI、大型平板DSA血管机等世界一流的高端检查设备,极大地满足了常规医疗检查和特殊疑难病例检查及诊断的需要,每年各类检查人次总数超过20万,同时承担重庆市厅局级干部和全市正高级职称人员的放射影像学体检及各类法医影像学鉴定工作,影像检查设备和影像诊断的整体水平在重庆市处于领先地位。 放射科目前拥有的专业设备主要有64排螺旋CT 1台、16排螺旋CT 2台、3.0 T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设备(MRI)1台、1.5 T高场强磁共振1台、平板DSA血管机2台、DR 4台、CR 1台、钼铑双靶乳腺机(立体定位及穿刺活检)1台、数字胃肠机1台、全景数字口腔摄片机2台、500毫安多功能检查机2台。 目前开展的检查项目有:各种常规X线影像检查、健康体检影像检查、胃肠及各种造影检查、口腔全景数字摄片、乳腺钼钯检查及穿刺活检、CT、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新技术特色检查、放射介入治疗(与临床科室合作)。 64层螺旋CT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多层螺旋CT机,它具有扫描速度快,10秒钟左右完成全身扫描;图像清晰,并具有强大的重建及后处理功能,对全身各器官病变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家庭病床科

科室简介: 我院输血科在医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支持下,职工勇于拼搏,团结奋进,在血液管理、临床应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输血水平位于西南地区前列。 输血科现有正式职工11人,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拥有各种仪器设备80多万,有先进的多功能成分分离机,用于治疗性血浆置换,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骨髓移植的干细胞采集等。有(425立升)进口储血冰箱4台,三洋低温冰箱1台,进口酶标仪及洗板机1套,血小板保存箱,血浆快速溶解仪,大容量离心机,柱疑集交叉配血仪等。为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输血科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责任落实,三十多年来坚持输血前床旁复查血型制度,避免责任性输血差错及事故50余次,确保了输血安全。科室除开展常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临床供血外,还有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认证的艾滋病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完成各种标本的抗HIV检测,检出抗HIV阳性(经确认)近20例,有血型参比实验室,负责疑难血型和疑难配血,新生儿溶血病产前检查,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等。输血科紧密贴近临床,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切实有效地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例如血液白细胞过滤技术的开展,输血反应率从6.8%降到0.06%,使输血更加安全有效;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和保存,为骨髓移植成功提供保障。积极推广成分输血,多次在我院及市内其他医院举办成分输血讲座,更新医生输血观念,我院成分输血比例达到99%,超过三甲医院目标管理(70%)的标准。 近几年来,输血科实行量化管理,职工积极性明显提高。针对学术方面较薄弱的特点,加大论文奖励力度,收到较好效果,在杂志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加学术会文章20余篇。近5年接待参观学习及进修40余次,指导各类实习学生60余人次。加强科室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学习,先后有4人完成本科学习,1人正在进行专升本学习,大大提高了输血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展望未来,输血科将继续积极投身现代化输血科的建设和发展,向一流的输血科学习,缩短差距,以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作好输血工作,为我国输血医学的迅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染科

科室简介: 家庭病床科是将医疗和康复服务深入社区一家庭,扩大了医疗服务的内涵,让医疗服务面向社会,进入家庭,进行躯体疾病的治疗,生理康复和健康咨询全方位的医疗服务,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血管病、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而这些疾病的医疗和康复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些疾病后期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病人和家属又渴望得到医护和康复训练。在家庭这一温馨的环境,不仅能减轻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亦使病人的心理放松,有利于病体的康复。综合型医院开展家庭病床可依托医院的技术优势,把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涵盖生老病死多层次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家庭病床科收费低廉,服务周到。服务到家是我科的特色,在这方面我科具有十几年的丰富经验,有一批集医疗、康复、保健知识为一体的全科医护人员。 我科的管理程序是:入院建立病人档案,固定医师、护士上门诊治观察,定期定时巡视病人。

检验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原传染科)始建于一九五七年,由知名传染病学专家钱悳、刘约翰、王其南教授等从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来渝组建。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及重要学术地位的全国知名学科。是我国传染病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79年成为我国首批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点,1983年首批国家抗感染和肝病药物临床药理研究基地,1989年评为全国第一批医学重点学科。附属研究所建于1985年是重庆市卫生局传染病重点试验室。5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从事传染病学教学、科研、医疗的专门人才,造就了一批知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学科以一大批在国内传染病学界脱颖而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45岁以下教授、博导、博士及留学归国人员)为主体,在老一辈专家带领指导下,为我国传染病学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在国内该领域享有较高声誉。感染病科作为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重点学科及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治疗、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性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重庆市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是我国西部地区权威性的传染病与感染病疑难重症诊断、治疗、会诊中心。 专业特色:主要从事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为擅长对特别擅长于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黄疸、严重感染和各种急慢性腹泻,各种病毒性肝炎和肝病以及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各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炎、丙型肝炎、重症肝炎的诊治,除开展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外,针对个体,生物和免疫治疗并举的治疗方法,独特有效。2002年,引进日本人工肝治疗仪,已成功进行了近600台次血浆置换和(或)灌流,显著缩短了重型肝炎平均住院日,降低了病死率,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肝脏移植前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还常年承担病毒性肝炎及肝病有关的药物的临床治疗评价和验证工作。50年来在各种疑难重症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化脓性、结核性及真菌性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传染病的治疗成功率居国内领先水平。坚持科研与临床结合之方向,大量开展抗感染新药临床前及临床的研究与评价,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对脂肪肝炎和高脂血症,除常规治疗外,还采用最新的血脂过滤治疗,能迅速清除多余血脂,促进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愈合。寄生虫病研究所是目前重庆市唯一集寄生虫病科研、临床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研究机构。 科室现状:开设病床60张,医护人员38人。医生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6人,余均为硕士。拥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1名。住院人数1300人次/年,门诊量超过2万人次/年。 科研水平:本科室目前主要从事各种病毒性肝炎,肝脏疾病,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拥有总价值400万元的大型精密仪器和2000平方米实验室。近5年来共承担2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十年共获得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承担各类科研课题经费400万元。从1989年以来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共计30项。二十年来,招收了近30名博士和60余名硕士研究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西南地区第一个医学博士就诞生在这里,毕业的研究生中仅在美国从事科研和博士后工作的就多达20余人。本所与美国、日本、法国等多所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长期进行交流与科研合作。

麻醉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成立于1957年,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实验诊断科室,1999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 目前设置5个专业实验室:临床生化实验室、临床血液与体液实验室、临床免疫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各专业实验室拥有一流的仪器和设备,检测技术先进,是目前重庆市内开展项目最多、标本检测量最大的临床实验室之一。2004年临床分子诊断实验室通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认可,同年临床生化实验室被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授予常规化学“示范实验室”。在管理模式上采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优化了工作流程,规范了检测行为,实现了资源共享。 共有员工47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3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8人;获得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4人、大学本科25人。2002年陈宏础教授、张莉萍博士分别被重庆市政府授予“学科技术带头人”和“学科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科室现为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点,有硕士生导师3名;同时也是临床学院的实验诊断学教研室,每年承担了7年制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检验与临床》、《分子诊断学》、《实验室管理》和《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参与全国检验医学本科统编教材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等编写,其中主编、副主编1人、参编5人。 学科带头人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卫生部课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荣获省、市科技成果奖4项科室;近年来在SCI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7部;先后有多人在中华医学会的国家、省、市各级专委会任职,并担任专业期刊编委。 展望未来,检验科全体员工必将继往开来,在“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爱心奉献、开拓创新”服务理念的鼓舞下,进一步加强与临床各科室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和谐新型的检验医学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提供快速可靠的诊断治疗技术平台;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拓展持续发展的检验医学内涵,努力成为长江上游及国内一流的实验医学中心。

超声消融治疗中心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成立于1956年。在西南地区率先成立麻醉学教研室。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重庆医科大学麻醉学系。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一级临床医学学科博士点。本科立足临床麻醉并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临床学科。是重庆及西南地区麻醉技术力量和麻醉学专业教学实力最雄厚的科室及系部之一。拥有全国第一个麻醉学教学实验室,一个重庆市级医学中心(重庆市第一个疼痛治疗中心)。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麻醉学科体系,即临床麻醉,急救与复苏,PACU,疼痛诊疗。全科有教授3位、副教授9位。博士导师1名、硕士导师7名。40岁以下师资均为博士和硕士。多人出国学习,目前有一名赴美国进行麻醉药理学的博士后研究。

康复医学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消融治疗中心,依托重庆医科大学以及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所。 拥有的雄厚技术实力,开展以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技术无创肿瘤治疗为特色的综合性临床治疗。拥有国际领先的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该系统具有安全有效、非侵人性、创伤小、不出血、无疤痕、无辐射、毒副作用小、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使肝癌保肝、恶性骨肿瘤保肢、乳腺癌保乳、子宫肌瘤保子宫、其它实体肿瘤患者保留器官和功能成为现实。此外,还具有癌症晚期止痛、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功效。迄今为止,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不仅荣获过200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最高奖项、“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成果奖、“国家重点新产品”等系列殊荣,在国内(包括香港)三十多家全国知名的三级甲等医院治疗实体肿瘤上,同时,还已获得欧盟cE认证,成功出口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投人临床应用,得到充分肯定。 该中心包括专家门诊、手术治疗室、病房等医务单元,由重庆附一院肿瘤科以及重庆医科大学的专家主持日常工作,业务精湛,除以HIFU无创肿瘤治疗技术为主导手段外,还开展微创性B超引导下的各种实体肿瘤的穿刺治疗,同时结合介人、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方法,力求以最优化的临床方案针对患者病况实施治疗,使其获得最佳疗效。 秉承以患者为核心的宗旨,力图通过高效优质的临床服务、科学系统的研究,致力于营造医患互动的良好氛围,井最终创建成为国际一流的肿瘤无创治疗基地。

宁养院

科室简介:

体检中心

科室简介: 宁养院是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先生投资,与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合作的项目之一。它是集善心与爱心于一体的临终关怀机构。 宁养医疗服务也被称为舒缓医学或善终医学,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重视和推崇的医疗服务之一;是适应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疗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的必然产物,它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的程度,显示了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生活有质量,生命有尊严是人类追求的一种完美境界。癌痛限制了病人的活动,使患者食欲减少,影响睡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宁养院本着“以人为本,全人服务,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为宗旨,通过家居服务、咨询服务等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疼痛控制、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免费医疗服务。让这些病人在他们生命最后的阶段得到心灵的慰籍,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得以尽量减少痛苦,让他们在最后的日子里,也能活得有尊严。 目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养院已经为1400余位患者提供了规范的疼痛治疗和其他宁养医疗服务,受到广大患者和家属的好评。社会媒体也十分重视宁养院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家媒体报道、宣传过宁养院的事迹。 宁养院服务方式:以门诊和家居服务为主,无住院病床。首先要进行病人情况登记,根据病人病情医务人员上门探访。 宁养院的服务对象:常住重庆的癌症疼痛病人。 我们希望在宁养服务精神的感召下,促进社会对临终病人的接受,使癌症病人都得到应有的关怀,不仅是临终关怀更是逆境的关注。让社会上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的行列。

精神科

科室简介: 重医大附一院体检中心位于内科大楼五楼。中心分为体检一部、体检二部及金山VIP部,分别设有内科、外科、B超室、心电图室和妇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骨密度、TCD及X光室等诊断室30余间,中心还设有出国体检室、贵宾接待室及餐厅。现拥有CR X光机、DR X光机、彩色B超仪、黑白B超仪、TCD仪、骨密度仪、动脉硬化仪、心电图仪、口腔治疗仪、耳鼻喉科综合治疗仪、乳腺红外线扫描仪等医疗设备。目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以“硬件条件好,服务质量优,一站式高效、全程服务”等好的口碑已在全市流传。体检者不浪费时间,便能享受到快捷、优质、专业、高效的“一站式”体检服务。 中心特点 ● 专家化:我院体检中心成立以来,均要求由临床经验丰富、具备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教授担任体检工作。目前体检中心配有专职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经科等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16人。 ● 专业化:我院体检中心作为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的首家体检中心,具备雄厚的专业背景、专业技能、专业设施及良好信誉,能够根据体检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种专业化的健康体检服务。 ● 个性化:我们既有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各类体检套餐,同时也可以根据体检客户的不同要求,由专家“量身定做”个性化体检方案。并根据检查结果,由专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保健处方。 ● 人性化:体检中心为客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具体包括体检前有专职医务人员作详细体检流程安排,检查科室设于同一楼层,免去您往来奔波之苦;检中有专职疏导人员,尽可能减少候检时间,体检时男女分开进行,最大限度保护隐私权;受检专用仪器,不与病患共用,避免交叉感染;检后提供免费营养早餐,温馨服务,充分体检健康体检的理念。 ● 信息化:体检资料全部实行数据库管理,提供个人健康管理网页,记录客户的健康检查资料,便于随时查询。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还可对客户患上特定疾病的危险性进行评估,由专家出具其综合身体健康状况评估意见,并可实行网上服务。我院体检网络是一个独立网络系统,2005年完成了数字化体检网络建设工作,科学、快捷、数字化体检网络展现了我院体检工作始终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风貌。 ● 规范化: 人员队伍规范:医生全部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科执业医师担任,体检质量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体检设备规范:各种仪器设备每年由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取得合格证书,保证检查数据的科学、准确; 收费标准规范: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市物价局、市卫生局统一制定的收费标准。团队体检收费标准优惠。 技术操作规范:检验科达到市临检中心统一要求的质控标准,其它各项检查均规范到位。 ● 程序化:体检程序科学、合理,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 ● 品牌化:时刻树立精品意识,靠特色,质量创品牌。 ● 系列化:全程跟踪随访,提供完善的后续服务。将一年一次的体检变成全年的健康监护,不断提供健康改善建议。

超声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简称中心)的前身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始建于五十年代建院之初,于2002年在原精神科的基础上成立了心理卫生中心,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现已发展成规模较大,学术水平较高,在重庆市本专业领域遥遥领先的优势学科。迄今为止,也是重庆市高等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和市属所有综合医院中唯一设置有的精神、心理科,现设有精神科住院部、心身疾病住院部、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心理测定和心理治疗室等。拥有多种现代化诊断治疗仪,全世界最新型的电休克治疗机、电兴奋仪、生物反馈治疗仪以及多种心理测定的模具和电脑软件,脑电图机、动态脑电检测仪、脑诱发电位仪、肌电图仪、彩色经颅多谱勒仪、磁共振仪、螺旋CT机。 本学科具有稳定而成熟的研究方向,即成瘾医学、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家庭暴力行为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曾编撰我国第一部《精神病治疗学》专著及主持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市级科研项目以及CMB协作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项,这些成就都填补了重庆市本专业领域的空白,部分在国际,国内也属领先。 本学科于1986年被批准为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学硕士点,并于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2人。长期承担本校七、五年制本科及专科的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教学,现又创建了临床心理卫生本科专业。曾完成我国第一部精神病学教育电影。 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长期从事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学的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临床工作。中心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4人,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13人。数人在学术界承担重要职务,年轻医生已全部硕士化。 其中有一人曾长期担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四川省心理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简称中心)的前身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始建于五十年代建院之初,于2002年在原精神科的基础上成立了心理卫生中心,迄今为身心协会副理事长,一人曾长期担任重庆市精神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和重庆市司法精神病鉴定中心技术组组长、《四川精神卫生》杂志副主编、重庆医学杂志编委、重庆精神医学杂志主编,一人担任中国心身医学专委会全国委员和重庆医学会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完成过一部精神病学教学电影,至今仍在教学工作中常规应用,出版过一部《精神病治疗学》专著,参编大专院校《精神病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2月第11版),大型工具书《症状鉴别诊断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8月第1版)。参加过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进行的儿童心理卫生状况调查,曾多次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填补了重庆市本专业承担这类高等级科研项目的空白。多项研究成果获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和上海—法国纳普朗克精神医学成果三等奖。其中“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获重庆市199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是重庆市本专业有史以来唯一的一项省部级奖。目前该中心正在从事数项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领域的国际前沿课题研究,并多次与欧美和日本等国合作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有六人曾多次出访欧美和亚太地区,2002-2005年,先后有两名美国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来本中心研修。有数位专家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进行学术交流。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进行的“贪食症和厌食症的流行学调查”的论文发表在美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近年来,开展了“高考落榜生的心理—生理反应调查及其相关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由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提供资助的“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的研究”和“重庆市数千名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调查工作”,对青少年心理问题,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暴力行为危险因素评估与干预方案”的研究正在进行中。近10年来,全科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达30余篇。该科在重庆直辖前长期由四川省卫生厅指定为负责全四川省的精神卫生人员的培训基地,为基层专科医院输送了大量高层次专业人员,重庆地区本专业的绝大部分高级专业人员都曾在我院进修培训过。重庆直辖后仍担负全重庆地区的专业人员培训和临床工作的指导。中心常年定期组织和举办全市性的疑难病例讨论和专题学术讲座,举办理论提高班,以提高全市专业人员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诊治水平。由于全科医务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曾多次被中央台生活频道、重庆电视台和有线台、重庆广播电台、健康报、重庆日报、晚报、晨报、商报、华西都市报、现代工人报、青年报、经济报、健康人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今天,在市卫生局和医院的领导下,全科医务人员正在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扩大病房规模,为更多的心身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 在重庆市本专业领域本中心具有如下突出优势: 1、人才优势: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专家长期从事精神病学和心理卫生学的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和临床医疗工作。年轻医生全部选自医科大学本科生中前几名优等生,现已全部“硕士化”。 2、学术优势: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获得过多项科技奖,填补了重庆市本专业的空白。 3、学科优势:建科时间长、专业设置齐全、专业基础好,为重庆市本专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点,迄今仍为重庆市本专业唯一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同时,因设在综合医院内,对各种疑难杂症、急重症可组织各科联合攻关解决,仪器设备先进、齐全。 4、地理优势:地处重庆市中区,交通方便,就医便利,院内环境优美。

老年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的创建与发展史 重医大附一院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在医院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由王严庆、钟晓明、安洪同志具体组建,于1982年率先在重庆市成立了超声诊断科。面对一门新学科,科室全体同志努力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特别是陈受田、钟晓明同志边工作边学习,使我科的超声诊断水平在较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重庆市超声界享有较高知名度。 86年,我科陈受田同志被聘为“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重庆分会”常务理事,90年被聘为《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常务编委。 92陈受田同志申请获得了建科以来第一笔科研经费,奠定了我科科研工作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发展非常迅速。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及超声诊断仪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也开始应用于临床,为了科室的发展和满足临床的需要,96年我科购进了第一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彩超仪的购进,使我科的诊断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97年我科黄晓玲同志第一个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并于2000年圆满完成研究生学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2005年,我科黄晓玲同志第一个通过了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评估,获影像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填补了我科无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空白。 二、科室现状 1、科室人员:建科20多年来,科室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医务人员12人。其中有德高望重、在超声界享有盛誉的老专家、影像诊断学教授1名;硕士生导师1名;有从事超声诊断工作近20年,在超声诊断中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并在超声界享有较高声誉的影像诊断学副教授3名;另有从事超声诊断工作多年,在超声诊断中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的影像诊断学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技术员2名。 2、科室设备:科室现有各类进口黑白超声诊断仪4,进口彩色超声诊断仪2台,其中3台高档黑白超及2台高档彩超用于日常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超声检查。科室新购进的LOGIQ-9、V730彩超诊断仪是目前西南地区最高档的彩色超声诊断系统。 3、科室医、教、研情况:科室日平均病人量约300~350人次(不包括体检人数),诊断正确率达95%~98%,并开展了24小时急诊和床旁超声检查。 4、科室特色:随着医院乳腺及血管外科的不断发展,科室在小器官及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上积累了丰富的扫查及诊断经验,诊断正确率高,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高度评价,有很高的知名度,仅乳腺和外周血管病人每天就达25~30人次。此外,科室除开展了24小时急诊和床旁常规超声检查外,还开展了24小时急诊和床旁彩色超声检查。

辅助生殖中心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成立于1988年,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身的重点面向老年疾病防治及医疗保健的综合学科,成为重庆及西南地区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的学科之一。1998年获得老年医学硕士学位点,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硕士授予点,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老年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00年成为重庆市的重点学科使本学科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学科学术地位与整体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在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步入国内先进行列。2005年获得重庆市第一个老年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先后完成重庆市科委、卫生局和重庆市人事局等科研课题10项,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重庆医学科学技术成果奖 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现承担重庆市科委、卫生局等基金项目10项,共发表论文280篇,培养出老年医学硕士17名,在读硕士生7名。 老年病科拥有合理的人员梯队,现有教授3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名,副教授4名,硕士生导师4人,中级职称者8名,其中留学归国人员3名,具有博士学位者5名,硕士学位者8名,成为重庆市及西南地区人才培养基地。学科带头人肖谦教授作为重庆市老年医学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担任重庆医学会中西结合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糖尿病专委会委员、老年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慢性疾病防治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对老年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造诣颇深。老专家曾繁荣教授担任重庆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主任委员,具有丰富的老年医疗保健经验,在国内老年医学领域享有一定知名度。李法琦教授、李刚教授均为归国学者,先后在多个国家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工作,擅长老年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 优质服务,廉洁行医是我们的传统。老年病科始终坚持以病人利益至上的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开拓进取、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护服务队伍,擅长老年常见疾病及疑难病例的诊治,长期承担着我市老干部、老红军以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外宾的医疗保健任务,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老年心血管疾病、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特别是对糖尿病的研究和诊治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率先在西南地区应用CGMS系统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开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为糖尿病防治提供新途径。 我科设有普通老年病房及VIP病房,满足不同层次病人就医需要。开设老年病专科常年门诊,由临床经验丰富专家应诊。拥有多功能监护仪、无创性呼吸机、动态血糖监测仪、24小时动态心电血压监测仪、可移动性床旁X光机、气压治疗仪、脑功能治疗仪以及治疗骨质疏松的频谱治疗仪等先进的监测及治疗设备,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我们将禀承“与患者的需求赛跑”的服务理念,为早日实现本世纪人人享有“健康的老年生活”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急诊科

科室简介: 辅助生殖中心成立于1997年,1997年7月首例人工授精成功,1999年4月首例试管婴儿成功,2002年2月首例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成功,2002年6月首例多胎妊娠减胎术获得成功。2003年10月首例冷冻胚胎移植成功。中心现位于综合大楼4楼,按卫生部颁发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建立了IVF实验室、人工授精实验室、净化层流工作区及胚胎冻融室。中心工作人员由妇产科医师、泌尿男科医师、遗传学、生物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护理人员等组成,其中硕士6名,博士3名。中心依托重庆医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始终走在专业技术发展前列,临床诊疗水平和实验室操作技能不断完善和提高。

妇产科

科室简介: 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近20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专业学科,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急诊医学发展状况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医学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急诊则是折射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窗口。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物质和精神文明不断增长的需要,配合社会保障体系,我院于1987年成立急诊科,开通了“急救绿色通道”,每天24小时为患者服务。于1992年建立了急诊监护室。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急诊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集120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留察、日间病房和中心ICU于一体的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工作范围涉及急诊医学和危重病医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强的院前、院内急救以及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拥有一支由60多位职业素养良好,业务精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医护人员组成的急救队伍。其中医师高级职称以上4人,中级职称8人,归国学者2人,博士2人,硕士7人。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均接受高级急救专业培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及良好教学科研能力。

泌尿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创建于1957年,经过50余年开拓发展,造就和培养了大批妇科学、产科学、生殖医学、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学等医疗、教学、科研高级专门人才,逐步形成了具有雄厚技术力量的,以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内窥镜、围产医学等为中心的临床、科研、教学体系。现为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省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妇产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学科队伍,现有在编职工9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教授 (主任医师) 5人、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 17人、主治医师13人。年轻医生均为博士或硕士毕业。有10余名专家分别担任全国各种妇产科学术刊物及大型学术专著的副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等职,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委员、重庆妇产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理事、重庆市围产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生殖健康学会主任委员等职。本学科与法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重庆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现有编制床位147张,位于现代化的外科大楼第5、6、7、8层,开放床位居重庆市综合性医院第一位。拥有各种大型仪器设备60余台,包括妇产科三维彩超、黑白B超、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电子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液基薄层细胞涂片分析系统、海极星治疗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套设备、胎儿监护系统等。同时,拥有专门妇产科实验室,可以检测各种生殖内分泌激素、肿瘤相关标记物、TORCH感染、胎儿畸形筛查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现已建成“重庆市高危妊娠诊治中心”、“重庆市妇幼保健综合指导中心”、 “重庆市妇科内窥镜诊治中心”,“重庆市产前诊断服务机构”并设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辅助生殖中心、宫颈疾病诊治中心、妇产科内分泌遗传实验室、妇产科超声室等。现正在申报“重庆市妇科肿瘤诊治中心”。在全国及西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

骨科

科室简介: 泌尿外科现有各级医务人员33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15名及初级10名,设有泌尿外科教研室、男科学教研室、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心、肾移植中心及泌尿外科实验室,现为重庆市男科学中心。我科现有病床80张,全天开放门诊,24小时为病员服务,全年诊治门诊和住院病人3万多名,使我科成为本地区最大的泌尿外科专业病房。开院40余年来,由于广大病员的信任和支持,使我科能把已积累上万例的诊治经验回报给新病员,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您们服务。不仅使我科在本市及周边区县有口皆碑,更有远自云、贵、川、西藏、新疆、台湾等地区的病员来此就医。 作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以及泌尿、生殖系创伤、感染、肿瘤、结石、结核、梗阻和肾上腺外科疾病的专科,积极引进新技术和高新设备,使泌尿外科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80年代初期,我科率先在本地区开展肾移植工作,已成功实施了上百例肾移植手术,成功率高达98%,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广大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80年代中期,我科引进电切膀胱镜、汽化电切膀胱镜,使前列腺的治疗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无皮肤切口、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病人的损伤小,治疗效果好,不仅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费用,而且使此前不能手术的高龄和高危患者也能获得完全治愈,如我科已治愈多名90高龄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最高年龄达95岁,提高了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 80年代中后期,我科引进先进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机,并于2001年更新换代。体外冲击波碎石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手段,现已碎石6000余例,使许多原来需要手术的患者免除了手术的创伤,深受患者欢迎。 90年代以来,我科先后引除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及腹腔镜等先进的医疗器械,使我科在腔道泌尿外科和微创外科上得以突飞猛进。新近已采用腹腔镜对泌尿系疾病进行手术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特点,是患者又一个满意的选择。在诊断方面我科拥有尿流率测定仪、尿动力检查仪、电脑分析精液仪等可精确地检测您的有关功能情况。 泌尿生殖系肿瘤是泌尿外科的主要病种之一,也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对膀胱肿瘤治疗,我科有一套成熟的膀胱癌规范化治疗措施,尤其在全膀胱切除术后,各种可控性的尿流改道技术如可控性回肠代膀胱、结肠代膀胱、胃代膀胱等术式,从80年代初期开展上述手术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许多中晚期膀胱肿瘤患者免除了尿流改道的痛苦,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对肾脏肿瘤治疗,我们开展了肾肿瘤切除、肾切除、肾癌根治术等手术,并结合免疫治疗、化疗、放疗,取得了明显疗效。 重庆市男科学中心在我科的成立,是广大男性患者和医学界同仁对我科在男科学领域的医疗、科研、教学取得成就的认同。我科率先取得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成功经验,使得原来需要两次甚至多次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一次性治疗出院,即减少了痛苦又节约了经费。对治疗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以及性传播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重视科研工作,特别在泌尿系肿瘤、腔道泌尿外科和男科学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获得多项省、市科研成果奖。作为临床泌尿外科硕士授予点,已培养硕士30名。 为您解除病苦,恢复健康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让我们与您及您的家属合作,共同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肝胆外科

科室简介:

神经外科

科室简介: 重医大附一院肝胆外科设有床位100张,共有医生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诊治肝胆胰脾疾病的技术水平处于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中的领先地位。每年完成肝胆外科手术2000例左右,其中肝尾叶、三肝切除、胰头癌根治术、肝门胆管癌、胆囊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达到20%以上。

血管外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由我国神经外科奠基人之一、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朱祯卿教授创建于1957年,经过邹永清、陈复仁、蒋万书、杨维等教授的艰苦奋斗,尤其是近20多年在科主任唐文渊教授的领导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确立了在西南地区的领先地位,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被评为重庆市和重庆市卫生局的双重点学科,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已成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神经外科教学、科研和医疗的重要基地,承担医治各种神经外科疑难病症、培养博士及硕士、培训进修医师等项任务。

胸心外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是西南地区首家血管疾病诊治专科,组建于1972年,并于1988年在血管外科的基础上成立重庆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室,由时德教授任主任,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专门从事血管疾病诊治的研究室,1998年又由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编委批准成立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在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各方面已取得很好的成绩,总体实力居西南地区领先水平、国内先进水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现有50张床位,患者来自西南、西北各省市, 本科采用先进、齐备的仪器检查血管疾病,如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排CT、彩色B超、ECT、核磁共振、美国生产的IMEXLAB 9000无损伤多功能血管检查仪等做全身血管的无损伤检查,并且还开展血管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准确、快捷的依据。 全科人员潜心于研究各种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在各种血管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在动脉扩张性疾病治疗方面,最早在西南地区开展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已施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50多例,手术全部成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同时还采取血管修补、吻合、移植等有效的手段治疗颈动脉瘤、腹腔血管瘤、四肢血管瘤等。 2)在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方面,为了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引起的脑梗塞、脑缺血等疾病,本科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率先开展了颈动脉疾病外科治疗的研究,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取得满意疗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仍是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本科从上世纪80年代即开始采用——腰交感切除加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的方法治疗脉管炎,通过近20年的治疗研究,确定了该方法是目前治疗脉管炎的有效手段,获得了国内血管外科界的肯定。对于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的治疗,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搭桥术重建患肢循环已成为本科常规的治疗手段,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截肢率。 3)血管损伤、动脉栓塞是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截肢或肢体功能丧失的急症,例如外伤性假性动脉瘤,本科已成功治疗150多例,报道的病例数为全国之最,由于本科在血管损伤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担负着重庆市及临近重庆的四川省部分地区的急诊救治工作,几乎每月都有外出会诊的抢救工作,很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4)在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治疗均有深入的研究,如研究了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在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的意义、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对于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肺动脉栓塞,本科最早在西南地区开展了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由于对下肢静脉血栓采用了综合的治疗措施,已有效的治疗了数百例静脉血栓患者。 5)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中,本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微创治疗的单位之一,2002年即开展了下肢静 脉曲张的微创治疗——微创静脉曲张旋切术,2005年开展了曲张静脉激光闭合术,两种静脉曲张微创治疗手段的结合,使静脉曲张、静脉性下肢皮肤病变(如下肢皮肤溃疡、湿疹等)的患者得到根治,目前本科在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领域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6)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是本科发展重点,近年来开展了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经皮穿刺血管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动脉闭塞硬化性病变等。尤其是在糖尿病足治疗方面,本科采用直径1.5~3.5mm,长达12cm的小球囊扩张成形膝关节以下节段闭塞的小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使许多患者保全了肢体,下肢疼痛得到缓解,恢复正常生活。 7)近年也开展了其他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在西南地区最早利用腹腔境微创技术开展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曲张静脉交通支结扎术,以较小的创伤,为脉管炎患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8)本科还将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应用于肿瘤疾病、腹腔脏器损伤、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如开展肝癌、胃癌、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介入化疗,利用血管腔内栓塞技术治疗肝脏破裂、脾脏破裂、盆腔及腹膜后损伤出血,肠系膜动脉栓塞治疗肠道出血。 本科开展的一系列血管外科疾病临床研究、常规手术、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为动脉瘤、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血管畸形、血管栓塞、血管损伤、静脉曲张和布加氏综合症等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充分反映了本科在血管外科领域的先进水平。 本科不仅注重疾病治疗,还关注于基础研究,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开展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研究、血管移植材料的研究、糖尿病足研究等。其中开展的《多基因调控防治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研究》,《内皮祖细胞种植小肠粘膜下层制备组织工程血管的实验研究》,已获自然科学基金,近 3年均有自然科学基金高分落选科研项目,如《体外扩增毕格犬自体静脉内皮细胞同种异体移植研究》。本科近5年在全国学术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本科师资力量雄厚,注重研究生培养,为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3人。多次获教学成果奖、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本科注重对外技术交流,其中时德教授1984年曾在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血管外科进修,赵渝主任1996年曾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附属ST.VENSENT’S医院血管外科进修、2004年9月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医院举办的外周血管外科培训班培训、2005年6月在比利时鲁文大学医院(Leuven University Hospital )血管外科培训。目前蒲庆华副教授、黄文副主任医师2人尚在美国进修血管外科。为确保与国际血管外科的同步发展,本科长期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瑞士、北京、上海等国内外血管外科发展处于领先水平的医院保持学术交流,如2006年本科即邀请了德国介入专家讲学、瑞士泊尔尼大学血管外科专家到院指导介入手术。

胃肠外科

科室简介: 重医大附一院外三科于2000年由重庆市卫生局批准成立重庆市胃肠外科疾病治疗中心。本中心擅长普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胃肠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对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胃癌术式的选择、直肠癌的保肛术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率先在重庆市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直肠癌保肛率、胃肠道癌的生存率的生存率均属国内先进水平。此外对肿瘤的化疗以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本中心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多人。其中先后有1人曾赴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3人到日本鸟取大学医学部研修。本中心医疗设备完善、先进,拥有纤维胃镜、电子结肠镜、胃肠动力检查仪及多功能微波治疗仪等先进的检查治疗仪器。对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肛直肠动力学的检测等具有很大帮助。 本中心就诊指南:贲门癌、胃癌、胃平滑肌瘤、胃溃疡及穿孔、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及癌伴梗阻性黄疸、上消化道出血;小肠肿瘤、小肠息肉、小肠梗阻;结肠癌、结肠多发性息肉、结肠腺瘤、结肠梗阻、便血;直肠癌、肛管癌、直肠腺瘤、直肠息肉、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 本中心特色医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结直肠腺瘤、结肠多发性息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包括环状混合痔、直肠黏膜脱垂);微波痔治疗术(单个内痔)。

乳腺、胰腺、甲状腺外科

科室简介: 科室人员数:现有医护人员21人,超声诊断室8人,心电图室4人,脑电图室2人,放免室2人,内窥镜室3人,高压氧治疗室2人。 技术力量及设备仪器: B超室: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拥有美国GE高档彩超VV7,Log3,飞利浦非凡影像彩超各一台,东芝纳米17,GE-400全数字化超声各一台,广泛开展心脏、大血管等全身各部位超声检查,配合临床开展子宫肌瘤及其它疾病超声介入治疗等。 特殊检查注意事项: 1 肝脾胆胰检查应空腹8小时以上。 2 泌尿系,妇产科检查应适量充盈膀胱。 3 婴幼儿应睡眠状态下进行检查。 脑电图室:副主任医师1名,主管技师1名,拥有目前全市最先进的日本光电16导脑电图仪,能够采用闪电刺激,声刺激诱发,癫痫病诊断及分类符合率较高。 特殊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2-3天内尽可能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 心电图室:副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拥有GE1200和MAC5000十二导同步心电图各一台,高档活动平板运动实验仪一台,CARDIO-100A心电工作站一台,开展常规心电图,频谱心电图检查及运动平板实验检查。 特殊检查注意事项:无。 内窥镜室: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拥有奥林巴斯电子内窥镜系统,开展消化道及呼吸道各种内窥镜检查及治疗,消毒设备齐全,安全可靠,首批通过省卫生厅消毒管理验收。 特殊检查注意事项: 1 检查前一天流质饮食。 2 检查前8小时禁食。 3结肠镜检查前请准备10%甘露醇1000ML及术前用药。预约后按医嘱用。 4 70岁以上高龄患者,应先请施术科会诊。 高压氧室:主管技师1名,住院医师1名。拥有较先进的YY-185型高压氧舱,配有电视监控,内外对讲,自动打印,安全性能高,疗效显著,广泛用于脑外伤,缺氧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突发性耳鸣耳聋治疗。 特殊检查注意事项: 放免室:主治医师1名,医师1名。开展性激素测定,肿瘤甲胎蛋白,CEA测定及血HCG测定,开展甲乙丙戊肝炎系列检查及甲状腺功能全套检查等。 特殊检查注意事项:空腹。

血液内科

科室简介: (一) . 学科介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原普外科五病房)建立于1979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乳腺、甲状腺、胰腺外科(专科)之一,系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点。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医疗、科研及教学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本科在国内具有很高知名度,成功主持召开了第七届全国乳腺癌学术会议及连续四届中—法乳腺癌高级学术论坛等学术大会,并多次主办全国乳腺癌、甲状腺癌及胰腺疾病继续教育学习班。 (二).技术力量及学术梯队: 现有主任医师、教授6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博士12名。有5名曾到法国、日本、加拿大学习并攻读博士学位,80%以上人员有出国留学经历,已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学术带头人担任了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及内分泌学组委员,重庆抗癌协会理事长、秘书长等重要学术职务。 (三).开展的特色及优势技术: (1)规范化的乳腺癌诊断和综合治疗措施: 内分泌乳腺外科(原普外科五病房)被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重庆市乳腺癌中心”(1996年),多年来已诊治乳腺癌数万例次,开展了以各式乳腺癌根治手术为主,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本院先进的全数字化钼靶机,高分辨的超声,核磁共振等先进仪器的支持下,对早期或微小乳腺病变的诊断具有丰富的经验,开展了微小乳腺病变的麦默通(Mammotome)活检或定位手术,已完成麦默通(Mammotome)活检或手术3000余例。 紧跟国际乳腺癌缩小手术的趋势,开展保留乳房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等先进技术,并取得良好成效。 创新倡导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胸大肌开窗高位组腋淋巴结清扫术以及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避免胸大肌切除,也解决了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臂疼痛、麻木的后遗症。 研究并推广局部晚期及复发乳腺癌的介入治疗,改不可手术为可以手术,提高了晚期病人的疗效; 开展了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重建,完成了200多例乳房重建,是我西部地区乃至国内最早开展此手术的医院之一,该手术极大地恢复了乳腺癌手术而失去乳房的妇女的自信心,使她们丢掉自卑感而重归社会; 开展乳房缩小术(巨乳缩小术)多年,有丰富临床经验,使乳房肥大症(巨乳症)患者恢复正常的乳房形态,消除了乳房肥大给女性带来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不便,增强了自信; 总体上,内分泌乳腺外科在乳腺癌的诊断、综合治疗到术后康复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是我国西部地区乳腺癌临床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 (2)规范化的甲状腺癌疾病诊断及外科治疗措施: 已诊治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瘤)5000余例,甲状腺肿、甲亢、甲炎上千例。已形成以手术治疗为主,核素治疗和其他相关药物治疗为辅的,规范化的甲状腺疾病治疗体系。 开展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颈淋巴结清扫术等各式手术,特别依托我院内分泌内科、心内科、核医学科、麻醉学科及中心ICU的强大综合实力,开展了大量被友邻省市医院认为无法治疗的巨大、晚期、难治性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近年又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功开展了内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已完成超过500例。 在此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是大西南地区甲状腺疾病临床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 (3)规范化的胰腺癌治疗措施: 已诊断治疗胰腺癌近千例,形成根治性手术及姑息性手术治疗为主,配合介入化疗,外周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切除率高,手术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生存率较高的出色疗效。其中倡导施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捆梆式胰肠吻合术,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西部地区处于先进水平。 (4)规范化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措施: 形成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部分有指征患者配合手术治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成功抢救了大批危重胰腺炎病人,在西部地区处于先进水平。 (5)先进的甲状旁腺移植技术: 施行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移植手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近期疗效良好,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心血管内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专业)科在全国知名专家吴茂娥教授、黄宗干教授的带领下,几十年来为重庆及西南地区的血液病防治及科研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患者的高度信任,亨有很高声誉。 血液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助教2人,获博士学位者2人,获硕士学位者4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为血液病学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共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完成学术专著数部。擅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性疾病等有先进的诊疗手段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近两年,医院先后投资近200万元人民币建立层流病房,更新诊疗设备,改善住院条件。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全科医护人员将励精图治,负重自强,将以更优质的服务迎接广大患者。

心导管室

科室简介: 一.概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始建于1958年,,四十几年来,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步确立了重庆医科大学心血管专业在全国心血管学界的声誉和地位。高素质、高学历保持了我科具有优良传统的医疗队伍,使我科的医疗、护理质量在全国保持领先水平;与国外同行的广泛交流,使我们不断引进欧美国家的高新医疗技术,用以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我们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及省市级多项课题的科研任务,曾获得国家、卫生部及省市级多项科研成果奖。 “敬畏生命、关怀服务、优化治疗”使我们的宗旨,我科全体医护人员面对新形势的挑战,一如既往,以我们优质的服务让您早日康复。 二.人才结构 我科现有工作人员43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0人,博导3人,硕导6人,目前,50岁以下医师均为博士或硕士,大门大多数经过国外研修。我科陈运贞、雷寒教授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心血管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医学会介入心脏病学组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重庆分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冠脉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我科老一辈的专家、教授于青年专家们一起形成了一个综合实力强、团结协作、治学严谨的团队。 三.平台条件 我科设有2个住院病区及1个心脏重症监护室,共计床位105张;心导管室;2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1个体外反搏治疗中心。 我科通过多年来对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的流行病学调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集中的技术力量使我科在心血管疾病非介入诊断治疗和介入诊断治疗方面属国内一流,且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 四.特色医疗 擅长对心血管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开展各种心血管介入性诊治手术:包括冠脉造影术;支架置入术;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各类型起搏器植入;瓣膜狭窄扩张术;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等。啊爱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方面,每年安置各种类型起搏器200余台,一直位居重庆市第一名;我科在国内较早开展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现已形成规模;近几年来,心脏介入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居西南地区前列。 在应用新技术方面严格掌握适应症,严守科学应用新技术的原则,不滥用无实效的技术而增加个人和社会的负担,社会效益良好。 五.学科研究 研究高血压、冠心病发病机制及预防对策;研究冠脉介入的远期疗效及再狭窄防治;研究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与心肌重塑机制。已发表论文600余篇,参与发表专著5部(其中主编3部)。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共10余项。 六.交流与合作与人才培养 我科五十年来,历届专家注重临床教学与人才培养。1992年经国务院评审为西南地区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999年被重庆市卫生局批准为市重点学科。目前,我科担任临床教学工作的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助教4人,他们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取得骄人成绩,每年向全国各地医院输送大批心血管专业人才,现已成为许多医院的骨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确立了重庆医科大学心血管专业在全国心血管学界的声誉和地位。 自改革以来,我科已有11名医生先后赴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进修学习1至2年,每年有2至3名医生出国参加国际心脏病学术会议,及时将国际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回来为病人服务。我科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多家大学医院心脏科建立了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 七.努力方向 我们将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为突破点,经过3至5年的努力,逐步将我可建设成为具有高素质人才集聚、梯队建设合理、科研方向稳定、研究经费充足的医疗、科研、教学基地,为下一步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将以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病为研究重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预防、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心血管疾病的介入及非介入诊断与治疗等途径,多角度、全方位的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其成为长江上游的心血管医疗中心。

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 重医大附一院心内科是建院以来创立的最早科室之一,伴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历经近半个世纪,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勤奋耕耘,现已发展为集心血管病学医疗、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医学基地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 该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朝气蓬勃,具有发展潜力与势头的医、教、研骨干队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7名,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8人, ,平均年龄小于55岁。50岁以下的医生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除一名在读硕士,一名在读博士), 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中, 有2人年龄小于40岁。均有较强的科研能力。90%的护士具有大学本科或大专学历。许多专家分别担任学术团体和医学杂志编委会的编委、常务理事、主任委员等。承担培养研究生,中高级进修生是本科的常规任务。经统计,在1999~2003年内就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9人,所有的博士、硕士都是按时按质完成论文,顺利通过答辩。每人平均发表论文3篇。自科室成立以来,先后已有5名医生赴美国、日本、德国及澳大利亚进修学习。目前,每年有多名医生出国参加国际心脏病学术会议,与国外同行的广泛交流,使我们能够不断引进欧美国家的高新医疗技术,解决临床疑难问题。 科室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市科委、卫生厅的多项重大课题的科研任务。近年来设立了3个稳定的对社会科技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向: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这些研究方向中又包含许多项目,其中有4项获得国家级课题资助,有6项得到市局级资助课题资助。一些研究项目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自1999年以来先后发表论文90余篇,在中华系列杂志和国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编写专著5本,3年来还承担国家、市部级及卫生局课题8项。本学科的科技管理到位,制度健全,实验室占地面积60m2,由免疫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动物实验室、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办公室及废物处理室组成,配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有固定的实验员。 科室下设有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心导管介入室、超声心动图室、心血管实验室、心电图室、动态心电图室、运动平板及倾斜试验室等。其中病房基本设施:普通病床70张,重症监护室床位10张,除拥有完善的常规设备外,拥有大型的尖端设备。积极为新技术开展提供物质准备,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C臂X机及最先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科室在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方面优势显著,广泛、全面地开展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和射频消融治疗及冠脉介入等在全市居领先地位。

肾脏内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教授2名,副教授6名,主治医师6名,医师中有2名获得博士学位,6名具有硕士学位。 消化内科在全市率先使用胃镜诊断胃溃疡、胃癌、胃炎等疾病,近年又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电子胃镜,使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取石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胃镜、十二肠镜使胃息肉、胆管结石等患者避免了手术之苦,也解决食管癌不能进食的棘手问题,使失去手术机会的胃癌患者延长生命,提高了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水平。 该科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最先应用新型药物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为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在全国最早开始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工作,该项科研成果目前广泛用于临床,进一步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诊治水平。 通过与国外著名大学医院合作,对胰腺、肠道疾病作了大量基础研究,现对急性慢性胰腺炎的诊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各级科研成果奖多项。该科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也有独道之处。

神经内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肾脏病专业是在全国著名专家郑伟如教授和钮振教授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临床、科研密切结合的、技术力量雄厚的、并有相当知名度的肾脏病专科。该专业现包括住院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肾病实验室和肾病门诊等部门。现有专业医护人员40余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科室骨干由博士、硕士及中青年专家组成,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均为长期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富有开拓进取精神。护士大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业务娴熟。 病房现有普通病床53余张,主要收治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骨髓瘤性肾病、痛风性肾病以及其他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孟肾炎、慢性肾孟肾炎、膀胱炎、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各种中毒等疾病。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系统性血管炎、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科内常规开展肾穿刺活检术,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治达国内先进水平。 肾内科拥有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血液净化中心。该中心有先进的血液透析机20余台,每年开展血透1800~2000人次。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医生均有丰富的透析经验,先后从国外引进多种血液净化设备并应用于临床,净化方法齐全,技术水平高,患者存活质量好,血液净化己达国内先进水平。除常规血液透析外,其他开展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针对各种中毒(如药物中毒、酒精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毒鼠强中毒、鱼苦胆中毒、毒蕈中毒等)开展了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一灌流技术;对老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伴严重心衰、呼吸窘迫综合征,开展了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使各种危重症者的抢救水平大为提高。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展了血浆置换技术,免疫吸附技术。对高脂血症患者开展血液净化去脂治疗。 肾病实验室拥有先进的酶标仪、生化检测仪、放免仪、电泳仪等多种先进仪器,针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以及各种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早期损伤,常规开展了尿微量蛋白分析、尿NAG、RBP、DZF、FDP、CysC以及血清CysC、IV型胶原、FDP等检查,对于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根据科研的需要临时建立新的项目。 我科负担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的教学和临床见习与实习以及肾脏病专业硕士生培养任务,现有在读研究生10余人。科研工作始终以高起点、高效益、高速度、高社会回归率为标准,瞄准学科前沿,目前承担重庆市卫生局科研资助项目4项,参编《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及卫生部规划教材专开本《内科学》等著作。

内分泌内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医院的重点、特色学科。该科室始建于1958年,由我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傅雅谷、沈鼎烈、徐越和董为伟教授从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来渝创建,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建设,现科室拥有重庆市唯一的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及西南地区唯一的神经病学研究所。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性科室,我们各方面的条件长期以来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所取得的成绩在国内及西部地区同类学科中均名列前茅。另外,科室还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州总医院、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医学院、美国Miami University医学院、美国Sunnyvale帕金森病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双边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至此,该科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 现该科共有医护技人员50人,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其中医学博士6人,硕士12人,留学归国人员3人,还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室设有开放病床86张,z专业重症监护床位11张,设置脑电图室以及西南地区首家神经康复治疗室。科室建立了严格的医疗管理制度,拥有优质的整体护理服务。科室教授每天都会带领各自管理的医疗小组到每个病人的床前进行查房讨论。科室每周三都邀请神经病学专家及相关学科专家一起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为不少病人解决了诊断和治疗上的难题。另外,科室门诊分设了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副教授和主治医师坐诊,每周一和周五均有专家门诊(有挂牌及介绍),中午和节假日也均有医师轮流值班,为各类患者诊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癫痫、痴呆、帕金森病、神经系统感染、变性疾病及脱髓鞘疾病等)。科室为了方便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查,特在门诊附设了TCD室、CVA室、肌电、脑电图室。 神经科曾是西南地区神经病学唯一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不仅承担本科、大专、成人班及进修人员的培训教育,还受卫生部委托先后主办、协办了全国神经科急重症的诊治进展与全国癫痫病继续教育学习班、脑血管病学习班等多种学习班。现该科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7项,市科委、教委、卫生局项目基金20余项。共争取到科研经费近300万元。而我神经内科所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神经病学学科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呼吸内科

科室简介: 我科成立于70年代末,经30余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在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和研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西部地区授予权最早的学科。1998年建立“重庆市糖尿病中心”,强化糖尿病宣传教育和合理治疗,并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极大地促进了重庆市糖尿病防治水平的提高。2001年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重庆市卫生局重点学科”。 (一)人才结构: 邱鸿鑫、舒昌达、张素华、邓华聪、李启富、等博士导师、教授在国内内分泌学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国内公认的有突出学术成就的知名教授群体之一,他们与后继的中青年专家一起形成了一个综合实力较强、能够团结协作、治学严谨的学术实体。本科现有博士导师5人,教授5人,副教授7人,医学博士10人,40岁以下师资均为博士或硕士,50%的医师有半年以上国外进修、学习经历。目前,中华医会学重庆内分泌及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分别由本科邓华聪及张素华教授担任。专委会成立以来,通过学术交流会议、研讨班等形式,大大提高和推动了重庆地区内分泌学术及诊治水平,成绩显著。 (二)平台条件: 本科现有病床45张,门诊病人数达130人/日。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尿崩症,SIADH(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处于国内一流水平。本科有实验室两个:内分泌实验室和人工细胞室。现有德国罗氏公司电化学发光仪、美国康仁公司ACS--180化学发光仪、美国得普Immulite化学发光仪、BIO-RAD的HbA1c自动检测仪、24小时血糖监测仪等,万元以上设备共15台,总值达300万元。并在西南地区率先应用腺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开展胰岛素钳夹技术。实验室配备有整套较为先进的实验仪器,具备严格的管理措施。 (三)科学研究: 本科在甲状腺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产生机制等研究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仅2005年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现已发表论文400余篇(5年来发表论文157篇,SCI收录8篇),论文水平高,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临床实践价值。参与发表专著7部(其中主编2部)。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共计20项。5年来获得科研项目有:国家科技部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国家教育部科研项目3项、省级市项目14项、国际合作研究2项,科研总经费近500万元。 本科于1998年建立“重庆市糖尿病中心”,2001年被评为“重庆市教委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重庆市卫生局重点学科”,是重庆市内分泌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中流砥柱。 (四)人才培养: 本科一向重视高级人才培养,1979年及1986年分别获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权(西部首批)。近5年已毕业医学博士30名、医学硕士44名,现有在读博士10名,硕士18名。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本科承担了学校各层次“内科学”“诊断学”教学任务,成绩显著,多次获奖。近年来,张素华、邓华聪、李启富教授作为编委,分别参编“内科学”5年制、7年制、“诊断学”英文版全国统编教材。5年来,有3名中青年教师参加重庆医科大学英语提高班学习,2名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4名医师到国内进修学习。举办各种形式的继教学习班3次,主办省部级内分泌糖尿病学术会议5次。 (五) 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 加强与国外、以及国内重点实验室合作。目前已参与加拿大Origin研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研究)。拟与澳大利亚麦尔本大学联合开展糖尿病患者SDH、AR分子遗传学研究;与北京医科大学附一院内分泌科联合开展糖尿病候选基因的筛选研究;与美国Zhou Jiming联合研究肥胖的基因治疗;继续与华西医科大学合作完成对新药的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并寻求新的科研合作项目。 (六)特色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有助于防止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本科于1998年经重庆市卫生局批准成立“重庆市糖尿病中心”。该中心致力于糖尿病科普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8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对普通市民,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和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进行糖尿病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创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糖尿病教育体系。糖尿病中心已成为重庆市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糖尿病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糖尿病中心”定期举办糖尿病患者免费学习班,提供糖尿病护士免费咨询,回答糖尿病热线电话(89012755)。

眼科

科室简介: 肺科历史 肺科(呼吸内科)创建于1956年,在老一代著名呼吸病学专家王鸣歧教授、王宠林教授和王福荣教授的带领下,经过40余年艰苦创业,医疗、学术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重点学科。本科拥有硕士9人、博士4人。1982年经批准成立四川省卫生厅呼吸病研究室,1983年批准为呼吸病药物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1988年批准建立抗结核药物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2001年被批准为重庆市教委重点学科, 同年建立肺癌综合治疗中心,已发表医学研究论文400余篇,编著出版医学教科书和医学专著21部,荣获包括国家级、市级科研成果奖共13项。 1979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批准为博士点。 特色专长 我科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学科梯队配置合理,临床医疗经验丰富,学术水平和诊疗水平高,在省市和全国享有盛名。对肺结核、肺癌、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气胸、胸腔积液等肺科常见病和急危重症以及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每年门诊和住院诊治市内外的病员1.5万人次以上,床位数、住院人数居重庆市和西南地区前位,诊断准确率、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和病员满意率均达95%以上。医护人员技术精湛,医风端正,服务周到,深得广大病员好评和信任,并受到院方嘉奖,多次获得奖励。 科室设备 我科常年开设病床115张。设有重症监护室、细菌室、细胞病理室、肺功能室、纤支镜检查室、睡眠呼吸障碍监测室: 1.重症监护室:拥有床位15张, 装备有先进的呼吸机10台和各种监护仪, 经过多年的实践, 对抢救重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衰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抢救成功率. 2.细菌室:可进行结核菌涂片、培养、菌型鉴定、药敏试验等检查, 对肺结核的确诊、耐药菌的监控和治疗方案的确定有重要价值。 3.细胞病理室:拥有经验非常丰富的高级技师,对痰液、胸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纤支镜抽吸物中的细胞学检查及淋巴结穿刺液等标本中的癌细胞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纤支镜室:我科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全科每一位医生都能熟练操作纤支镜检技术。纤支镜室拥有Olympus纤支镜5台以及相关冷光源系统、电子显象系统、图象打印系统,新购进的PENTAX电子内镜系统,图像更加清晰,可打印出彩色报告单并可录制纤支镜诊疗过程,为临床教学提供了依据。近十多年来相继开展了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纤支镜针刺活检、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胸腔纤支镜检、经纤支镜分米波治疗大气道肿瘤、气管支架置放等一系列新技术,大大拓宽了纤支镜在临床的应用范围, 提高了许多疑难肺部疾病如肺癌、结节病等的诊断阳性率。 5.肺功能室:拥有德国耶格公司最先进的专业肺功能测定系统,能早期诊断各种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障碍疾病,如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等。 医疗新技术 1.肺癌的血管介入治疗:找到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后直接在供血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可显著提高肿瘤内部药物浓度,增加疗效并降低全身副反应。同时对肿瘤供血血管进行栓塞,切断肿瘤血供,使肿瘤血供“饿死”。科室已治疗300余例,有效率达90%以上。 2.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顽固性大咯血将支配肿瘤的血管或导致大咯血或导致大咯血的破裂血管进行栓塞,通过栓塞阻断咯血部位血供以达到止血目的。 3.支气管内介入治疗:包括经纤支镜直接注射化疗药物、经分米波肺癌消肿、支架置放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狭窄、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气胸。 4.机械通气尤其是无创通气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

口腔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已有50年的历史,是直接由上海医科大学著名眼科专家、教授来渝创建起来的,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有床位80张,60余名医护技人员,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人。科室拥有先进的设备,并以精湛的医术及优质的服务,为成千上万的眼疾患者解除了痛苦。科室常年有专门研究人员对各种眼病的防治进行专门研究。每年采取走出去及请进来的方式,与国内外专家教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时,通过从法国及美国等进修学习归国人员的联络,使学科发展及诊治水平逐渐与国际接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使我们对各种复杂的眼病诊治及各种眼科手术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如:葡萄膜炎、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角膜病、斜视弱视、眼外伤、眼肿瘤、眼整形、干眼症、激光治疗等。同时,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如大学本科、专科、“七年制”、研究生、留学生、进修医生及护理教学等。是卫生部及“残联”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的培训基地之一。由于在医疗、教学及科研方面成绩突出,为重庆市的眼病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经重庆市政府及卫生局的批准,在国际ORBIS的帮助下,重庆市眼库于1999年正式成立于我科,使我科的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等手术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以一流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服务为广大眼疾患者解除疾苦,是全科医护人员永远的追求。  

口腔颌面外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口腔科创建于1959年,经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科室规模、设施和技术力量在不断壮大,开展的业务项目也越来越全面,目前科室的技术力量雄厚,对口腔疾病的诊治水平在重庆市位居前列,不少治疗手段属国内领先,医疗技术在重庆市享有很高声誉。是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个口腔硕士研究生招生点,是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生中第一位博士生导师的所在单位,承担了重庆医科大学及外校的研究生、本科、大专、进修生的教学任务。还主持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校院级项目与研究生课题研究等科研工作,并获得省部级、厅局级、校级、院级等多项科技奖励,是一个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专业化队伍。 口腔科设有:颌面外科病房、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口腔内科门诊、口腔矫形科门诊(包括口腔修复与口腔正畸)、口腔贵宾诊室及口腔体检室,开展的业务项目非常全面。现在门诊拥有口腔治疗椅位20个,病房设病床置40余张,在职的医、护、技工人员四十多人,包括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主管护师与主管技师等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医学博士、硕士,多名医师曾出国研修或到国内知名院校医院进修学习。拥有重庆地区最先进的数字化牙科曲面断层全景X光机,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所有医务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重防止交叉感染,科室配备有最先进有效的牙科器械消毒设备。 全科同志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注重医疗质量与服务态度。科室多次在医院的医疗综合评审中获奖,近年来门诊就诊人次和住院人数均逐年上升,医疗技术与服务态度受到病员的广泛赞扬。由于多位医师的英语交流水平较高,近年来这里还为许多外国朋友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重庆市的一些主要领导也多次来本科诊治口腔疾病。 主要设备:拥有重庆地区最先进的数字化牙科曲面断层全景X光机;19台牙科综合治疗台内窥镜、超声波洁治机、光固化机、高频铸造机等等。

耳鼻咽喉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始建于50年代,经过50年来不断成长发展,目前已成为技术雄厚、设备一流、集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口腔-颌面-头颈部疾病诊治中心,现为口腔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我科医护人员技术精湛,医德医风良好,对各专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在重庆市及西部地区位居前列。目前我科具有医护人员二十余人,开放病床37张,每年收治住院患者1200余人,手术1000余人次。建科50年来我科共收治住院患者5万余人,累计已完成手术量达4万多台。我科对口腔-颌面-头颈部疾病的治疗不仅具有领先的专业水平,同时还具有综合医院相关学科强大医疗技术及资源的支持平台,因而对口腔-颌面-头颈部各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更为科学、规范、安全。 我科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级医学研究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及市级等医学科学进步奖6项。常年招收国内外进修生和研究生。 欢迎广大患者前来放心诊治,欢迎有志于口腔颌面外科的中青年医师报考我科研究生,欢迎兄弟单位的医师来我科参观、交流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科室主要擅长的诊疗项目: (1) 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的诊治:各型口腔-颌面-头颈部良性和恶性肿瘤(如颊癌、舌癌、腭癌、牙龈癌、颌骨囊肿、血管瘤及口腔-面部-颈部各种肿瘤包块等)。 (2) 口腔颌面部创伤的诊治:各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创伤和口腔颌面部各型骨折(如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颧骨颧弓骨折等)。 (3) 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各型腮腺肿瘤、颌下腺肿瘤、舌下腺肿瘤及囊肿和各型唾液腺炎症等疾病。 (4) 口腔颌面部各型感染的诊治:颌骨骨髓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及面颈部淋巴结炎等。 (5) 颞下颌关节疾病的诊治:颞下颌关节强直、颞下颌关节肿瘤及外伤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等。 (6) 口腔颌面先天性发育和后天畸形缺损的修复:如唇裂、腭裂、面裂及颌骨发育畸形的手术整复。 (7) 颌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治: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肌抽动)的手术治疗。 (8) 牙及牙槽外科手术:各种拔牙术(包括无痛拔牙和心电监护拔牙术)、植牙术、牙种植术和修复前外科手术等。 特别是在以下疾病诊治方面,代表着重庆市本专业的“拳头产品”: (1) 口腔-颌面-颈部肿瘤的治疗(如:颊癌、舌癌、腭癌、牙龈癌,颌骨及口腔各型囊肿、腮腺及各种面颈部肿瘤等。我们基于自己长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相关基础研究,结合借鉴欧美等国的先进经验,使我们的治疗手段不仅疗效更好,而且更为科学、规范和安全。已获多项医学科学进步奖)。 (2) 颌面部各型颌骨骨折的治疗(如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颧骨颧弓骨折等。我们基于大量的临床病例经验和动物实验结果,与国际接轨同步发展,成功开展了各种功能恢复-美观-微创并举的颌骨骨折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科

科室简介: 空军总医院中医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西医结合代谢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示范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第三批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空军中医内科专科中心。现有床位39张,有主任医师2名,特聘中医专家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及一批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名,硕士学位者3名,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5名。全部高学历人员均师承国内著名中医专家。科室注重在继承中创新,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优势,形成了“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模式。在运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湿类风湿关节疾病、恶性肿瘤、男科疾病、皮肤病、免疫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功能性疾病等方面独具特色。尤其是2008年中医科与内分泌科、康复科、针灸理疗科率先在国内组建了多学科联合的“中西医结合代谢病诊疗中心”,大大提高了代谢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能力,特别是对糖尿病及并发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形成了一定的特点。先后承担国家及军队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医学专著20余部。该科在病区内倡导“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提供中药“药浴”、“足浴”、“结肠治疗”、“经络离子灸导治疗”“多功能前列腺微波磁疗治疗”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多项治疗服务措施,使病员置身于舒适优雅的病区内,享受良好的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一体的治疗护理服务。 中医科治疗特色: 1、肾脏疾病:运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诊治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泌尿系感染,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紫癜性肾病,痛风性肾病。尤其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的治疗尤为突出,研制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健肾颗粒(无糖型),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治疗方面疗效独特。 2、代谢病系统:代谢病是指因机体代谢失调而导致的糖、脂肪、蛋白质、钙等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高血糖、高尿酸、高血脂、脂肪肝、肥胖、骨质疏松等,并由此出现糖尿病、痛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肝硬化、足坏疽等严重并发症,是人类致死、致残的重要疾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日渐优越,同时各种社会压力的加大,加之对疾病的预防保健意识欠缺,这类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杀手。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重在早期预防干预,中医认为该病的形成是由于整体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紊乱导致。中医学提出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疗思想,对指导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实际意义。由于代谢病涉及的学科较多,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的服务,空军总医院率先在国内成立首家中西医结合代谢病诊疗中心,该中心由中医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代谢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内分泌科(空军糖尿病治疗中心)、康复科、针灸理疗等科室为核心组建。中心将中医的 “整体辨证”思想及“治未病”理念与现代医学高科技相结合,针对代谢疾病的发病特点及变化规律,集合各专科的特色优势,通过多学科间的强强联合,交叉互补,达到对代谢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防变,早期防复发。该中心拥有主任医师4人,特聘国内著名中医专家2人,副主任医师7人,博、硕士学位占70%以上。 3、消化系统: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难治性消化性溃疡,难治性慢性胃炎;内服及外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慢性腹泻。 4、肿瘤:应用中医药配合放、化疗及介入治疗等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对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扶正抗癌,解毒消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延长生命。 5、心脑血管疾病:采用活血化瘀、补髓通脑、疏经通络、通心活络加上康复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脑血管、心血管疾病及康复。 6、皮肤病:中药内服与中药“药浴”相结合治疗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牛皮癣,黄褐斑,痤疮等。 7、骨软组织系统:中医药为主结合“全身药浴”“足浴”“离子导入”、针灸、穴位照射等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面神经炎,神经衰弱;颈椎、腰椎病变,坐骨神经痛,滑膜炎,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肢体疼痛。 8、风湿免疫疾病:用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及其他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 9、妇儿科疾病: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小儿厌食、腹泻、消化不良。 专科治疗项目: 1、药浴:专门设置的药浴室,提供中药“药浴”“足浴”根据辨证用药可治疗多种疾病。 2、经络离子灸导仪:提供经络导频、穴位照射、离子导入、针灸等中医特色治疗。 3、结肠治疗仪:应用多功能结肠治疗仪或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腹泻、顽固性便秘等,同时可以排毒、减肥、轻身、健体。结肠治疗仪图 4、多功能前列腺微波磁疗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

内分泌科

科室简介:  我科成立于70年代末,经30余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在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和研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西部地区授予权最早的学科。1998年建立“重庆市糖尿病中心”,强化糖尿病宣传教育和合理治疗,并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极大地促进了重庆市糖尿病防治水平的提高。2001年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重庆市卫生局重点学科”。 (一)人才结构:   邱鸿鑫、舒昌达、张素华、邓华聪、李启富、等博士导师、教授在国内内分泌学术界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国内公认的有突出学术成就的知名教授群体之一,他们与后继的中青年专家一起形成了一个综合实力较强、能够团结协作、治学严谨的学术实体。本科现有博士导师5人,教授5人,副教授7人,医学博士10人,40岁以下师资均为博士或硕士,50%的医师有半年以上国外进修、学习经历。目前,中华医会学重庆内分泌及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分别由本科邓华聪及张素华教授担任。专委会成立以来,通过学术交流会议、研讨班等形式,大大提高和推动了重庆地区内分泌学术及诊治水平,成绩显著。 (二)平台条件:   本科现有病床45张,门诊病人数达130人/日。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尿崩症,SIADH(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处于国内一流水平。本科有实验室两个:内分泌实验室和人工细胞室。现有德国罗氏公司电化学发光仪、美国康仁公司ACS--180化学发光仪、美国得普Immulite化学发光仪、BIO-RAD的HbA1c自动检测仪、24小时血糖监测仪等,万元以上设备共15台,总值达300万元。并在西南地区率先应用腺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开展胰岛素钳夹技术。实验室配备有整套较为先进的实验仪器,具备严格的管理措施。 (三)科学研究:   本科在甲状腺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产生机制等研究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仅2005年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现已发表论文400余篇(5年来发表论文157篇,SCI收录8篇),论文水平高,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及临床实践价值。参与发表专著7部(其中主编2部)。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共计20项。5年来获得科研项目有:国家科技部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国家教育部科研项目3项、省级市项目14项、国际合作研究2项,科研总经费近500万元。   本科于1998年建立“重庆市糖尿病中心”,2001年被评为“重庆市教委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重庆市卫生局重点学科”,是重庆市内分泌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中流砥柱。 (四)人才培养:   本科一向重视高级人才培养,1979年及1986年分别获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权(西部首批)。近5年已毕业医学博士30名、医学硕士44名,现有在读博士10名,硕士18名。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本科承担了学校各层次“内科学”“诊断学”教学任务,成绩显著,多次获奖。近年来,张素华、邓华聪、李启富教授作为编委,分别参编“内科学”5年制、7年制、“诊断学”英文版全国统编教材。5年来,有3名中青年教师参加重庆医科大学英语提高班学习,2名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4名医师到国内进修学习。举办各种形式的继教学习班3次,主办省部级内分泌糖尿病学术会议5次。 (五) 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   加强与国外、以及国内重点实验室合作。目前已参与加拿大Origin研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预防研究)。拟与澳大利亚麦尔本大学联合开展糖尿病患者SDH、AR分子遗传学研究;与北京医科大学附一院内分泌科联合开展糖尿病候选基因的筛选研究;与美国Zhou Jiming联合研究肥胖的基因治疗;继续与华西医科大学合作完成对新药的II期多中心临床试验、并寻求新的科研合作项目。 (六)特色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有助于防止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且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本科于1998年经重庆市卫生局批准成立“重庆市糖尿病中心”。该中心致力于糖尿病科普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8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对普通市民,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和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进行糖尿病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创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糖尿病教育体系。糖尿病中心已成为重庆市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糖尿病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糖尿病中心”定期举办糖尿病患者免费学习班,提供糖尿病护士免费咨询,回答糖尿病热线电话(89012755)。 (七)新技术新方法: 1、优势技术 (1)钳夹术   钳夹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测定胰岛素敏感型的“黄金指标”。对该技术的掌握标志着我们对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该技术的应用,对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已广泛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治。   本科重视DM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治疗。已对部分DM一级亲属、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肥胖等高危人群进行了葡萄糖钳夹试验,尽早发现了其胰岛素抵抗和/或β细胞功能缺陷,早期予以生活方式改变或药物的干预,可防止或延缓DM的发生。 (2)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治疗的最主要优点是能改善使用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欲摄入食物的量、种类及进食时间,患者能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同一天内不同的时间设置多个基础率,这主要根据其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工作计划等进行临时设置,使血糖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适应证和对患者的要求: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者;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列情况者;口服降糖药无效;急性并发症期;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初期;难以控制的高血糖、反复发生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现象;存在其他应激状态如感染、外伤及围手术期等。其他内分泌疾病合并糖尿病者,如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等;生活极不规律的各种不同职业的糖尿病患者。本科已用胰岛素泵为上百例患者满意地控制了血糖: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母婴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避免或减少了胎儿畸形的发生;使围手术期的患者降低了术中的风险及术后的并发症;使部分新诊断的DM患者暂时摆脱了降糖药的使用。 2、新技术 (1)动态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仪可连续24小时监测血糖,可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血糖波动趋势。其操作简易,佩戴舒适,损伤小,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血糖波动的全面信息。动态血糖监测仪的使用指征:血糖不稳定者,低血糖和高血糖反复发作;胰岛素泵使用者,指导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怀疑有“黎明现象”或Somogyi现象;糖尿病人出院前以及门诊病人,了解全天血糖控制情况。   本科从引进此仪器以来,已成功开展连续血糖监测30余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填补了西南地区糖尿病血糖持续监测领域的空白。为更好的为广大病人服务,提高糖尿病的控制水平,在西南地区首先使用动态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每天能记录288个血糖值,可直接了解患者全天血糖的波动情况以及与进食、运动、情绪的关系,尤其能发现夜间不易察觉的低血糖,以便指导调节治疗方案;使患者血糖既可达标控制,又能避免低血糖,对保护脑功能和防止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新项目 (1)VB12检测   巨细胞性及营养性贫血可以由缺乏维生素B12引起。这种缺乏可能是由于饮食中缺乏肉类、菌类等成分;或是慢性酒精中毒;功能性及器质性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易开形成恶性贫血)等原因引起。由于胰腺疾、胃萎缩、胃切除、小肠疾病小肠中缺乏VB12结合蛋白及产生抗结合蛋白抗体等原因是造成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以致VB12缺乏的主要原因。   VB12对于人体正常代谢,DNA的合成及红细胞的再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未经治疗的VB12缺乏会造成巨细胞贫血。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VB12的水平鉴别贫血的类型。 (2)叶酸检测   叶酸缺乏可以导致营养性和巨细胞性贫血。这种缺乏可能是由于饮食中缺乏新鲜水果、蔬菜及富含叶酸的成分,也可能是由于慢性酒精中毒、药物成瘾、年纪过大及生活贫困等原因引起。另外,对于孕妇,在孕期中缺乏叶酸可以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啊。饮食中缺乏及代谢与吸收异常是引起男性叶酸缺乏的主要原因。   叶酸对于人体正常代谢、DNA的合成及红细胞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长期缺乏叶酸而不经治疗会造成巨细胞性贫血。所以在临床上检测叶酸及VB12的水平对于鉴别贫血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3)GAD检测 (4)ICA检测

泌尿外科

科室简介:  泌尿外科现有各级医务人员33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15名及初级10名,设有泌尿外科教研室、男科学教研室、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中心、肾移植中心及泌尿外科实验室,现为重庆市男科学中心。我科现有病床80张,全天开放门诊,24小时为病员服务,全年诊治门诊和住院病人3万多名,使我科成为本地区最大的泌尿外科专业病房。开院40余年来,由于广大病员的信任和支持,使我科能把已积累上万例的诊治经验回报给新病员,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您们服务。不仅使我科在本市及周边区县有口皆碑,更有远自云、贵、川、西藏、新疆、台湾等地区的病员来此就医。   作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以及泌尿、生殖系创伤、感染、肿瘤、结石、结核、梗阻和肾上腺外科疾病的专科,积极引进新技术和高新设备,使泌尿外科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80年代初期,我科率先在本地区开展肾移植工作,已成功实施了上百例肾移植手术,成功率高达98%,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广大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80年代中期,我科引进电切膀胱镜、汽化电切膀胱镜,使前列腺的治疗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无皮肤切口、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对病人的损伤小,治疗效果好,不仅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费用,而且使此前不能手术的高龄和高危患者也能获得完全治愈,如我科已治愈多名90高龄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最高年龄达95岁,提高了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   80年代中后期,我科引进先进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机,并于2001年更新换代。体外冲击波碎石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手段,现已碎石6000余例,使许多原来需要手术的患者免除了手术的创伤,深受患者欢迎。   90年代以来,我科先后引除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及腹腔镜等先进的医疗器械,使我科在腔道泌尿外科和微创外科上得以突飞猛进。新近已采用腹腔镜对泌尿系疾病进行手术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特点,是患者又一个满意的选择。在诊断方面我科拥有尿流率测定仪、尿动力检查仪、电脑分析精液仪等可精确地检测您的有关功能情况。   泌尿生殖系肿瘤是泌尿外科的主要病种之一,也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对膀胱肿瘤治疗,我科有一套成熟的膀胱癌规范化治疗措施,尤其在全膀胱切除术后,各种可控性的尿流改道技术如可控性回肠代膀胱、结肠代膀胱、胃代膀胱等术式,从80年代初期开展上述手术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许多中晚期膀胱肿瘤患者免除了尿流改道的痛苦,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对肾脏肿瘤治疗,我们开展了肾肿瘤切除、肾切除、肾癌根治术等手术,并结合免疫治疗、化疗、放疗,取得了明显疗效。   重庆市男科学中心在我科的成立,是广大男性患者和医学界同仁对我科在男科学领域的医疗、科研、教学取得成就的认同。我科率先取得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成功经验,使得原来需要两次甚至多次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一次性治疗出院,即减少了痛苦又节约了经费。对治疗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以及性传播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重视科研工作,特别在泌尿系肿瘤、腔道泌尿外科和男科学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获得多项省、市科研成果奖。作为临床泌尿外科硕士授予点,已培养硕士30名。   为您解除病苦,恢复健康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让我们与您及您的家属合作,共同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感染病科(原传染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原传染科)始建于一九五七年,由知名传染病学专家钱悳、刘约翰、王其南教授等从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来渝组建。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及重要学术地位的全国知名学科。是我国传染病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79年成为我国首批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点,1983年首批国家抗感染和肝病药物临床药理研究基地,1989年评为全国第一批医学重点学科。附属研究所建于1985年是重庆市卫生局传染病重点试验室。   5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从事传染病学教学、科研、医疗的专门人才,造就了一批知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学科以一大批在国内传染病学界脱颖而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45岁以下教授、博导、博士及留学归国人员)为主体,在老一辈专家带领指导下,为我国传染病学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在国内该领域享有较高声誉。感染病科作为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重点学科及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在重症感染性疾病治疗、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性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重庆市感染性疾病防治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是我国西部地区权威性的传染病与感染病疑难重症诊断、治疗、会诊中心。 专业特色:   主要从事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为擅长对特别擅长于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黄疸、严重感染和各种急慢性腹泻,各种病毒性肝炎和肝病以及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各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炎、丙型肝炎、重症肝炎的诊治,除开展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外,针对个体,生物和免疫治疗并举的治疗方法,独特有效。2002年,引进日本人工肝治疗仪,已成功进行了近600台次血浆置换和(或)灌流,显著缩短了重型肝炎平均住院日,降低了病死率,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肝脏移植前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还常年承担病毒性肝炎及肝病有关的药物的临床治疗评价和验证工作。   50年来在各种疑难重症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化脓性、结核性及真菌性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传染病的治疗成功率居国内领先水平。坚持科研与临床结合之方向,大量开展抗感染新药临床前及临床的研究与评价,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对脂肪肝炎和高脂血症,除常规治疗外,还采用最新的血脂过滤治疗,能迅速清除多余血脂,促进高脂血症和脂肪肝愈合。寄生虫病研究所是目前重庆市唯一集寄生虫病科研、临床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研究机构。 科室现状:   开设病床60张,医护人员38人。医生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6人,余均为硕士。拥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1名。住院人数1300人次/年,门诊量超过2万人次/年。 科研水平:   本科室目前主要从事各种病毒性肝炎,肝脏疾病,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理、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拥有总价值400万元的大型精密仪器和2000平方米实验室。近5年来共承担2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十年共获得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承担各类科研课题经费400万元。从1989年以来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共计30项。二十年来,招收了近30名博士和60余名硕士研究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西南地区第一个医学博士就诞生在这里,毕业的研究生中仅在美国从事科研和博士后工作的就多达20余人。本所与美国、日本、法国等多所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长期进行交流与科研合作。

整形美容烧伤科

科室简介:  整形美容烧伤科是重庆市(省)市级重点学科,由原烧伤整形外科发展而来的。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院建院开始,老一辈全国著名烧伤整形外科专家黄崇本教授亲自组建了烧伤整形外科学组,经历多年的经验积累,于上世纪70年代建立烧伤整形外科,当时除主要开展烧伤救治及烧伤后瘢痕畸形的医治工作外,也对一些先天性畸形进行手术治疗。尤其在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全国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对各种瘢痕的防治已有较完整的治疗方案,并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同。受邀与其它单位合著专著《现代瘢痕治疗学》一书于199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我科在重庆市率先开展各种医学美容手术。起步高,首先开展的美容整形手术是全耳再造、全鼻再造、男女生殖器再造、巨乳畸形缩小矫正术等,均获成功。继而开展重睑、眼袋去除、隆鼻、隆乳、多层次面部除皱、厚唇矫正、“国字脸”矫正(下颌角肥大症)、脂肪抽吸术、微晶仪去瘢痕、采用人工骨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充填、激光美容治疗等几十种手术均获得良好效果。特别是针对一些美容求术者在外院手术失败后的修复治疗,利用我科人才优势,集思广益,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矫正,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解决了不少难题和医患纠纷,为规范本市美容整形外科行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美容求术者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也为推动本市医学美容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本科拥有正副教授8名(均获硕士、博士学位),具有齐全的、先进的整形美容设备,现已成为一支实力强大的整形美容外科专业队伍。20多年来共成功完成各类整形美容手术数万台次,深受广大美容爱好者的好评。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重庆市医学会设立医学美容与美学专委会以来,我科医师一直担任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职务,承担了全重庆市整形美容医疗机构的评审及指导工作。2002年经重庆市卫生局审查后批准成立为重庆市唯一的“整形美容中心”,本科为重庆市为数不多的“整形美容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点”,并培养了数十名整形美容专业硕士、博士,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撰写专著10余本,发明专利3项,荣获部级及省市级科技成果奖5项。在长期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精湛的技术赢得了广泛赞誉。 本学科在重庆市医学美容外科界优势:   1.2002年重庆市卫生局授予我科为唯一的“重庆市整形美容中心”   2.2003年重庆市高教委授予我科为“整形美容专业及烧伤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   3.学术任职:我科医师沈为民、贺光照一直担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市医学美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和市烧伤整形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贺光照、杨天荣现任西南五省一市整形烧伤专委会常务委员和委员;沈为民现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专委会青年委员;张恒术现任重庆市医学会烧伤整形专委会委员、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药杂志常务编委,贺光照担任重庆医学、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中华烧伤杂志编委等;   4.人员结构(人才优势):本专业8名副高级职称以上医师,占据了重庆市美容外科学界1/4高级职称专家级技术人员,每位医师不仅能独立完成本专业临床工作,还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了大批年轻技术人员, 同时每位医师有不同的专攻方向,在本专业的不同领域具有各自的见解,在本市范围内乃至国内也有一定声誉   5.教学经验:作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个专业,本学科承担了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及留学生的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已独立完成三届医学美容专业专科生的教学工作,在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专科教学经验,目前承担本校医学本科生的《整形外科学基础》和《美容外科学进展》的选修课教学工作   6.科研工作:近3年来,本科已获4项市卫生局课题支助、1项重庆医科大学创新基金支助,在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本学科在近5年来在各级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60余篇,其中一些论文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全国学术会议和地方学术会议,并在大会发言。参加编写专业书籍5本,专业教材2本。   7.科研成果:多年来,本学科点曾获得下列科研成果奖: ①三用切皮机的研制(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四川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②秋水仙硷离子导入法治疗增殖性瘢痕(四川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重庆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④医用多孔针的研制及临床应用(重庆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⑤同位素敷贴防治瘢痕增生的研究(四川省教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8.本学科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近20名,现有2名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在读。   9.本专业组在器官再造(如:耳、鼻、乳房、男女生殖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成功完成50多例,在本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本科主要开展项目:   1.各类瘢痕,如烧伤或外伤后瘢痕、瘢痕疙瘩、瘢痕癌等;   2. 体表包块、肿瘤,如黑痣、体表纤维瘤、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皮肤癌等;   3. 医学美容,如重睑(双眼皮)、眼袋、隆鼻、腋臭、乳房整形、除皱、吸脂、上睑下垂、小耳畸形、唇裂二期矫正等;   4. 激光治疗,如面部色素斑、血管瘤、各种文身、脱毛等;   5.烧伤及各种不愈合伤口,如褥疮、外伤后伤口不愈合、糖尿病伤口不愈合等;   6.体表器官缺损的修复及再造;   7.美容手术失败后的矫正。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电话:023-89012616、89012018 E-mail:drzhs@sina.com 

肾内科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肾脏病专业是在全国著名专家郑伟如教授和钮振教授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临床、科研密切结合的、技术力量雄厚的、并有相当知名度的肾脏病专科。该专业现包括住院病房、血液净化中心、肾病实验室和肾病门诊等部门。现有专业医护人员40余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科室骨干由博士、硕士及中青年专家组成,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均为长期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富有开拓进取精神。护士大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业务娴熟。   病房现有普通病床53余张,主要收治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骨髓瘤性肾病、痛风性肾病以及其他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孟肾炎、慢性肾孟肾炎、膀胱炎、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后排异反应、各种中毒等疾病。风湿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系统性血管炎、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科内常规开展肾穿刺活检术,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治达国内先进水平。   肾内科拥有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血液净化中心。该中心有先进的血液透析机20余台,每年开展血透1800~2000人次。中心技术力量雄厚,医生均有丰富的透析经验,先后从国外引进多种血液净化设备并应用于临床,净化方法齐全,技术水平高,患者存活质量好,血液净化己达国内先进水平。除常规血液透析外,其他开展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针对各种中毒(如药物中毒、酒精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毒鼠强中毒、鱼苦胆中毒、毒蕈中毒等)开展了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一灌流技术;对老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伴严重心衰、呼吸窘迫综合征,开展了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使各种危重症者的抢救水平大为提高。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展了血浆置换技术,免疫吸附技术。对高脂血症患者开展血液净化去脂治疗。   肾病实验室拥有先进的酶标仪、生化检测仪、放免仪、电泳仪等多种先进仪器,针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以及各种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早期损伤,常规开展了尿微量蛋白分析、尿NAG、RBP、DZF、FDP、CysC以及血清CysC、IV型胶原、FDP等检查,对于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根据科研的需要临时建立新的项目。   我科负担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的教学和临床见习与实习以及肾脏病专业硕士生培养任务,现有在读研究生10余人。科研工作始终以高起点、高效益、高速度、高社会回归率为标准,瞄准学科前沿,目前承担重庆市卫生局科研资助项目4项,参编《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及卫生部规划教材专开本《内科学》等著作。 门诊工作:每周一、三上午开设肾病专科门诊。 地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二楼,挂肾科号。 血透室工作:日常工作每周一~周日24小时随时恭候。 血透室电话:(023)89012256 其它时间病房随时应诊,病房联系电话:(023)89012930、89012905

核医学诊疗中心

科室简介:  核医学科是集门诊、病房、实验室于一体的综合性核医学诊疗科室,也是西南地区唯一挂牌的核医学诊疗中心。本科以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癌、甲炎等)的131碘治疗为主要特色,同时进行全身各脏器的形态、功能显像、实验室检测等医学诊断,还开展内分泌突眼、转移性骨肿瘤、类风湿等疾病的核素治疗。   拥有正教授3人,副教授4人,硕士导师2名,主治医师4人(均取得硕士学位、其中两位正攻读博士学位)。现有床位28张,有SPECT-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SPECT)、甲状腺功能测量仪、肾功能测量仪、心功能测量仪、γ计数器、活度计等主要仪器,新近引进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TRFIA)。这些先进医疗设备为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每年诊断甲亢及各种肿瘤1万余例次;每年核素治疗达1千余次。   核医学科自70年代开展131I治疗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及甲癌残余病灶、转移病灶以来,已积累丰富的经验,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特别对巨大甲状腺肿伴甲亢、甲亢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肌病、药物或手术后复发的甲亢、老年及青少年甲亢等难治性甲亢有独到而有效的治疗效果,解除广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痛苦,为其带来彻底治愈的希望和健康。该中心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诊断、甲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131I综合治疗、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   利用SPECT功能显像的特点,结合放免及核功能测量仪的检查,可诊断全身各系统疾病,尤其对脑、心、肾、骨、血管、甲状腺及各种恶性肿瘤有特殊价值。近年来开创了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肿瘤的新途径。利用“生物导弹”153Sm-EDTMP、89Sr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阻止病变发展,达到既止痛又消除和减少病灶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骨肿瘤及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四项。

普外科

科室简介:  重医大附一院外三科于2000年由重庆市目前卫生局批准成立擅长重庆市胃肠外科发表先后疾病紧密治疗中心毕业。本中心科室副主任擅长普外科研究生专业疾病的诊断医疗和治疗课题,尤其协和对胃肠多种外科疾病获得的诊断经过和治疗著名具有深入参加丰富的经验发表。对胃肠道肿瘤的早期抢救诊断、胃癌术式的选择、直肠癌的保肛术式等完成进行了腹腔深入研究。率先在重庆市开展腹腔科室镜结直肠手术专家,直肠癌保肛率、胃肠道癌的生存率的生存率均属多例国内先进水平。建立此外对肿瘤的化疗以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等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本卫生中心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教授研究员6人,副教授方面2人,联系主治医师部委多人。其中先后有着有1人曾赴德国科隆众多大学得以医学院外科留学,获认识医学博士此外学位教学;3人到日本先后鸟取大学合作手术医学部研修。本编委中心医疗基础设备完善、先进,拥有纤维胃镜、电子结肠镜、胃肠动力检查仪及多功能微波治疗中华仪等先进的检查治疗指导仪器。对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坚持、肛直肠动力学的检测等具有具有很大帮助。   本中心中国就诊指南:贲门癌、胃癌、胃平滑肌瘤、胃溃疡及穿孔、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及癌伴梗阻性黄疸、上消化道出血;小肠肿瘤、小肠息肉、小肠梗阻;结肠癌、结肠多发性息肉、结肠腺瘤、结肠梗阻、便血;直肠癌、肛管癌、直肠腺瘤、直肠息肉、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   本中心先后特色医师医疗:经过腹腔镜结直肠医术手术(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结直肠腺瘤、结肠多发性息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包括环状混合痔、直肠黏膜脱垂);微波痔突出治疗术(单个内痔)。

中心实验室

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位于医院住院部内检验大楼四楼,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工作人员共5名,副教授1名,主管技师2名,技师2名。该实验室是我院的开放实验室,它不仅具有一些基本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如水浴箱、孵箱、普通冰箱、普通离心机、普通显微镜、721分光光度仪、荧光分光光度仪、电子天平等。   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仪器设备,如美国的PE9600 PCR仪、各种电泳仪、电转印仪、杂交仪、全自动染色仪、各种核酸电泳图形分析系统、各种细胞图像分析系统、低温高速离心机、Millipore超纯水系统、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超低温冰箱、液氮罐、冷冻超速匀浆机、酶标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等。   该实验室主要为全院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科研工作人员等开放,为他们提供无偿仪器设备服务,同时也愿为院外其他兄弟单位提供有偿仪器设备服务。目前在研项目和合作科研项目共8项,科研经费共约16余万元,主要从事遗传性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在读硕士研究生两名。

保健科

科室简介:

肾移植科(泌外)

科室简介:

免疫生物转化基地

科室简介:疫生物转化基地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点科室它是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根据患者需求从神经疾病的临床科研、临床 检查、临床治疗、以及愈后评估的诊疗中心。中心设有国际医疗中心、健康科普中心、因子治疗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是目前我国最专业神经因子治疗中心之一。目前我院(免疫生物转化基地)目主要承担着我国神经系统疾病的科研、防预和收治全国各地神经患者的工作。截至到2013年12月我院共接诊了35214例神经患者,临床数据显示:临床治疗有效率已经达到了96.8%以上。二零一四年一月国家973计划对我院神经诊疗示范基地的“生物转化修复疗法”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投入了1亿元巨资,拟加快我院生物因子治疗技术大规模临床应用的步伐。这对我国数以千万的神经患者和我院广大的生物因子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个特大喜讯!现代社会,对于高精尖的科研项目,只有高投入,才能高产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广大国民对生物因子研究的日益关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不断地追加投入规模,我院“生物转化修复疗法”治疗神经的大规模临床应用已经为期不远了。

友情链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6881136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