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曙光医院

上海曙光医院概况

别名:曙光医院,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性质:未知

电话:021-53821650

地址:

专家答疑 预约检查 极速问诊
脾胃病科

科室简介: 科室全称: 消化科 优势项目:1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3肠易激综合症;4溃疡性结肠炎 科室员工数:18人 ;学科带头人:蔡淦,郑舜华 ;博士生导师:蔡淦 主任医师数:2人 副主任医师数:5人 主治医师数:6人 住院医师数:5人 科室临床特色: 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上海市脾胃病诊疗中心,上海中药医大学A级专科,成立了脾胃病研究室(Ⅰ级实验室)和上海市名中医蔡淦工作室。现设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专科病房床位54张,目前人员18人,有上海市名中医1人,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留学回国人员1名。专科还承担国家、部、局级课题的临床科研工作。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等的教学工作。 专科以中医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要诊疗手段,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胃癌防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等治疗方面有自身特点。学科主要拥有独特传统制剂5种。本专科开设有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等特色专病门诊。拥有电子纤维胃镜(EPK-1000、EVIS-2),24PH食道监测仪(M-KⅢ),电子纤维肠镜(PC-3801)等医疗设备近百万元。 经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已形成个12病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并在不断补充和完善。参与编写《上海市中医临床诊疗常规》、《上海市中医临床护理常规》中脾胃病部分(胃痛,胃癌,泄泻,腹痛等章节)。 科室业务发展 专科门诊量逐年上升,重点专病占消化科门诊比例大于80%以上,外地病人数占20%。本脾胃病专科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整理和挖掘历代有关中医脾胃疾病的文献,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运用中医药防治胃肠道肿瘤及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丰富提高消化疾病的诊治水平,以中医药防治现代消化疾病研究中的新方药、新思路、新理论及现代研究认识为突破口,带动科室医教研工作的全面提高。常用院内制剂有:乐胃冲剂(莪连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清胃合剂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宁灌肠液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连芙胃和口服液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黄杏润肠片治疗脾虚型便秘。 科室历史沿革 脾胃病专科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专科之一。上世纪50年代,著名中医黄文东、张羮梅当时已在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曙光医院前身)开设消化性溃疡专病门诊。70年代在名老中医张伯臾教授率领下,又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工作。80年代蔡淦教授开设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脾胃病专科门诊,1993年成为上海市中医脾胃病诊疗中心组长单位,2002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重点专科。脾胃病专科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整理和挖掘历代有关中医脾胃疾病的文献,并运用于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丰富和提高了消化疾病的诊治水平。 科室特色装备 电子纤维胃镜EVIS-2,EPK-1000 电子纤维肠镜PC-3801 24PH食道监测仪(M-KⅢ) 学科带头人介绍 蔡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班导师,首届上海市名中医,全国中医高等院校精编教材主编,中华中医药内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督导。主编和参编有关中医内科教材、专著26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内科学》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主持局级以上课题10项,“慢性胃炎中医证实质研究”和“从病理形态和细胞动力学角度观察乐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临证遵循清代医家吴鞠通“治中焦如衡”的学术思想,治疗各种疑难胃肠疾患,研制“乐胃颗粒”、“肠吉泰”等院内制剂和“胃一方”、“胃二方”协定处方,疗效显著。培养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12名,二次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称号。 郑舜华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医内科主任兼消化科主任,脾胃病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中西医结合脾胃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西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研究。曾负责临床科研工作近10项,发表论文10余篇。 科技成果 蔡淦教授主编《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内科学》一书,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主持局级以上课题10项,其中“慢性胃炎中医证实质研究”和“从病理形态和细胞动力学角度观察乐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二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国际合作 2001-2002年我科林江副主任医师赴美国学习中医药抗肿瘤药物筛选。

创伤急救专科

科室简介:

推拿科

科室简介:

介入放射科

科室简介: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遗传科建立于1980年,是全市最早从事遗传优生细胞学研究的医院,也是济南市围产保健重点专业之一。现有医疗、医技人员9人,其中硕士2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遗传科含有遗传优生门诊和实验室,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及先进的设备设施。      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婚前保健服务。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所进行的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卫生指导和婚前卫生咨询服务。   (二)孕前保健服务。对准备生育的夫妇提供孕前、孕期优生及孕前的生育保健知识,以使他们能尽量减少不利因素对妊娠的影响,成功的做到计划受孕,以保障母婴健康。   (三)遗传优生咨询。解答遗传病患者及家属有关社会服务人员所提出的有关遗传学方面的问题,在询问病史及家谱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有关遗传病的诊断及后代再发风险估计。   (四)不良生育史的诊治。对以往有过自发流产、胚胎停育及生育过先天疾患子女病史的夫妇进行病因学检查和生育指导。   (五)产前筛查。对妊娠15-20周的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是预防先天缺陷儿出生的一种手段。通过化验孕妇血液中的某些特异性指标筛查出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再进一步确诊来实现,主要筛查先天愚型、无脑儿、脊椎裂、18-三体综合征。自2000年下半年开展迄今,共筛查孕妇8112人次,高危人群521人次。   (六)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或出生前诊断,通过提取绒毛、羊水或脐血来完成的对胎儿的诊断。我们目前可以做染色体遗传病和TORCH(包括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感染的产前诊断。过去一年,我们完成了200余人次的产前诊断,从中确诊出生缺陷患儿21人次。   (七)孕期用药指导。帮助妊娠妇女妊娠期选择用药,降低不良因素对胎儿发育的影响。迄今,我们已接诊病人20余万人次。   (八)科研及教学。建科至今,我们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科研课题5项,其中省级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论文30余篇,均为国家级核心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优生优育、防止出生缺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期盼,也是我们的愿望。提高人口素质,防止出生缺陷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让我们一起携手为您的家庭送去安康和幸福。

营养室

科室简介:

高压氧舱

科室简介:

內镜室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我院内镜室是以诊疗消化疾病为主的临床医技科室,在东西两院均有设置。科内有高年资专职医师4名,专职护士2名,并配备世界领先的奥林帕斯、潘太克斯电子内镜和高频电治疗仪等设备,科室服务宗旨: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良好的信誉-----让患者放心;一流的技术-----让患者称心;规范的服务-----让患者舒心。 医疗业务: ▲胃镜、肠镜、胰胆管造影等常规检查, ▲无痛内镜检查, ▲急诊胃、肠镜检查 ▲术中胃、肠镜病灶定位, ▲胃肠道息肉摘除, ▲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食管狭窄扩张、支架置入, 食管狭窄 支架置入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套扎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 皮圈结扎 ▲胃镜下胃造瘘术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鼻胆管引流术,胰胆管支架放置。 教学和科研: 为临床本科和研究生的见习、实习基地。

病理科

科室简介: 科室概况 我院病理科是临床、教学和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随着临床的需要和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才梯队逐渐趋于合理。科内现有医师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4人,其中硕士学位1人。技术员4人,其中主管技师1人。目前科室设备齐全,拥有进口恒温冷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全封闭全自动组织脱水机,石蜡包埋机,摊片机,有先进Olympus BX-60 万能显微镜以及计算机DNA/病理彩色图像分析和资料管理系统。 医疗工作 (一)、诊疗特长 1. 常见多发病临床病理诊断 2. 肿瘤病理诊断 (二)、技术手段 1. 常规病理技术; 2. 快速冷冻切片技术、诊断; 3. 针吸细胞学病理诊断; 4. 脱落细胞学检查; 5.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6. 特殊染色技术; 教学工作 本科室参加了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为研究生做课题,做相关形态分析,并设置专人负责带教与考评。全年带教达10余人次。 科研工作 本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确定为肿瘤临床病理研究,尤其是甲状腺肿瘤、消化道肿瘤及恶性小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和研究。 科室年来发表论文 20余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22篇,获科研成果奖8项。

超声诊断科

科室简介:

检验部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曙光医院检验部是集检验科、中心实验室、同位素室为一整体的医技科室,为医院临床诊断、治疗,对疾病预防及疗效观察提供确实可靠的实验室数据,也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实验的基地,年业务量达到3000多万元。目前检验部共有人员49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13名,具有硕士学历3名,本科学历18名。专业技术结构的改善、知识层次及专业水平的提高使检验质量有了保证。几年来,检验部的业务质量基本上与国际接轨,科室先后获得2002年度—2004年度上海市文明班组,2002年度—2004年度上海市医务系统文明班组,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模集体,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历次室内、室间、盲点考核中成绩均名列前茅,历年来荣获医院A级科室。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首批通过了卫生部的认可,HIV实验室通过了上海市疾控中心的复审。在完成大量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临床开展新课题、创建中医特色和新药临床药理基地建设工作,2002年以来发表论文 26 篇,开展新技术20余项。 二、技术手段 检验部目前开展的检验项目300余项,科室近年来不断开展新的项目,添置了国际领先的仪器设备。科室现有国际上最先进的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DXC800和DXC600全自动生化仪;强生V-250全自动快速干式生化分析仪,全天候进行生化检测,及时为临床的抢救治疗提供检验结果;Triage心梗/心衰快速检测及B型钠尿肽(BNP)为心梗、心衰的抢救赢得了时间;雅培公司的I—2000免疫化学发光仪;SA-6000型全自动血粘度仪;法国Sebia公司的自动电泳仪; Beckman公司的Immage特定蛋白测定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LH-750、HMX 和Actdiff2型三分类血球分析仪;美国罗氏公司的PCR扩增仪和QUOTATION基因芯片扫描仪、全自动流式细胞仪,超低温冰箱;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库尔特ACL—9000全自动血凝仪;罗氏OMIN血气分析仪和法国梅里埃公司的细菌鉴定仪等。此外东部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美国贝克曼公司的Lxi725模块式免疫生化一体机;LH750型全自动血球分析工作站、日本常光公司的自动电泳仪;拜尔血气分析仪;美国BD公司Phoenix-100自动细菌鉴定仪;BACTET-9120型血培养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医、教、研提供优质的实验条件和服务。 三、特色服务 1、东部开展“无间断”门诊化验,早上7点起为病人采集空腹血,中午安排人员连班,病人随到随验。从早上挂号前开始一直到下午门诊结束,化验室“无间断”工作; 2、温馨小贴士 告知如何做检验前的准备等等,把便民服务落到实处; 3、糖尿病绿色窗口为照顾糖尿病患者,把原先的7:00钟开窗化验提早到6:30分;不影响病人的正常饮食习惯,并且能及早挂号诊治; 4、为病人邮寄化验单; 5、“爱心伞”服务,免费借用雨伞,为病人解决实际困难。 四、科研工作 检验部下设的实验中心,是医院科研和新药研究的测试中心、临床科研方法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及研究生教育基地和临床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的组成部分, 根据医院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近五年来新开发20余项检测技术,涉及到细胞凋亡、细胞信号系统、蛋白质表达、纤维降解和中药药理及药效研究等方面,科室健全了临床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实验方法、操作步骤和使用记录,确定了专门仪器维护人员,并且根据科室成员的工作技能,充实于相应的临床实验室中。实验中心参与了中医肾病研究所申报和建设工作,中医肝病、中医骨伤和中医肾病等三个国家重点特色专科的评估和验收,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药理基地建设和验收等工作。 实验中心作为医院的主要临床科研基地,参加了医院各临床科室的科研工作,5年来共参加了国家、部市、局级课题21项,作为项目负责与临床合作课题5项,作为主要参与者的课题有3项,参加了30余项中药新药的二期临床试验。 五、教学工作: 检验部作为医院人才培养基地,参与了研究生、本科生和检验专业本科生、中专生的培养和临床带教工作。5年来参与16名博士生研究生,25名硕士生研究生的培养,27名本科生、中专生的毕业实习。还参加医院组织的教学授课工作,对医院实习学生、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和留学生进行医学检验、科研方法和技术等内容的授课,参加医院的学术讲座的授课。 5年来在国家级和省市级学术刊物中发表学术论文26篇,在曙光医刊上发表论文15篇,有21人次参加国际、全国和上海市学术会议,在会上共有11篇论文进行大会和书面交流。

麻醉科

科室简介:

医疗美容科

科室简介:

皮肤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我院皮肤科开设于1956年,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以及皮肤医学美容与皮肤外科的科室。上海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皮肤外科学组组长单位。目前皮肤科有医师9名,其中教授2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其中博士后1名、硕士2名。 二、医疗工作 (一)诊疗特长 1. 中医中西结治疗银屑病、痤疮、湿疹、荨麻疹、老年性皮肤病、各种皮肤科常见和顽固性皮肤病。 2. 皮肤外科 3. 皮肤医学美容 4. 皮肤性病 (二)技术手段 1. 开设专科:有中医银屑病专病,中西结合座疮专病、脱发、性病专科及皮肤脚病专病等特色专病门诊。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皮肤科常见和顽固性皮肤病,(银屑病、湿疹、荨麻疹、痤疮、色素病、脱发、结节性血管炎、老年性皮肤病、各种结缔组织病以及各种脚病和性病等)。并拥有中西药医院自制制剂近60种,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 2 . 皮肤外科和皮肤美容方面:擅长应用皮肤外科手术(五韧刀切割术、手术切除、植皮、皮瓣转移、微波、激光、化学剥脱等)治疗各种皮肤赘生物、良性及恶性皮肤肿瘤、腋臭、酒渣鼻和鼻赘等毁容性皮肤病。尤其酒渣鼻和鼻赘手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曾先后治疗2000多例酒渣鼻和鼻赘病例。 3. 特色疗法:耳后静脉割刺治疗扁平疣、痤疮和酒渣鼻和鼻赘划痕手术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色诊疗项目;中药熏蒸治疗银屑病、湿疹、减肥;UVB激光治疗白癜风、银屑病;中医修脚治疗胼胝、鸡眼、嵌甲、跖疣等脚病;自制中药增白霜、痤疮霜、面膜治疗面部色斑和痤疮等均具有中医特色,并已获得满意的疗效。 三、教学工作 皮肤科除了承担历届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的《中医皮肤性病学》、大专生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和《皮肤美容学》的理论授课和实习带教任务外,每年还承担海外进修生、留学生、医学美容专业的授课及临床带教任务。近年皮肤科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皮肤科作为上海中医大学的实习和见习教学基地,设有专人负责临床带教和考评。 四、科研工作 科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皮炎、荨麻疹和实验室的研究;二是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三是中药防治色素性皮肤病的研究;四是耳后静脉割刺治疗扁平疣和酒渣鼻和鼻赘划痕手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2000年至今皮肤科共计发表学术论文33篇,完成上海市卫生局级课题2项。先后承担上海市卫生局级及上海中医大学和院级课题5项。酒渣鼻划痕术和鼻赘切割术获卫生部、上海市教委分别颁发的二项科技进步成果奖。

儿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我院浦西儿科设有门诊、24小时急诊及留观,专家门诊及专科门诊。张江东院开设了全天门诊和夜门诊、专家门诊。全科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各种疾病,目前有呼吸专科、消化专科、性早熟专科、多动症专科。夏令伏天中药敷贴治疗咳喘病是本院的中医特色治疗之一,其治疗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在本市及华东地区影响广泛。成立了“哮喘之家”,适时介绍哮喘知识,及时解答各种疑惑。 2005年成立上海市名中医朱瑞群教授老中医工作室,现设有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科室人员12人,平均年龄37岁。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硕士导师3人,博士1人,硕士3人。 二、医疗工作 诊疗特长 1.小儿呼吸专科:为上海市中医儿科呼吸中心,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病毒性肺炎为主攻项目,在上海处于领先地位。以补肾固表为主,结合中药针剂穴位注射防治复感、内服和外敷并用防治哮喘、气雾吸入,外敷和内服并用防治病毒性肺炎。冬病夏治,伏天敷贴疗法为我科的特色诊疗技术,首创于1955年,已有50多年历 史。每年夏天治疗近2万人次。 2.儿童性早熟专科: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儿童性早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使卵巢、子宫体积缩小,骨龄增长减慢,性激素水平下降,改善最终成年身高。目前已有四百多份完整病例。 3.多动症、抽动症专科:以中医中药补肾健脑,健脾开窍、清心凉肝,结合心理督导的方法治疗儿童多动症,及分型论治儿童抽动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4. 小儿脾胃病专科: 以内服中药为主,外敷治疗为辅,治疗厌食、积滞、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发挥了中医的治疗特色。 5.儿童心理卫生专科:运用儿童心理评估软件,进行心理健康筛查,用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儿童各种行为异常、情绪障碍,以及儿童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技术手段 冬病夏治,采用传统中药制剂敷贴2号方、5号方穴位外敷,结合离子导入仪经皮透析,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咳喘疾病。中药穴位外敷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骨龄测试软件,可预测月经初潮年龄和成年身高,对诊断真性性早熟有困难的患儿作GnRH激发试验。运用儿童青少年心理检测软件,儿童注意力训练软件进行儿童心理疾病的测评和治疗。 三、教学工作 承担了中医药大学七年制、留学生、成人大学的教学任务,并开设了第二军医大学的中医儿科学教学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不但进行多媒体的教材编写,还进一步尝试案例式教学模式。科室还承担了国外教学任务,外派主任医师到法国巴黎杵针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进行教学。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参与改编了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先后开展《中医经典原著与儿科教学相结合》、《中医儿科学案例式教学》等课程建设,并获得好评。参与编写《中医儿科学案例式教材》。 教授课程:中医儿科学(临床课),每班72学时,每年一届七年制学生、一届留学生,5年计450人;另有夜大和春季班学生各二届,五年内教授学生总数为650人。 承担临床教学:有临床实习、见习生40人/届/月,带教7名研究生进行课题设计,指导毕业论文。并主持多次院内外学术讲座。 教学研究课题: 1.中医儿科学多媒体教材(主编) 2.中医经典理论与中医儿科教学相结合 3.中医儿科学案例式教学的尝试 发表教学论文:浅谈寓中医经典著作条文于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医教育2006.4 代表性成果: 1、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副主编。 2、《中医儿科临床手册》主编。 3、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儿科学》副主编。 4、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编委。 5、《中医儿科学学习指导》(6版教材配套教材)副主编。 6、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副主编。 7、目前担任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儿科学》案例式教材编委。 8、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多媒体教材主编。教学表彰:上海市“育才奖” ,多人多次被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中医儿科学》荣获校级精品课程。 四、科研工作 完成和在研多项课题的研究,如: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小儿肺炎中医诊治规律研究》;国家中管局《精简补肾固表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临床研究》;《双黄连滴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研究》的GCP三期临床;卫生局课题《抗早2号方治疗女童性早熟的临床研究》;市教委课题《健脾化痰中药对青春期雌性大鼠骨骼生长的影响》等。 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或上海市科研成果1项。

药剂科

科室简介: 医疗美容科介绍 曙光医院是上海较早从事医疗美容的医疗单位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曙光西院合资扩建了曙光医院医疗美容中心,业务项目包括整形美容、激光美容、生活美容、中医美容等,将曙光医院的医疗美容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得到了快速发展,今年是曙光医院东院接诊病人第六个年头,为了更好的满足浦东地区的居民对医院医疗美容的需求,医院决定在曙光东院增设医疗美容科,目前开设的医疗美容项目如下: 一.损容性皮肤病的治疗: 1.内治:中、西药物治疗面部痤疮、皮炎、湿疹、黄褐斑等 2.外治:清除粉刺、痤疮、黑头、脓疱内油脂、酒糟性皮炎、青春痘遗留的皮肤粗糙、凹洞,淤血及堵塞毛孔的细菌杂质,去除各种疤痕,美化肌肤。 二:激光美容: 1.各种色斑(如雀斑、老年斑、太田痣、咖啡斑等) 2.洗纹眉、纹身 3.红血丝、酒渣鼻、毛孔粗大 4.除皱嫩肤 5.痣、疣 6.脱毛: 腿部、手臂、唇部、腋部、胸部、背部、比基尼等部位多余毛发。 三.美容治未病: 1.中药内服调理:亚健康状态皮肤暗哑等 2.皮肤护理:保湿、美白、除皱、控油、减淡色斑等 医疗美容科专家介绍 孙世道 男 主任医师 教授 孙世道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名中医,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学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医外、伤、皮肤、眼科专业组副主任;曾是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中医药年鉴编委。孙教授毕业后即师从著名中医外科专家夏涵教授,并得到著名老中医夏少农主任、著名皮肤科专家石光海主任的指导、培养。他在前辈老师的临床医疗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学习、吸收中、西医学新成果、新疗法,在中西结合治疗皮肤病(如面部皮炎、湿疹、痤疮、黄褐斑、各类疣、银屑病、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结缔组织病等)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目前主持有曙光医院“孙世道老中医工作室”和“上海市名老中医流派传承——中外夏氏”二个工作室的工作,并指导学生进行此方面的临床诊疗及研究工作。是医疗美容科顾问。 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特需门诊) 王耀萍 女 主任医师 王耀萍 198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中医专业,毕业后即进入曙光医院中医外科工作,先后跟随上海市名老中医夏少农教授、孙世道教授抄方学习,孙世道教授的学生,“孙世道工作室”主要成员,在近三十年的医疗业务中,主要业务方向是中医皮肤病及皮肤美容,曾在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进修、学习皮肤病及激光美容,擅长于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内服、外用治疗痤疮、皮炎、湿疹、皮肤感染性疾病和激光治疗各种色斑、疣、痣、毛细血管扩、脱毛等,并积累有几千例的激光美容病例,曾在医疗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4部。 门诊时间:每周三、六整天(曙光西院) 每周四、五整天(曙光东院) 周典 女 医学美容硕士 中医皮肤科医师 周典2001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美容专业硕士,中医皮肤科医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美容技术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常务委员。擅长: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特异性皮炎、银屑病、黄褐斑等各类皮肤疾病;并擅长用中药、针灸、穴位注射、刮痧、悬灸等多种疗法治疗肥胖、皮肤衰老、敏感等美容问题。 近年来,参加先后参加《白芷不同提取物对黑色素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美容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标准与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等课题研究,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医疗美容技术》教材副主编。 门诊时间:每周二下午 医疗美容项目介绍 光子嫩肤 光子嫩肤机所释放的广谱强脉冲光可照射至皮肤深层,有效作用于目标组织,色素细胞选择性吸收光子能量后受到破坏,被肌体逐渐分解吸收;毛发的黑色素吸收光子能量后,破坏毛发的乳头部,达到脱毛的作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在受到强光照射后,血红蛋白有选择性地吸收光子能量,光热作用使毛细血管封闭,被肌体逐渐分解吸收,因正常皮肤组织很少吸收光子能量,所以不会受到损伤。强脉冲光在作用于皮肤色素以及扩张的毛细血管的同时,能刺激肌肤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重新排列增多,使皮肤弹性增加,从而达到消除皱纹,缩小毛孔的治疗效果。能改善色泽暗淡,皮肤松弛、皮肤老化等问题;消除痤疮、粉刺及痤疮印;祛除细小皱纹、祛除红血丝、红斑;收缩粗大毛孔;祛除腋下、发髻、唇、胸、背、四肢等多余毛发。治疗时无明显痛苦,无需麻醉,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Q激光治疗色斑 Q激光治疗色斑就是利用激光瞬间发射的高能量,使得固定波长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瞬间穿透表皮到达病变组织,迅速击碎相应色素,相应色素团受热极速膨胀瞬间爆破碎裂,一部分(浅表皮)色素团当即弹出体外,一部分(基底组织内)色素团碎裂成可以被人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的细小颗粒,被巨噬细胞消化后,最终通过人体内淋巴系统循环排出体外,使组织的色素逐渐变淡直至消失,而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由于不吸收固定波长的激光则不形成任何损伤。 Q激光可治疗的疾病为:老年斑、咖啡斑、雀斑、黑痣、棕色痣、太田痣、祛除各类纹眉、绣眉、纹身等 激光治疗时一般无需麻醉,术后反应较轻微,无需服用药物,恢复快,不损伤正常皮肤及毛囊,不会产生疤痕。 微晶祛疤术 微晶祛疤是利用真空密闭的机内系统引导,使天然矿物微晶体通过磨头进行物理渐进式柔性磨皮,通俗的说有点类似于“砂纸打磨”方法,祛除皮肤表层坏死的角质细胞,从而刺激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再生,加速组织发育,帮助代谢,加速皮肤恢复,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光泽、柔软。可用于油性皮肤、毛孔粗大、细小皱纹,尤其适用于因痤疮、天花、水痘和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浅疤痕的治疗,及皮肤暗沉肌肤的改善。是美国FDA公认的安全、有效的祛疤美容方法之一,治疗时无明显刺激,无需麻醉,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放射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我院放射科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影像医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中医药质量控制中心影像医学质控组长单位,科室人才济济、设备齐全先进,拥有直接数字化多功能X线摄片机(DR)三台、全自动钼靶X线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2排和16排螺旋CT各一台、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及计算机图像工作站等先进影像学检查设备,可对全身各系统、各部位进行检查,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正确诊断。放射科在2007年底将建成东西两院联网的最先进的数字化影像传输和存储系统(PACS),放射科以技术先进、质量一流、服务满意为宗旨,承担东西两院的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任务,以快速、准确的诊断报告为特色,为病人提供全身各系统的影像诊断和微创介入治疗。 放射科现有在职职工35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博士1人,硕士3人,主管技师1人,梯队合理,承担科研课题多项,是国内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的单位之一。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七年制医学生、留学生的《影像医学》教学工作。每年承担进修医师、实习医学生、留学生数十名的带教任务。 二、医疗工作 2005年曙光医院新院落成并投入运营,东西两院齐头并进,快速发展。放射科引进大批医疗设备,在硬件及软件方面都有了重大调整,目前放射科各项医疗服务的项目非常齐全,全面开展放射诊断、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各项业务。 1、诊疗特长 根据曙光医院的临床医疗工作特色,放射科在诊断方面强调专家培养和高级职称定向发展的分亚专业运作模式,目前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骨与关节疾病诊断、乳腺疾病诊断、胸部疾病诊断、腹部疾病诊断等亚专业都确立了发展的人员梯队,形成了专业化临床诊断特色。对CT、MRI、DSA在各系统中的综合应用达到了很高的互相融合程度,专业诊断水平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在介入治疗方面,放射科目前主要开展肝脏及其他腹部肿瘤介入化疗和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后腹膜淋巴结无水酒精消融止痛治疗、脓肿穿刺引流术、颅内动脉瘤GDC钢丝圈填塞术、消化道支架植入术、穿刺活检术等各项诊疗工作,能满足临床各种需求。 2、技术手段 目前放射科除常规胸、腹、骨骼、神经、五官等X线摄片外,还开展口服双重对比胃肠造影、结肠双对比造影检查、肾盂静脉和逆行造影、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经皮肝内胆管穿刺造影(PTC)、经皮穿刺肝内胆管引流术(PTCD)、逆行胰胆管造影(ERPC)等特殊X线检查项目。 1995年后开展了选择性及超选择性动脉插管造影、介入化疗及栓塞、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经皮或静脉穿刺插管造影等检查。1999年添置了钼靶X线机,开展乳腺X线检查。在2005年东院开张投入使用之时,放射科东部全面进行数字化影像配置。在2007年西院购置了数字化多功能摄片机(DR)和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CR)后,实现了影像科全面彻底的影像数字化。 科室在2004年底购进了Philips Brilliance CT增强16型 ,进行全身各部位CT检查工作,并开展胆管、支气管、血管等的三维重建。开展了冠状动脉MSCT的三维成像技术,MSCT-Angiography,MSCTU(尿路造影), CTVE(仿真内镜),CT-Perfusion等等,东院于2005年初投入使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 1.5T Nova Dual MRI,广泛开展各项业务,如MRS、DWI、MRA、MRU、MRCP、fMRI等项目。 同时本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影像学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并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将祖国医学的中药、针灸应用于放射检查;以中药制剂进行介入化疗;把中医辨证分型于X线征象有机地联系起来,为中医临床服务。 三、教学工作 影像医学教研室是放射科的附属部门,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非常繁忙,目前主要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七年制、留学生班的《影像诊断学》教学工作,以及轮转研究生、轮转医生、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从今年开始,成为山东泰安医学院影像系学生的教学实习基地。 中西医结合专业影像诊断的研究生招生也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至今培养了4名硕士研究生,在读1名。 另外科室成员曾多次应邀赴国内外讲学、授课、学习,并积极参加各级放射学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组的学术活动,并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内容融入教学中。 2004年开始,教研室全面开展电子化幻灯制作和电子教学工作,2007年修改了教学大纲,增加了CT、MRI和DSA的内容,并且对照教学大纲,编写了《影像诊断学教学辅导材料》。 四、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放射科和影像医学教研室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曙光医院的医疗特色,放射科开展了广泛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我院放射科人员在国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3篇。2004年6月申请发明专利一项“一种抗肿瘤血管栓塞剂及其制备方法”。主持完成国家级或部级研究课题4项,参与完成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科研项目各1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 目前,放射科结合骨伤科、推拿科的临床研究需要,参与了国家863项目《脊椎数字模型和中医手法治疗的疗效观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椎骨错缝手法复位的临床研究》等的研究中。目前,《MRI仿PET弥散成像评价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影像新技术活体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背景抑制弥散成像(DWIBS)鉴别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小肝癌的应用研究》、《MRI评价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等课题即将逐步开展和实施。 科室还结合医院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GCP临床药物试验》单位,今年开展了《数字化摄片机临床试验》的工作,同时,科室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兄弟科室GCP药物疗效评价的辅助涓埃尼察工作。 五、专家介绍 詹松华,男,汉族,1964年出生,博士,浙江乐清市人。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放射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詹松华教授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1987年进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研究生学习和工作。1994年人才引进至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05年人才引进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Davis分校、德州大学MD Anderson肿瘤中心、南加州大学医学中心、香港Wales亲王医院、韩国全南大学附属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和学习二年。现任上海放射学会青年委员、心胸组学术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介入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泰安医学院影像系兼职教授,《中国医学计算机杂志》编委,《武汉大学学报》论文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影像医学专业临床医疗和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影像医学新技术,特别对神经系统病变和胸腹部疾病的磁共振诊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研究生在MRS、DWI和MRA 等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五年内主持完成了上海市科委研究课题二项和铁道部科研项目一项,并参与完成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教委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2001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和临床医疗成果奖一项。获1999年共青团中央及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主编和出版专著《急诊影像诊断手册》和《MRI-临床医师必读》,副主编专著《诊断学大辞典》,参与编写专著5部,发表了SCI国际论文3篇和第一作者专业论文20余篇。 学科带头人 詹松华 教授 科室设备 数字化胃肠造影机 双排螺旋CT机 16排螺旋CT机 Philips 双梯度1.5T超导MRI机 利用数字平板DSA血管造影机开展颅内动脉瘤GDC钢丝圈填塞术

治未病中心

科室简介:   肾脏内科是以合理的人才结构、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针对肾脏疾病全方位开展诊治与科研的医疗团队;是少数拥有以肾脏病理为基础诊治各类肾脏疾病的专科;具备西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特色,在肾脏病的早期发现、预防、保护方面尤居特色,是上海东区肾脏与高血压沙龙发起和组织的所在地;血液净化管理的有效性延缓甚至避免了许多病人遭受换肾、每周数次往返医院进行血透等的痛苦;在全市率先以营养支持为基础开展的腹膜透析,挽救了许多高龄、全身情况差的病人的生命,并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而因此享誉海内外,使媒体经常关注、报道,日本、香港等地病人慕名就诊。   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

肿瘤科

科室简介: 科室全称: 肿瘤科 优势项目:1肺癌2消化道恶性肿瘤;3原发性肝癌;4肿瘤的中医药治疗;5癌性胸腹水的治疗 科室员工数:12人 ;学科带头人:周荣耀;博士生导师:1周荣耀 主任医师数:1人 副主任医师数:7人 主治医师数:0人 住院医师数:5人 科室临床特色 曙光医院肿瘤科是我院重点和A级科室,创建于60年代末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在在肿瘤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靠的可喜的治疗效果,享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有较高的声誉。本科室在中医药治疗呼吸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等方面作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恶性肿瘤严重地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而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中晚期癌症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院肿瘤科正致力于有关的研究工作并期望有所创造。其研究领域以临床为主,包括基础实验,如中医药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以及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肿瘤缓解或进展,肿瘤止痛等多个方面。 目前本科掌握着当今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治疗和诊断手段,不断汲取肿瘤诊治领域的新知识,积极开展各种恶性肿瘤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并同时探讨和解决了诸多肿瘤的并发症,如:疼痛、发热、癌性胸腹水等,以科研和临床为基础和依托,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科室业务发展 肿瘤科有近50年的历史,其前身是曙光医院肿瘤治疗组,是全国较早成立肿瘤专业额科室。其创建人为著名的肿瘤界前辈雷永仲教授。雷老在全国乃至世界肿瘤界享有较高的声望,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较早的认识到化疗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倡用纯中药进行肿瘤的治疗,精选诸药,合理配方,制成一系列的中药静脉制剂和经验方如:抗炎5号、抗炎1号、化徵膏、软坚膏、淋益煎等,对不同部位的肿瘤进行辨症结合辨病治疗,极大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尤其在消化道肿瘤、肺癌等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奠定了该科在肿瘤治疗和学术方面的地位。从而使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在国内和国际上盛誉彰显。 张丽英教授承前启后,积极运用传统中药进行肿瘤的诊治,并积极开展科研,从理论的水准上进一步完善了上述治疗的疗效,提倡轻灵的用药风格,讲求情志条理,带领科室成员先后获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 90年代后期至今,周荣耀聪教授根据肿瘤专业的国际进展,引入各类肿瘤的辅助化疗和幸福主化疗,积极开展介入治疗。配合中医药的解毒增效作用,极大的增加了化疗的效果,同时使化疗的毒副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同时积极开展各项基础和临床实验,提倡无痛苦和精当治疗,使治疗理念焕然一新。并在科研和临床的基础上,择药组成系列高效的中药汤剂,如:抗瘤一号方、抗瘤十方、抗瘤二十方等等,取得了极佳的临床疗效。尤其在原发性肝癌、消化道、呼吸道、妇科等肿瘤有其读到的理论见解和治疗规范,奠定了其在当今肿瘤界的地位。并不断开展和引入各类新技术项目,使该科肿瘤的治疗水准大大的提高。各地患者络绎不绝。 科室历史沿革 肿瘤科有近50年的历史,其前身是曙光医院肿瘤治疗组,是全国较早成立肿瘤专业额科室。其创建人为著名的肿瘤界前辈雷永仲教授。雷老在全国乃至世界肿瘤界享有较高的声望,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较早的认识到化疗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倡用纯中药进行肿瘤的治疗,精选诸药,合理配方,制成一系列的中药静脉制剂和经验方如:抗炎5号、抗炎1号、化徵膏、软坚膏、淋益煎等,对不同部位的肿瘤进行辨症结合辨病治疗,极大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尤其在消化道肿瘤、肺癌等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奠定了该科在肿瘤治疗和学术方面的地位。从而使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在国内和国际上盛誉彰显。 张丽英教授承前启后,积极运用传统中药进行肿瘤的诊治,并积极开展科研,从理论的水准上进一步完善了上述治疗的疗效,提倡轻灵的用药风格,讲求情志条理,带领科室成员先后获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 90年代后期至今,周荣耀聪教授根据肿瘤专业的国际进展,引入各类肿瘤的辅助化疗和幸福主化疗,积极开展介入治疗。配合中医药的解毒增效作用,极大的增加了化疗的效果,同时使化疗的毒副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同时积极开展各项基础和临床实验,提倡无痛苦和精当治疗,使治疗理念焕然一新。并在科研和临床的基础上,择药组成系列高效的中药汤剂,如:抗瘤一号方、抗瘤十方、抗瘤二十方等等,取得了极佳的临床疗效。尤其在原发性肝癌、消化道、呼吸道、妇科等肿瘤有其读到的理论见解和治疗规范,奠定了其在当今肿瘤界的地位。并不断开展和引入各类新技术项目,使该科肿瘤的治疗水准大大的提高。各地患者络绎不绝。 近年来,始终在临床突出中医特色,并开展各类肿瘤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疗效显著。该科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疗和科研实力雄厚,有国家级、市级课题共8余项,论文近100篇。 科室特色装备 学科带头人介绍 周荣耀教授是肿瘤科名老中医雷永仲教授的学生,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科研研究至今。曾在上海中山医院介入科学习,受到该院颜志平教授倾囊相授,掌握各类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并提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的理念,完善了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打破了介入治疗的禁忌症。周荣耀教授注重和擅长挖掘祖国传统医学宝藏,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功底深厚,载客眼和临床的基础上开发和整理成系列化的中医组方如:抗瘤一号方、抗瘤十号方、抗瘤二十方等,同时,他时时关注当今世界肿瘤学的最新动态和进展,随时引入各种新的治疗方法,深谙现代肿瘤学理论,成为当今中医肿瘤专家中难得的综合性人才。周荣耀教授多次应邀国外研讨和讲学,深获好评。他,为人诚恳好学、学风严谨求实,立足临床,注重科研。目前有7项国家和市级课题,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主编和参与编写肿瘤学专著3部。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上海食疗研究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癌证基金会中医肿瘤医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学术研究分会委员,卢湾区医学会肿瘤组组长 科技成果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妇科

科室简介: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四肢无力,咀嚼、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说话无力而带鼻音,如侵犯呼吸肌则出现呼吸困难,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症状通常以晨起时减轻,重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又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具有“晨轻暮重”的特点。病人生活、工作常不能自理,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一旦出现危象则死亡率较高。   在国内首倡MG“脾肾虚损”病因学说,提出“补益脾肾、平衡五脏”治则。采用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分阶段综合治疗模式,并研制出系列“强力制剂”。   临床治愈率25%,显效率40%,总有效率92%,危象抢救成功率近90%,治疗复发率较低、副作用较小。专科病例累积数居全国第一。   曾完成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一项,并曾获部级和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专科第二代学科带头人李庚和主任现为上海市名老中医。目前由专科第三代学科带头人蒋方建主任主持专科工作。

传统中医科

科室简介: 科室全称:传统中医科医院全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优势项目:1顽固性咳嗽;2神经损伤;3、胆囊术后综合症;4、病毒感染性发热 科室员工数:15人学科带头人:余小萍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数:4人副主任医师数:2人主治医师数:4人住院医师数:5人 科室临床特色 针对我国中医医院普遍存在中医特色衰退的现实状况,为了更好地宏扬中医文化、继承中医传统、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于2005年4月在全国率先试行建立传统中医科。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原创性地打破现行按西医分科的体系,跨学科地将的中医内科、针灸、推拿、骨伤、康复等学科整合在一起;由曙光名中医和高级中医师当家,选调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组建而成,并引进外省中医专家。传统中医科设有专门病区和全日制门诊。在临床上,依照传统中医整体化的诊病特点,突破专科限制,广泛收治各类疾病,范围涉及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等各科病种;在治疗上,除了应用中药汤剂和针剂以外,综合针灸、推拿、熏洗、敷贴、拔罐、食疗、情志疗法、康复等治疗手段,遵循“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多中少西”的原则,着力于发挥中医优势、回归中医特色。 为了更好地解决临床危难重症,我科建立了名老中医会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延请名中医颜德馨、蔡淦、夏翔、黄吉赓、吴正翔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查房和会诊。病人在住院期间不需增加任何额外费用,即可得到名医的精心调治。 科室业务发展 在医疗方面,自传统中医科成立以来,门诊中医治疗率达98%以上,病房中医治疗率达92%。各项业务指标逐步走高,月门诊量从数百逐步增加到目前的两千余人次,月出院病人数从十余人次增加到五十余人次。传统中医优势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在某些病种上如外感发热、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顽固性咳嗽、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湿疹、脊髓脱髓鞘病、中风康复、慢性疼痛等,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在病人中已有一定口碑,病员来源增加。 在教学方面,传统中医科的临床医师除了承担大量的课堂教学外,尤其在临床见习、实习带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制定中医病历格式及内容书写要求。被安排在传统中医科实习的学生可以在此有幸领略名中医的风采并参加中医教学查房、中医外语教学查房;可以在此学到内、外、妇、儿以及针灸、推拿等多科临床诊疗知识,而以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到很多科室轮转才能做到这一点。并与大学基础部合作,为教师提供临床实践的平台,为临床医生提供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园地。 在科研方面,紧紧围绕中医特色和临床疗效这一主题,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申请和开展了多项中医临床科研课题。特别注重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总结整理,多人跟随名师进行名医研究室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由于成立了“传统中医诊法研究室”,拓宽了中医研究的领域。通过医院设立“萌芽计划”,使硕博士研究生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申请并进行临床研究课题,得到科研方面的锻炼与培训。 科室历史沿革 传统中医科聘请全国著名中医颜德馨教授为顾问,聘请名老中医蔡淦、夏翔(上海瑞金医院)、吴正翔、黄吉赓教授等为常务顾问。同时,科室成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名老中医工作室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蔡淦教授名师研究室”,“上海名中医蔡淦工作室”,“上海名中医石印玉工作室”,“上海中医药大学名中医吴正翔工作室”,“曙光医院名中医黄吉赓工作室”等多个名中医工作室工作。延请全国或上海市名中医定期或不定期查房、“有因查房”,在把好中医临床质量关的同时,通过名“名中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以及“传统中医诊法研究室”建设,以“师带徒”形式,继承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传统中医科的建设,我们期望培养一支具有过硬本领的中医综合人才队伍;构建全新的中医临床教学基地;搭建融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平台。 科室特色装备 学科带头人介绍 余小萍,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曙光医院名中医,曙光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卢湾区呼吸组),《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198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曾在上海市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班和上海市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研究班学习,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治疗肺系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研制院内制剂“息喘冲剂”和“止咳化痰冲剂(蝉芩颗粒)”。主持和参与国家及市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著作5部。2000年和2005年曙光临床医学院先进教师。

肝胆外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曙光医院肝胆外科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科室。科室现有病床25张;医生6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人,本科2人;医生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科室大部分医生均到过国内或国外知名大医院进修学习,技术力量雄厚。配备有进口腹腔镜、超声刀、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及各种介入治疗仪器等先进设备,具备施行肝胆胰脾外科领域所有手术的技术能力。 二、医疗工作 近5年,肝胆外科承担多项市、局级科研项目。主攻肝胆外科疾病的手术与综合治疗、内窥镜检查及治疗、肝胆恶性肿瘤的基因与免疫治疗等。在国际、国内医学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 5年来完成的肝癌手术200余例,还开展了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无水酒精注射等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240多例,近年施行的高位胆管癌手术数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数1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80余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00余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50台,腹腔镜并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100余例,使大量胆石症患者免于开腹手术。 三、仪器设备 科室现备有进口电子腹腔镜、光学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氩气刀、超声刀及专业的胆道手术设备等一批先进设备,基本满足临床及科研的需要。 四、科室特色 目前肝胆外科具备施行肝胆胰脾外科领域所有手术的技术能力,包括肝癌的各种肝叶切除,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断流和分流手术,布加氏综合征的分流手术,肝门胆管癌切除及各型胆结石等复杂胆道手术,胰腺癌根治,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肝囊肿开窗,纤维胆道镜胆道取石,脾脏疾病手术。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高位胆管癌切除,部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ERCP检查和治疗,肝癌的介入治疗等均常规开展。 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高危病人的处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中医中药参与率高达50%,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人,并发症更少、恢复更快。在应用中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手术病人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相关研究正在进行。 五、学科带头人 现任肝胆外科主任罗运权,医学博士、外科主任医师、教授。1992年硕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师从著名肛肠外科专家喻德洪教授。1995年博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师从中科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教授。2003年应邀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外科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活体肝移植技术。博士毕业后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十几年。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肝胆学组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国现代医学学术交流研讨会普外科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承担多项省部、局级研究课题,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还参加了4本专著的编写。主审专著一部。

胆道外科

科室简介: 我院胆道外科前身为上世纪70年代我院开设的专科门诊,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的工作。1984年成立胆道病研究小组,1986年成立胆道病研究室,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2002年改为胆道外科。 胆道外科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疾病、防治结石的研究,完成了多种治疗胆道疾病的中成药的临床试验研究。先后研制出胆乐胶囊、茵莲安胆冲剂、胆囊合剂、山麦合剂(胆囊二号冲剂)、胆囊方等一批具有显著疗效的中成药,成为上海的一大特色产品。除了在中医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我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在上海市率先使用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检查;开展PTCD技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展ERCP检查,当时属于上海市领先专业。同期引进了腹腔镜技术,成为上海市较早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单位之一。胆道外科也因此成为上海市胆道疾病诊治领先单位。2000年,黄建平主任成为第三任主任,他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腹腔镜微创技术,将腹腔镜技术从原先局限于胆囊切除术,扩展到整个普外科手术。先后开展的国内领先的手术有: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腹腔镜下早期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下后腹膜肿块切除术、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交感神经结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等等。2002年我科与德国蛇牌学院联合成立腹腔镜培训中心,先后4次举办高级腹腔镜技术学习班,并与德国微创外科学会建立学术协作关系。此外还成立了以曙光医院、仁济医院、长征医院为基础,联合上海各医院的上海市胆道疾病会诊中心。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面向全国解决疑难胆道疾病,至今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胆道外科先后完成《针刺对正常家兔胆囊电生理的研究》、《胆囊一号合剂对胆汁成分改变的影响》、《ERCP 后三维螺旋CT胆道重建对胆道疾病的诊断》、《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自行脱落胆总管支架一期缝合胆总管的临床研究》等课题。发表论文近百篇。我科现拥有胆道镜、十二指肠镜、全套腹腔镜等高新设备,胆道疾病的检查手段从常规的超声检查、CT检查,到现在的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ERCP、三维螺旋CT胆道重建、腹腔镜等检查技术大大提高了胆道疾病的诊疗水平。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向 胆道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微创外科治疗胆道疾病 针刺麻醉下各种腹腔镜手术

神经外科

科室简介: 科室目前开展各类神经外科手术,包括大脑半球肿瘤、鞍区肿瘤、颅底肿瘤、后颅窝肿瘤、眼眶肿瘤、脊髓肿瘤手术,并承担了神经外科创伤急救任务,包括重度颅脑外伤、出血性中风的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床位总共30张(包括5张监护床位),医务人员有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目前我科拥有全自动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床、气动力自动开颅器、高倍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吸引器等先进医疗设备。 神经外科率先在国内中医系统开展了针刺麻醉开颅脑瘤切除手术,获得成功,蜚声中国中医界。 科室开展了“芒硝外敷法在脑水肿治疗中的临床观察”的局级课题研究。另外,我科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如颅骨瓣牵拉复位法、微创脑室腹腔分流法、颅骨人工三维塑形修补法等,均有独到之处。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周围血管病专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我院周围血管病专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国家科技“十一五”支撑计划重大疾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示范研究——糖尿病足中医药综合防治方案的临床研究的承担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糖尿病足建设单位。现有科室成员11人,平均年龄39.1岁,拥有博士生3名,硕士生3名,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启明星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1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科室临床科研技术雄厚,学术梯队合理。科室现有病床38张,门诊诊室浦西、浦东各3间,科室拥有糖尿病足诊断箱、蓝宝石激光治疗仪、高速治疗钻、静脉回流泵等高各类医疗设备,能开展特色疗法、中医中药、西医西药、血管外科、介入反射、基因治疗等项目治疗各种急慢性周围血管病。 二、医疗工作诊疗特长 中西医结合为本科最为主要的特点。一是传统外治疗法,以中医外治法为主,突出显示个性化换药法,采用中药的散剂、油膏、掺药、药线等,应用于不同的疮面而疗效显著,明显缩短病程;二是手术疗法,现代与传统手术方法并用,对一些符合无感染的体表疾病应用无菌手术治疗;对大多数疮疡疾病采用清疮、扩疮、蚕食、切开引流、挂线等方法。三是分部辨证治疗,根据人体上中下体表部位的不同,对分布于不同部位的外科疾病,根据部位的辨证特点,显示外科辨证治疗的特点,如上部多风,中部多气,下部多湿而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及方药;四是中西医并治,对一些疑难重症病例诊断不明确者,通过曙光医院名中医孙思道教授老中医工作室临床会诊,采取中西药物并用以及时控制病情,明确诊断,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具体体现在如下几几方面。 三、教学工作 科室参加了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留学生的中医外科学的教学,参与《中医外科学》新世纪版国家十五规划七年制教材的编写工作,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基地,设置专人负责带教和考评,近4年来带教七年制研究生临床实习每年二十余人次,已经培养出中医外科硕士研究生十余人;同时承担留学生和进修生的带教。近年来科室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下,举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临床进展”继续教育项目,并多次参与举办各项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 四、科研工作 科室的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各种周围血管病等方面。经临床多年课题研究,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大疾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示范研究—糖尿病足中医药综合防治方案的临床研究》,以及对糖尿病足早期病变的研究,提高了糖尿病足治疗效果;《脉健方药物血清抑制家兔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和《软坚清脉方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和保护的实验研究》对中医药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提供了试验依据,提高了中医药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煨脓长肉膏联合浅静脉腔内激光对臁疮的作用》课题探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机理等。通过一系列的课题研究,丰富了周围血管病的临床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

心胸外科

科室简介:   内分泌科现拥有床位15张,专科医生5名,副主任医师二名、主治医师二名、住院医生一名。拥有心电监护仪、胰岛素泵、手指血糖仪等先进设备。内分泌科具有较强的医疗技术力量,除治疗内分泌常见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外,在诊治肥胖、代谢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擅长糖尿病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肾脏病变)及难治性甲亢的治疗,抢救危重病人(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甲亢危象)的成功达95%。科室还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等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累计达2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2部,完成虹口区区级科研课题3项。2003年成立了糖尿病患者沙龙,针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普及科普知识,每月举办一次讲座。同时承担上海市中医大学,安徽蚌埠医学院,一级医院的实习带教及理论教学任务。

乳腺外科

科室简介: 优势项目:1针刺麻醉心脏手术;2各类复杂心脏病手术;3肺、食管、纵隔疾病的外科手术;4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5心脏及大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科室员工: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数:2人 学科带头人:周嘉 科室业务发展和临床特色: 心胸外科为上海市中医心血管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诊疗中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独立的临床一级科室,自2002年,在沈家宜主任和胡宗德主任的积极努力下,心胸外科有了较大的发展。2006年7月,根据医院总体规划,引进周嘉担任心胸外科主任,并将心胸外科病房整体搬迁至东院,拥有独立监护室床位6张,与心血管内科共用拥有50张床位的独立病区。新一届科核心组由周嘉主任、吴瑶瑶副主任和池浩副主任组成,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心胸外科科室及监护室的组建工作,并投入正式运转,并于2006年8月,成功施行了曙光医院历史上首例针刺麻醉辅助下肺动脉狭窄切开成形术,随后成功施行了首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支架隔绝术,标志着曙光医院心胸外科技术已跻身上海市先进行列。目前 ,心胸外科已开展了多种手术包括各类心脏、大血管及普胸手术。 一、业务项目: 心脏外科方面 开展了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二尖瓣、主动脉瓣及多瓣膜替换术,二尖瓣、三尖瓣瓣环成形术,心脏停跳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主动脉瓣替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带瓣膜的人工升主动脉置换+冠状动脉移植术;做为科室特色的针刺麻醉心脏手术在短期内得到较快发展,已成功施行了10余例各类心脏手术,包括双瓣膜心脏手术,根据实践所提出的“浅睡眠、自主呼吸状态下针刺麻醉心脏手术”的理念得到了业内的认同,并先后接受过英国BBC、德国国家二台、中央电视台和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及新民周刊的专访,其费用低、麻醉副作用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为心胸外科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开辟了一条有广泛发展前景的道路。 普胸外科方面 开展了肺癌和食管癌根治术,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肺脓肿、漏斗胸、自发性气胸、脓胸、手汗症、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食管化学烧伤等的外科治疗,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双侧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做为科室特色的采用体外循环施行胸腔内热循环化疗技术,成功治疗了40余例顽固性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在对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和晚期肺癌的内外科、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面取得较大成绩。 介入手术方面 开展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支架隔绝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手术;晚期食管癌、食管狭窄的支架置入术;晚期肺癌的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术,经皮穿刺超选肺动脉置泵化疗术等。 二、科研项目 力争在心胸外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取得更多成绩,正在承担973计划《肺切除术针刺(复合)麻醉规范化方案及机制研究》的临床工作,并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非小细胞肺癌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多中心协作研究》的临床研究工作。 已有30余篇论文在核心专业期刊上发表。 三、培训及教学: 建科以来,通过不断努力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危重病人的术后监护、治疗方面培养锻炼出一支业务精通的监护室医护队伍,为医疗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承担住院医师的临床轮转和研究生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每年为科室各级人员提供10余次参加国际、国内专业学术会议的机会。 科室特色装备 全套心脏外科手术器械和设备,包括人工心肺机、不停跳搭桥辅助装备、食管心脏超声仪等 全套普胸外科手术器械和设备,包括胸腔镜、超声刀等 先进的层流监护室,包括主要设备高级呼吸机、临时起搏器、变温水毯等 科主任:黄建平,男性,1960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主任、胆道外科主任,胆道研究室主任,曙光—蛇牌高级腹腔镜培训中心主任,上海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委员,亚洲腹腔镜学会终身会员。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疾病的临床与研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全国较早开展了腹腔镜结直肠癌的根治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三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等,其中不乏国内领先技术。曾先后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进修,香港亚洲腹腔镜学会培训中心学习,多次国外讲学。目前开展973课题一项,上海市教委课题一项,参加上海市科委课题一项。主要研究工作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围手术期的中药治疗,腹腔镜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针麻腹腔镜手术等。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参加编写专著二部,获得国家新型实用发明专利二项。

乳腺专科

科室简介: 乳腺外科是诊治乳腺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集医、教、研于一体化的特色专科。 运用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对乳腺疾病的治疗做到规范、独特和创新。尤其对乳腺癌除了根治术、化疗、内分泌等常规治疗外,还开展了乳腺癌保乳手术、新辅助化疗、术后一期(二期)乳腺再造术、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对乳腺良性肿块进行微创手术和肿块切除后的重塑外形手术,充分兼顾治疗与美容相结合。同时,发挥医院的优势,在围手术期、化疗期辅以中医中药以增强疗效,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专科检查:拥有先进齐全的仪器设备和检查方法。如乳腺红外仪、乳腺B超、数字化钼靶、CT、磁共振、立体定位穿刺、麦脉通乳腺微创诊断治疗仪等;病理学切片检查及定量PCR分子生物学检测,激素水平测定、激素受体、基因检测等。 此外,在国内我们将率先开展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液中癌细胞的检测,以量化的指标明确疗效,避免盲目化疗给患者造成的危害。在患者长达5年的内分泌治疗期间,将定期进行芳香化酶的检测和激素水平检测,正确指导用药,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将给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普外科

科室简介: 乳腺专科是由中医外科的乳腺专科发展而来。1999年陆德铭教授开始在曙光医院开设乳腺专科门诊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乳房病在中医外科的临床工作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科室在继承陆德铭教授中医药治疗乳房病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将传统的中医特色与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房病上又有了新的发展。2003年,乳腺专科在科研、教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申报上海市科委、教委、卫生局课题多项,成为医教研一体的实力专科。2006年成立二级学科乳腺专科。现有硕士生导师2名,博士1名,已毕业硕士生1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共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通过多年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乳腺专科对于乳房良恶性疾病的诊治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有以调设冲任为主要治则的经验方“小叶增生方”和以疏肝活血为主要治则的院内制剂“丹芩逍遥合剂”。对于乳腺癌患者,建立专门的电子档案,现有详细资料的已有千余人,为长期随访和科研研究打下基础。动物实验亦证明,治疗乳腺癌的健脾益肾为治则的经验方“乳癌术后方”能明显降低肿瘤的转移率,并能改善荷瘤鼠低下的免疫功能。将中医外科传统手术方法与现代西医手术方法相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减少了以往传统手术后患者的换药疼痛,又避免了单纯大范围切除对乳房外形的损伤,缩短病程,有疮口小、换药疼痛轻、乳房外形影响小、少复发的特点。 乳腺专科成立以来,定期开展社区科普讲座,针对不同年龄听众介绍相应的乳房自查和保健知识。在临床医疗中开展有中医特色的乳房护理工作,向患者介绍日常乳房护理知识,尤其对孕龄期患者、乳头畸形患者,介绍乳房保健和乳头清洁知识。 科室优势病种有乳腺增生病、乳腺癌、乳房肿块、乳头溢液、哺乳期乳腺炎(包括乳汁不畅、乳汁量少)、浆细胞性乳腺炎、男性乳房发育症。

外科

科室简介: 我院普外科是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配以中医中药、针灸等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外科疾病的科室。近年来,我科在腔镜微创手术上敢于创新、积极实践,手术的质量和数量达到了上海市的先进水平。目前,我科东西两院共有病房固定床位122张,医师27名,其中具有高级、副高级职称者有13名,硕士以上学历者10名。手术范围涵盖了普外科除肝移植外所有的术种,年门急诊各类手术数达1700余台,病房年收治病人在3000人次以上。 目前,我科下设胆道、消化道肿瘤、乳房、甲状腺、腔镜微创外科、疝专科、血管外科、胸外科等专科。在应用西医手术、药物的同时,采用中医的方法对外科疾患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各专科共同的医疗特点。具有我院特色有应用芒硝外敷治疗外科急腹症、炎性肠梗阻和口服阑尾合剂治疗急慢性阑尾炎、针药局部麻醉无张力疝修补术等。我科的腹腔镜手术早已不局限在单纯的胆囊切除术,随着手术医师手术技能的提高和手术器材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腔镜下乳房癌根治术”等手术在我科普遍的开展,并取得显著疗效,年腔镜微创手术近400台。消化道肿瘤专科开展的腹腔灌注化疗,进一步提高了肿瘤患者术后的五年生存率。每年,我科约有20余篇科研论文论著在近20家国内外医学期刊杂志上发表和各类医学会议上讨论交流。这些科研成果多立足于普外科日常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我院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的优势,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普外科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等方面的临床手段和治疗疗效在国内已处于领先水平。近几年我科的科研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三年内共获得校(局)级科研课题项目三项。

骨科

科室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骨科主要从事西医骨科的临床及教学工作。多年来继承传统,紧把国际骨科发展的脉络,开拓进取,不断更性观念,引进新思路、新项目,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充分体现了三级甲等医院的医教研水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骨科共有床位70张,分属东西两院。医疗范围包括创伤和骨疾病的所有内容。特色专业包括:骨、软组织肿瘤、骨转移癌、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微创外科、创伤外科等。 现有医生18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3名。其中医学博士3名,医学硕士11名。4人分别担任不同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和多本专业杂志编委。 特色专业介绍 一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 为本科传统优势项目。郭汾、丁不凡、蔡体栋、郭狄萍等老一代骨科专家都曾在本科组织和指导工作。2002年张如明主任调入本院后,强化了本专业工作,使该专业在国内的影响不断扩大,不但有多省市的疑难病人来求治,还吸引了国外病人前来会诊及治疗。目前开展的专项工作包括: 1骨肿瘤:四肢、脊柱骨肿瘤的综合治疗、各种类型骨原发肿瘤的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大块切除、各种骨重建,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重建,全骨置换(人工全肱骨、股骨),不同区段的骨盆肿瘤切除重建等。自行设计的肋骨固定型全肩关节,使无肩胛骨的病人,仍能获得一活动的肩关节,该项目曾获得天津市科技成果奖。 2软组织肉瘤: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在很多情况下,难于骨的恶性肿瘤,而疗效,国内外均不理想。处理不当复发率相当高,多次的手术,病人苦不堪言。 ① 张如明主任提出屏障切除术并应用于临床近20年,使肿瘤切除后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每年都接诊大量的外地病人,处理大量疑难病人,收到良好的疗效。 ② 张如明主任所著的《软组织肉瘤的现代外科治疗》一书为软组织肉瘤国内外科治疗的第一本书,其内容涵盖了全身软组织肉瘤的治疗。为降低复发率,完善保肢技术作出了贡献。 ③软组织肉瘤的外科治疗,包含大量的修复重建工作,应用循环重建、动力重建、骨重建、各种创面覆盖等,多种高难度的纤微外科技术,解决了大量的疑难问题。多篇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 ④恶性黑色素瘤近来发病率明显升高,本病的规范化治疗非常重要,本科针对本病开展了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二关节外科专业 本专业内容涵盖了创伤、骨关节炎、骨坏死、外伤后遗症及骨质疏松等多方面疾病,目前开展的治疗方法如下: 1非手术疗法:中医中药、功能疗法等。 2关节镜疗法:关节清理,价廉,近期疗效明显。 3人工关节置换:历史悠久,开展了肩、肘、髋、膝关节的人工关节置换数十年之久,疗效优良,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并同时替患者精打细算,节省开支。卫晓恩副主任医师,曾师从国内著名的人工关节专家杨庆铭教授。张如明主任医师曾专程赴国外学习专项技术,引进国外最新理念、使精确度不断提高,功能恢复更快更好。 三脊柱外科专业 脊柱外科专业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专业之一,目前本科开展的内容包括,脊柱外伤、脊柱骨关节病、脊柱肿瘤等。匡勇副主任医师,曾在上海长征医院工作多年,在脊柱外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如明主任医师,包朝鲁副主任,卫晓恩副主任医等均从事脊柱外科多年。目前开展的内容包括 1颈椎病的诊断和前后路手术治疗 2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3腰突症的微创手术治疗 4腰椎管狭窄减压,多经路多方法的植骨内固定 5腰椎滑脱切开复位内固定 6脊柱肿瘤切除和从建等 我们治疗的宗旨是,一切从病人出发,安全有效。 四创伤外科专业 创伤外科是本科工作的基础,历史悠久,并随着理念和技术的更性,不断发展,与现代创伤骨科的理念同步。开展的项目包括 1各种四肢骨折、脱位的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2骨盆骨折和脱位的复位和内固定 3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各种皮瓣和肌皮瓣移植和转位 4断指、肢再植 5高位神经损伤的修复 6神经损伤显微外科修复及晚期功能重建等 五微创专业 以关节镜下多关节损伤和疾病的治疗为主体,常年在东西两院开展工作,主要以郑昱新副主任医师为代表。椎间盘病的微创治疗,也取得一定的疗效。 六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脱位 手术加小手术的方法,也收到了不少病人的欢迎。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脱位是曙光医院骨科的传统项目,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注入了新的理念。以手法复位为主,不开刀或开小刀,加外固定。既继承了中医的老传统方法,又加入现代观念,使功能和形态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他有简单、经济和不用开刀等优点,对老年人,注重功能,要求不甚高的病人比较适用。在结合中药,疗效也非常好,不失为一种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新一代代表医生刘印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对于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掌指骨骨折以及踝关节的骨折,大多数可以采取闭合手法复位,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复位。对于一些儿童的大腿和小腿骨折,采取手法治疗,也可达到满意效果。并可将闭合复位技术应用在手术过程中,使得原本需要通过切开才能暴露和复位的骨折,可以通过闭合复位技术得到复位,手术操作过程变得容易和简化了,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减少了,使得“微创内固定”更容易实现。

风湿病科

科室简介:

糖尿病诊疗部

科室简介: 成立于1986年,设有计算机室、病案统计室、图书馆、电化教学室,为医院信息集散和服务中心。现有各类人员21名,其中高级职务1名。 历任主任:余靖维、窦林平、张殿勇。副主任:夏洪斌。历任高级职务的还有副主任技师张格举;高级工程师郑西川。 继1998年后,该科承担医院信息系统(军字一号工程)建设任务,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初步建成现代化数字化医院。展开计算机终端500余台覆盖各个业务部门,在医疗信息、卫生医保信息、药品物流信息等三条主线上全面联网。2002年,第二军医大学校园网接入医院,建成了集国际互联网、校园网、本地网为一体的现代化电子阅览室。2002年评为全军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信息化成为近年来医院管理的亮点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各类期刊杂志400余种。病案室负责全院病案资料的管理和医学统计工作。电化教学室负责全院的医、教、研电化技术保障工作和视听教材制作。 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视听教材5项,全国医学摄影优秀作品一等奖3项。年发表论文近10篇,领衔编写《军队病案管理》专著。

脑病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神经内科现有病床39张,门诊诊室2间。本科拥有医生9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6人。科室临床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科室同时承担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任务,是国家药品食品管理局临床药物验证基地之一,是上海市神经内科学会、中西结合脑病学会、中医脑病学会成员单位。通过互相学术交流、信息沟通,支持我科医、教、研工作同步平衡发展。 二、医疗工作 (一)、诊疗特长 神经内科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中风(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颤证(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抽动秽语症等),痿证(运动神经元病、肌无力),痛麻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病),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病变),脑钝(早期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面形病(面瘫、面肌痉挛、面肌萎缩),癫痫等病证。 (二)、技术手段: 针对神经内科常见病证,我科对中风患者及高危人群跟踪服务,对中风采取序贯治疗,进行阶段性中医辨证及神经定位,强调药物与康复相结合,针药并举,冬令防凝,夏季防粘,防止卒中或再中;对颤、萎、痛麻、面瘫、脑钝等症发扬我科特色中医辨证、中药从因论治,使单纯西药所不及的难度和深度的治疗问题达到缓解和解决。其中对中风偏瘫及各类病种所致的肢体运动障碍者予以指导并提倡自助式康复、理疗,同时施以内服外治、针灸、按摩,使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得到超早期防治。 中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救治,并注重序贯治疗,配合康复、针灸、理疗,具有一定特色。 运动神经元病:该病以“痿病”为主攻方向,在继承“脾肾学说”,发展“滋培水土”治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创新工作,将具有“简、便、验、廉”特点的中药复方“复元生肌颗粒”,以补先天,培后天为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及中风后肌萎缩,治疗总有效率达75%以上。 面形病(周围性面瘫):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内服外敷,自我康复(中频治疗仪、牵正操),已形成一定特色。治愈率达90%以上。 帕金森病:设有专病门诊时间。形成中西药相互协同用药,以达增效减毒效果。 三、教学工作 科室参加了本科生、七年制研究生、夜大学的《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近4年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科室设有专科示教室,配备影像、图片、临床资料检索指导册、中医辨病辨证指导等专科资料,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认识神经科疾病特征性临床表现,提高学习效率。科室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和见习教学基地,设置专人负责临床带教及考评,担任七年制研究生、研究生、博士生的带教任务,并承担对留学生、进修生的临床带教及评议工作,带教工作全年达70余人次。 科室常规开展科内业务教学交流以加快业务教学能力提高,同时经常组织科室成员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班及专题讲座,参加全市的“神经科沙龙”和各类学会组织的学习活动。 四、科研工作 我们积极开展中风、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科主要病种的科学研究,目前我科进行的课题有:上海市卫生局课题——复元生肌颗粒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临床对照研究;上海市教委课题——生地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同时,本科室负责或参加了十余项SFDA临床药物验证研究。 近年来参加编写专著5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呼吸内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曙光医院呼吸科是从事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呼吸病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上海市和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成员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药理研究机构呼吸病专业点,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上海市卫生局医务工会文明班组。呼吸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参加了包括70年代全国慢性支气管炎协作攻关等在内的多项医、教、研工作,获得了包括卫生部“甲级奖”在内的多项奖励,历年来在上海市卫生局“呼吸内科临床质量督察”中均名列前茅。曙光医院呼吸科在东院和西院均设有病房和门诊,同时还设有黄吉赓教授名中医工作室,中医呼吸病研究室,肺功能检测室,支气管镜检查室等。曙光医院呼吸科目前科室人员有17名,拥有全国名老中医1名,上海市卫生局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1名,上海中医药大学后备业务专家1名,硕士生导师2人。科室现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赴法访问学者1人,博、硕士比例超过80%,科室临床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呼吸科在曙光医院东、西两院均有设置,共有普通病房49张、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9张、门诊诊室4间,配备有大、中型呼吸机8台,大型、床旁心电监护仪10台,大型、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4台,电子、纤维支气管镜4套,各类设备总值愈500万元。建立有完善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常规,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检查、新治疗,专病的诊断率、治疗率不断提高。 二、医疗工作: 呼吸科目前主要诊治疾病范围包括: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呼吸衰竭、肺癌、肺结核、气胸、胸水、肺间质性疾病、顽固性咳嗽、呼吸道免疫力低下、肺气虚证、咳喘证、肺肾不足证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疑难杂症。 (一)、诊疗特长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肺癌 3、顽固性咳嗽 4、肺间质纤维化 5、呼吸道反复感染、免疫力低下 6、支气管哮喘 (二)、技术手段 治疗手段以中西医结合为主,中医特色鲜明。治疗手段包括有:各类中、西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雾化治疗,肺癌的化疗、中医中药、生物靶向、免疫增强等治疗,支气管镜灌洗治疗,以及中医汤剂,冬病夏治敷贴,中医穴位注射,膏方调理等。呼吸科目前拥有多项院内特色制剂,如复方龙星片、泽漆片、蝉芩颗粒、化痰净、荆银合剂、宣肺合剂等,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的优势。 三、教学工作 呼吸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点,参加了留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夜大生的《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章节的教学任务。为留学生开设《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等讲座及临床带教工作。在医院内开设各类讲座,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介绍、呼吸机使用等每年愈8项。近5年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协作培养博士研究生2人。科室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见习教学基地和上海市卫生局实习基地,设置专人负责临床带教及考评,担任了住院医师培养基地、本科及研究生等的带教任务,并承担对留学生、进修生的临床带教及评议工作,带教工作全年愈200人次。 四、科研工作 中医呼吸病实验室是中管局一级实验室,以呼吸生理和病理研究为特色。可以进行人体和动物的各项肺功能项目检测,设备包括德国Jeager和美国Buxco等肺功能仪。实验室合作方式灵活,合作单位广泛,包括有中科院药物所、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上海市医工院等,非常欢迎各位同道能莅临交流合作。呼吸科近5年负责的科研课题愈10项,其中有科技部“十一五”传染病中医药防治专项1项,上海市科委课题4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2项,上海市教委课题1项,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课题2项,总经费愈2110万元。合作课题4项,总经费20万元。研究领域涉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顽固性咳嗽、肺间质纤维化、肺癌、肺结核等。 5年内发表论文愈40篇,其中核心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8篇。呼吸科还非常重视现有人员的培养教育工作,不仅多年聘请科室顾问提高临床业务能力,还积极提供继续教育、学术交流等学习机会,其中赴法国访问交流1名,赴国内先进西医医院进修5名,继承学习名老中医学术经验3名。

血液内科

科室简介: 一、科室概况 血液科是我院第一个临床研究室,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进行血液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院文明科室称号,现为院临床A级科室,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建设单位。附属的血液病实验室2001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一级实验室的认定,2005年通过换证评审。目前科室人员7人,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70%以上具硕士学位,科主任现任中国中医药内科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组专家,科室临床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科室现有病房床位38张,门诊诊室1间,配有心电图,流式细胞仪、超净层流台、倒置显微镜、病理检查设备,与中美联合临床分子医学中心实验室合作,能高质量地进行细胞因子测定、体外造血细胞培养、骨髓病理检查及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各项检测。 二、医疗工作 (一)诊疗特长 科室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在病人群体中享有广泛德声誉。 (二)技术手段 科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科室创始人吴翰香老先生是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和疗效标准的起草人之一,奠定了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理论基础。科室具有鲜明的临床治疗特色,在诊疗过程中注意个体化,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特点和不同临床表现,既注意中医整体辨证,又注意运用现代医学最新理论和诊疗技术,籍以选择最佳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追求疗效的最佳化。用复方参鹿颗粒治疗再障十余年,临床上取得了80%以上的有效率。获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教委及新药开发等三项课题资助,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CML,慢性期及中位生存期均有显著延长。根据查新资料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肿瘤性疾病,缓解率和无病生存期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继承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在实践中筛选有效方药进行中药剂型创新,自行研制的复方参鹿颗粒、紫癜合剂、加味归脾合剂、慢白Ⅰ号等纯中药制剂,治疗不同证型、不同阶段的再障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有效防治和控制疾病的发展。复方参鹿颗粒、加味归脾合剂经临床和实验证实,对于再障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三、教学工作 本科室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及临床实习、见习基地,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班、研究生、留学生、成人教育的《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的教学及临床见习、实习任务。接受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希腊等国外进修生的带教。每年还接受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的进修教育,并安排高年资医师专人临床带教和考评,对他们进行定期学术讲座。近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七年制硕士生5名。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七年制硕士生1名,协作指导在读博士生1名。每年带教工作达60余次。 四、科研工作 科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开展对血液系统疾病多重危险因素的防治,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复方参鹿颗粒2003年获上海市卫生局中药制剂新药开发项目的资助,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深入研究成为科室中医药治疗血液病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完成和承担了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教委等各项课题6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1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论文5篇。参与编写《实用中医血液病学》,《简明临床血液病学》,《百名专家谈百病》、《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主编《常见血液病中医诊疗范例》。

肾病科

科室简介: 优势项目:1慢性肾小球肾炎;2慢性肾衰;3 IgA肾病;4慢性间质性肾病;5糖尿病肾病 科室临床特色 曙光医院肾内科“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组成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特色专病专科”, “上海市优势学科中医内科学组成单位”,“上海中医研究院肾病研究所”,“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学位委员会批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中华中医学会肾病分会的牵头挂靠单位。以培补脾肾、扶正泄浊法治疗尿毒症,有效率达90%。几代人齐心协力,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肾性血尿、尿毒症等的治疗上独树一帜。 科室业务发展 提出慢性肾炎基本是脾肾阳虚、由阳及阴的过程,辨证分为水肿期、正虚期、正衰实期,开创了以补益脾肾治疗慢性肾炎的先河。上述辨证分期及治疗原则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国内中医肾病专科临床广泛应用。对复发性及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运用温阳利水之已椒苈黄丸治疗难治性复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蛋白尿及水肿症状,温肾清热之温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明显降低患者肌酐、尿素氮等毒素,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进展。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慢性肾衰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疗效显著,门诊量逐年增加,2006年中医肾内科出院病人数居上海市首位。患者有来自美国、澳洲及东南亚地区;国内最远达到新疆、内蒙古等地区。 科室历史沿革(300-500字) 建科于上世纪50年代,在著名的中医肾脏病专家童少伯、钟念文、郑平东等教授的领导下,努力发挥中医药治疗各种肾病的特色和优势。60年代发表的“以脾肾为主,治疗慢性肾小球性肾炎”一文(上海中医药杂志,1966,1:10-11),提出慢性肾炎基本是脾肾阳虚、由阳及阴的过程,辨证分为水肿期、正虚期、正衰实期,开创了以补益脾肾治疗慢性肾炎的先河。上述辨证分期及治疗原则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国内中医肾病专科临床广泛应用。70年代起开展了中医中药治疗复发性及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运用温阳利水之已椒苈黄丸治疗难治性复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蛋白尿及水肿症状,温肾清热之温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明显降低患者肌酐、尿素氮等毒素,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进展。80年代首创用腺嘌呤诱发肾后梗阻性慢性肾衰的动物模型,模型可以引起的肌酐、甲基胍、胍基琥珀酸等中小分子毒素潴留,成果在国际肾脏病学会权威杂志《Nephron》上发表,被日本、韩国等国学者广泛应用,国内有国家军事科学院等23个单位应用;同时开展了小剂量激素加辨证用药治疗蛋白尿,能使病情得到缓解,应用清热养阴、补肾填精等不但有助于激素的撤减,减轻激素的副作用,而且可以提高疗效。90年代起从细胞分子学水平研究扶正化瘀之抗纤灵改善慢性肾衰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从临床疗效、动物实验、体外实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相关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由科研引领医疗,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血尿、慢性肾衰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疗效显著,门诊量逐年增加,2006年中医肾内科出院病人数居上海市首位。患者有来自美国、澳洲及东南亚地区;国内最远达到新疆、内蒙古等地区。 2004年以曙光医院肾内科为主体成立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肾病研究所,下设科技情报室、图书资料室、中医理论研究室、细胞培养室、肾病病理室和分子生物学室等,现有开放实验室5间近120平方米,设备包括:垂直净化台、二氧化碳培养箱、尼康倒置相差显微镜;超薄切片机;高速冷冻离心机、自动三重纯水蒸馏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血尿渗透压检测仪、病理组织制备相关设备等。研究所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有:(1)各类肾脏相关疾病的动物实验,各类模型如5/6切除,肾组织缺血再灌注、腺嘌呤肾病、阿霉素肾病、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尿酸性肾病,马兜铃酸肾病等。(2)肾脏病理如:肾组织光镜标本的制备(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各类免疫组化等;(3)肾脏各类活性物质的检测。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皮素系统、NO/NOS、GSH、MDA、SOD、前列腺素、前列环素、花生四烯酸产物等。(4)肾成纤维细胞、系膜细胞、上皮细胞等的培养。(5)各类肾脏相关细胞基因的PCR半定量检测以及血、尿渗透压测定。 国际合作 与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长期合作,先后派遣3人进修。 与美国Baylor 医药院共同进行“中医中药对慢性肾衰抗纤维化疗效及机理”的研究 与美国耶鲁大学肾脏科共同多囊肾中心进行多囊肾的基础研究,并完成博士后工作 与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高血压-肾病所合作研究

心血管内科

科室简介: 科室全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 优势项目:1慢性心衰;2冠心病;3高血压; 科室临床特色 该学科主攻冠心病和心力衰竭两大病种,以中西医结合、内外科联手全程、全方位的诊疗是该科室的临床特色。 科室业务发展 学科在曙光医院东、西两部均设有心血管病房,共有床位75张(含CCU);开设了心衰、冠心病及AMI后中医综合心脏康复病房。CCU配有全套进口心电监护设备。学在科建有心导管室,有技术熟练的心导管医师,可进行永久起搏器安装、冠脉造影(CAG)、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电消融等多项心血管介入诊疗,有效地抢救心血管危、急、重症;以及与本院心外科的协作联合(CABG、瓣膜及先心手术等),均为中医药干预心血管危重急症提供了有力的风险保障。 心血管专科门诊开设了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代谢综合征等专病门诊,由具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副主任医师坐诊,在诊疗过程中强调个体化原则,精心为每一个病员选择最佳的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心血管功能检查室,能高质量地进行心电图、心率变异、心电向量、QT离散度、心室晚电位、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以及运动平板等心血管功能检测。07年增设了便携式超声心动图检测仪,并开展了气体再呼吸法检测心肺储备功能等。 科室历史沿革 心血管病科已有30余年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著名老中医张伯臾教授的主持下,开展中医药治疗急性心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的研究,先后形成“心痛散”,“心梗复元方”、“高三方”和“高五方”等院内制剂和协定处方。1978年,张伯臾教授的“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一文和“张伯臾治疗冠心病计算机程序”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科技二等奖。80年代重点进行中医药治疗冠心血瘀证和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七五”攻关课题,研制了“复方血竭胶囊”等院内制剂。90年代起主攻慢性心衰和冠心病,研制出“麦冬注射液”、“双龙丸”、“鹿角方”、“坎离颗粒”、“强心饮”等院内制剂;各级科研立项近20项,先后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名医张伯臾的传人严世芸教授等对心病诊治进一步提出了“ 重视调中,重调气血”、“心肾并治”、“从五脏论治心病”等学术思想,用于慢性心衰和冠心病的防治中,取得了可喜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本学科不懈地进行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冠心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2003年整合心内科、心导管室、心血管功能检查室、心外科等中西医科室及辅助部门,组建了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诊疗中心,成立了严世芸名中医工作室,建立中医心脏网(tcmcardio.com)和“心之友”病员俱乐部,宣传科学,指导患者的心脏康复,并于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过2年余发展,目前学科在心力衰竭和冠心病防治方面已具备中西医结合、内外科联手全程、全方位的诊疗能力。200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心衰优势病种立项。

口腔科

科室简介: 长期以来,长征医院超声诊疗科十分重视和强化现代超声影像的临床应用能力,以临床的主要需求和急待解决的临床难题牵引学科建设,充分挖掘和发挥超声技术的优势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诊断和治疗。科室工作的总体战略是“立体渗透、综合发展、抓住主线、带动全局”;科室业务包含腹部超声诊断、心脏超声诊断、血管超声诊断、浅表及小器官超声诊断、体腔内超声诊断、细径导管超声诊断、造影超声诊断以及超声导航下的微创介入治疗,覆盖了超声医学领域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科室大力引进世界超声新技术、新设备,走消化吸收、集成创新的学科建设道路,目前配备有世界著名超声研发商Siemens、GE、Philips等制造的多台高端彩超诊断仪,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患者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科室始终从思想观念、工作规范、医德医风、诊断思维、创新精神、刻苦钻研的品德等方面入手,狠抓人才培养的软件建设。

耳鼻咽喉科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东西两院设有常门诊和专家门诊。科室现有床位12张,设备先进,拥有进口多功能综合治疗台,电测听、声阻抗仪,纤维鼻咽喉镜、鼻内镜、耳内镜、动态喉镜及图像显视打印系统,CO2激光,微波治疗仪,耳部及鼻腔鼻窦手术动力吸切系统,耳显微镜,多导睡眠检测仪等先进医疗仪器设备。科室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其中医学博士1名、硕士3名、研究生导师2名。常规开展耳鼻喉科临床门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开展了中耳炎,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面瘫,鼾症,声带息肉与小结,头颈部肿瘤(包括鼻腔鼻窦、喉、脑垂体、腮腺、颌下腺及甲状腺肿瘤)以及气管、食管异物的手术治疗。科室开展喉癌的多种手术方式,如喉裂开术、喉部分切除术、喉全切除术,腮腺良、恶性肿瘤切除术,鼻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垂体肿瘤切除术。对于声带息肉与小结采用电视纤维喉镜下手术摘除、鼻腔鼻窦疾病采用鼻内镜下微创外科手术,均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故全国名老中医张赞臣曾在此指导工作,并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作为上海市中医咽喉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单位,科室将中医与现代医学手段相结合,对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眩晕、耳鸣、耳聋等疾病采取中药、西药穴位注射等多种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满意。先后带教硕士研究生9名,完成国家卫生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高教局科研课题6项,消结开音冲剂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的研究获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截止2008年在国家级、省市级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5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类规划教材3部。 学科带头人简介 张治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200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中医药学会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卢湾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听力学与言语疾病杂志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第九届编委会执行编委,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审稿专家。上海市2004年高级西学中研修班结业。从事耳鼻喉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20年,擅长顽固性鼻出血诊治,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肿瘤的鼻内镜微创手术,声带息肉、小结的喉显微手术,气管、食管异物内镜手术,鼾症诊治及咽喉、头颈部肿瘤手术等。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杂志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承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

眼科

科室简介: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是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综合性专科,共有床位12张,现有医疗护理人员13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三人。硕士生三人,科室拥有美国ALCOM白内障超声乳化机、Accurus玻璃体切割机、蔡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仪、眼底激光机及 眼前段Nd: Y AG 激光机、视野仪、综合验光仪、角膜内皮细胞测量仪就以及电生理仪等先进医疗设备。科室以中西医综合治疗见长。常规开展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巩膜扣带术、鼻泪道手术、斜视矫正手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以及减压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科室糖网病专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原则,运用眼底荧光造影及眼底激光等手段,监测与治疗糖尿病眼底并发症。并设有眼视光专科,解决临床大量青少年远视、近视、弱视的治疗以及中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改变所导致的一系列屈光问题。科室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尤擅长对角膜病、青光眼、葡萄膜炎、屈光不正及糖尿病性眼底并发症等眼科疑难病症的治疗,取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科室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科学技术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技术课题一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防治研究》;中医药大学课题一项:《激光配合补肝肾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院级课题一项:《中药对于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兔眼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改变的影响》。 眼科教研室历年来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与硕士学生的临床教学和见习任务,且设有一硕士培养点。现任行政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缪晚虹,女,1958年12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8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上海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

骨伤科

科室简介: 该科是我院专业特色科室之一,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4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科室,设有门诊、病房等部门,科室拥有现代影像、腔镜、介入、核医学等诊断和治疗肿瘤的先进设备;与北京、上海等多家国内大型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医疗、科研协作关系。 诊疗范围:在胃、大肠、乳腺、甲状腺、腹腔、结肠、直肠癌等各种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独具特色,尤其是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的治疗上处于领先水平。

肝硬化专科

科室简介: 优势项目:1骨质疏松症;2颈椎病;3骨关节病;4腰腿痛;5股骨头坏死 科室员工数:27人学科带头人:石印玉,詹红生博士生导师:1石印玉;2詹红生 主任医师数:3人副主任医师数:9人主治医师数:9人住院医师数:6人 科室临床特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上海市名中医石印玉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组建成立了“石氏伤科医学中心”。专科主攻骨与关节疾病,运用麻醉下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技术,单穴深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等各种诊治手段,治疗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坏死等骨伤科疑难杂病。专科拥有相关自制制剂8种。专科目前有专职工作人员30余名,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0名。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与关节病理学”三级实验室。先后承担部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 科室业务发展 科室主攻骨质疏松、骨关节病等退行性疾病。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方面已开展大量工作,临床与基础研究显示补肾中药能增加骨量,改善全身情况,自行研制的密骨胶囊运用于临床,有效率达90%以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试验批文,已经结束Ⅲ期临床试验。与之相关的研究“补肾中药综合改善骨质量作用优势的新认识”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补肾益精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细胞学研究及对此方法的评价”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骨关节病方面(包括膝、髋等关节以及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分别运用滋阴柔肝或益肾壮骨的中药药物,如自制养血软坚胶囊等在临床中使用治疗膝骨关节病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及软骨保护作用。其特点为起效快、后续维持时间长,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到80%,居国内领先水平,优于西药对照药(芬必得)。同时采用在中药治疗下辅助有限手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病,减少患者的病痛,延迟关节置换的时间。同时另一服药量更小、服用更方便、结构较清楚的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新制剂——“金力胶囊”已经获得上海市药监局的新药批文。目前运用中医药综合治疗股骨头坏死获得上海市卫生局的重点资助。 在颈椎病和腰腿痛方面运用针灸、手法相结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椎病经过近273例的多中心临床观察,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作为首批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 科室历史沿革 自1960年第十、第十一人民医院合并成立曙光医院,前身为第十一人民医院的中医伤科正式命名为曙光医院骨伤科。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以石氏伤科为主、集上海伤科著名流派为一体的上海市中医骨伤科医疗协作中心。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以石氏伤科为主、集上海伤科著名流派为一体的上海市中医骨伤科医疗协作中心。建于1986年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研究所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与关节病理学”三级实验室,具备了进行骨与关节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系统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本着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并为临床服务的宗旨,研究所于2001年起转制到曙光医院,与医院骨伤科、骨伤科教研室和骨伤科研究室实行所、科、室一体化的管理体制。2006年5月30日,在上海市卫生局、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医院领导的共同关心下,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传承工程项目之一,由上海市名老中医石印玉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共同组建的石氏伤科医学中心正式成立。由享誉海内外的石氏伤科学术继承人、上海市名中医石印玉教授领衔,秉承具有130余年历史的“石氏伤科”治伤理论和经验,结合现代最新研究成果,采用中西技术,诊治各种骨伤科疑难病症。2001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课题3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部市级课题14项,局级课题10项,横向课题4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等部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个人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38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部;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授权1项;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生8名,硕士生19名。 科室特色装备 关节镜(Stryker-3000,美国),27万元 万能研究显微镜(中国),7.6万元 双能X线骨密度仪(DPL-L,美国),100万元 骨物质仪(中国),5.8万元 X线C臂透视机(Philips,荷兰),69万元 肌电图(共享)(keypoint-300,丹麦),41.3万元 医学图象分析管理系统(Cmisa-99B,中国),38万元 MES肌肉功能分析仪(01S20,美国),86万元 C型臂数字减影机(Philips,荷兰),223万元 硬组织切片机(LEICA RM 2165,美国),$2万元 CMIAS-99B型仪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PIII500/BG128M/17,中国),22万元 基因分子定量PCR扩增仪(ROCHE,美国),56万元 电动植皮机(Zimmer,美国),8万元 手术显微镜(Vario/588,德国),60万元 关节镜(C3110,美国),35万元 FDM-PACS系统(中国),13万元 CT机(共享)(BRILLANCE,以色列),620万元 MRI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共享)(1.5T,美国),1143万元 X线C臂透视机(德国, 西门子),60万元 超声骨密度仪(GE,美国),$2.5万元 双能X线骨密度仪(GE Lunar,美国),$13万元 学科带头人介绍 石印玉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4年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到曙光医院工作,并随父石幼山先生临证研习石氏伤科的理论和经验。先后任曙光医院骨伤科主任,曙光医院院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病研究所所长。现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在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中,石印玉教授系统整理了石氏伤科传统经验,体现其特色和价值。同时他立足当代,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病、脊柱疾病方面开展大量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先后承担国家九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课题十数项。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奖、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卫生局临床医学成果奖、等部局级奖项10余项。主编和参编《石筱山、石幼山治伤经验及验方选》等著作20余种,发表论文近60篇。目前石印玉教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会长、国家新药审批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骨伤杂志》副主编,《中医骨伤》、《中医正骨》编委。 詹红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主任、曙光临床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主任、石氏伤科医学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中医骨伤科学”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西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分会委员,《中国骨伤》杂志编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器官纤维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颈椎病、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病等的防治研究及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学的研究工作。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有:①系统整理研究治疗颈椎病技术——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获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首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在国内推广应用;②根据石印玉教授提出的“骨节错缝、气血不通、筋骨失和”为退行性颈腰椎病发病关键病机的观点,建立无创伤性家兔颈椎病模型,深入研究了手法及中药防治颈椎病的作用机理,获浙江省科技奖三等奖;③开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研究,系统研究并部分阐明了中药综合改善骨骼质量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④完善了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评价的技术方法,建立了相关的中药含药血清实验方法及其质量控制规范,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⑤研究补肾、柔肝中药对软骨细胞生物功能的影响,阐释中药修复软骨损伤的生物学机制,获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⑥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研制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6类新药——密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病的新药软骨利和金力胶囊等中药制剂。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支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7项,获省部级奖励11项,发表论文69篇,主编或编写教材、专著15部(种),申请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1项)。2000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03年入选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2005年当选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 科技成果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补肾中药综合改善骨骼质量作用优势的新认识(石印玉)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2)芪麝颈康丸治疗颈椎病的应用基础研究(沈陪芝③,徐宇⑦)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1)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益气化瘀方延缓其退变的机理研究(沈陪芝③,徐宇⑦)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4)补肾、柔肝中药对软骨细胞生物功能的影响(石印玉①,曹月龙②) 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2)益气化瘀法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机理研究(沈陪芝③,徐宇⑦)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补肾、柔肝中药对软骨细胞生物功能的影响(石印玉①,曹月龙②)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补肾益精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细胞学研究及对此方法的评价(石印玉①,赵咏芳②)

肛肠科

科室简介: 优势项目:1肝纤维化;2肝硬化;3脂肪性肝病 科室临床特色 肝硬化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市中医肝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研究室及国家教育部中医内科重点学科的临床重要组成部分,是本院A级特色专科。该科临床和科研密切结合,以中医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导致的肝纤维化为主攻方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为特色,疗效显著。如慢性乙肝肝纤维化6个月的病理组织学逆转率达52-58%;有效地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轻度曲张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和减轻食管静脉的曲张程度,有效地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中重度曲张患者的上消化道累计出血的概率和改善生存率;改善乙肝后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证候和糖代谢异常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疗法;脂肪肝3-6个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73.08%。 肝硬化科的临床优势由深入的基础研究作后顿。肝病研究所目前实验室面积约400M2,拥有价值1000多万元人民币的仪器设备,其中一些大型仪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常规开展生化、病理、细胞分离与培养、分子生物学、肝损伤肝纤维化等各种体内、外动物实验模型等肝病实验技术。实验室逐步实行了对外开放,接受全国各地学者或研究生到本实验室工作,并已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布朗大学医学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美国杰斐逊大学、芬兰Kuopio大学、埃及Minia 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机构合作开展中医药研究,扩大了中医药的国际影响。与国内2家医药企业开展合作。 科室业务发展 肝硬化科自2001年底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迅速。病床数量由初期10张发展到目前23张,门诊量由无到目前东西两院开设专家门诊和专科门诊,年超1万患者。科室在治疗各种非传染性肝病、特别在中医药防治肝硬化临床和研究方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每年有不少患者专程从国外和外地前来就诊。 肝硬化科属于研究型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临床医生不但从事日常的医疗工作,也承担高级别的科研任务。已经完成的“扶正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研究”和“扶正化瘀胶囊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课题,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科研结果。目前承担的国家973课题和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要进一步提高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在用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肝二科合用抗病毒疗法治疗慢乙肝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疗效更为显著。科室还着力于提高肝硬化并发症的临床疗效的研究。先后在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和再出血、纠正肝硬化合并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科室开发了脐部敷贴腹水外治法并添置了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增加了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手段并提高了疗效;添置了电脑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加快了病变肝脏的修复。 在大力发展业务的同时,科室吸引了各级别人才前来深造。承担了每年30多名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的培养任务,也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 科室历史沿革 肝病研究所的前身是上海中医学院晚期血吸虫病研究小组,由著名老中医王玉润教授在七十年代末创办,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晚期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的研究,所属中医学科1983年被国家确定为我国首批中医博士点之一。1985年改名为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肝硬化研究室。1989年研究室列为上海市高教局第二批重点学科建设部门。1993年研究室扩编为肝病研究中心。1995年得到资助,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实验室。1995年又得到资助,作为上海市教委第三批重点学科建设部门。1996年3月经上海市卫生局审批成立肝病研究所。2000年12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3级实验室评估,成为我国首批最高等级的中医实验室,常规开展生化、病理、细胞分离与培养、分子生物学、肝损伤肝纤维化等各种体内、外动物实验模型等肝病实验技术。为了适应国家关于科研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推进大学临床研究所体制、机制的转变,加强中医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建设,经大学领导研究决定,研究所于2001年9月5日起整体转入曙光医院,并在曙光医院开设肝二科。2001年底同时成为上海市教委的第四期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和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之一部分。2002年与曙光医院其他科室联合申报上海市中医肝病临床医疗中心获得成功。2004年研究所参加筹建了上海市高校中医内科学研究院,获得市教委资助。2005年参与上海市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的建设,成为上海市第二批重点学科。 国际合作 肝病研究所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合作,联合开展中药复方“扶正化瘀片”治疗慢性丙性肝炎肝纤维化的II期临床试验,已获美国FDA(美国FDA的IND76595)的批准;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开展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基础研究;与芬兰Kuopio大学Hani El-Nezami、Hannu Mykkanen教授合作开展中药影响肝细胞AFB1功能的实验研究;与埃及Minia 大学合作开展中医药预防慢性丙性肝炎的研究;与Hani El-Nezami教授合作开展中药影响肝细胞AFB1代谢的的实验研究。并成功合作申报上海市白玉兰基金,开展中药联合益生菌预防肝癌的研究;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开展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肝病所成员应邀参与美国NOVA出版公司的“乙型肝炎研究进展”专著的编写。

普内科

科室简介:乳腺症胃肠症

内分泌科

科室简介:内分泌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科室全称: 消化科       优势项目:1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3肠易激综合症;4溃疡性结肠炎          科室员工数:18人 ;学科带头人:蔡淦,郑舜华 ;博士生导师:蔡淦           主任医师数:2人 副主任医师数:5人 主治医师数:6人 住院医师数:5人        科室临床特色:   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上海市脾胃病诊疗中心,上海中药医大学A级专科,成立了脾胃病研究室(Ⅰ级实验室)和上海市名中医蔡淦工作室。现设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专科病房床位54张,目前人员18人,有上海市名中医1人,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留学回国人员1名。专科还承担国家、部、局级课题的临床科研工作。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等的教学工作。 专科以中医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要诊疗手段,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胃癌防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等治疗方面有自身特点。学科主要拥有独特传统制剂5种。本专科开设有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等特色专病门诊。拥有电子纤维胃镜(EPK-1000、EVIS-2),24PH食道监测仪(M-KⅢ),电子纤维肠镜(PC-3801)等医疗设备近百万元。 经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已形成个12病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并在不断补充和完善。参与编写《上海市中医临床诊疗常规》、《上海市中医临床护理常规》中脾胃病部分(胃痛,胃癌,泄泻,腹痛等章节)。     科室业务发展   专科门诊量逐年上升,重点专病占消化科门诊比例大于80%以上,外地病人数占20%。本脾胃病专科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整理和挖掘历代有关中医脾胃疾病的文献,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运用中医药防治胃肠道肿瘤及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丰富提高消化疾病的诊治水平,以中医药防治现代消化疾病研究中的新方药、新思路、新理论及现代研究认识为突破口,带动科室医教研工作的全面提高。常用院内制剂有:乐胃冲剂(莪连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清胃合剂治疗湿热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宁灌肠液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连芙胃和口服液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黄杏润肠片治疗脾虚型便秘。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

科室简介:    科室全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     优势项目:1慢性心衰;2冠心病;3高血压;          科室员工数:27人 ;学科顾问:严世芸;学科负责人:蒋梅先;       博士生导师:1严世芸;2蒋梅先          主任医师数:4人 副主任医师数:9人 主治医师数:9人 住院医师数:5人        科室临床特色:该学科主攻冠心病和心力衰竭两大病种,以中西医结合、内外科联手全程、全方位的诊疗是该科室的临床特色。 1、冠心病 稳定性冠心病(稳定劳力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病期、不同类型冠心病,已初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专病诊疗特色,已建立中医药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诊疗常规。 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已实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全方位干预。心内科在及时开通病变冠脉(PCI 或溶栓)的同时,采用中药加载治疗,成功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时的胸痛,成功抢救AMI时泵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电风暴”等;并积极配合心外科,在围手术期进行中医药联合干预,成功地解决了部分糖尿病患者CABG后创口愈合困难、胸腔顽固性积液等问题。此外,目前在实施市科委重大攻关课题-“AMI后中医综合心脏康复”的同时,开设了AMI后中医综合心脏康复病房,把中药干预、放松功干预、健康教育和运动处方等联合应用与AMI后早期心脏康复,已收到良好的临床效应。 冠心病一级预防:以中西医结合方法重点防治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等冠心病高发人群,开设专病门诊,建立病员数据库和病员俱乐部,防、治结合,充分进行“治未病”干预。 2、心力衰竭 心衰一级预防:包括对可能发展为心衰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心血管病科对冠心病、高血压、原发性心肌病、慢性房颤等疾病作好注册工作,贯彻中医“治未病”的防治宗旨,作好心衰的一级预防。在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疾病的同时,将已有的抗心衰验方应用于心衰一级预防,取得可喜的临床疗效。 心衰急性加重期:心血管科的特色制剂坎离颗粒、强心饮等可有效改善此期的临床症状。根据已制定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该学科重点实行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结合干预,并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能更迅速、持久地缓解症状。 心衰二级预防:以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方案治疗慢性心衰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活动耐力,减少及心血管事件和心衰加重住院次数,大大减少心衰年医疗费用,真正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开辟新途径。能以CRT对心衰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心外科支持下对风心、先心进行手术后进一步予以心衰二级预防。    科室业务发展 学科在曙光医院东、西两部均设有心血管病房,共有床位75张(含CCU);开设了心衰、冠心病及AMI后中医综合心脏康复病房。CCU配有全套进口心电监护设备。学在科建有心导管室,有技术熟练的心导管医师,可进行永久起搏器安装、冠脉造影(CAG)、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电消融等多项心血管介入诊疗,有效地抢救心血管危、急、重症;以及与本院心外科的协作联合(CABG、瓣膜及先心手术等),均为中医药干预心血管危重急症提供了有力的风险保障。 心血管专科门诊开设了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代谢综合征等专病门诊,由具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副主任医师坐诊,在诊疗过程中强调个体化原则,精心为每一个病员选择最佳的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心血管功能检查室,能高质量地进行心电图、心率变异、心电向量、QT离散度、心室晚电位、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以及运动平板等心血管功能检测。07年增设了便携式超声心动图检测仪,并开展了气体再呼吸法检测心肺储备功能等。           科室历史沿革 心血管病科已有30余年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著名老中医张伯臾教授的主持下,开展中医药治疗急性心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的研究,先后形成“心痛散”,“心梗复元方”、“高三方”和“高五方”等院内制剂和协定处方。1978年,张伯臾教授的“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一文和“张伯臾治疗冠心病计算机程序”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科技二等奖。80年代重点进行中医药治疗冠心血瘀证和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七五”攻关课题,研制了“复方血竭胶囊”等院内制剂。90年代起主攻慢性心衰和冠心病,研制出“麦冬注射液”、“双龙丸”、“鹿角方”、“坎离颗粒”、“强心饮”等院内制剂;各级科研立项近20项,先后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名医张伯臾的传人严世芸教授等对心病诊治进一步提出了“ 重视调中,重调气血”、“心肾并治”、“从五脏论治心病”等学术思想,用于慢性心衰和冠心病的防治中,取得了可喜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本学科不懈地进行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冠心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2003年整合心内科、心导管室、心血管功能检查室、心外科等中西医科室及辅助部门,组建了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诊疗中心,成立了严世芸名中医工作室,建立中医心脏网(tcmcardio.com)和“心之友”病员俱乐部,宣传科学,指导患者的心脏康复,并于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过2年余发展,目前学科在心力衰竭和冠心病防治方面已具备中西医结合、内外科联手全程、全方位的诊疗能力。200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心衰优势病种立项。    科室特色装备 CCU监护(全进口,2套)、自动除颤体外起搏(3台)、呼吸机、无创心排量检测仪 心功能检测:运动平板、HOLTER、ABPM、脉象仪、便携式心超、电脑心电工作站 心导管室:心脏血管造影X系统(大C臂)、离心泵灌注系统、八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泵  。  学科带头人介绍 严世芸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40余年,熟悉中医历代经典,擅长于中医内科,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病颇有造诣,疗效显著。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医药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学评审组副组长,全国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改革与发展专家咨询组成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医院管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管理学会顾问。《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编委。先后获上海市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蒋梅先教授,硕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曙光医院名中医。心血管科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重点学科执行负责人,兼任曙光临床医学院西内教研室主任。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张伯臾、上海市名中医严世芸,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教研工作20余年,谙熟中、西医理论,擅长于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常见疾病,尤其是心力衰竭、冠心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血瘀证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等学术职务。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科技成果 1.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鹿角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机制研究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3等奖(2002)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       3.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文献类3等奖(2004)中医医籍通考     

神经内科

科室简介:一、科室概况 神经内科现有病床39张,门诊诊室2间。本科拥有医生9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6人。科室临床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科室同时承担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任务,是国家药品食品管理局临床药物验证基地之一,是上海市神经内科学会、中西结合脑病学会、中医脑病学会成员单位。通过互相学术交流、信息沟通,支持我科医、教、研工作同步平衡发展。 二、医疗工作 (一)、诊疗特长 神经内科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中风(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颤证(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抽动秽语症等),痿证(运动神经元病、肌无力),痛麻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病),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病变),脑钝(早期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面形病(面瘫、面肌痉挛、面肌萎缩),癫痫等病证。 (二)、技术手段: 针对神经内科常见病证,我科对中风患者及高危人群跟踪服务,对中风采取序贯治疗,进行阶段性中医辨证及神经定位,强调药物与康复相结合,针药并举,冬令防凝,夏季防粘,防止卒中或再中;对颤、萎、痛麻、面瘫、脑钝等症发扬我科特色中医辨证、中药从因论治,使单纯西药所不及的难度和深度的治疗问题达到缓解和解决。其中对中风偏瘫及各类病种所致的肢体运动障碍者予以指导并提倡自助式康复、理疗,同时施以内服外治、针灸、按摩,使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得到超早期防治。 中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救治,并注重序贯治疗,配合康复、针灸、理疗,具有一定特色。 运动神经元病:该病以“痿病”为主攻方向,在继承“脾肾学说”,发展“滋培水土”治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创新工作,将具有“简、便、验、廉”特点的中药复方“复元生肌颗粒”,以补先天,培后天为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及中风后肌萎缩,治疗总有效率达75%以上。 面形病(周围性面瘫):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内服外敷,自我康复(中频治疗仪、牵正操),已形成一定特色。治愈率达90%以上。 帕金森病:设有专病门诊时间。形成中西药相互协同用药,以达增效减毒效果。 三、教学工作 科室参加了本科生、七年制研究生、夜大学的《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近4年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科室设有专科示教室,配备影像、图片、临床资料检索指导册、中医辨病辨证指导等专科资料,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认识神经科疾病特征性临床表现,提高学习效率。科室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和见习教学基地,设置专人负责临床带教及考评,担任七年制研究生、研究生、博士生的带教任务,并承担对留学生、进修生的临床带教及评议工作,带教工作全年达70余人次。 科室常规开展科内业务教学交流以加快业务教学能力提高,同时经常组织科室成员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班及专题讲座,参加全市的“神经科沙龙”和各类学会组织的学习活动。 四、科研工作 我们积极开展中风、运动神经元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科主要病种的科学研究,目前我科进行的课题有:上海市卫生局课题——复元生肌颗粒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临床对照研究;上海市教委课题——生地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同时,本科室负责或参加了十余项SFDA临床药物验证研究。    近年来参加编写专著5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糖尿病专科

科室简介:协作承担了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糖尿病足坏疽早期病变的临床研究”;作为协作单位参与了国家科技十五攻关计划——“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防治优化方案研究”的临床研究工作;与眼科合作共同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任务——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征候特征研究的课题;独立承担上海市科委课题——“灵异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上海市教委课题——“三黄片对糖耐量异常的干预”已立项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特色诊疗方案和临床疗效评判标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临床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尤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方面有自己的特色研制了糖衡123号系列冲剂灵异胶囊等院内自制制剂其疗效经多年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得到肯定在建立和执行与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相适应的诊疗与护理标准规范的同时还开展了糖尿病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科研主攻方向是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防治开展了糖尿病治疗领域历代中医文献资料经方验方的整理与研究并出版了专著《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学科带头人沈远东主任医师主要负责人虞芳华陆灏副主任医师主要成员张明徐佩英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科

科室简介:科室全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 优势项目:1慢性心衰;2冠心病;3高血压;          科室员工数:27人 ;学科顾问:严世芸;学科负责人:蒋梅先;       博士生导师:1严世芸;2蒋梅先          主任医师数:4人 副主任医师数:9人 主治医师数:9人 住院医师数:5人      科室临床特色   该学科主攻冠心病和心力衰竭两大病种,以中西医结合、内外科联手全程、全方位的诊疗是该科室的临床特色。 1、冠心病 稳定性冠心病(稳定劳力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病期、不同类型冠心病,已初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专病诊疗特色,已建立中医药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诊疗常规。 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已实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全方位干预。心内科在及时开通病变冠脉(PCI 或溶栓)的同时,采用中药加载治疗,成功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时的胸痛,成功抢救AMI时泵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电风暴”等;并积极配合心外科,在围手术期进行中医药联合干预,成功地解决了部分糖尿病患者CABG后创口愈合困难、胸腔顽固性积液等问题。此外,目前在实施市科委重大攻关课题-“AMI后中医综合心脏康复”的同时,开设了AMI后中医综合心脏康复病房,把中药干预、放松功干预、健康教育和运动处方等联合应用与AMI后早期心脏康复,已收到良好的临床效应。 冠心病一级预防:以中西医结合方法重点防治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等冠心病高发人群,开设专病门诊,建立病员数据库和病员俱乐部,防、治结合,充分进行“治未病”干预。 2、心力衰竭 心衰一级预防:包括对可能发展为心衰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心血管病科对冠心病、高血压、原发性心肌病、慢性房颤等疾病作好注册工作,贯彻中医“治未病”的防治宗旨,作好心衰的一级预防。在积极治疗这些基础疾病的同时,将已有的抗心衰验方应用于心衰一级预防,取得可喜的临床疗效。 心衰急性加重期:心血管科的特色制剂坎离颗粒、强心饮等可有效改善此期的临床症状。根据已制定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该学科重点实行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中西医结合干预,并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能更迅速、持久地缓解症状。 心衰二级预防:以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方案治疗慢性心衰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活动耐力,减少及心血管事件和心衰加重住院次数,大大减少心衰年医疗费用,真正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开辟新途径。能以CRT对心衰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心外科支持下对风心、先心进行手术后进一步予以心衰二级预防。      科室业务发展 学科在曙光医院东、西两部均设有心血管病房,共有床位75张(含CCU);开设了心衰、冠心病及AMI后中医综合心脏康复病房。CCU配有全套进口心电监护设备。学在科建有心导管室,有技术熟练的心导管医师,可进行永久起搏器安装、冠脉造影(CAG)、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电消融等多项心血管介入诊疗,有效地抢救心血管危、急、重症;以及与本院心外科的协作联合(CABG、瓣膜及先心手术等),均为中医药干预心血管危重急症提供了有力的风险保障。 心血管专科门诊开设了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代谢综合征等专病门诊,由具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副主任医师坐诊,在诊疗过程中强调个体化原则,精心为每一个病员选择最佳的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心血管功能检查室,能高质量地进行心电图、心率变异、心电向量、QT离散度、心室晚电位、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以及运动平板等心血管功能检测。07年增设了便携式超声心动图检测仪,并开展了气体再呼吸法检测心肺储备功能等。           科室历史沿革 心血管病科已有30余年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著名老中医张伯臾教授的主持下,开展中医药治疗急性心梗、慢性心衰、高血压病的研究,先后形成“心痛散”,“心梗复元方”、“高三方”和“高五方”等院内制剂和协定处方。1978年,张伯臾教授的“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一文和“张伯臾治疗冠心病计算机程序”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科技二等奖。80年代重点进行中医药治疗冠心血瘀证和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七五”攻关课题,研制了“复方血竭胶囊”等院内制剂。90年代起主攻慢性心衰和冠心病,研制出“麦冬注射液”、“双龙丸”、“鹿角方”、“坎离颗粒”、“强心饮”等院内制剂;各级科研立项近20项,先后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名医张伯臾的传人严世芸教授等对心病诊治进一步提出了“ 重视调中,重调气血”、“心肾并治”、“从五脏论治心病”等学术思想,用于慢性心衰和冠心病的防治中,取得了可喜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本学科不懈地进行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冠心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2003年整合心内科、心导管室、心血管功能检查室、心外科等中西医科室及辅助部门,组建了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诊疗中心,成立了严世芸名中医工作室,建立中医心脏网(tcmcardio.com)和“心之友”病员俱乐部,宣传科学,指导患者的心脏康复,并于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过2年余发展,目前学科在心力衰竭和冠心病防治方面已具备中西医结合、内外科联手全程、全方位的诊疗能力。200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心衰优势病种立项。    科室特色装备 CCU监护(全进口,2套)、自动除颤体外起搏(3台)、呼吸机、无创心排量检测仪 心功能检测:运动平板、HOLTER、ABPM、脉象仪、便携式心超、电脑心电工作站 心导管室:心脏血管造影X系统(大C臂)、离心泵灌注系统、八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泵  。    学科带头人介绍   严世芸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40余年,熟悉中医历代经典,擅长于中医内科,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病颇有造诣,疗效显著。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中医药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学评审组副组长,全国中医药名词术语审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改革与发展专家咨询组成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医院管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管理学会顾问。《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中华医学杂志》编委。先后获上海市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蒋梅先教授,硕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曙光医院名中医。心血管科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重点学科执行负责人,兼任曙光临床医学院西内教研室主任。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张伯臾、上海市名中医严世芸,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教研工作20余年,谙熟中、西医理论,擅长于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常见疾病,尤其是心力衰竭、冠心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血瘀证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等学术职务。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科技成果   1.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鹿角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机制研究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3等奖(2002)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       3.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文献类3等奖(2004)中医医籍通考     

中风专科

科室简介:    集合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针灸科、推拿科等多科优势,针对病机特点,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季节、诱因、原发病、环境、社会、心理等诸因素形成的疾病特殊性,发挥中医特色,强调扶正思想,救治中风急性期与康复期。其中,风格鲜明的是中风急性期早期康复方案实施,并运用独具特点的中医针、药结合的方法救治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证实,能明显缩短住院日,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及复发率,提高有效率七个百分点,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和好评。近年来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甲级奖1项、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乙级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三2项、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上海第二界科技博览会银奖1项、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学科带头人王左主任医师,主要负责人熊旭东、魏江磊、曹康裕、主任医师,方正龙副主任医师,主要成员支惠萍主任医师、冯丽伟副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科室简介:    泌尿外科的病人数量明显增加。曙光医院泌尿外科以西医和中医为一体,除具有较强的西医治疗泌尿系统疾病能力之外,兼有中医药优势,根据不同病症作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开展了一系列泌尿外科高难度手术。如:肾、膀胱输尿管癌根治术、肾上腺巨大肿瘤切除术、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整形术、经尿道电切术等。特别我们对肾、输尿管结石病人采用体外震波碎石及手术治疗和服用自制中成药相结合,极大提高这些病人术后排石率,也明显降低病人术后结石复发率。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目的,免除病人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泌尿外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疗效独特、服药方便、副作用极少的中成药,如泌尿排石汤、前列Ⅰ号Ⅱ号方、龙胡冲剂、极阳煎等。对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癌、男子不育及性功能障碍等现代泌尿医学颇为棘手的疑难病症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得到同行及病家的首肯。     曙光医院泌尿外科现由上海医学会泌尿外科委员、专家会诊中心成员黄安康主任医师和经验丰富的程宗超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脑外科

科室简介:颅脑外伤颅骨修补的手术和治疗尤其擅长于眼眶肿瘤的开颅眶手术 首创了多种手术人路手术疗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颅骨缺损修补手法中发明了多项手术方法其中有"架桥手术法""编网手术法"等在国家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有"天幕脑膜瘤""垂体脓肿""脑脓肿的CP诊断和治疗""颅骨缺损修补新方法-自体颅骨瓣牵拉复位应用报告"等曾多次被邀参加国内国际专业神经外科学术会议1995年发明"颅骨瓣牵拉复位术"获全国星火杯发明一等奖1997年通过国家卫生部科研成果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发明解决了我国多年来年数以千计的颅骨缺损修补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中医儿科

科室简介:中医治疗各种儿科疾病

针灸科

科室简介: 科室一向注重临床、科研并举,与上海医科大学、第二医科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等相关系部有较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了针灸对多发梗塞性痴呆的临床研究;针刺对分娩镇痛的临床作用及内分泌调节机理的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

中医外科

科室简介:再结合中药口服对治疗体表感染性疾病糖尿病肢端坏死疔疮发背等有很好的效果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类皮肤疾患结缔组织疾病疗效明显 中外科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甲亢甲状腺瘤等甲状腺疾病曾获卫生部二等成果奖中外科对用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病有很好疗效且无副作用另外中外科在继承发扬老中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临床与科研结合的课题研究研制了中药特色制剂对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中医妇科

科室简介:用中医疗法治疗各种妇科疾病

心理科

科室简介:治疗各种心理问题

肝病专科

科室简介:曙光医院肝科是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之一、全国中医肝病医疗中心的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王灵台教授既是肩负领导、管理医院重任的医院院长,又是一位中医肝病专家,上海市名中医,经过多年精心研究,王灵台教授和他的同事于70年代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运用"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并研制成"补肾冲剂",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乙肝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提高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作用。另外,"抗纤复方"对治疗肝纤维化也有较好疗效。目前在现科主任陈建杰主任医师的带领下,肝科将进一步拓展中医治疗肝病的新领域,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皮肤性病科

科室简介:治疗皮肤性病

急诊内科

科室简介:急诊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厥脱总协作组组长单位。1989年王左教授带领全国急症厥脱协作组制定了厥脱证诊治规范,进行科研协作攻关,采用养阴益气法综合治疗,使总有效率增加8%,死亡率下降5%。1987年,“参附青注射液治疗邪毒内陷所致厥脱证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甲级奖;1992年,“平哮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1993年,“抗休克中药肝细胞电生理效应的检测”获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98年,“复方葶苈注射液治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并于2003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重点开展厥脱、中风、喘症、血症等救治工作,在治疗中积极发挥中医特长,并开展了中医急诊特色疗法研究与应用,如中风的序贯疗法,中风中医特色康复、梅花针拍击、经络穴位注射、负压瓶止痛等,提高危重病中医参与抢救率。对急性胰腺炎和肺动脉高压等病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科室业务发展 重点开展厥脱、中风、喘症、血症等救治工作,在治疗中积极发挥中医特长,并开展了中医急诊特色疗法研究与应用,如中风的序贯疗法,中风中医特色康复、梅花针拍击、经络穴位注射、负压瓶止痛等,提高危重病中医参与抢救率。对急性胰腺炎和肺动脉高压等病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采用养阴益气法综合治疗厥脱证,使总有效率增加8%,死亡率下降5%。

内镜室

科室简介:    我院内镜室是以诊疗消化疾病为主的临床医技科室,在东西两院均有设置。科内有高年资专职医师4名,专职护士2名,并配备世界领先的奥林帕斯、潘太克斯电子内镜和高频电治疗仪等设备,科室服务宗旨: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良好的信誉-----让患者放心;一流的技术-----让患者称心;规范的服务-----让患者舒心。

友情链接

上海曙光医院

电话:021-53821650

地址:上海市普安路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