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岭南医院

深圳岭南医院概况

别名:深圳岭南医院

性质:三级甲等

电话:0755-83892666

地址:

专家答疑 预约检查 极速问诊
理疗科

科室简介: 一、风湿科简史 风湿病学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门跨多个专业的综合性新兴学科,现代的风湿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等近百余种累及关节等结缔组织及全身多系统的疾病。大多数风湿病不仅导致患者长期身体上的痛苦,而且造成经济损失、甚至致残和死亡,且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为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我院风湿科在陶怡主任的带领下于1990年成立,成为广东省最早成立风湿病专业的医院之一。病人遍及全国各地,不仅收治患者数量多,而且病种齐全(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血管炎、痛风、皮肌炎/多肌炎、硬化症、POEMS综合征等多种风湿病)。近20年来,我科全体同仁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医德医风,不断开拓、进取、创新,精益求精,已建立一支富有生气的专业化队伍,掌握了国内外风湿病最前沿的诊治手段,以及积累了丰富的中西结合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经验,在医、教、研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功的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的诊疗问题,不但为患者消除痛苦,而且对危重风湿病的抢救有较高的成功率,目前我科的专业水平处于广东省风湿病专业先进水平。 本学科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主管技师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学位者3人,中西医双学士学位1人,本科学位1人。其中从事风湿免疫科专业达15年以上的医师有4人。 二、专科临床特色 我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种疾病的诊治手段及辅助科室的配备日趋完善。90年代初,在风湿科建科伊始即成立了风湿专科实验室。在学科带头人陶怡主任的带领下,风湿实验室积极开展了临床亟需的实验项目,得到临床的认可,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同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交流会议,开展多项先进、敏感、特异、可靠的风湿实验项目,对协助临床诊治病人及监控病情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依据。我们实验室率先在广东省参加了全球性自身抗体室间质控活动,自2003年至今,已同时参与了全国卫生部、全国风湿学会和风湿学会广东分会的相应自身抗体室间质控活动,并在上述质控评价活动中都获得优异成绩,从而提升了实验室的信誉,得到了各级医疗机构的认可。 另外,我科逐渐开展的各项专科有创操作(肾活检、关节腔穿刺、皮肤活检、肌肉活检、唇腺活检等)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都有很大的帮助。在疾病的治疗方面,我科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及临床基础研究,并密切关注国内外风湿免疫病的诊治动态,已形成一套高效治疗风湿病的方法。 2005年我科在我院首批通过了国家药物临床基地的评审,目前也是广东省风湿病专业仅有的两家药物临床基地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参加了风湿专业国际国内多项药物临床研究,其中代表专业水平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在国内上市之前均在我科进行了II期药物临床试验,获得同行的认可。 多年的积累和不断进取,我科在各种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及肌炎、皮肌炎等风湿免疫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影响不断显现,受到国内同行的瞩目。 三、擅长医治的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我科常见病之一。女性约占90%,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其中育龄妇女最常见。因该病可累及全身各系统,所以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变化多端。可表现为一个系统或器官损害,也可表现为多个系统损害,其中肾功能衰竭、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该病对人体危害极大。但有部分患者因为早期症状不典型未引起重视,也有很多患者因为各自不同的症状就诊于各专科如皮肤科、呼吸科、消化科、肾内科、心内科、神经科、血液科和骨科等,延误了早期诊治时机,甚者被误诊和漏诊,造成了不可逆的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皮疹、血细胞减少、心肾功能损害、甚至精神异常,用相应的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 我科相当重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直从事相关的研究,发表相关论著10余篇。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经验的积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尤其是早期不典型红斑狼疮和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抢救具备了丰富经验。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以中年女性多见。本病是慢性、进行性、侵袭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的破坏,最终可引起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而导致不同程度残废。该病还可出现多脏器受累的全身表现,如类风湿结节、心包炎、胸膜炎、肺间质纤维化、贫血、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眼部受累等,多数与血管炎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我科已通过检测血清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抗体及开展关节CT、MRI等检查,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率及诊断准确率。治疗方面,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并结合国内外公认的主流方案,目前我科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改善患者愈后带来益处。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该病多见于青壮年,男女之比为4-10:1,男性患者病情较重。其病理特征为肌腱和韧带附着点的炎症。一般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厌食、低热、乏力等,随着病程进展可逐渐出现中下背部的僵硬与疼痛,休息后加重,逐渐可发展至脊柱强直。体检可发现脊柱活动度减少,生理性腰椎前凸部分或完全消失,深吸气时胸廓扩张受限,逐渐出现弯腰姿势、脊柱固定。关节外的表现可有眼葡萄膜炎或虹膜炎、心血管病变、肺间质纤维化及神经肌肉病变等,很多患者因为下腰背部疼痛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因而延误了治疗,造成了不可逆的畸形和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我科开展了骶髂关节CT及MRI等检查手段,大大提高了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改善了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我科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和骨质增生性关节炎,民间称骨刺,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进行性关节软骨变性、完整性破坏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边缘骨赘形成,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关节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关节骨性肿大、功能障碍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本病的预后,防止残废的发生。多年来的经验的积累、研究和辅助检查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我科对本病的诊治水平,减轻了大多数患者的痛苦改善了该病的预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血尿酸升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形等,也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该病发病率高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该病可导致关节畸形和肾功能损害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饮食控制显得特别重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尤其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老年女性多见。常见的症状是口、眼干燥,但该病是系统性疾病,任何系统和器官均可受累,如累及消化系统可出现吞咽困难、萎缩性胃炎等,肾脏受累可出现肾小管酸中毒,其他系统受累可表现为相关的临床症状,如肝功能异常、肺功能下降、神经系统病变等。随着我科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现该病的发生率较前统计结果明显升高,因此,临床医师甚至患者应该对该病有一定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部分在外院误诊为其他病的患者辗转我科得以确诊,并得到有效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系统性血管炎是指因血管壁炎症和坏死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不同类型血管炎的好发年龄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预后也跟受累血管的大小、数量和部位有关。除出现发热、头痛、乏力、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外,因血管炎的类型和受累部位、器官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出现皮疹、关节痛、肌痛、胃肠道出血、心肌梗塞、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病变等相应器官受累的表现,部分患者因为各自不同的症状就诊于相应的专科而引起误诊漏诊,耽误了治疗,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应引起重视。随着我科相应抗体检查和病理检查的开展,明显提高了本病的早期诊断率,并早期进行积极治疗,改善了本病的预后。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是一组不明原因的骨骼肌非化脓性炎症的异质性疾病,多见于少年儿童及中老年人,在老年患者应警惕卵巢、乳腺、消化道、肺部、膀胱、鼻咽部等部位的肿瘤。本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四肢近端肌无力为主,皮肌炎患者还伴有特征性皮疹,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呼吸机无力、关节病变、肺间质病变、吞咽困难和雷诺现象等。本病较少累及心脏,但一旦累及心脏并出现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则预后较差。因为患者甚至部分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或是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常导致误诊,延误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及相关抗体检查和肌肉活检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四、知名专家   陶怡,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广东省风湿学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风湿科主任等职务。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7年,本专业临床工作近20年,临床及科研经验丰富。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等各种风湿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尤擅长诊治多种疑难病例。近3年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广州市高教局科研课题一项,既往承担及参与省市级课题10项,近5年来共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与副主编专业书籍2部,参与科学出版社内科学教材风湿病专业的编写。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自建科至今,已接受多名省内外内科医师专科进修任务及医学本科生的实习任务,为提高我科学术水平,先后送出多名医师到北京协和医院学习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急诊科

科室简介:

心电诊断科

科室简介: 肿瘤内科一病区拥有普通病床41张,层流病床3张;医师8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主管技师1名;护理人员14人。其中拥有名老专家郑智元、王桃仙主任医师,他们是四川省抗癌协会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及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大量的癌症患者得到康复。拥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和科研强的中青年骨干,他们在老专家的带领下,团结一致,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态度为广大患者服务。并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肿瘤内科一病区主要进行肿瘤的化学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配合手术、放疗、生物治疗,进行各种肿瘤的综合治疗,以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使癌症患者能够得到长期生存。对常见肿瘤如肺癌、淋巴瘤、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食道癌、胃癌、鼻咽癌、结肠、直肠癌的化学治疗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其独到之处,使早期患者能够治愈,部分晚期患者亦能够获得长期生存;对其他少见的肿瘤如软组织肿瘤、肾母细胞瘤、恶性神经纤维瘤等的化学治疗亦有丰富的经验。对一些治疗敏感的肿瘤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等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即骨髓移植及外周血血干细胞移植,进一步提高肿瘤治愈率,能为广大癌症患者提供治愈和长期生存的机遇。

皮肤科

科室简介:

心理科

科室简介:

儿科

科室简介:

检验科

科室简介: 一、检验科简史 检验科现有技术人员35人,其中硕士9人,本科12人,大专14人;职称组成:正高2人,副高9人,中级13人,现占地面积约1000㎡,(新大楼建成后占地面积约2000㎡),布局合理,有国际领先全自动分析仪,先进设备约1400万元。其服务宗旨:为临床一线服务,提供快速、准确及可靠的实验结果。检验科分为六组:临床生化组、临床免疫组、临床微生物组、临检血液组、门诊组、分子生物组。分别对进行生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血液细胞学、基因诊断、体液学及排泄物等方面进行检查。开展检验项目约300项,能满足临床需要。 检验科以团结协作、积极向上、服务和质量上乘在同行和社会上有很好的口碑。服务宗旨是:为临床一线服务,提供快速、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历年来参加卫生部及广东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临检血液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分子生物检验,成绩优秀。 2002年在广州市率先通过PCR实验室验收,在全省率先建立和编写SOP程序性文件并不断补充和完善内容,指导其他实验室包括院内和院外建立SOP文件起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质控组织的作用,按标准适时的指导、检查、督促、反馈,形成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承担临床检验基础及血液学检验两个教研室的教学任务,接纳广州市卫校及广州其他学院学生实习。承担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承担广州市教委教学课题、广州医学院教学课题及医院教学课题。并获教学成果奖多项。担任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副主编或编委。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卫生厅基金,广州医学院及医院科研课题多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委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积极配合协助外单位、外科室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入科开展科研实验。 二、本学科在全国及全省的知名度 1.临床检验诊断学已连续多届被选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会的常务理事单位。 2.《检验医学教育》杂志的承办单位、编委单位之一。 3.从2002年至今PCR实验室是广东省临床基因扩增示范实验室,为全省PCR上岗培训基地,2003-2009年为广东省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上岗培训班培训了7批约1500余名PCR上岗技术人员,在广东省检验界有较大的影响力。 4. 2005年主办《广东省首届蛋白质组原理与应用学习班》、2007年《广东省PCR管理培训班》,2008年主办《临床检验技术进展和实验室管理学习班》等,学员反映良好,扩大了本学科在全省的知名度。 5. 专业管理经验丰富 (1)学科带头人吴晓蔓同志为广东省卫生厅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副组长,郑小玲同志为广东省卫生厅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专家,参与广东省检验质量标准的制定,有丰富的检验质量评价和督导经验。 (2)我院吴晓蔓同志为广东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督导专家,已参加2005,2007,2009年广东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督导。我院吴晓蔓、郑小玲、魏衍超等同志为广州市卫生局医院管理年督导专家,曾督导多间医院。 6.获得荣誉 2005年获批为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学位点 2006年评为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 2007年获得广东省第八轮临床实验诊断重点学科(广东省唯一) 本科室为学科带头人单位 2008年《医学检验专业》获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08年《临床检验基础》获广州医学院精品课程 三、知名专家   吴晓蔓 教授 医学硕士 硕士生导师,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受国家科委选派公费赴日本大阪大学学习。现任广州医学院附二院检验科主任,广州医学院检验系副主任,临床检验教研室主任,血液学及血液检验教研室主任。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委,广东省检验学会分子诊断专业组组长,广东省肝脏学会检验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二届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卫生部PCR实验室验收专家,广东省卫生厅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十五医疗专家库专家,广东省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检验医学与临床》常务编委,《热带医学杂志》编委,《血栓与止血学》编委,《广东医学》特约审稿专家 教学与科研:从事临床检验、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免疫学及免疫学诊断。担任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副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参编《卫生部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指导用书-检验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起全国资格考试指导用书),近5年来编写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10余部及专著2部。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获广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No医-3-00301,排名第一),多次获广州市、广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附二院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郑小玲 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专业,主任技师,担任科副主任及临床检验基础及血液检验学教研室副主任,分管科室检验质量和教学的管理工作, 从事医学检验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累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临床诊断思维能力,擅长临床检验学和生化检验学的实践、研究和临床应用,尤其临床检验学如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的标准化、尿液沉渣的形态学分析及生化检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和指导年轻人专业发展,承担系临床检验基础学理论大课教学及成人教育医学检验本、专科临床检验基础学专业理论及实验课教学任务18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连续14年承担医学检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导师工作及评审专家,积极主持和参加精品课程、重点学科的申报工作。主持多项省卫生厅级、学院和医院课题的研究。曾发表检验医学相关论文近30篇,教学论文8篇。多次获广州市、广州医学院优秀教师。获广州医学院授课质量二等奖及教学成果三等奖。兼任广东省肝脏病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库专家,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广州医学院九三学社副主委。       郭海波 副主任技师、医学硕士,从事医学检验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年,基础理论扎实,掌握国内外新动态新进展,临床工作能力强,对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分子生物学有较深造诣,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加了多项国家、省级、市级课题,主持市科技局课题一项,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一项,2008年获得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称号。       关广雄, 男, 1988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高级实验技术专业,2004年11月获副主任技师资格。2008年9月受聘副主任技师职务。专业特长:熟练掌握临床检验, 生物化学检验等医学检验技术;熟练掌握各种大中型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维护和保养;擅长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包括实验的重复性、敏感度、对比试验、批内批间等质量控制;主持开展多项新项目和建立检测方法;参与省卫生厅课题等4项,己发表了论文11篇。       邓小燕,硕士学位,毕业于广州医学院检验系,副主任技师。现从事临床基础检验学及血液学检验专业,擅长血细胞形态学、红细胞疾病诊断及止凝血检验技术。承担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本科血液学检验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曾获广州医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优秀青年理论授课教师。参加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现承担广州市教育局科研课题一项。参加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教材《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学》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李志方, 女, 1992年6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2007年11月获副主任技师资格。专业特长:掌握临床医学检验各专业组常规检测技术,熟练掌握临床检验、血液检验、分子生物检验等医学检验技术,2000年获PCR上岗资格。熟练掌握各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荧光定量PCR仪等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注重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善于与临床沟通。参与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课题等3项,任职以来己发表了论文7篇。       肖柯玲 女 1986年9月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医科大学),2007年11月获副主任技师资格。2008年9月受聘副主任技师职务。专业特长:熟练掌握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包括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基础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等检验技术;擅长微生物专业检验,重视质量控制,参加微生物实验室的全球、全国和广东省室内和室间质评工作,致力于系统的感染菌的病原学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工作:主持开展多项新项目和建立检测方法;参与市科委、市科技局课题等3项,己发表了论文6篇。       陈波 男 双学士(医学检验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副主任技师,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生化学组专家成员。专业方向为临床生化检验,并负责实验室信息系统维护和网络管理工作。工作以来,主持课题有省级2项、市级1项,学院级别2项,医院级别2项;另作为主要人员(前三名)参与各级别课题8项。主持开发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分别获省、市、学院级奖项共计4项。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刘荣静 女 硕士 副主任技师,专业特长:熟练掌握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擅长临床基础检验及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主要从事免疫学常规检验,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很强的质量控制意识。长期参与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临床基础检验学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担任临床基础检验学教研室教学秘书4届,主要负责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工作、实验主带工作和部分理论大课的讲授。工作以来,参与、主持科研及教学课题多项;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黄海樱 女 学士,副主任技师,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临检教研室教学秘书,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基础检验和教学改革。工作以来,主持课题有省级2项、市级1项,学院级别1项,医院级别1项;另作为主要人员(前三名)参与各级别课题7项。主持开发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分别获省、市、学院级奖项共计4项;并多次获得教学工作表彰。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周强1994年、2007年分别从重庆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学位,临床检验副主任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的细胞因子变化和基因诊断。工作以来已在专业杂志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目前已结题主持的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1项(编号2005-YB-211),主要参与(第2位)国家自然基金1项(项目批准号为20875106)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口腔教研室承担广州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实习任务,接收省内外口腔科医师的进修培训学习以及口腔科住院医师专科培训。 到2008年为止,发表论文近100篇,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的科研课题。目前在研省级科研课题多项,科研的主要方向与国内外研究前沿接轨。与国内外多家医学院校有密切学术往来及交流。

放射科

科室简介:

肝病科

科室简介: 一、眼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建于我院成立之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状大,逐渐发展成了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重点专科之一,有眼科医生15名,其中正教授、主任医师4名;博士3名,硕士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8名;讲师、主治医师3名。 眼科设备先进、齐全,拥有先进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设备、前后段玻璃体切除设备、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系统、波前像差扫描仪、眼科A、B超、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检查仪、眼前段成像系统、全自动眼压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HUMPHREY自动视野计、YAG激光机、眼底氩激光机、同视机及多功能弱视治疗仪、多功能医学验光议等。 我院眼科在国内及省内较早开展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角膜移植、间接检验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底病及复杂眼外伤、复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等手术,并多次应邀参加澳大利亚“光明之行” 医疗队为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整体水平位于国内及省内眼科的先进行列。 眼科年门诊量近10万人,有白内障、屈光手术、角膜病、眼表疾病、眼底病、视光学、青光眼及斜视、弱视等专家及专科门诊,病人以华南地区为主,遍及全国及海内外,以其精湛的技术,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国内外同行的赞许。 二、常见病及临床专科特色 1. 白内障治疗专科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所谓的白内障即眼内的晶状体混浊(正常是透明的),许多因素,例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引起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造成混浊,从而引起视力下降。 白内障可以根据病因、发病时间、晶状体混浊形态和部位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又叫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等,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 白内障的诊断相对容易,根据患者有视物模糊的病史,眼科医生用仪器检查时发现晶状体混浊即可诊断,再根据病史、晶状体混浊的特点、有否伴随症状体征而对白内障进行分型分期。 白内障的治疗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绝大多数可通过手术复明,主要的手术方式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是目前主要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手术切口小、无需缝线、视力恢复快等特点。 我院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广东省乃至全国较早开展此手术的医院之一,至今有近20年的历史,每年成功为1000余例白内障病人恢复光明。并多次受邀与澳大利亚眼科专家共同组“光明之行”医疗队为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获得了理想的术后视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院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Zeiss显微镜,美国Alcon Infiniti 及Legacy Everst超声乳化治疗设备,开展各种类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如硬核白内障、高度近视白内障、小眼球白内障、小瞳孔白内障、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晶体半脱位白内障,手术技术居于国内先进行列。 2. 角膜病及角膜移植手术专科 角膜即通常所说的“黑眼球”,位于眼球的最前端。正常人的角膜是透明的,是形成视觉所必需的重要的眼部屈光物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而感染、外伤、变性等原因常常可引起透明的角膜变混浊甚至穿孔,导致视物不清甚至失明。在我们国家,角膜病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而因角膜病致盲的唯一有效的复明手段是角膜移植,即通过手术将病变混浊的角膜换成健康透明的异体角膜,从而达到恢复视力的目的。角膜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成功率最高的,因其没有血管,较少发生术后排斥反应。我们国家目前有很多的角膜盲患者需行角膜移植手术,但每年仅有约3000人接受角膜移植手术,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角膜供体材料。 我院眼科一年约为30多位角膜病患者施行了角膜移植手术,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板层角膜移植、角膜缘移植等,其中有角膜溃疡穿孔、角膜白斑、大疱性角膜病变、角膜烧伤、角膜肿物、圆锥角膜等患者, 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恢复了眼球的结构和外形、提高了视力,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我院眼科正积极筹建广州市眼库,将为更多的角膜病患者带来光明。 3、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专科 近视眼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随着近距离阅读及工作的增加,电脑、电视等视频的普及,近视已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通过手术治疗近视以解除戴眼镜的不便与烦恼是人们多年来的愿望,近年来,准分子激光技术的出现使之成为美好的现实。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近年来眼科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高新科技,采用准分子激光视力矫正系统治疗眼睛屈光不正,主要通过激光光子的能量打开组织间的化合键,从而产生切削作用,改变角膜的曲率,重塑角膜弯曲度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该治疗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快捷、术中术后无疼痛、不包眼、无角膜混浊发生等特点,而且治疗效果稳定,无须住院。 我院眼科自1995年便开展此技术,是全国最早开展此技术的医院之一,十年来我科已为3万多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且没有出现一例感染、角膜瓣糜烂脱落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如今我们面貌一新,激光机由第三代大光斑扫描,换成第八代小光斑飞点扫描,板层刀换成自动化电动360度旋转刀,并配有红外线主动跟踪系统,近来又开展了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LASIK术(ORK),即最优个性化切削,以及非球面个体化切削(ORK-CAM)技术,能根据每个人特有的像差特征,把角膜地形图资料直接输入准分子激光机上,使激光可按地形图扫描,这样使手术更安全、效果更精确,术后白天与夜间视力都十分清晰,避免了眩光、夜间视力下降等术后问题。同时这技术也解决了角膜不规则散光问题,以及有的在外院手术后出现中央岛或其他效果不满意再次手术的问题。该技术项目荣获2004年度广医二院“临床新技术项目”评比二等奖。 此外我们尚开展了LASEK及epi-LASIK等表面切削新技术,扩大了手术适应症,使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目前已是一种较成熟的技术,安全可靠。我院眼科1995年便开展此技术,是国内及省内较早开展此技术的医院之一,十余年来已为3万多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以先进的设备、可信的技术、合理的价格、可靠 的效果,以及优质的服务,不仅获得了省内及国内近视患者的信赖,而且还吸引了许多 来自俄罗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近视患者在 我院眼科接受近视治疗。 4、视网膜脱离与视网膜及玻璃体手术专科 视网膜是眼球壁最内的一层神经组织,是眼睛感受外界光线并最终形成视力的十分重要的结构。变性、外伤、炎症等原因可引起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视网膜脱离常见于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以及眼外伤和老年患者,由于近视眼患者的增加、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及眼外伤等因素的影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视网膜脱离发生前往往有眼前闪光感及飞蚊等先兆,然后从某一象限出现视朦,然后逐渐扩大,严重影响视力。 一旦发现视网膜脱离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使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恢复视力。我院眼科采用间接检眼镜或显微镜直视下冷冻封闭视网膜裂孔,定位准确、损伤小、反应轻、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较好,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形成的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新技术,已经使众多的患者受益。 对于有玻璃体出血、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及其他不能经外视网膜脱离复位的病例,还得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视网脱离复位。我院开玻璃体切割手术超过10年,目前具有美国博士伦公司最先进的玻切手术系统,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提高了手术临床疗效。 5、眼底病的诊治及眼内激光专科 眼底病是眼科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眼后段的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及视神经的疾病。玻璃体的疾病主要包括变性与混浊;脉络膜的疾病以炎症最为常见,其次为肿瘤、先天异常及退行性改变等;视网膜的病变主要包括血管性改变、循环障碍及其并发症、神经组织变性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等;视神经则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视神经疾疾病主要有炎症、血管性疾病和肿瘤。 由于以上部位的疾病,尤其是视网膜、脉络膜及视神经在维持视功能的正常中充当重要角色,而且与全身其它系统的疾病常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视功能的减退或丧失,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存质量。对眼底病的诊治是眼科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医疗工作。广医二院眼科眼底病专业人才更具有老、中、青的发展队伍。近10年来,该专业相继开展了图像分析技术辅助的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图9)、脉络膜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开展了计算机辅助的全自动动态视野检测,眼底彩色多普勒B超检测及眼用B超检测,电生理诊断技术,间接眼底眼底镜及前置镜的检查技术等;开展了视网膜Ar激光(图10)、黄斑区蓝绿激光及810nm红外激光透瞳孔热疗等较先进诊疗技术。为广大眼底病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和优质的诊疗技术。 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早期无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黄斑后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血糖控制的水平及糖尿病的病程关系密切,血糖控制不良、病程越长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几率较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防治非常重要,一旦发展到晚期,出现严重的增殖性改变,甚至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治疗起来十分棘手,而且效果也不理想。早期的视网膜病变可以通过理想的血糖控制及定期的眼科检查得到控制,即使出现早期的增殖性改变,也可通过全视网膜光凝保持有用的视力。 在我们国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老龄人口将越来越多,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的患者必将越来越多,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引起的盲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今后10年首要的防盲任务。但目前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仍未得到广大患者甚至糖尿病专科医师的重视,应加强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的宣传,要让广大患者了解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性和早期防治的重要性,同时切记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就应定期到眼科进行视功能和眼底检查,必要时即应进行眼底激光治疗以保持有用的视力。 7、斜视及弱视治疗专科 在正常双眼注视状态下,被注视的物体会同时在双眼的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上成像。在异常情况下,双眼不协同,在双眼注视状态下出现的偏斜,称为斜视(strabismus),在双眼注视状态被干预下出现的偏斜,称为隐斜(heterphoria)。斜视根据偏斜的方向不同常分为内斜视、外斜视、“A”型斜视、“V”型斜视、垂直斜视。 在视觉发育过程中,由于斜视、屈光不正、先天性白内障等,无法使视觉细胞获得充分刺激,视觉发育受到影响,可能发生弱视。视力检查3~5岁时,视力发育基本接近成年可达到裸眼1.0以上。如果双眼经矫正视力仍低于0.9就可诊断弱视。弱视根据病因可以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形觉剥脱性和遮盖性弱视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斜视的程度,斜视可以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式。弱视治疗早期发现是治疗的关键。5岁以下的斜视性弱视,通过遮盖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因好眼被遮盖,会强迫大脑使用被抑制的眼。在5~9岁年龄段,治疗效果取决于年龄、弱视程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我院具有同视机,多种弱视综合治疗仪,开展了不同类型斜视的手术治疗,如水平斜视、垂直斜视、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治疗,并开展斜视术后的立体视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使斜视患儿不仅眼位得到矫正,而且双眼立体视功能得到训练达到双眼单视的目的。 8、 青光眼的诊治专科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特征性神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正常眼压的参考值范围为10~21mmHg,但临床上,一些人的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正常上限,但长期随访并不出现视神经和视野损害,称为高眼压症(ocular hypertension);而有些人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却发生了典型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根据房角形态(开角或闭角)、病因机制(明确或不明确)、以及发病年龄三个主要因素,一般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如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或发育性青光眼等。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表现为剧烈头痛、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退,常降到指数或手动,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体征有眼睑水肿、角膜水肿、周边前房减小至消失,眼压常升高达到40mmHg以上。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发病隐匿,多数病人往往体检或直到晚期,视功能遭受严重损害时才发觉。眼压波动较大,可在正常范围左右波动;房角开放;出现典型青光眼的视神经及视乳头损害表现。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眼压后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在药物控制不良,视野呈进行性损害时可选择手术治疗,根据具体病情手术指征可适度放宽。 青光眼治疗是我科的优势项目之一,我科拥有目前世界上先进的Humphery 视野计(图15)、科以人YAG激光治疗仪;氩激光治疗仪。开展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及恶性青光眼的治疗手术。开展各种类型复杂病例的青光眼手术治疗如多次手术失败的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眼和人工晶体眼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等。 9. 眼视光学及验光配镜专科 眼视光学是以光学、药学、手术等手段,以改善和提高清晰舒适的视力为目标,以保护眼睛的健康为目的。我科医生均具有专业眼视光技术专业知识,参与眼视光器械学、眼公共卫生、低视力临床视光学、隐形眼镜学、眼镜学、视觉科学等等的教学科研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长期优质的视光学服务。我科具有角膜地型图、全自动综合验光仪(图16)等高端眼视光学设备;为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及低视力提供专业的验光配镜服务。我院眼科拥有专业的高级验光师,采用先进的综合验光仪、检影验光仪及电脑验光仪,进行正规、全面的医学综合验光,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验光的误差,并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用眼习惯、瞳孔距离、调节力大小、优势眼等综合因素开出正确的验光处方,同时由专业的高级技师磨制出符合医学标准的镜片。而且我们开展的RGP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为早期圆锥角膜、、不规则散光、超高度近视提供治疗和矫正视力的作用,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三、知名专家   沙翔垠,男,45岁,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主任,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临床博士研究生毕业,广东省医学会屈光手术学会常委,广东省视力康复学会常委,广东省防盲治盲指导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激光学会常委,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成果项目评审专家。从事眼科工作22年,具有丰富的眼病诊治经验,尤其是处理疑难复杂眼病的经验和能力,同时具有较全面而精湛的眼科手术技巧,是为数不多的具有较全面的眼科手术技术的专家之一,擅长于各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各种角膜移植手术、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复杂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以及复杂眼外伤等)等眼科显微手术,以及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等手术。多次应邀在省内、国内的多家医院和学术会议进行手术示范和学术讲座,率先开展了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并作为澳大利亚“光明之行”医疗队的特邀专家多次参加国内省内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广大患者和社会的好评。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研究重点项目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基金及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参与研究的一项课题获得2005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及2007年广东省科技二等奖。在国家级刊物及眼科专业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科学出版社的案例式教材《眼科学》的编写。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       陈振谦,男,眼科特聘老专家,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广东省眼科专家组专家,曾为广东省眼科学会、广州市眼科学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从事眼科工作40多年,对眼科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专业特长:眼底病。从事眼底病研究40多年,发表论文30多篇,熟悉各种眼底病的检查、治疗及各种激光的应用。同时在泪道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有独特的研究,效果良好。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二上午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医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这要求医学工作者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的医学生命延续,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我们以保持与世界同步的饱满热情积极开展与同行的交流学习,科室定期派谴学员外出交流学习,参加各种培训班,与各个领域的同道们切磋技艺,讨论耳鼻喉科的各种热点问题,从而能及时掌握世界最新的理论和最先进的技术,最终使患者能及时受惠于医学的进步,享受到科技高度发展的成果。我科多次成功主办了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耳鼻咽喉科学会的学习班,包括耳鼻咽喉影像学习班、耳显微外科学习班、广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会等。近年来,我科在科研工作方面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10余项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等科研立项,资助金额创历史新高。

妇科

科室简介:

中医科

科室简介:        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家庭的安宁和幸福。我科采用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规范化、系统性治疗外阴炎、外阴瘙痒、各种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妇科顽症,湿疣、疱疹、支原体及衣原体等感染性疾病,并开展人流、药流、无痛人流、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妇科手术。我科将采用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国内最先进的治疗方法,耐心、细致、高效、优质的服务,为您解除病苦,还您一个健康的身体。

西医内科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

科室简介:

口腔科

科室简介:

骨科

科室简介:         肛肠科至今已有46年的历史,是中医院具有特色的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硕士1人。设置肛肠科病区,添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加强了医疗护理力量。在科室规模、技术水平、设备条件上,在佛山甚至全省也处于领先水平。         科室继承中医传统,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治疗各类肛门大肠疾病,拥有九华膏、梅四膏、痔科洗剂、复方槐榆汤、结肠炎灌肠方等一系列中医制剂,疗效佳,病房拥有独立的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配置了肛肠微波仪多台,保证了医疗质量。还根据专科特点设有卫生间,坐浴器、热水,方便病人,利于尽快康复。 技术特点: 1、在全国率先开展PPH术治疗痔疮。这是一种无痛、高效、快速、安全的治愈痔疮的全新的手术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2、在市内率先开展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治疗。对于大便排出困难,残便感,甚至手助排便的病人,开展排粪照影检查,可以发现出口梗阻性便秘。我科根据中医辨证施治,运用补益肝肾、塞因塞用的反治之法,疗效显著。重度者,可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3、术后镇痛。肛肠科手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十分疼痛,难以忍受,我科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镇痛,克服了这一难题。 4、肛门脓肿一次性根治,肛门脓肿手术同时处理内口,预防肛瘘产生,减轻病人痛苦与负担。 5、新法治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属于难治性疾病,我科运用切开、旷置、挂线、缝合等手术方法相结合,提高了疗效,减少并发症。并开创性的运用生物蛋白胶封堵法治疗高位瘘,保护了肛门功能,缩短疗程,节省费用。 6、治疗各种肛肠科疑难性疾病。如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周特异性感染、坏死性筋膜炎、肛周大汗腺炎、肛门缺损、急性损伤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7、运用中医中药,采取外敷内服治疗各类肛肠疾病,肛肠病术后用药,具有高效,廉价、副作用少的特点。 8、术后换药方便、有效,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外科

科室简介:         深圳岭南医院骨伤科是本院的重点专科。         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骨科专家、广东省骨科学带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本院肖劲夫院长主持下,继承、发扬岭南正骨精髓,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发展并提高了对骨科疑难疾病的诊治水准。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岭南骨伤诊治技术,并邀请国内著名骨科专家加盟,使本院骨伤科成为以岭南骨伤为特色,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派。         本院骨伤科在骨与关节损伤,骨伤后遗症方面有其独特的矫治手段,对颈、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急、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先进,疗效显著。对骨肿瘤的诊断准确、分期明确,治疗方略合理,采用关节成形术达到保肢的目的。在生物分子实验室的监控下,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达国际先进水平。  

友情链接

深圳岭南医院

电话:0755-83892666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沙嘴南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