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概况

别名:广医二院

性质:三级甲等

电话:86-020-34152299/86-020-34152282

地址:

专家答疑 预约检查 极速问诊
药学部

科室简介:   戚区医院耳鼻咽喉科现有副主任医师三名,主治医师三名,开展项目较为齐全,耳科:多项耳显微外科手术(鼓室成型|~|||型,乳突根治术,外耳道闭锁成型术);鼻科:鼻内窥镜手术,鼻腔肿瘤根治,上颌窦根治术,鼻侧切开术;咽喉科:喉显微外科术,软腭成形术,喉癌根治术等。   该科在常州地区率先开展了显微支撑喉镜手术,在治疗喉部疾患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较早开展了功能性鼻腔内窥镜手术(FESS)。

病理科

科室简介:

输血科

科室简介:

家床卫防科

科室简介:   白内障超声乳化是该科的特色项目,它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好的特点;开展六年来已成功手术三千余例,在常州地区及周边县市享有良好声誉,并有上海专家定期上门手术指导。另外,该科还开展了抗青光眼手术、眼外伤、眼内异物摘除术、眼整形手术(包括双眼皮手术、上睑下垂矫正术)等,并且运用同视机、视频治疗仪等治疗青少年远视、近视和弱视,收到良好疗效。

健康体检中心

科室简介: 一、健康体检中心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体检工作始于1987年。1987年成立华侨港澳同胞保健中心(现高级医疗服务部门诊的前身),随即开展体检业务,常规体检项目均在一层楼内进行,各专科检查及总检均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资深医师负责,保证体检质量,是广州市最早开展“一站式”服务的体检中心,也是广州市指定的干部保健中心,常年为市、厅、局级干部和市离休干部提供健康体检服务。 为适应健康体检事业的发展趋势,医院扩展了门诊体检业务用房,面积达1300m2,并成立了独立的体检中心。目前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包括高级医疗服务中心VIP体检部和门诊健康体检两部分,场地面积分别为933平方和1382平方米。 体检中心各功能区域布局明晰合理,环境优雅舒适,已实行“医检分离”。高级医疗服务中心二楼VIP体检部和门诊十楼健康体检部均为健康人体检的专用场所。均设置有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专科,配置有X光机(CR、DR)、心电图、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颅多普勒及乳腺红外线扫描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使检测和诊断有了可靠的硬件保障。体检设备专供健康人体检使用,形成相对独立的体检系统,常规体检项目均在一层楼内完成,高知、高干、VIP体检在高级医疗服务中心门诊进行,普通体检和大型团体体检则由门诊健康体检部承担,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极具人性化的特点。 健康体检中心拥有一支中高级职称的资深专家和医技人员组成的体检队伍,现有医护人员41名, 其中:医师26名,护士15名,高级职称13名,中级职称21名。 健康体检中心承担了高知、高干、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体检、升学、入职体检、个体健康体检等团体、个人体检任务。设计有多种体检套餐,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朋友的需求,并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为您量身定做更为个性化的体检项目组合。 2005年我院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客服中心拓展部统一负责体检业务的联系接洽、组织协调、对外联络、检后跟进等工作,客户服务中心前台服务部承担检后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等工作,使体检前的联系组织更具专业与条理,体检过程更专注与规范、体检后续服务更落实到位,做到检前、检中、检后服务一体化。 健康体检中心以规范的管理、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诊疗技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完善的体检后续服务赢得了团体与个体客户的认同与信赖。近日荣获“广州地区2008最受欢迎体检机构”荣誉称号。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广医二院健康体检中心将秉承“关注健康、关爱生命、质量为首、诚信服务”的宗旨,坚持“更好的质量、更好的服务、更好的环境、更合理的费用”的理念,恪守职业道德,竭尽全力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健康体检中心服务特色 健康体检中心凭借本院的先进设备,先进的检查技术和优秀的医技人员,本着“以人为本,以质为首”的服务宗旨,为体检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依托本院先进的医疗技术、优秀的学科群体等雄厚的医疗资源,为体检者提供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和完善的后续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管理、专家门诊,以及为需进一步治疗的朋友优先提供检查、手术、住院等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利用本院完善的信息网络化系统,为每位体检者建立永久的健康档案和优质的健康服务平台。 一站式服务 所有体检项目安排在同一楼层完成,并设有专业人员为您提供全面贴心的体检导向服务; 个性化服务 体检中心设有各种不同需求的体检套餐供选择,并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为您量身定做更为个性化的体检项目组合。 上门体检服务 为了不影响受检单位的正常运作,中心可根据客户要求直接派出体检队上门为单位员工提供健康体检服务。 一条龙服务 对有重大异常体检结果的体检者,中心会及时通知本人,并负责优先预约教授、专家作进一步诊治,如有需要可优先安排住院治疗。 健康指导服务 根据您的体检结果对您的身体健康状况作出医学评估和指导建议,派出医学专家上门解读体检报告,提供健康指导和诊疗意见。 健康档案管理 在我院微机管理系统内为客户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体检异常人员进行追踪回访。中心对客户的健康资料严格保密,妥善保管,只有本人方可查阅。 就医预约服务 为VIP客户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提供免费预约和全程导医导诊服务,可在约定时间内为您安排经验丰富的副主任以上专家诊治,优先安排检查、治疗或住院,协助办理就医过程的各种手续。为体检单位员工免费开通“电话预约”服务。 三、健康体检中心咨询门诊 VIP体检部咨询门诊 开诊时间:星期一~星期五 下午2:30~5:30 开诊地点:高级医疗服务中心二楼VIP体检部 门诊健康体检部咨询门诊 开诊时间:星期一~星期五 下午2:30~5:30 开诊地点:门诊十楼健康体检部 四、体检预约 体检时间:每周一至周六上午8:00~12:00 不提前预约的,可在体检当日按体检须知即可进行体检。请您于上午 9:00之前到门诊十楼健康体检部或高级医疗服务中心二楼VIP体检部,选择体检项目,填写体检表格,交纳体检费用后即可进行体检。 为了您的体检更加快捷方便,我们建议您提前预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为您服务! (一)个人体检预约:(仅用于高级医疗服务中心VIP体检) 1、电话预约: 请您致电广医二院高级医疗服务中心VIP体检部:020-34152552 ? 确定体检日期、体检套餐及体检有关要求等; 预约人员告知健康体检注意事项; 体检当日交纳体检费用,领取体检费发票; 领取体检指引单,在导检人员的引导下依照健康体检流程进行体检。 2、网上预约 您可以发电子邮件到http://www.gyey.com/→健康体检,告诉我们您的个人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体检套检、体检时间,并留下您的电话或电子信箱; 我们收到您提交的资料后,将由我们给您安排具体事项; 我们将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告知您健康体检的注意事项及具体的体检时间; 体检当日交纳体检费用,领取体检费发票; 领取体检指引单,在导检人员的引导下依照健康体检流程进行体检。 (二)团体体检预约: 10人以上的体检,请提前办理预约,确定体检项目,体检人数,体检时间,体检中心将根据单位对体检的具体要求安排体检。 1、现场预约: 请您到广医二院客户服务中心,我们为您确定体检日期及体检套检; 领取体检注意事项和体检指引单(体检指引单可于体检当天现场领取); 依照约定时间和体检安排以及体检流程进行体检。 2、电话预约: 请您致电广医二院客户服务中心:020-34152283、020-34152281、02034152207; 确定体检日期及体检套餐及体检有关要求等; 预约人员告知健康体检注意事项; 领取体检指引单(也可于体检当天现场领取); 依照约定时间和体检安排以及体检流程进行体检。 3、上门预约: ? 请您致电广医二院客户服务中心约定上门面谈时间及要求,我们将依时上门为您服务。联系电话:020-34152283、020-34152281、02034152207; 其余按双方约定的内容,依照上述流程进行。 五、健康体检中心服务承诺 1、尊重每位客户,维护每一客户的隐私权; 2、保证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准时性; 3、对体检结果由资深医师进行健康评估; 4、免费解读健康体检报告; 5、免费为体检团体提供健康讲座及保健咨询服务; 6、免费开通体检后续医疗服务“绿色通道”。

整形美容外科

科室简介:

家庭病床科

科室简介: 一、家庭病床科简史 家庭病床是针对患者疾病急性期过后的恢复期,由医护人员上门治疗的一个新兴医疗服务项目 是指开设在患者家中,集家庭医疗、护理、保健、生活料理、功能康复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服务。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衰老,慢性病越来越多,而医院有限的病床难以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家庭病床的建立,不仅缓解了住院难的状况,而且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避免了来往路途的劳累和就医排队之苦,加之与家属之间的感情交流,周到照顾,治疗同时享受天伦之乐,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利于疾病的康复。 家庭病床科创建于1984年 最初是由新医科 内科门诊负责家庭病床诊治工作 为了解决家庭病床病人就诊难 看病难的问题,1988年3月医院正式成立了家庭病床科 家庭病床科成立后,制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随着业务量的扩大,医院选派了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来负责家庭病床科的工作 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方便家庭病床的治疗和护理,解决病人及家属的后顾之忧,全院各专科医护人员以积极态度大力协助家庭病床科上门为病人诊治。家庭病床科是市内市级医院中最早将家庭病床设为独立科室的医院之一,为此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家庭病床科曾接待了本市多间医院同行的参观。 目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家庭病床科配备有中、高级职称的富有临床经验的专职医护人员,负责全院各科出诊医务人员的调配管理工作。由于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技术力量,使家庭病床的工作的质量得以保障,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家庭病床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拓展社区医疗服务为目标,不断提高家庭病床科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从而杜绝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随着社会需求变化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追求,目前家庭病床科正跳出传统的医疗模式,着手开发家庭医疗、护理、健康咨询和生命周期保健等更多更广的社区医疗服务项目,并以全新的面貌为社区居民提供快捷的医疗服务,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二、专科临床特色 家庭病床科目前的专科特色是扩大预防,开展健康体检、疾病普查、防治疾病,开展家庭条件下的康复医疗,宣传、普及防治疾病、家庭医学保健知识。选择适当病种,进行疗效观察,研究治疗、预防和康复措施,不断加以总结。 三、家庭病床科专科常见疾病 家庭病床科一般只在所负责的地段内建立家庭病床。家庭病床收治病种的范围是: (一)、病情适合在家庭医疗的老年病、常见病、多发病患者。 (二)、出院后恢复期仍需治疗、康复的患者。 (三)、老弱病残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患者。 (四)、适合家庭病床治疗的部分妇产科、传染病、职业病、精神病患者。 (五)、晚期肿瘤需要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患者。 四、专家介绍   毛惠南 科室专家简介: 家庭病床科创建于1984年现有专职副主任医师一名,兼职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多名,主管护师多名 科室成立以来 贯彻执行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强化科室管理 积极开拓和发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 极大的方便了广大患者,深受群众的欢迎。 联系电话 :020-34153412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家庭病床科主管医生毛惠南多年以来不断探索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加以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在《中国综合医学》、《中国老年学杂志》、《全国防治心脑肾病学术论文集》等数种刊物中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好评。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心绞痛”一文被选为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学术研讨会大会交流论文。“老年人中风后遗症治疗”一文经专家评审被推荐到全国防治心脑肾病第三届学术交流。论文“中西医结合加针灸治疗老年人心绞痛临床探讨”被国家级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刊出,并经中国综合医学专家组评定为一等优秀论文。

血液净化中心

科室简介: 营养科座落在我院住院大楼的左侧,建筑面积四百多平方米。担负着全院职工和住院病人的饮食供应和治疗饮食工作。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之一。 营养科设主任一名,配有营养师、财会、出纳、采购、保管以及二名一级厨师,多名二级厨师。在院长的领导下,有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全科工作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为保质保量的完成职工和病人的饮食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营养科主要负责供应病员饮食。科配餐员每天主动到各病区病床前为病人订餐,待科室工作人员制作好后,将热菜热饭亲自送到病人闲前。本科还承担着制作治疗饮食的工作。根据临床需要,医院住院病人的饮食分为普通饮食和治疗饮食两种。普通饮食包括普食、半流质、流质三种。治疗饮食种类繁多,如:糖尿病人膳食、高热能膳食、高蛋白膳食、少盐膳食、无盐膳食、少渣膳食、高纤维膳食等等。我科不仅解决了住院病人的就餐,而且为临床医师的治疗工作起到了积极地配合作用。我们主要以开展肠内营养为主,通过肠内营养可以起到:保护肠粘膜屏障,直接为肠粘膜提供营养物质,刺激肠道激素和消化液的分泌,刺激肠蠕动,符合生理,易于消化吸收,提供全面的营养,并且价格低廉。为癌症病人提供了一定的营养支持。 我科全体工作人员在院长的领导下,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在食品的采购、加工制作以及储存保管中,坚决按照食品卫生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为医院的正常运转和病员的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地配合作用。

性病专科

科室简介: 四川省肿瘤医院图书馆坐落在医院建筑群的东面,位于干部病房的一楼。这里馆舍宽敞明亮,窗明几净,环境幽雅。 医院图书馆的建馆工作与肿瘤医院的筹建运作同步进行,始于80年代初,至今已跨越20余年的发展历程。建馆之初,以全新的开放视角,密切结合建院目标,紧跟专业任务,着眼于肿瘤专业的发展与进步,围绕肿瘤医学文献作文章。摈弃那种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面面俱到,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孤陋自闭的建馆意识。首先对本地区相邻图书馆的文献收集概况作了初步调研,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立足本院的学科属性、专业高度和发展纵深,确立藏书建设以肿瘤学文献为主,相关专业为辅,主从相依,层次分明,凸显馆藏特色的建馆思路。依托地区间相邻图书馆的丰富馆藏文献资源,结合自己的特色馆藏尽可能地满足本单位读者的需要。并且,在藏书建设的运行中,不断地认真审视和更新图书馆的服务职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进一步优化馆藏资源。面对书刊价格逐年上涨和读者对文献查阅需求不断提升的双重压力,我们适时采取减少复本措施,以保证所藏文献资源主辅相存的函盖面。加强藏书建设的针对性,紧跟时代高科技发展的步伐。以图书馆的高效运作与读者取向建立良性的互动联系,重视读者的反馈信息,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专业背景,成就了他们在评判入藏书刊内容质量方面的权威性。尊重他们的科学见解,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活动中来,努力构建精品化文献资源体系,收藏文献力求达到"专、深、新、全"。围绕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好文献储备,夯实具有前瞻性的坚实基础。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要作好直接面对和参与外部世界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前置准备。但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购书经费的有限增加,往往大大滞后与书刊价格的上涨速率,特别突出地反映在外刊的引进购入方面。图书馆采取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对主题文献以外的波及面作适度收缩。同时,又得到院领导班子极具刚性的强力支持,在执行年度预算已到中期的背景下,仍增拨近20万元补充书刊专项经费。在大部分图书馆纷纷删减入藏品种的景况下,我们图书馆入藏的肿瘤学外刊品种不但稳定,而且显著增加。文献储备的权威性、学术含量及高度得到院内外读者的充分肯定。目前,入藏的中文科技期刊300余种,英文科技期刊近80种。入藏文献品种鲜明体现出"人无我有,我无你有,你弱我强"的馆藏特色。在西南地区文献保障系统中的专业优势自不待言,成为一大亮点,就地区而言,成为不可或缺的局部强势部分。现在,宽带网已经与图书馆连通,对外交流通道已经铺好。现代资讯手段的介入,将极大地促进图书馆传统功能的改良,提升图书馆的运作效率。 我们热切希望,以我们的馆藏优势,积极参与和促进各图书馆间的实质交流,跨地区实现各兄弟馆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变一馆之藏为社会公藏。推动现有的文献资源积极向社会效益转化,在此基础上促进科技进步,与时俱进地不断提升医院应对挑战的竞争能力,占领学术制高点,实现历史性跨越。

男性科

科室简介:         泌尿外科拥有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人,是我院最早成立的外科专科之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于一体,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开展微创(不开刀手术)治疗,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抢救和诊治各种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等,在市内外久负盛名。本专科拥有等离子前列腺治疗系统、前列腺炎超声治疗仪、电子腹腔镜、弹道碎石系统、尿流动力学分析仪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泌尿外科设备,对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尿道、阴茎、阴囊、精索、睾丸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女性压力性尿失禁95%以上采用微创治疗,特点是:免除开刀手术的痛苦,对患者身体损伤小,风险低、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本专科在业务上不断开拓创新,开展的改良侧卧位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高危人群前列腺增生症、改进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膀胱癌根治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等多项微创新技术项目在市内处于领先地位。承担的科研项目《侧卧位经皮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研究》获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有5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有4项获地区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发表微创腔镜专业论文20多篇,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皮肤科

科室简介:         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多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种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骨骨折等治疗效果良好。开展项目主要有:开颅减压、颅内血肿清除、颅骨修补、多种颅内肿瘤切除、脑立体定向术等,其中脑立体定向术具国内先进水平,对治疗帕金森氏病、癫痫、三叉神经痛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

透析科(慢性肾功能衰竭)

科室简介:         内科开设有国家博士后培训基地,设内分泌科、神经科、心血管科、呼吸科、肿瘤科等二级临床科室16个,各级医护人员160人,床位数250张,糖尿病专科、神经内科被定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3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4项、市科技局课题3项、市卫生局课题13项,主编、参编医学专著、科普读物40余部。

危重病学科

科室简介: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正式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初期主要工作任务是临床麻醉。麻醉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建设,现已经成为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学科和临床一级科室。1989年开始开展手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1991年开展静脉自控镇痛(PCIA),1997年开展皮下自控镇痛(PCSA)。1993年建立麻醉后监护室(PACU),设监护床两张,1999年新手术室建成后,PACU扩大到监护床5张,拥有多功能监测仪、呼吸机、床旁血气分析仪、微量血糖仪、微量输注泵、保温装置、加压输液等设备,并配有一名专职医师,六名专职护士。1989年开始开展分娩镇痛,2001年开展门诊无痛麻醉,包括无痛人工流产、无痛胃肠镜麻醉,2004年开展无痛宫腔镜麻醉。随着医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麻醉科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业务覆盖全院所有手术科室的临床麻醉、手术病人麻醉后监护、手术后镇痛,门诊麻醉、以及危重症处理。 1989年开设疼痛门诊,1997年3月开设疼痛病房,设病床10张,1999年3月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2008年6月正式设置麻醉科的三级分科-疼痛科。 1999年6月正式成立麻醉学教研室,并被批准为麻醉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开始麻醉学硕士研究生教育。2004年9月广州医学院麻醉学系成立,由第二临床学院管理,专业负责人由麻醉科主任兼任,开始了麻醉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 麻醉科技术力量强,现共有医生25名(不含疼痛科),护士10名。医师队伍中有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8名,讲师/主治医师10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12名,在读硕士3人。人员梯队结构合理,高级职称人员均形成了自己具有特长的专业发展方向。

过敏反应科

科室简介: 四川省肿瘤医院麻醉手术科筹建于1984年,1988年随着肿瘤医院的开业,正式成立。15年来经过积极发展,目前包括三个部门、一个门诊,即麻醉科、手术室、危重医学科(ICU)和疼痛门诊。现有人员7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6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2人,护师18人,护士12人。现有40多台进口仪器设备,其中进口麻醉机10台,进口呼吸机7台,进口纤维支气管镜2台,血气分析仪2台,进口肺功能机1台,进口麻醉ICU监护仪22台,除颤仪2台,进口电控恒温毯2套,疼痛治疗仪1台,胸腔镜、腹腔镜、肠腔镜等各种内窥镜5台、超声手术刀两台。每年完成各类肿瘤手术3000多台,ICU周转病人1000余人次。门诊疼痛治疗病人1000余例,主要承担疼痛治疗及非疼痛治疗。麻醉科可完成各类肿瘤手术麻醉 。 15年来共完成和正在进行各类科研课题5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1项,省厅课题1项,院内课题3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完成科研论文、综述、译文近百篇,完成学术专著5部,已正式出版3部。 目前全体人员再接再厉,发挥优良传统,在医疗科研战线发挥更大作用。

老年病科

科室简介: 肿瘤热疗,是利用物理疗法使肿瘤组织加热(41-45C°)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温度,以治疗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已显示出很好的疗效。本科室在西南地区首家引进的SR1000型肿瘤热射频热疗机,是当前国内外用于治疗肿瘤最新一代产品,并由一批著名的肿瘤治疗专家主持临床治疗工作,该中心还拥有唯一获得美国FDA认证的SONOTHERM1000型超声热疗系统和微波治疗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肿瘤热疗中心之一,疗效达国内领先水平。

超声科

科室简介: 肿瘤的介入放射治疗是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该疗法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无痛苦、毒副反应轻微、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常规技术。 介入治疗科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影像科的二级科室,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在省内、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肿瘤介入专家。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有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三名及一批具有良好专业知识,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技、护专业人员;同时配备了一批先进的进口专业设备;专业开展肝癌、肺癌、宫颈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同时开展子宫肌瘤、肝血管瘤、各部位血管畸形及囊肿等良性肿瘤的微创治疗。特别是本科自1997开展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以来已为上百的子宫肌瘤患者解除了痛苦,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效确切、不开刀、保留子宫不影响生育、不留手术瘢痕,费用低廉等优点,连同本科近年新开展的食道癌狭窄支架置入术、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可为患者带来立杆见影的治疗效果,已成为本科的特色治疗项目之一。

核医学科

科室简介: 该科拥有先进的万级洁净手术室,手术室分手术区、工作区、学习区。适合心、胸外科、骨科、颅脑外科、泌尿外科、烧伤科、妇产科、五官科等手术使用。      科室技术力量有: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9名。      科室设备:手术间设有进口可升降旋转式吊灯,每间手术间均配有进口或国产多功能麻醉机和多参数监护仪,科室拥有全套体外循环心肺机。      目前开展的项目有:      1、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麻醉      2、体外循环灌注术      3、经口、鼻气管插管;静、吸全身麻醉      4、腹腔镜手术麻醉      5、高、中、低位硬膜外麻醉      6、腰麻、骶管麻醉      7、其他神经阻滞麻醉      8、术后镇痛及其它痛症治疗、癌痛治疗、无痛人流、无痛分娩      9、手术后复苏监测治疗      10、桡动脉、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重大手术及危重病人的监测及治疗近年来,我科有多项科技成果获区、市级科技进步奖。

伽玛刀治疗部

科室简介: 儿科医生共五名:其中主任医生一名,主治医生三名,住院医生一名。 诊治范围:小儿各种常见病及普通病,开展小儿常见恶性肿瘤的化疗(如淋巴瘤,肾母细胞瘤),取得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特色专科:根据我院儿科病员结构特点,建立了以血管瘤,淋巴管瘤的诊治为特色的专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深受广大家长及患儿的欢迎。

新生儿科

科室简介: 我院普通内科成立于一九九三年,现有医生9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包涵有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专业组。主要诊治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肿瘤疾患的早期诊断及合并症、并发症的诊治。多年来成功救治多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急症、Ⅱ型呼衰、肺型脑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等危急重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科医务人员始终热情、周到地为每一位病人服务。

肿瘤科

科室简介: 一、肿瘤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成立于1993年,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科医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不断研究探索、经验积累、设备更新以及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现在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水平的肿瘤研究及治疗中心,受到了广大患者及同行的肯定。是医院内科肿瘤诊断、治疗(化疗和生物治疗)基地。现有普通病床41张(包括抢救床2张),无菌层流病床2张(用于骨髓移植和大剂量化疗),生物治疗室1个。病区环境幽雅舒适,病房设备先进。 现有医生9人,护理人员14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科室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人,在读硕士生3人,主管护师3人,护理师6人,硕士生导师1人,培养肿瘤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设有肿瘤专科的专家门诊,逢星期四由曾波航教授主诊,解决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疑难问题。 二、专科临床特色 肿瘤科负责全院肿瘤病人的化疗和生物治疗,在学科带头人曾波航教授的带领下,主要进行肺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鼻烟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实体瘤和淋病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晚期肿瘤的并发症处理和治疗中的毒副反应的防治有独到之处。肿瘤内科医生主要负责对肿瘤病人制定诊断和治疗计划,实施全身治疗,随访病人,并开展新药临床试验。化疗前采用国际现行的ECOG体力状况评分标准,认真进行患者体能评估,对患者能否承受化疗做出正确的评价;我们统一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施行规范化疗;化疗后,认真进行化疗效果和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评价,以决定下一次化疗的方案并正确处理毒副作用。经过全科室医务工作者十余年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许多患者的好评。在省内率先进行小剂量5-FU持续静滴和大剂量5-FU持续3天静滴治疗胃肠道肿瘤,取得一定疗效;根据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已开展肿瘤时辰化疗;已开展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用于恶性胸腹水的治疗;目前已完成树突状细胞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研究,以上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肿瘤内科还开展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辅助大剂量化疗,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晚期乳腺癌,效果显著。在肿瘤治疗的远期疗效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三、常见疾病 肺癌、乳腺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鼻烟癌、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实体瘤和淋病瘤。 1. 手术前或手术后的辅助性化疗。 2. 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进行根治性化疗为主的综合性治 3. 对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恶性肿瘤病人实施间歇联合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 4. 对晚期、复发肿瘤病人实施多学科治疗,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 5. 开展恶性胸水、腹水的胸、腹腔局部治疗。 6. 对肿瘤病人实施心理、生理康复医疗。 7. 开展癌症咨询服务。 四、知名专家   曾波航:男,1991年获博士学位,浙江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内科、肿瘤科临床工作27年,同时兼任中华医学会广州肿瘤学会常委。广州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和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第一批“千百十”工程人选,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评审专家。近年主持了教育部,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局科技项目6项,主要参加国家科技项目3项,主要参加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局科技项目4项。在全国各类杂志发表论文40篇,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各一项。主讲《内科学》、《诊断学》有关内容,专业特长:淋巴瘤、肺癌、乳腺癌及胃肠道肿瘤的化疗、生物治疗及骨髓移植。       江素华:女,广州医学院毕业,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科工作20年,现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区长。专业特长:乳腺癌、淋巴瘤、肺癌及胃肠道肿瘤的化疗.       陈静琦:女,广州医学院研究生毕业,2009年获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肿瘤科临床工作20年。专业特长:乳腺癌、肺癌及胃肠道肿瘤的化疗和免疫治疗。       吴坚文:男,汕头医学院毕业,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肿瘤科临床工作20年。专业特长:肺癌、乳腺癌及胃肠道肿瘤的化疗和免疫治疗。       李宇清:女,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毕业,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科工作10余年,近年发表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的论文10余篇。专业特长:肺癌、乳腺癌及胃肠道肿瘤的化疗和免疫治疗。       黄慧:女,广州医学院研究生毕业,2004年获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从事肿瘤科工作10余年,专业特长:肺癌、乳腺癌及胃肠道肿瘤的化疗和免疫治疗。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隶属于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科研实力较强。学科带头人曾波航博士近年来主持研究多项国家教育部、省市重点攻关、省医药卫生、市教委和医院课题,获广州市科技进步奖和广州医学院科技成果奖各一个项,发表论文40余篇。科室其他成员获市科委、省卫生厅和医院资助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室目前的研究方向为树突状细胞治疗恶性胸腹水、乳腺癌相关基因、肿瘤干细胞、肿瘤的基因治疗。

心理科

科室简介: 一、心理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理科成立于1984年,是广东省及全国最早成立的综合医院心理科之一。科室开设诊室4个单元,儿童青少年咨询室1间,沙盘游戏治疗室1间,脑波治疗仪、生物反馈仪及光疗仪治疗室1间,同时还有心理测量室2间,现日均门诊量近200人次,在广东省及华南地区位居前列。同时我科还承担广州医学院本科、专科、护理各专业的精神病学及医学心理学教学任务。我科即将开设病房,人员齐备,治疗手段安全、多样。全体医护人员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专业特色 现已开展各种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对情绪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儿童青少年情绪以及行为障碍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同时开展各项心理测量,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儿童注意力和发育行为方面的测验、职业兴趣、婚姻质量以及生活幸福感等等,心理测量为广大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为帮助患者客观评价自我提供了依据。 药物治疗对于精神心理科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我科专家对于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及时、安全的控制精神疾病发作,使其尽快康复,重新融入家庭和社会。尽快减少患者本人和家人的躯体和精神负担。 科室引进了脑波治疗仪、生物反馈仪、光疗仪等多种心理治疗设备,开展了生物反馈治疗、脑波治疗和光疗,对各种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患者具有明确治疗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治疗过程安全、舒适,而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躯体疾病也具有肯定的疗效。这也使得我科的治疗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加强,我们将继续加大开展新的治疗项目的力度,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我科的特色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具有疗效稳定、持久,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我科开展的家庭治疗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治疗单位,治疗师有规律地与全体家庭成员进行面谈,促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某些变化,使得各个家庭成员觉察到自己的内在生活状态,寻找出更丰富的内在资源,使生命更加完整,家庭更加幸福。 沙盘游戏治疗是十分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适用于各个年龄阶层的来访者。沙盘能够反映来访者的组合能力、感觉统合能力、协调性以及空间感觉能力。对沙子的挖掘和堆砌能激发人的童心与纯真感,会使人紧张焦虑的心情彻底放松。沙的质感能刺激和发展儿童的视觉和触觉运用能力。沙盘主题的构建过程是暴露内心潜意识的过程,这种直观的感受会使得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焦虑、抑郁、不安等负性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从而达到有效的心理治疗。 科室设置有音乐治疗和催眠治疗室,通过特殊的音乐和治疗师的催眠治疗,可以将患者带入到一个奇妙的潜意识状态,在治疗师的支持下,患者可以直接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发挥自身的潜能,使疾病治愈。同时,我们还可根据行为障碍患者的不同类型,设计不同的行为治疗方案,对其进行认知行为方面的心理干预。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儿童心理障碍门诊是我科的特色门诊,也是国家卫生部设定的全国百家儿童多动症治疗中心之一,门诊有专门供儿童进行心理测量的软件,医师均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于儿童多动症、各种情绪障碍、抽动障碍、行为障碍等具有独到的治疗方案和手段。同时,本科室还与各间幼儿园、小学开展了行为问题儿童父母培训班以及儿童社会技能培训班。 三、专科常见疾病 刻苦努力,锐意进取,我科在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上长足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华南地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前来求治。我科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心境障碍、神经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等。 1器质性精神障碍 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由脑病导致的精神障碍,常称之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肿瘤、癫癎等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由脑以外的躯体疾病引起的,如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病等。但是,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不能截然分开。器质性精神障碍具有如下特点: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关系,在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 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也可由急性期迁延而来。在急性期、慢性期、迁延期均可以叠加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及神经症症状等;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疾病又可表现出类似的精神症状;治疗原发疾病及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正因为有如上特点,器质性精神障碍常被原发疾病所掩盖,导致漏诊,延误治疗。我科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强大支持下,应用核磁共振及各种先进的检验方法,能够及时准确诊断器质性精神障碍并进一步治疗,获得了家属及患者的广泛认同。 2精神分裂症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当患者出现兴奋、躁动行为时,还可严重影响其他人的安全及社会治安。我科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上积累了多年经验,最大限度的恢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即将投入使用的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技术,走在了广东省综合医院的心理科的前列,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带来更好的疗效。 3心境障碍 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临床上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躁狂与抑郁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据统计,15%的心境障碍患者最终死于自杀,无数个生命在瞬间消失。我科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成功救治了无数患者,挽救了他们及家庭的幸福。而即将投入使用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同样能够快速、有效控制患者情感、行为症状,减轻患者、家属、社会的负担。 4神经症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患者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基础和个性特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有求治要求;病程大多持续迁延。神经症包括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分离-转换障碍等。神经症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患者大部分自治力存在,因此,疾病带来的痛苦程度往往要高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重症精神疾病,我科在传统的药物、心理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反馈疗法,为患者及时解除痛苦,赢得了患者的信赖。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是一组在病因方面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原因,临床方面以生理障碍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组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工作节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着变化,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越发引起关注。过去较少见的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患病率逐渐增高。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新的问题,我科紧紧抓住时代特征,牢牢掌握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结合药物及多种心理治疗方法,确保患者得到行之有效的治疗,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6儿童青少年期情绪与行为障碍 由于环境、教育等因素,近年来少年儿童期各种心理行为障碍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最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约占儿童心理专科门诊的一半以上。一般男孩多于女孩,常发生于7岁以前,但一般到了三、四年级才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新近的研究发现多动症可分为注意障碍为主型和多动/冲动为主型,前者虽然比较安静,不吵不闹,但是做事粗心大意易健忘,反应稍迟钝对学习影响大,后者表现比同龄孩子明显地好动,如上课时小动作多,喜撩逗同学,扰得“四邻不安”;或者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话多,喜欢插嘴,打断别人的谈话,做事喜冒险,如不顾危险的登高;行为易冲动,事前缺乏周密思考,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兴奋,自控能力差,容易产生挫败感,事后不吸取教训。常常合并学习困难、情绪不良、同学关系差、家庭矛盾多。 此外还有一些孩子表现出过分紧张、冲动任性、脾气暴躁、顶撞违抗家长,甚至说谎、打架、逃学、偷窃,夜惊、夜行、做噩梦、喂养困难、尿床、遗粪、抽动(如眨眼、挤眉、翻眼、皱额、咬唇、露齿、张口、点头、摇头、伸脖、耸肩等动作;或反复咳嗽、喉鸣、清嗓、发出犬吠声,甚至说出一些毫无意义的词语或脏话等)、咬指甲、神经性厌食(患儿害怕肥胖、拒绝进食)、社交问题(不懂得如何与伙伴交往)、孤独症(语言发育较差、与人交往能力差、常常存在刻板、重复行为);儿童期情绪问题也不容忽视,常见有分离焦虑(不愿与亲人分离)、学校恐怖(受到挫折而不愿上学)、强迫行为(反复检查作业、洗手、关门)、还有一些心身疾病如哮喘、肥胖以及离异家庭、重组家庭、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同样需要家长们的关注。如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上述病症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的健全带来严重影响,对家庭和社会也会造成不良后果。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细致的工作,对于每个家庭来讲,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也是父母亲的事业,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孩子的成材,需要家庭每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采用沙盘治疗室,家庭治疗室、亲子培训班,以及感觉统合训练、集体游戏治疗等,开创了广州地区治疗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治疗的先河。许多国内外患者慕名而来,大大提高了我科对该类疾病的诊疗水平。同时行为治疗、游戏治疗、家庭治疗,仪器治疗必要时也要配合药物来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和情绪问题。我们说父母的爱心、耐心,有效的管理方法是矫治孩子行为和情绪问题最有效的灵丹妙药,在矫治过程中,有失败、有曲折、有反复,但只要坚持下去,不放弃,就一定会有成效。 7应激相关障碍 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决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及临床表现的因素有: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病因;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念等。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灾难面前,容易罹患急性应激障碍。我科在应激相关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如在2008年发生的5•12四川大地震中,我科率先对灾区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各方好评。   四、知名专家   龚梅恩:临床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心理科主任、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为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身医学会常委、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及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精神心理临床、科研和教学20多年。掌握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和和恐惧症等情绪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各种睡眠障碍和儿童心理障碍也有较丰富的治疗经验,在治疗过程中善于结合心理治疗(尤其是行为治疗)。在全国性专业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有关情绪障碍的科研项目获省卫生厅和省科技厅的立项。  五、科研与学术交流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医学教研室成立于1982年,从成立之处就承担着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建设,本教研室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教学范围包括临床本科、预防医学、护理医学等各个专业,授课内容不仅包括精神病学,而且还包括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教研室图书有1500余册,配有电脑、幻灯机等教学设备。在各届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顺利的完成了历年的教学任务。 在师资建设方面,本教研室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政治思想表现等方面都能够达到要求。近年来教研室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十五”期间,先后引进医学博士一名,医学硕士一名。截止2008年底,本科教师8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教师中博士1名,硕士5名,双学士1名。广州市脑科医院作为我们的见习医院,有病床1000多张,每次见习都安排了至少6名主治以上教师代教,师资队伍基本满足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师生比1:14的要求。2009年教研室还将继续引进人才,到“十一五”中期,教研室的任教老师将要达到15名。 本课程有三个层次的教学任务,包括医学本科、大专、护理。教研室在完成精神病学课程教学的同时,还要负责护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的代教工作。在教学中努力开展双语教学,占教学总课时的17%。近3年教研室获得医院、学院、省科研立项7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教学立项2项、辅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3项。 在“十一五”期间,科室将加大申请将精神病学改为必修课,争创精品课程。第二临床医院精神病区正在紧张的建设当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集教学、医疗、科研于一体的教研室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更大的成就。

疼痛科

科室简介: 一、 疼痛外科专科简介         1989年,麻醉科高崇荣教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创办疼痛门诊,1998年建立了广州市首个十张病床的疼痛专科病房。1999年3月,获广东省卫生厅和广州市卫生局批准,中华疼痛学会决定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挂牌“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韩济生院士和康妹娟主任亲临广州为中心授牌。高崇荣教授担任中心主任,卢振和、张海波以及一批放射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康复科、心理科的教授组成了疼痛中心专家组。2004年,陈德院长亲自挂帅疼痛中心主任,聘请了美国南加州大学疼痛中心的莫教授为客座教授,多学科专家们定期或不定期参加病区查房或疑难病例讨论,较快提高了疼痛中心诊疗水平。根据卫生部2007年(27)号文件规定,广州市卫生局批准广医二院疼痛科正式成为医院一级临床科室。由卢振和教授担任科主任,陈金生、黄乔东副主任医师分别负责中心里的医疗质量或科研培训工作,专攻方向为脊柱相关性痛和神经性痛。现在疼痛科配备了专职医师10人和护士14人,其中博士1人和硕士5人,高级医师3人,另有2位麻醉科高级医师兼职疼痛门诊工作。 二、 专业特色         广医二院疼痛科以经皮穿刺,靶点去除神经异常信号的微创疗法为主要特色。充分发挥医学院雄厚的设备和科技力量,利用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刺激的准确定位,最高程度地保证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在广州首先引进了专门疼痛诊疗的先进设备如美国脉冲射频镇痛仪、德国三氧发生仪、德国硬膜外腔镜、红外热像仪、上海电热巡检仪、日本超激光仪、日本神经刺激仪、南京济生针灸仪、美国埋置式神经刺激仪和脊髓吗啡泵、中药汽化仪等先进设备。在全国首创影像引导下无痛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顽固头痛、外周神经卡压痛、顽固性肌筋膜痛、癌痛、缺血性疾病和不动髓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新技术,并取得显著疗效。为此,省内外来广医二院疼痛科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多家媒体甚至中央电视台作了多次采访报道。我科培养了十几名医学硕士,每年举办的国家级“疼痛诊疗新技术学习班”都有几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师来参加,或来我科进修培训。我科主编的“神经治疗学”和“射频镇痛治疗学”进入了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系列,完成了8 项省市科研项目,发表了60多篇有关疼痛诊疗的科学论文。 “创新”是疼痛科发展的关键         第一临床中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创新的几个新理念和技术,受到了学科内外同行的认同和赞许。其中有: (1)“非神经毁损射频镇痛”:第一临床中心在2000年引进全国首台美国射频镇痛仪,2003年发挥射频技术精确定位神经的功能,创新性开展了射频松解肌筋膜挛缩和卡压神经松解技术,以及垂体射频治疗癌痛技术。2008年主编出版了“射频镇痛治疗学”,举办了3期射频镇痛专门培训班,使该技术成为中国疼痛科的标志性业务并较快地推广应用。 (2)“不动髓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2008年,第一临床中心在所开展的十一种经皮穿刺治疗椎间盘的技术中,筛除了破坏髓核的技术,创新了一些工具,极力提倡具有椎间盘保护作用的椎间盘突出物靶点治疗观念。突破了传统的破坏椎间盘髓核为重点的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旧观念,提高了疗效和深受患者欢迎。 (3)“缓解疼痛保护神经”:我们提出疼痛是神经发出了异常信号,疼痛科医生的责任是寻找和消除神经异常讯号的原始部位和起因的新临床诊疗思维。尤其强调疼痛诊疗重点是诊断在先,诊断指导治疗的原则,改变以往重视治疗技术忽视诊断基础的不良倾向,清晰引导了疼痛科医生的诊疗途径和提升了疼痛诊疗理念,得到全国各界同行的赞许。 (4)“无痛微创治疗”:第一临床中心在全国率先提倡微创治疗之前的预先镇痛治疗。2002年首先实行的静脉麻醉下三叉神经节无痛射频技术已广泛推广全国、2009年探索立体镇痛下密集型温针治疗等新治疗流程,深受患者欢迎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十年来,疼痛中心先后进行了“蛛网膜下腔移植牛嗜铬细胞镇痛”、“脉冲射频镇痛”、“肌筋膜射频镇痛”、“非神经毁损射频镇痛”、“盘源性腰腿痛的髓核保护”等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主编出版了“神经痛诊疗学”和“射频镇痛治疗学”,副主编、副主译和参编了8本疼痛相关专著。发表了50多篇论文,获得三项科技奖项,二项国家专利。  三、 专家介绍 高崇荣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前麻醉科主任,曾连续两届担任广东省疼痛学会主任委员,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从事麻醉和疼痛诊疗工作40余年。擅长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主编“神经治疗学”和“射频镇痛治疗学”等多本著作。 卢振和 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疼痛学会委员。擅长疼痛微创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疼痛界最早开展射频镇痛业务,创立“缓解疼痛保护神经”、“非神经毁损射频镇痛”、“不动髓核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新理念和技术系列。主编“射频镇痛治疗学”、副主编“神经痛治疗学”和副主译“影像引导下脊柱微创治疗学”等多本著作。发表50多篇论文、取得3项科研成果和2项国家专利。 陈金生 副主任医师。曾担任广东省疼痛学会秘书。现任广州市疼痛学会会员,《实用疼痛学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在疼痛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晚期癌痛的微创介入治疗。发表论文12篇,参编3部疼痛学专著,参加省市科研项目一项。 黄乔东 副主任医师,硕士。省疼痛学会秘书、省疼痛学会委员。在疼痛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疼痛科常见多发病,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癌痛等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体会。主要研究方向: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主持市卫生局科研课题1项。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3部疼痛学专著。 赵雾红 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在疼痛诊疗技术方面专业特长: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四肢关节痛等慢性疼痛和晚期癌痛的诊治。

产科

科室简介: 四川省肿瘤医院放射肿瘤科于1983年开始筹备建设,初期在全国著名肿瘤学家王静波、席宁、吴大可主任医师带领下,集中人才培养及技术设备建设,于1987年已形成西南地区设备精良、技术一流的学科,并于1987年5月在何颐蓉主任医师主持下正式对外收治病人,并向整个西南地区及四川省广大病员服务;同时在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余子豪、殷蔚伯、徐国镇等著名肿瘤学家帮助下,在技术、科研、管理等的传帮带下,使该学科产生了首批中青年肿瘤诊治专家,在1990年以郎锦义、陈念永主任医师为代表的中青年专家顺利完成业务、学术、科研、管理的交接工作,并开始了学科业务技术的更深层次的提升工作。历经7年奋斗,该学科已拥有100床位的治疗病区及能容纳每年近千病人的诊治门诊,其治疗设备拥有60Co二台,直线医用加速器二台,模拟X光定位机二台,近距离治疗机二台,以及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及全国先进的物理、剂量测试实验室,除此之外,尚具备超声热学治疗及立体定向放疗(X光刀)等治疗的先进设备。在医学科学研究上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一个,国家发明奖一个,拥有省级科研课题九个,国家课题两个,医学论文发表已达四十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达六篇以上。在医学技能上,其中“鼻咽癌近距离治疗技术”、“人体仿真体模”开发居全国及世界水平、“手动后装治疗机”、“国产60Co治疗机”的开发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由于在业务、科研、人才培养上的开拓及进取,该学科已成为西部唯一达到国内先进标准的科室,由此获得四川省及四川省肿瘤医院首家重点医学学科称号,并成为四川省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中率先达特级标准的科室。在郎锦义、陈念永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经过全科同仁的共同努力,在人才培养上向深层次发展,已拥有临床医学博士一名,理学博士一名,硕士三名,在职研究生五名,在学术拓展中已成为四川省及西部该学科的领路人。目前该学科为了更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并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的广大病员,已形成了三个业务发展方向,体现为:○1放射治疗科:重点以放疗技术服务于单纯放疗病人;○2放化疗综合治疗科:重点服务于放射治疗联合其它治疗手段综合治疗病人;○3放射治疗技术中心:重点是提升技术中的设备性能,技术中的硬件支持。除此之外,肿瘤应用研究实验室的成立,使治疗新技术、新方法开拓更具有科学保障,一个全方位向西部及全省开放的学科已具规模,在全国已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感染病科

科室简介: 一、感染病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原名传染病科)建立于1984年,是一个医疗、教学和科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临床科室。20多年来,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及科主任的带领下,依靠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努力,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使学科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上均走在同类医院科室的前列。感染病科现有32张病床的住院病房和传染病普通门诊、肝炎专科门诊及肠道病专科门诊、发热门诊(门诊每天接诊病人100人以上)。同时也兼为广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承担广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影像学、麻醉、预防等专业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的传染病学、临床医学概论的理论、见习和实习的教学。 现有医务人员2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硕士导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和主管护师12人,护师和护士8人。 二、专科临床特色 注重以“病人为中心”,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深受患者和其家属的好评。医务人员关注国内外发展动向,应用前沿新技术,对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高,尤其在重型肝炎,晚期肝硬化,重型流行性出血热,难治性多重耐药的细菌感染,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原因不明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良好疗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了病人的生命。开展多科合作,开展B超介导下的肝脏穿刺术,X光介导下的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X光引导下的胆汁引流术。开展人工肝、血浆置换抢救重肝病人、血液透析抢救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病人。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乙肝两对定量,弥补了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漏检情况,且有利于对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上均走在同类医院科室的前列。 三、常见疾病 不明原因发热,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病毒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和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 立克次体感染:恙虫病 细菌感染性疾病: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肝脓肿,难治性多重耐药的细菌感染。 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 原虫感染性疾病:疟疾,弓形虫病。 蠕虫感染:华支睾吸虫病,囊虫病。 四、知名专家   叶晓光:教授、主任医师。感染病科主任,第二临床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感染病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预防医学会理事。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对常见和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难治重症细菌感染、败血症,脂肪肝、不明发热的诊治有专长。叶晓光教授对(1)医院感染与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及抗生素应用的关系研究;(2)肝炎的免疫学防治;(3)抗感染的药物经济学比较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在省及国家级专业期刊杂志发表了数十篇自然科学和教学科研论文,曾获得多项省市科研成果。 每周四、五上午专家门诊,咨询电话:020-34152236       唐正运: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感染病学会委员。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传染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对常见传染病尤其一些疑难、危重传染病如重型肝炎、晚期肝硬化、重型流行性出血热、重型钩体病及发热原因不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完成厅、局级科研课题二项,并在国家级及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十多篇。       万蕾: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广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病科分会委员,广州市肝病学会委员。从事传染病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多年,专长是各种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抢救治疗,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抗肝纤维化治疗,肝硬化、脂肪肝的治疗,发热、黄疸的鉴诊与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临床经验。       陈志伟: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消化病学会会员。从事传染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对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实践的临床获得经验,特别是对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综合治疗、抗肝纤维化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有较丰富实践的临床获得经验。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篇。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感染病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承担省、省厅、市局和学院及医院科研项目,每年均有多篇科研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刊登。重视人才培养,坚持在职医师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广东省首批传染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承担广州医学院传染病学的理论课、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教学任务,承担研究生、本科、专科的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检验学、麻醉学及护理学等专业教学。

检验科

科室简介: 儿科医生共五名:其中主任医生一名,主治医生三名,住院医生一名。 诊治范围:小儿各种常见病及普通病,开展小儿常见恶性肿瘤的化疗(如淋巴瘤,肾母细胞瘤),取得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特色专科:根据我院儿科病员结构特点,建立了以血管瘤,淋巴管瘤的诊治为特色的专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深受广大家长及患儿的欢迎。

妇科

科室简介: 一、妇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技术力量雄厚,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全科医务人员37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副主任医师9名,主治医师7名。有病床42张,拥有妇科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等一批先进设备。同时,积极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承担了多项省、市科学基金项目,更增强了其专科实力。 二、专业特色 在临床业务方面胜任妇科常见病及各种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治,如各种妇科炎症、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的诊断治疗。手术操作方面擅长腹腔镜手术(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宫外孕手术、卵巢囊肿剔除术、不孕症手术等)、腹式和阴式子宫切除术、恶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宫腔镜检查和手术。 我科擅长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药物、介入)和腔镜下及阴式微创伤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宫颈病变诊断(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阴道镜检查)和治疗(药物、微波治疗、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等)。开展泌尿妇科业务,应用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尿失禁,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吊带(TVT)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的效果。我科与放射科合作,开展了X线介入下输卵管造影再通术,给不孕症患者带来损失小,诊断率高,效果好等治疗方法,为广州市唯一采用此项技术的医院,受到患者好评。近年来,我科开展了宫腔热球治疗仪,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安全、高效、微创、操作简单,受到患者好评。 三、常见疾病 1、 宫颈癌 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与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密切相关。常见症状为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和阴道排液。我科开展宫颈细胞学筛查和阴道镜检查,使得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并根据患者疾病的临床期别,可选择宫颈锥切、腹腔镜或经阴道子宫切除、广泛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化疗、放疗等。 2、 子宫肌瘤 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部分表现为经期增多及经期延长等症状。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肌瘤较小者仅需定期随访或药物治疗。我科开展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下、阴式、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3、 卵巢肿瘤 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上皮性肿瘤好发于50-60岁妇女,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30岁以下年轻女性。由于卵巢所处盆腔较深位置,早期常无自觉症状,也缺乏早期诊断手段,使得卵巢恶性肿瘤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较小的卵巢良性肿瘤常采用腹腔镜手术,恶性肿瘤多采用剖腹手术。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育龄期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年龄,本病患者的不孕率高达40%。它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是该病的典型症状。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5、 不孕症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经避孕一年未妊娠者。我国不孕症发病率7%-10%。不孕因素可能在女方、男方或男女双方。我科开展的女性不孕的特殊检查包括卵巢功能检查、输卵管通畅试验、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治疗方案有生殖道器质性疾病的治疗、诱发排卵、免疫性不孕的治疗等。 子宫内膜癌 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源于自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近年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早期常无症状,以后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B超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分段诊刮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宫腔镜检查可减少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漏诊。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化学药物和激素治疗。 四、专家介绍   李锦玉,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州妇产科分会常委,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主任。承担省、市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多年,能熟练掌握妇产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如各种妇产科急慢性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月经失调、不孕症、女性生殖器官损伤等,能熟练完成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癌根治术,全子宫、次全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       周龙书,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内分泌、计划生育、生殖系统炎症等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林琳 副主任医师 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曾赴欧洲学习进修一年。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危重病的诊断治疗及各种妇产科手术,尤其擅长于妇科肿瘤的诊断治疗,如宫项癌、宫体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治、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脱垂、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同时对妇科内分泌、女性不孕的诊治及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的检查治疗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周五下午       车坤兰 副主任医师 1987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长期从事妇科临床诊治工作。熟练各种妇科疾病的诊治和腔镜手术。对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妇科炎症、不孕症等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陈沛明,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内分泌、不孕症、计划生育、生殖系统炎症等的诊治;已成功为许多患者进行妇科内镜手术(腹腔镜、宫腔镜)及经腹和阴式手术治疗,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江梅珍 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擅长宫颈病变、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熟练掌握各类妇科病变的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已上午;周三下午       戚潜辉 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妇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各种妇科常见病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妇科生殖道炎症、不孕、月经失调、痛经和各种妇科肿瘤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史文静 副主任医师 博士 长期从事妇科临床和研究工作,熟练诊断与治疗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擅长于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等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的诊治和相关研究工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张丽卿 副主任医师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妇科各种疾病、疑难病症的诊断及处理,如宫颈炎、盆腔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不育、卵巢囊肿等。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在教学方面,承担广州医学院各学期大学本科生、专科生及进修生的各种教学工作。2005年《卵巢肿瘤》网络课件获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 2005《宫颈病变》网络课件于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大学组优秀奖,《正常分娩》教学课件获2002年广东高校计算机多媒体优秀教学软件奖三等奖 。 在科研方面,已经完成的课题有:腹腔镜及腹腔镜超声技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研究、显微外科技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应用研究、早孕因子测定在紧急避孕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促凝血形成基因突变在习惯性流产中的临床价值探讨、蝎毒抗癌多肽对人卵巢癌细胞株作用的研究。正在研究的课题有:人血浆P53基因突变与卵巢癌相关性研究、封闭式循环化疗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方法学研究、中华眼镜蛇毒抗瘤多肽对人卵巢癌细胞株作用的研究、E-ca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内异症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多年来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

康复科

科室简介:

儿科

科室简介: 一、儿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及社区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2008年门急诊量约12万人次,出院近1000人次。在职医师22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10人,住院医师4人,训练有素的各级护理人员23人,硕士以上学历7人。近年来,以开展专科为突破口,在呼吸、消化、小儿神经康复及儿童保健等方面均办出特色,疑难病的诊断及危重症抢救水平迅速提高。儿科病房收治包括呼吸、泌尿、消化、神经、心血管、内分泌、血液系统等疾病及儿童重症监护,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负责,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以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良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赢得病人的信赖。 面对新的挑战,科室坚持创新与发展,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升科室的综合实力,努力争创专科品牌,形成较完善的儿科发展格局。 二、专业特色 我科自1988年率先开展了小儿呼吸专科门诊,并与广医附一院呼吸病研究所共同探讨对慢性咳嗽、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规范诊断与治疗,已建立了慢性咳嗽、婴幼儿喘息/哮喘早期诊断及干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规范诊断与治疗的专科门诊,并建立随访及咨询专家门诊。为明确慢性咳嗽、婴幼儿喘息/哮喘的诊断,寻找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我科开展检查项目 包括: 1.肺功能检查:了解哮喘严重程度; 2.气道反应性测定:是支持支气管哮喘的有力证据; 3.支气管舒张试验:可逆性气道阻塞是哮喘的特征之一,支气管舒张试验是评价气道阻塞可逆程度的检查。吸入?2激动剂后15分钟,或强化平喘治疗(包括激素的使用,故亦称激素试验)1~2周后,EFV1(PEF)增加15%以上,且绝对值增加≥200ml(成人)为阳性,适用于发作期,EFV1<70%正常预计值者; 4.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监测:包括日变异率及周变异率监测。清晨6~8时及晚上6~8时测定PEF,日变异率=(高值-低值)/[(高值+低值)x 1/2]。每日清晨及晚上测定PEF,连续测定1周,周变异率=(最高值-最低值)/[(最高值+最低值)x 1/2],周变异率较日变异率更可靠。PEF变异率≥20%是支持支气管哮喘的有力证据。 5.过敏原测定:TIgE、SIgE、特殊食物过敏A、B组,以了解过敏背景。 6.免疫功能检查:免疫球蛋白测定、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我院呼吸专科通过多年系统随访、能针对个体因素,通过调节营养、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等方法,避免哮喘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在以上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在医疗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诊疗风格。 小儿神经康复专科特色:小儿脑瘫是一种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落后和运动及姿势异常的一种综合症。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行为障碍和视听障碍等并发症。脑瘫是引起儿童肢体残疾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窒息、早产、黄疸,是引起脑瘫的三大高危因素。其他常见的病因还有新生儿惊厥、低体重、妊高症、前置胎盘等。婴儿早期表现为四肢发硬、发软、阵阵头后仰,喂奶困难,整日哭闹或过于安静等,随月龄增长运动能力较同月儿明显落后,抬头、翻身、及坐、站均明显延迟,并姿势异常。手常握拳,站立时交叉尖足。为减少社会负担和家庭痛苦,早日使脑瘫儿得以康复。我科已开展了小儿脑瘫及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治疗专科门诊,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和治疗师主诊。对高危儿,我们通过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监测、评估,以及早发现异常,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同时对家长进行早期教育指导。对脑瘫儿童,我们采用Bobath、Vojta、平衡疗法等运动疗法,配合药物及高压氧等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明显疗效。家长一旦发现患儿有异常,应及时就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儿童保健专科特色:我科对生后42天小儿,进行动态监测小儿生长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建立健康档案、体格发育评价、喂养指导、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家长咨询、小儿神经康复治疗等服务,及时发现疾病,促进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发展,保障儿童健康生存。我科周一到周五上午儿科门诊儿童保健专科医生为小儿和家长服务。 小儿肾病专科特色:是广州医学院硕士培养点,在肾小球疾病发生和进展机制研究、肾病综合征治疗等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对儿童血尿、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等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建立随访及咨询专科门诊。 三、常见疾病 1、慢性咳嗽的定义:咳嗽症状持续>4周 诊断要点:通过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寻找慢性咳嗽的原因,给予正确的治疗,常见的原因有: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病毒(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的原因,多见于﹤5岁的学龄前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咳嗽症状持续超过4周可考虑感染后咳嗽。其机制可能是感染引致气道上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和(或)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的鳞状化生和(或)持续的气道炎症伴有暂时的气道高反应性。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有:(1)近期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史;(2)咳嗽呈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痰;(3)胸X线片检查无异常;(4)肺通气功能正常;(5)咳嗷通常具有自限性:(6)除外引起慢性咳嗽的其他原因。如果咳嗽时间超过8周,应考虑其他诊断。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有:(1)持续咳嗽>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过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2)支气管扩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症状明显缓解;(3)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提示气道高反应性;(4)有过敏性疾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以及过敏性疾病阳性家族史。过敏原检测阳性可辅助诊断;(5)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 上气道咳嗽综台征:各种鼻炎(过敏性及非过敏性)、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可引起慢性咳嗽,既往诊断为鼻后滴漏(流)综合征,即鼻腔分泌物通过鼻后孔向咽部倒流引起的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台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断线索有:(l)慢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咳嗽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为甚,常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反复清咽、有咽后壁黏液附着感、少数患儿诉有头痛,头晕、低热等;(2)检查鼻窦区可有压痛,奔窦开口处可有黄白色分泌物流出、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呈鹅卵石样,有时可见咽后壁黏液样物附着;(3)针对性治疗如抗组胺药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有效;(4)鼻窦炎所致者,鼻窦X线平片或CT片可见相应改变。 2、儿童喘息/哮喘诊断: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常有相关诱因。发作时呼气相延长,双肺闻呼气相哮鸣音。可经平喘药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症状不典型者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PEFR昼夜波动率≥20%。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对婴幼儿喘息/哮喘诊断还需对其表型进行临床分类, A:早期一过性喘息:这部分病人大多在生后3岁内消失,可能与肺发育不成熟有关;主要见于早产儿和父母吸烟有关; B:早期起病持续的喘息:患儿反复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此类病人无过敏症,也没有家族过敏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2~5岁,部分病人在12岁时仍有症状。<2岁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关;部分病人与2~5岁时其他病毒感染有关; C:迟发性喘息/哮喘:这类病人持续到儿童期直至成人;病人具有典型的过敏症背景,多伴有湿疹;气道有典型哮喘病理特征。 掌握儿童喘息/哮喘的自然进程,根据不同的表型给以恰当的治疗。达到哮喘治疗的目标:完全控制症状,预防发作或加剧,肺功能接近个体最佳值,活动能力正常,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预防哮喘猝死。哮喘是一种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和呼吸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哮喘都是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证据显示在过去20年中哮喘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所增加。所有的哮喘患者都有急性发作的风险。这种急性发作的症状是:咳嗽、咳痰、胸闷、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缓解期可无症状及体征。在临床上它具有以下特征:1.发作性:当遇到诱发因素如运动、病毒感染、暴露于有皮毛的动物;烟雾 (香烟、木柴);花粉;温度改变;化学气雾剂;剧烈的情绪表达 (大哭或大笑);接触室尘螨(在床垫、枕头、有垫家具、地毯上)时呈发作性加重;2.时间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3.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发作或加重;4.可逆性:自行或经平喘药治疗缓解;5.往往有过敏病史和家族史。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可能从轻度到危及生命,病情通常在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内逐渐恶化;然而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突然的(数分钟内)、未预料到的气道阻塞加重。哮喘的诊断关键要排除其它引起喘息和慢性咳嗽的疾病。哮喘的治疗关键是坚持长期、规范的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触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这是因为哮喘是慢性肺部疾病,它的发作与体质的过敏和触发因素有关,但目前仍不少家长和医生这认识不足,有不少哮喘患儿仅在急性发作时使用包括平喘药和全身激素来治疗哮喘,致使哮喘的反复发作难以控制,影响生长发育和引起更多不良的药物反应。在我这初诊的病人中,有不少已经起病5~6年也没得到很好控制的病人,但经过合理、规范的治疗后,都能得到长期的控制。所以,医生能根据病人个体情况、不同的表型给病人提供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并教育和指导病人坚持长期、规范的治疗,避免触发因素,做好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强调治疗的个体化,是因为不同的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触发因素不同,所以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的正确诊断和指导。 3、反复呼吸道感染 主要表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反复出现咳嗽、流涕、咽喉不适或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常见的有急性鼻炎、急性咽喉炎以及急性扁桃体炎。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临床上,根据不同年龄组,按每年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来诊断为复感儿:0~2岁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每年7次以上,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每年3次以上;3~5岁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每年6次以上,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每年2次以上;6~12岁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每年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每年2次以上。反复呼吸道感染特点,病程较长,每次上呼吸道感染可达10天以上(一般上呼吸道感染5~7天),下呼吸道感染可达3周以上(一般下呼吸道感染2周),另外可反复发生,或由上呼吸道感染容易或很快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或经治疗后,部分临床症状虽好转,却可遗留较长时间的咳嗽,或肺部病变很难消失。大部分复感儿都容易出汗,尤其夜间明显。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年龄越小,小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再由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等综合因素影响引起小儿全身免疫系统和呼吸道防疫功能更加低下,多种免疫球蛋白减少,如SIgA,IgG及亚类减少,总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CD4数量减少,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数量增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导致小儿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在我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为患儿积极寻找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进行喂养、护理指导和正确用药,使复感小儿早日得到康复。 4、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指原来排便习惯的改变,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含有脓血,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70%。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1800万。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活力较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适应食物质、量的较大变化,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胃内酸度比成人低,抗菌能力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易患肠道感染。 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1)感染性腹泻: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最常见病毒为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简称为秋季腹泻。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另外,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可伴有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饮食不当也是引起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多为人工儿喂养小儿,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个别小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缺乏),喂食后可发生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 腹泻治疗原则:饮食调整、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以及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首先应调整饮食,如正在添加辅食的孩子要暂停辅食或减少次数与辅食量;幼儿应停止喂含油肉多的食品;小婴儿如有母乳应尽量吃母乳;有恶心呕吐的孩子,除了应给易消化的食物外,要少量多次,缓慢喂水喂饭;当腹泻呕吐特别严重时,可以少喂食物1~2次,现在不主张长期禁食,因为那样对小儿不利。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导致腹泻迁延不愈。加强护理,尤其注意臀部护理,每次大便之后要用柔软的布擦干净,并用清水冲洗臀部,也可以擦一些护臀霜或鱼肝油软膏。因为排便次数增多之后,孩子的臀部容易破裂或继发真菌感染。最重要的是预防和纠正脱水。 我科医务人员对这一危害小儿健康的疾病一直高度重视,我院有完善的病原学检测和生化检查,能及时、准确检出病原体,避免滥用抗生素。并为患儿家长提供科学的预防策略和喂养方法。 5、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 50%以上的成人患者HP感染在儿童期获得,绝大多数儿童短暂或持续存在HP感染,儿童是易感人群,难以清除,反复发作,且终身存在感染率。口腔扁桃体和腺样体也可能为HP栖居处。与儿童HP感染密切相关的疾病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再发性腹痛、ITP、缺铁性贫血、慢性腹泻、荨麻疹、蛋白丢失性肠病或Hp相关的低度恶性淋巴瘤。 通过胃镜活检胃黏膜细菌学检查是诊断HP现症感染的金标准。胃镜检查多点活检是最佳的检查方法。尿素呼气试验包括13C尿素呼气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儿童以13C尿素呼气试验为好,由于其无放射性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儿童,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是诊断HP现症感染和评价药物疗效可靠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抑酸药加两抗生素三联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指针可考虑手术治疗。 我科专科医生对小儿H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利用我院胃镜室和同位素科的检验平台,及时为患儿做出准确诊断,并给予合理治疗。 6、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不遗留任何症状或体征。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部分患者经过数周或数月后病情趋向稳定,但有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动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变化,此种情况历久不变,大致为急性期后心肌疤痕形成,成为后遗症。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急性期后炎症持续,转为慢性心肌炎,逐渐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经过数年或一、二十年后死于上述各并发症。我国9个省市调查发病多在5、6、7、8月份较多,而以7月份为高峰。故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科医务人员对这一危害小儿健康的疾病的不断重视,依托我院强大的辅助检查能力,如心电图、心脏三位片、心肌酶谱、心脏彩超以及Holter等检查,已能很好地为前来就诊的患儿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并有较高的治愈率。 7、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小儿的生长发育,需要高度重视其防治工作,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本病是一种遍及全世界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我国属发病率高的国家之一,有1亿多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孕妇占40%,儿童占50%,农村发病高于城市。7岁以下的小儿均可发病,特别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该病是由于从食物中获取的铁不能满足小儿的生理需要而使体内贮存铁减少,血红蛋白形成减少的一种贫血。临床上常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严重影响着小儿的生长发育。有研究显示,婴幼儿期长期缺铁性贫血将影响其终生智力的发育。本症是一种可以预防及治愈率高的疾病。只要注意小儿的饮食搭配,增加膳食铁含量即可预防此病,但一旦发病,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危害儿童的健康。近年来,随着我科医务人员对这一危害小儿健康的疾病的不断重视以及儿童保健工作的不断加强,加上有关检查的进一步完善,已能很好地为前来就诊的患儿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并为患儿家长提供科学的预防策略。 四、专家介绍   朱美华,主任医师,女,1983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 ,1983 年至今一直从事儿科工作,开设我院小儿哮喘专科门诊,并负责我院儿科临床、教学等全面工作,对儿童哮喘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而且有效治疗经验;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能通过寻找病因、针对个体因素、调节营养、提高机体免疫-抗病能力等方法,进行有效地治疗;并在医疗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诊疗风格。对儿童的疑难、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经验。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儿科学教研室承担广州医学院研究生、本科及成人教育等各层次儿科学教学工作,长期接受省内外基层医院医护的进修学习。近年来承担省厅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

放射科

科室简介: 一、放射科简史 广医二院放射科下辖普通放射、CT室,介入室,2003年新增MR室。现科室主任陈德基,副主任吴锡标、谭理连。全科现有工作人员51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11人,医师4人;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7人,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主管技师6人,技师7人,技士3人;主管护师4人。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放射科的发展,在原有SIEMENS PLUS 4 POWER西门子单排螺旋CT及普通X光机的基础上又再增添了GE Revolution XR/d全身DR-X光机,GE Revolution XQ/i数字化胸片机,GE PRESTIGE-II多功能数字胃肠机,GE DMR+钼靶乳腺X线摄影机, TOSHIBA Infinix VS-i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SOMATOM SENSATION 16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柯达多槽式CR900数字化CR,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GE SIANA EXCITE Ⅱ 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机(MR)、等一大批高新设备,使我院影像诊疗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近年来,我科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高新技术项目,如:DR双能量减影数字化胸部摄片技术、组织均衡摄片技术、数字化胃肠机排粪造影、结肠运输试验、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仿内窥镜成像、血管成像(SCTA)、骨关节三维重建、磁共振胆道及尿路造影、弥散张力成像、波谱分析等,并获得了医院及市科技局多项奖励。在影像信息数字化建设方面,从2001年影像科在原有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像存储和输送系统(PACS),现全科已实现了无胶片化。 广医二院放射科是一支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充满朝气的以医生与技术员为主体的专业技术队伍,并承担着广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的教学及临床实习带教。多年来在科主任陈德基的带领下,全科上下同心协力,锐意进取,为医院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诊断水平始终位居广州市一级单位前列。近5年获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获得学院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承担学院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8项。 放射科介入治疗室自1991年建立以来,全方位开展了各类介入手术,已经形成了以各种肿瘤、腔道狭窄及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介入治疗为特色的学科。正在建立从介入门诊到介入病房的完整体系,拥有介入病房15张,年手术近1000台,开展的治疗项目达30余项,完成各级科研项目多项。我科从1997年开展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介入治疗,已为省内外众多的不孕症患者解决了生育问题,是该项技术手术量最多和效果最好的医院之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已成为我科的特色项目。我科开展的急症介入止血,已挽救了多名患者的生命,受到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赞誉。 放射科立足于医院的学科特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神经系统影像研究;肝脏疾病的影像研究;心胸疾病的影像研究。 神经系统以混合型脑中风及脑外伤的CT、MR影像研究;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MRI和DSA影像研究及其伽马刀治疗为主。肝脏疾病的影像研究:螺旋CT在肝脏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肝癌的血流动力学与外科手术治疗的关系;肝癌的栓塞介入治疗。胸部及主动脉病变的研究:主要包括纵膈肿瘤、肺部肿瘤病变、支气管扩张等。介入放射开展项目普遍,特别是肝癌介入治疗(含药盒埋置疗法)、不孕症的导管介入治疗、经皮椎体穿刺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的转移性肿瘤、血管瘤和骨髓瘤等、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介入治疗。CT、MR等对临床增加了检查和治疗手段。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血管病变诊断与应用、螺旋CT肝双期扫描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螺旋CT肺双期扫描对肺癌的血流研究及早期诊断、脑外伤的CT影像及其病理基础研究、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和结合伽玛刀立体定位治疗等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随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影像设备的引进,将进一步提高放射科的诊断水平和提升全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二、知名专家   陈德基 放射科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医科大学介入放射学硕士毕业,南方医科大学介入放射学在读博士,从事影像诊断及介入放射学十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专长:胃肠道影像诊断及肝胆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的介入诊疗手术。       谭理连 放射科副主任,CT室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医科大学影像诊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山大学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影像诊断2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专长:胸部、腹部、盆腔各种疾病影像诊断       李敏健,诊断组组长 副主任医师,1984年广州医学院临床本科毕业,从事临床影像诊断工作20年余,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乳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陈双,副主任医师,1988年暨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从事影像诊断及介入放射学2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神经系统介入影像诊断。       何明基,副主任医师,1989年广州医学院医疗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及介入放射学十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专长:擅长各类肿瘤的介入诊疗及不孕不育的介入治疗,尤其是妇科肿瘤、不孕症等。       杨绍文,主治医师,1988年广州医学院影像大专毕业,从事影像诊断1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唐志伟,副主任医师,1984年广州医学院医疗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2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头颅、腹部疾病的影像诊断及CT引导下穿刺。       刘克,副主任医师,1992年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本科毕业,1999年中山医科大学影像与核医学在职研究生毕业,从事放射、MR诊断1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江金带,副主任医师,1991年广州医学院临床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1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头颅五官疾病的影像诊断。       郭轶虹,副主任医师,1993年中山医科大学本科,从事影像诊断1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诊断。       石宇文,主治医师,1993年广州医学院临床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1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乳腺疾病、循环、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王广宇,主治医师,1994年广州医学院临床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1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神经系统介入诊疗,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叶素贞,主治医师,1994年广州医学院临床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1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乳腺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李汉文,主治医师,1995年广州医学院临床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1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骨骼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练辉,主治医师,1996年广州医学院临床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多年,拥有较多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不孕不育的介入诊疗。       林永青,主治医师,1998年湖南医科大学临床本科毕业,从事放射诊断工作多年,拥有较多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乳腺影像诊断。       李志铭,主治医师,1998年广州医学院影像本科毕业,2005年硕士研究生学位。从事放射、MR诊断多年,拥有较多的临床诊断经验。专长: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申刚,主治医师,2002年暨南大学医学院影像专业研究生毕业,从事影像诊断及介入放射工作多年,拥有一定的临床诊疗经验。       余林,住院医师,2002年广州医学院影像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数年,拥有一定的临床诊断经验。       周智美,住院医师,2002年广州医学院临床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数年,拥有一定的临床诊断经验。       郭艺,住院医师,2003年广州医学院影像本科毕业,从事影像诊断数年,拥有一定的临床诊断经验。       李沁梅,住院医师,2004年广州医学院影像研究生毕业,从事放射、MR诊断工作,拥有一定的临床诊断经验。      

针灸科

科室简介:

中医正骨科

科室简介:

中医科

科室简介:

颌面外科

科室简介:

乳腺外科

科室简介: 一、乳腺外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成立于2004年,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外科手术、内科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以及放射治疗于一体的单病种、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新型科室,同时兼具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疾病的普查、咨询、诊治、随访和保健服务。本科室技术力量雄厚,配备一个专业扎实的医疗小组,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医学硕士4名。病床数15张,月收治病人50余人,月专科门诊400余人,至今已手术乳腺癌病例600余例。 二、专业特色 在学科带头人章乐虹教授带领下,已逐步建立起了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保乳根治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晚期原发性耐药乳腺癌一期放置皮下扩张器二期根治术,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放射治疗的综合个体化治疗。医院斥资引进国际先进的Mammotone系统,开展了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旋切手术数百例,引进了乳管镜检查机开展了乳头溢液乳管镜筛查业务,另外还开展了乳腺疾病的B超检查及诊断,乳腺X线筛查。本科室注重乳腺手术的美容效果,开展的乳腺肿瘤微创手术创伤小,切口隐蔽,收到广大爱美女性的欢迎,本科同时还开展了乳头凹陷的成形手术,副乳腺摘除手术和男性乳腺发育根治术,手术效果明确,术后外观满意度佳。 本着服务广大女性朋友的原则,本科室成立了“爱汝会”,成员为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及社会各界关注乳房健康的女性。爱汝会定期举办各种关于乳腺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的讲座和联谊会,传授乳腺疾病的基本常识,提供专业咨询,增进了会员之间及患者同医生的联系,共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三、常见疾病 1、 乳腺癌是我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2000年的实际发病率高达53/10万。乳腺好发于45至60岁女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可为单个亦可多个。肿块质地很硬(约等同于触摸前额的硬度),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可有分叶,肿块不能推动或活动不佳。肿块侵犯皮肤是可出现皮肤呈桔皮样改变或局部凹陷形似酒窝。有时伴有乳头溢血或腋窝扪及肿大淋巴结。早期乳腺癌摸不到肿块,仅靠B超或乳腺X线检查发现。我科配备有国际先进的乳腺彩超机和乳腺钼靶摄像机,大大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治疗上乳腺癌目前推荐手术为主联合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放射治疗的综合个体化治疗。我科现在开展的乳癌手术包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皮下扩张器一期放置二期根治术。 2、 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多发于年轻女性,常见临床表现为无痛、光滑、活动度良好的肿物,药物治疗无效,主要靠手术治疗。我科开展的乳腺肿物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乳腺纤维腺瘤的常规手术切除亦采用美容缝合,术后切口美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导致乳头溢液的常见疾病,肿瘤生长于乳腺导管内,易至乳头溢液或溢血,我科配备了国际先进的乳管镜检查系统,能准确找到病变导管并彻底切除肿瘤,治疗彻底。 3、 乳腺增生。是我科就诊量最大的疾病。主要症状为月经来潮前乳房胀痛或针刺样疼痛,有些患者能自行摸到肿物。乳腺增生无需手术治疗,主要靠药物控制。 四、专家介绍   章乐虹,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常委、广州市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千百十"计划人才。从事乳腺外科、普通外科临床、教学、科研20余年,擅长乳腺疾病外科手术、化疗、内分泌及综合治疗。承担国家及省、市级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著多篇;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40万字乳房疾病译著1部;近年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因表达谱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作用的实验研究”,取较好成绩。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本中心是集乳腺疾病医疗、教学、科研、普查于一体的高水平治疗、教学、研究中心。本中心科研实力雄厚,在科研方面重点研究领域为:乳腺癌新的分子学生物标志物,乳腺癌耐药性及逆转,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靶向治疗新方法等。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有关乳腺癌患病风险、复发转移风险、治疗效果预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为乳腺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中心信守"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务理念,以热诚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竭诚为广大患者的健康和保健提供最科学、优质的医疗服务。

血管外科

科室简介: 一、 血管外科简介   我院是广东省极少数设有血管外科专科的三甲医院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创新,血管外科已成为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专科,建立了一套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血管疾病诊治方法,拥有一支生机勃勃的专业化队伍,并配备专业的创面治疗师,患者遍及省内外及港澳地区。我科现有教授、副教授多名,为广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5个,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各一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与国内外保持学术交流,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学术影响。  二、 血管外科临床特色   在科主任林少芒教授的带领下,我院血管外科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技术力量,在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性溃疡、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动脉栓塞、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瘤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省内著名的血管外科研究中心和临床诊治中心。我科拥有国内先进广东省首台血管镜和静脉分离镜(SEPS),在省内率先应用Trivex系统微创刨吸技术、射频静脉闭合技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该疗法创伤少,没有切口,住院时间短,美观疗效好,利用介入技术联合开放手术(杂交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及糖尿病足取得满意疗效。 三、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及治疗特色 1、下肢静脉曲张:南方地区常见疾病,以下肢团块状蚓状肿块为表现,常常引起下肢乏力、酸胀等不适,严重者则引起下肢静脉性溃疡,反复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科每年收治大量静脉曲张病人,经Trivex系统微创刨吸技术、射频静脉闭合技术治疗,效果满意,复发率低,取得了良好成效。 2、下肢静脉性溃疡:亦为南方地区常见疾病,溃疡往往反复不愈或者愈合后再发,更有甚者逐步加重,难以根治,此类患者往往工作和生活严重受影响,苦不堪言。经我科手术、创面处理等综合治疗,溃疡愈合率高。对该病的诊治已成为我科的特色疗法之一。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血液在静脉系统内由液体转化为固体,不但阻塞回流,而且引起静脉壁的炎性改变。最常见于下肢,其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突然肿胀,伴疼痛,其最严重并发症是引起肺梗塞而死亡。我科综合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取栓、导管溶栓、循环压力治疗、规则抗凝等措施,个体化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4、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由于下肢动脉壁硬化内膜增厚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组下肢缺血性疾病。以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间歇性跛行,疼痛甚至肢端、肢体坏死等为临床表现。我科通过人造血管搭桥术、介入技术或杂交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及糖尿病足,改善症状,提高保肢率,取得满意疗效。 5、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局限性或者弥漫性膨出称为腹主动脉瘤,常以腹部搏动性肿块而就诊,部分病人有轻度腹痛或背痛。当腹主动脉瘤破裂形成后腹膜血肿时,则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背痛,死亡率极高。我科常规开展开放和腔内隔绝手术,勇于挑战手术禁区,完成高难度腔内治疗多例,手术顺利成功。 6、主动脉夹层:血流将主动脉内膜和中膜撕裂并进入血管壁,进一步撕裂动脉壁形成假腔,导致部分血液在主动脉腔外流动,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起病突然,剧烈胸痛或背痛,死亡率高,我科常规开展腔内修复术,挽救患者生命,诊治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7、其他血管疾病:内脏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动静脉瘘、血管瘤、Budd-Chiari综合征、K-T综合征、糖尿病足等,都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四、专家介绍   林少芒,男,1986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广州医学院附二院大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姚燕丹,男,2001年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8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 第五批校级培养对象。多年来从事血管外科和乳腺外科等普通外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       张智辉,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学历,200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外科学硕士学位。中华医学会会员,广东省血管外科学会会员,从事血管外科及普通外科的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学科带头人林少芒主任医师,现任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血管外科主任,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委,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近年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有省厅级课题项目三项,院级课题二项。近年以第一作者在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12篇。

器官移植科

科室简介: 胃癌专业组多年以来在医院“肿瘤治疗精品化”方针的指引下,强化胃癌的综合防治能力,取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外科切除治疗仍然是胃癌首选和唯一可治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已形成了一整套胃癌治疗的策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对不同部位及不同临床期别的胃癌选择合理而规范的远侧胃、近侧胃、全胃及联合脏器切除术,并做相关的淋巴结站的清扫,使其5年生成率期达到了42%。 在消化道重建方面采取重视病员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与防止术后复发相结合的策略。近10年来无吻合口漏及狭窄的发生,亦无手术死亡病例。胃底体和贲门癌采用经腹途径行近侧胃或全胃及食管下段切除,食管与胃或空肠吻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采用经胸或胸腹联合手术途径的较大创伤和众多并发症,而且大大降低了医疗费。采用技术革新解决了全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世界性专业难题。目前我们又研究并开展了早期贲门胃底癌近侧胃切除残胃迷走神经保留术,以有效地防止术后胃排空障碍及返流性食管炎。 残胃癌和复发癌的治疗历来是本专业的治疗难点,切除机会少。近几年来,我们向高难度的手术禁区进军,大力开展了残胃癌扩大根治术,当胃癌累及胃外器官时,行联合肝脏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小肠及结肠切除术及经胸残胃切除术等,使许多病员获得了再次根治的机会。 至于无法根治切除的病例,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姑息性切除辅以综合治疗消除肿瘤出血及梗阻等致死因素从而改善病员的生存质量,处长生存时间。 胃癌的手术治疗应特别强调重视首次手术的彻底性,即应用专业化的无瘤技术包括术中防止肿瘤细胞的医源性扩散,规范化的肿瘤切除及术后腹腔灌洗等尽可能彻底清除肿瘤细胞。 在综合治疗方面,鉴于肿瘤的细胞学特点,术后化学治疗仍属必要。经过对胃癌细胞动力学的研究探讨及术后早期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术后病员近期复发明显下降,从而明确提出了手术配合术后早期联合化疗方案辅助化疗是胃癌治疗的最佳模式。 专业组结合胃癌发生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多年实践,总结了一套完整的综合预防的观点及方法,应用于预防胃癌发生和术后复发。 由于专业知识及技术的不断成熟,术后早期联合辅助化疗等综合治疗及预防体系的建立怀完善,使我们保持了专业上的国内先进地位。 我们希望以成熟并不断创新的专业技术为病员服务,并且随时热诚地为您提供咨询! 我们的座右铭:决不轻易放弃一台可能带给病员生存希望的手术。

胸外科

科室简介:   近5年来,承担市级以上课题3项,已鉴定2项,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在研项目一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0余篇,著书两部。并成功承办了2004—2005年济南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项。糖尿病并发症是科室临床研究的重点。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末梢神经炎、糖尿病足的治疗有一定突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理性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入手,开展了“糖尿病一周”的规范治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部分病人可以停用药物;对甲亢的治疗采取综合调理、个体化定量的方案,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泌尿外科

科室简介: 乳腺科是集乳腺肿瘤的手术治疗、内科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中心。是在乳腺外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1992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乳腺外科,经过12年的发展壮大,每年的病人数、手术台数逐年上升,治疗水平明显提高,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同时,随着对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逐渐深入,在乳腺肿瘤的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乳腺科。乳腺科是目前四川省唯一的乳腺肿瘤综合治疗专科,是我院单病种综合治疗试点的唯一科室,是集乳腺肿瘤治疗的各种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治疗中心,我们的宗旨是为乳腺肿瘤病人提供国际、国内高水平、科学规范、个性化的医疗服务,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乳腺科目前开展的主要治疗措施有,手术:各种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包括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根治术,改良根治术等;化疗:乳腺癌术后病人的辅助化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人的内分泌治疗,包括三苯氧胺、芳香化酶抑制剂、药物卵巢去势等;与其他科室密切合作开展的项目:术后液淋巴结阳性数≥4个的根治性放疗;同位数内照射治疗,介入治疗;多种生物治疗等。乳腺良性肿瘤、疾病的治疗。与乳腺肿瘤相关的基础研究。

胃肠外科

科室简介: 一、胃肠外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4级学科)独立分科于2004年4月,5年来在学科带头人洪楚原主任领导下,走出了一条教学、临床、科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打出了以微创为中心,临床结合科研的治疗结直肠肿瘤的品牌,在华南地区和广东省都有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我科共有床位43张,每年收治病人2000例以上,开展各种手术1300例以上。完全具备开展高水平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场所和基本条件。外科实验室可以完成动物实验、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实验,医院的分子实验中心可以完成PCR、流式细胞技术、蛋白电泳、ELAS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现有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讲师(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在职硕士研究生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结直肠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和以微创为中心的手术治疗。已经分别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的科研立项。 二、专业特色 在学科带头人洪楚原主任领导下, 主要负责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并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胃肠道肿瘤、肛肠外科、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作为科室重点专业。主要收治疾病:胃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癌、直肠癌、小肠肿瘤、腹部肿物、阑尾、痔疮、肛瘘、腹股沟疝及外科急腹症、甲状腺疾病等。  1. 微创外科治疗胃肠道肿瘤: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基础上,重点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目前已广泛开展胃癌,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约1000余例,经验丰富,手术病人具有出血少,保留神经功能,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术后随访显示与常规开腹手术病人相比,生存率并无明显差异,且生活质量较高。尤其在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方面,本科室有着自己独有的技术手段,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 肛肠外科特色: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特别开设了肛肠外科门诊。对于常见的肛肠疾病,有着丰富的处理经验。2000在华南地区首先应用PPH手术方式治疗Ⅲ、Ⅳ期痔疮,具有疗效好,疼痛少、出院快的优势。 3. 腹股沟疝的治疗:从97年开展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术后患者疼痛少,恢复快,复发率低,住院日约5天.对小儿开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并可检查有无隐匿疝,效果显著.并对各种切口疝的处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4.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一般手术治疗,本科室的手术方式常规不用切断肌肉,术后患者恢复好,近年来进一步开展了甲状腺微创手术,术后病人颈部无手术切口,达到美容及治病的目的.适合目前人们对自身要求不断提高的潮流。 5.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随着高龄患者人群的不断增加,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及脑梗塞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亦不断增多,如何正确处理其合并症是术后能否顺利康复的关键之一,在此方面,我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三、专家介绍   洪楚原主任 专业方向:胃肠外科 微创外科。 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副主委,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会副主委、广东省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   2004年担任胃肠外科主任,从事外科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导胃肠外科治疗工作。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发表多篇论著。在对胃结直肠癌症治疗.肛肠外科,小儿外科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特别擅长于微创外科。       张继民主任 张继民,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外科实验室主任。 最高学历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第一外科,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普通外科临床、教学。科研27年,对于消化道肿瘤、肛肠疾病、乳腺和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有丰富的经验。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多篇重要论著,研究方向为结直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六上午 联系电话:020-34152263       四、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主持科研项目:洪楚原主任的《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以微创手术为核心治疗大肠癌,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华南地区打出了了自己的学术品牌。 近年以来负责、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2项,市厅级2项。其中以张继民教授负责的《巨噬细胞因子诱导的大肠癌靶向治疗实验研究》,利用癌组织中巨噬细胞中胸苷磷酸化酶明显增高的特点,采用巨噬细胞因子激活细胞内激活抗癌药物5’-DFUR治疗大肠癌。其前期研究已经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一篇为国际首报,并且已经被国外杂志引用多次。现该课题已经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并且得到了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第一外科和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协同合作,形成了明确的研究方向。 学术交流活动:自从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2年举办了6届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特别是2004年4月举行的华南地区《结直肠外科及腹壁外科新理论新技术学习班》(05330401202)在省内以至华南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每年都有数名医生参加全国、省级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现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为同广东省人民医院、日本东北大学的联合研究,并由日本中外制药公司Roche Research Senter提供实验用关键抗体,保持着国际、国内紧密的学术交流平台。

骨外科

科室简介: 伴随着广医二院的发展,骨外科走过开拓创新、巩固发展的20多年。目前学科走上高效稳定、规模发展的新台阶。骨外科是一个注重临床实践,技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设备先进的学科。学科内每位高年资医师均有发展方向,已形成自己的专长。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学科骨干到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进修培训,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我们还主动推行强强联合,与国际国内先进医疗机构合作,并先后派了多位年轻大夫去德国、法国、西班牙、美国和瑞士进修、深造,共同协作攻关,共同探索医疗新技术、新发展,为学科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在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科创伤、骨肿瘤等专业具有明显优势。 学科设备精良,配有先进的椎间盘镜、关节镜、C臂X光机和可透X光的手术台等骨科设备及手术工具,现共有55张病床,设置有普通病房和VIP病房,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门诊设有骨科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的服务,患者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而骨科急诊则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对患者开放,随时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学科现有正高4人,副高6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副教授2名,博士4名,硕士生3名。科室注重年轻骨干力量的培养,让他们在老专家的指导下,主管病房工作,骨科门诊除设有骨科专家门诊外、还派出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坐镇骨科普通门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血液内科

科室简介: 一、血液科简史 广医二院血液科始建于1987年,在社会各界、医院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经过几代学术带头人及全科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成为一支科研水平高、学术队伍合理、医疗技术精湛、服务优良、颇具规模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现代医学学科。2001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2003年获得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点学科,2004年获得广州医学院重点学科。 血液科有固定病床20张,百级层流病床2张(主要用于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简易层流病床3张。具有设备先进的血液实验室,承担全院的血液学形态、血液分子生物学以及部分出凝血项目的检测,并为研究生提供实验研究基地,是目前广东省开展出凝血疾病研究最早、项目最齐全的实验室,1997年被评为广州市教委重点扶持实验室。同时,我科还拥有先进的百特CS-3000血细胞分离机,主要用于采集造血干细胞和进行血液成份单采术治疗。国内一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血液科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技师1人,主治医师(讲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人,在读硕士2人。并有一批基础扎实、认真负责的专业血液护理队伍。就诊患者遍及省内外,月专科门诊患者1200余人。 二、专科临床特色 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为血液肿瘤的诊治、出血性疾病诊治和血栓性疾病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居广东省先进行业。 我科是目前省内唯一开展肿瘤药敏检测和对耐药逆转研究较深入的单位。首先开展白血病体外肿瘤药敏试验;重点研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规律、对化疗的药物敏感性、耐药产生的机制及耐药逆转、白血病细胞的基因变化、癌基因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癌基因检测对白血病诊断、疗效判断、监测复发等方面的意义、反义核酸封闭癌基因的疗效等。1991年我科在广州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异基因、自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及丰富的治疗经验,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急性白血病最长无病生存时间达15年。此外,应用蛇毒C组分治疗血液肿瘤也是我院首创并已在全市推广使用的。1998年起针对重型再障的预后差、支出费用大、治疗难度大等存在问题,开展用ATG+环胞素A等免疫治疗为主的综合手段治疗重型再障,获得较好成果,先后治愈重型再障10例(年龄7-69岁);对遗传性贫血的诊断和早期诊断亦居本市领先地位。 血栓性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列第一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塞是我国人口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发病率200-500/10万人/年,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致残率高,每年花费的医疗费用占总体的40%左右,故政府对血栓性疾病防治的研究重点投入,“九五”、“十五”期间均在全国成立了血栓性疾病防治的重点攻关协作组。我科自九十年代起已开始通过对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物质及纤溶系统的全面检测,探讨血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和发病机制,并利用某些中药和蛇毒成分进行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在全国应用中药和蛇毒抗栓治疗领先一步。 在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研究领域中,血液学实验室在全省开展出凝血疾病研究最早,项目最齐全。多年来潜心研究血栓性疾病(心、脑血管、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等)的溶栓治疗、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血小板疾病、凝血因子缺陷;蛇毒抗血栓药物的发掘、应用等,在全省出凝血疾病研究方面居领先水平。我科还开展对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和临床研究,通过联合多学科对静脉血栓的流行病学、病因、实验室指标以及防治措施的探讨,为国内尚处于空白领域的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提出符合我国特色的静脉血栓的诊治指南。 学科有独立的血液学实验室,目前有副主任技师1名,技师2名。除常规开展血液系统疾病的各种诊断性检查外,主要承担研究生的课题和学科科研任务。拥有价值约170万元的仪器设备,可进行骨髓形态学、出凝血、HLA组织配型以及血液病遗传学等研究,常规开展项目22项,其中出凝血检查的实验室项目是广东省内最完善和突出的。2008年有13%的出凝血检查标本是来自外院病人。 三、擅长医治的疾病 1、易栓症 有些人很容易发生动脉或静脉的血栓形成(如脑栓塞、上/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或者实验室检查能检测到有血栓形成趋向的改变,由此冠名为易栓症。易栓症不是单一的疾病,也不同于高凝状态和血栓前状态,是指患者存在易发生血栓的缺陷,这种缺陷可以是遗传的,也可继发于某种疾病呈获得性。 易栓症的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的部位有关,颅内血栓可造成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感觉障碍、肢体运动的异常等,上、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可有肢体肿胀和疼痛,肠系膜静脉栓塞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小肠坏死等,肺静脉栓塞会出血咯血、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生命危殆。 易栓症的病因有很多种,一般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型。常见的遗传性易栓症的病因有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蛋白C缺陷症、蛋白S缺陷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获得性易栓症的病因最常见包括肿瘤、重大手术、卧床、妊娠与围生期、糖尿病、口服避孕药、抗磷脂抗体综合症、血液高凝状态等。有些中风、重病或下肢髋膝关节手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如不注意功能锻炼及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极易发生易栓症。对于一些恶性肿瘤,常常合并有血栓形成,而且很可能是肿瘤的先发症状。 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在西方人群年发病率为1.6~1.82‰,美国每年有25~30万患者,其中15~50%并发肺栓塞。我国这种疾病的年发病数也在明显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与生命。易栓症给社会与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英国每年医治易栓症的医疗费用高达20亿英镑,每年每万人损失282个工作日。此外,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治,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20%以上。 在我国,遗传性的抗凝蛋白缺陷症占遗传性易栓症病因的50%以上,往往见于年轻患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下,并有家族中多个成员先后发生血栓形成的病史,往往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时,通过一位首先发病者(先证者),可以找到家族中有相同疾患的病人,再通过家系调查和基因分析,可以确定下一代有无相同的基因异常。对特殊的家庭成员,给予定期的监测和重点预防。 近年在我院开展的易栓症门诊中,已发现了多例易栓症的家系病例。例如一位18岁的男性患者,因突发大咯血和1周后下肢肿胀、疼痛入院,经放射性核素肺扫描检查诊断为肺梗塞,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他的父亲有过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史,几年前曾因“小肠坏死”不得已进行手术切除了近一米长的小肠;他的妹妹近年也经常发生头痛,经检查发现有颅静脉窦静脉血栓形成,其他兄弟姊妹中有数人曾分别发生过下肢肿胀。经过对其家系三代10个成员的检测,有7个成员存在遗传性抗凝血酶基因缺陷,他们的抗凝血酶抗原和活性水平均明显降低,仅为正常人的30%左右,这是一个典型的易栓症家系,由于一种抗凝蛋白先天性缺陷造成的反复深静脉血栓形成,轻者肢体肿胀、疼痛和器官发生功能障碍,如处理不及时,可造成脑梗死、肺梗死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这个年轻患者由于及时诊断和治疗,已完全康复,对其他有症状的家属我们也给予了治疗,对未发病但已存在基因异常的家庭成员进行了预防血栓的指导。由于这是遗传性的基因异常使其体内不能正常地合成抗凝蛋白,所以患者在病情好转后仍必须坚持服用抗凝药物,以免复发。 遗传性易栓症的治疗虽然要维持服药,甚至有些病人还需要终身服药,但如果听从医生的指引,定期监测,用药得当,并不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生育能力。对于后天获得性易栓症病人,重点是预防。一般的手术,术后不宜卧床时间过长;对下肢骨折、重大手术后需卧床时间较长病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高危人群,如肿瘤病人、糖尿病病人、妊娠期以及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等,应警惕血栓形成的可能,注意相关临床表现,定期进行易栓症的实验室检测,预防易栓症的发生以及早期治疗。 易栓症的系统治疗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抗凝药物的剂型选择、剂量和疗程非常重要,因为抗凝治疗有出血的危险性,因此病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师的指导用药,切忌随便停药或加量,以免治疗不当,反而增加了病情的严重性。 2、骨髓增殖性肿瘤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一组以骨髓髓系中一系或多系增殖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这类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等。其临床特点是起病隐匿,病程长,三系细胞增多,血容量增多和脾肿大,皮肤瘙痒、高血压、出血与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并发症,所导致的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致死或致残率高,约1/3的患者可转化为白血病、其它肿瘤及骨髓纤维化。各类型又有其各自的临床特点,各型之间可相互转化,或合并继发性骨髓纤维化。每一种MPN亚型几乎都有白细胞、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增多及后期的骨髓纤维化或骨髓衰竭期,或经历慢性增殖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病程。该病严重危害了人群的健康,据中国医学科学血液学研究所统计,我国该病年发病率约为6-9人/10万,40岁以上人群为主,男多于女。由于近年人口老年化,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在我院血液科门诊患者中约占25%的比例。 以前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血象、骨髓细胞形态、骨髓病理,但有时仍难与有类似表现的其它疾病相鉴别。2008年底,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以JAK2基因突变作为这类疾病的重要诊断标准,我科是国内少数几家较先掌握并进行该基因诊断的医院之一,技术成熟,方法先进,结果准确,为许多患者提供了确诊依据,使患者得到合理、规范的治疗,获得良好的预后。 3、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 之一。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类型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发生恶性增生,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导致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我国白血病患者约为3~4人/10万人,小儿的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最高。据调查,我国<10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为2.28/10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以急性白血病多见(70%)。成人以急粒多见, 儿童以急淋最多见, 慢粒多见于成人, 慢淋多见于老年。 急性白血病患者自诊断之日起即应给予积极化疗,除非患者在就诊时合并有严重感染(如肺炎或败血症等)或明显的全身出血倾向。可在积极抗感染、输血或单采血小板等治疗前提下,待患者一般情况稍为改善后再子积极的全身化疗、此类等待时期不应过长,因为白血病患者的感染或出血系白血病本身引起,由于白血病细胞在造血组织中占上风,抑制了正常造血,致使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严重减少,才导致严重感染或出血,尽早控制白血病会有利于正常造血干细胞的早日恢复,也会帮助控制感染及出血倾向。 对慢性白血病患者,无论慢粒或慢淋,自诊断之日起也应给予相应的化疗,但治疗的强度应有别于急性白血病,这主要是因为慢性白血病(尤其是慢淋)患者发病年龄偏大,其白血病的进展一般缓慢,过于强烈或积极的化疗,反可能增加治疗相关的危险性,诸如脏器功能衰竭或免疫力进一步低下致严重危及生命的感染等。 骨髓移植又称骨髓干细胞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将正常骨髓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病变骨髓的治疗方法。用以治疗造血功能异常、免疫功能缺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一些恶性肿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原理与骨髓移植完全相同,其有效成份都是造血干细胞,只是采集的方式不同。目前干细胞移植是白血病治愈的重要手段。 我科在白血病的化疗方面已取得了与国内外报道相同的完全缓解率,针对 血液肿瘤的微小残留病灶,1991年我科在广州市级医院率先开展异基因、自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及 丰富的治疗经验,移植相关死亡率为0,急性白血病最长无病生存时间达15年 ;2003年又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双份脐带血移植术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移植的难度和成功率均列国内先进水平,且费用较低,提高了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受到患者和家属的交口称赞。 随着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血癌”不再是绝症,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白血病完全可以治愈。 4.淋巴瘤 起源于淋巴组织,是最早发现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其中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是最易受到累及的部位。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有相应器官压迫症状。此外,常伴全身症状:发热、消瘦、盗汗,最后出现恶病质。许多患者早期仅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因而忽视了检查和治疗,等到出现明显症状再来就诊,往往已到疾病的晚期。淋巴瘤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全世界有患者450万以上。我国总发病率为1.39/10万人,死亡率为1.5/10万。男性多于女性。年龄20~40岁多见。分类为霍奇金淋巴瘤(10%)和非霍奇金淋巴瘤(90%)两大类型。诊断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淋巴瘤的病因与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治疗上是采取以化疗为主的化、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霍奇金淋巴瘤是化疗可治愈的肿瘤之一。另外还有各种生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等方法,均需根据患者疾病的分型和分期进行适宜的方案。我科与病理科密切合作,为淋巴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条件和保障。我科每年新诊治的淋巴瘤患者约60余人,其中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部分患者达到长生存。 5.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 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 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病因包括: 1.药物 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药物性再障最常见是由氯霉素引起的。 2.化学毒物 苯及其衍化物和再障关系已为许多实验研究所肯定。 3.电离辐射 4.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和再障的关系已较肯定。 5.免疫因素 再障可继发于胸腺瘤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6.遗传因素 Fanconi 贫血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7.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该病与再障关系相当密切 20%~30%FNH可伴有再障 15%再障可发生显性PNH。 再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感染、贫血。 (一)急性型再障 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 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从而导致败血症。肺炎也很常见。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使病情日益恶化,如仅采用一般性治疗多数在一年内死亡。 (二)慢性型再障 起病缓慢,以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粘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但也有部分病人迁延多年不愈,甚至病程长达数十年,少数到后期出现急性再障的临床表现,称为慢性再障急变型 再障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支持疗法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各种措施。慢性型一般以雄激素为主,辅以其他综合治疗,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满意疗效,不少病例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但血小板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临床无出血表现,可恢复轻工作。急性型预后差,上述治疗常无效,诊断一旦确立宜及早选用骨髓移植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 我科针对重型再障预后差、支出费用大、治疗难度大等存在的问题,1998年起开展了以ATG为主的强效免疫抑制联合方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探索,大大提高了重型再障的缓解率,将重型再障的死亡率降低了50%,并为病人节省了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最近又开展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障的技术,为有条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症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成效的治疗途径。 四、知名专家   冯莹,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第七届血液学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委员,广东省血液分会常委,广州市血液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广州分会常委,国际血栓与止血学协会委员和美国血液学会国际委员,并兼任《血栓与止血学杂志》编委、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血液肿瘤及出凝血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工作,具有扎实的血液病临床与实验室经验,先后发表论著、综述、研究报告和进展30余篇,参与编写《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第三版)和《血栓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多部著作,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科研立项,曾获得广东省重大科研成果和广州医学院科技进步奖。       庞缨,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分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常委,美国血液学会国际委员,《血栓与止血学杂志》编辑。从事血液科临床、教学及科研10余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擅长血液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各类型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的诊疗,在应用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恶性血液病和部分难治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效,移植技术和成功率居本省前列。       叶絮,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血液硕士研究生毕业,南方医科大学血液学在读博士。美国血液学会国际委员。从事血液科临床、教学及科研10余年,长期在临床第一线工作,对血液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各类型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的诊疗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逆转白血病耐药的机制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对疑难出血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有丰富的经验。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并多次获得优秀论文奖项。曾被派往美国进行培训。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表现突出,荣获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和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奖。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学科近5年来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获得省科委、省卫生厅以及广州市科委等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资助项目共9项,获得省市和医学院科技进步奖4项。2001年成为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学科老一辈学术带头人刘泽霖教授于1995年创办了目前国内在血栓与止血专业领域唯一的杂志——《血栓与止血学杂志》,(正式刊号CN44-1513/R和ISSN1009-6213),并在全国发行,该杂志于2003年被评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科技刊物统计源期刊。自1996年起我科每年承担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血栓与止血学最新进展学习班,至今已坚持12年,由全国血栓与止血专业著名的专家教授授课,参加学习班的学员遍及全国19个省市,人数达2000余人。 由于对临床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具有勇于实践的精神,近年我科教学科研成果成绩骄人,曾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厅教学立项1项,广州医学院教学立项4项,广州市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广州医学院教学成果奖2项,广东省教育厅“151工程”教育技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本科独立完成的教学课件、网络课件以及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分别获得教育部高校多媒体教学成果优秀奖1项,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医学教育技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高校多媒体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本科拥有多位临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意识浓厚、责任心强的优秀专科带教老师,有长期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专科教学方法和传统,在多次医学院教学评估和教育部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均取得优良成绩,理论课讲授、实习医师带教、临床小课等安排合理,紧扣当前国际本专科研究的新进展、新热点,在实习医师、进修医师中有良好的口碑。每年接收全省和海南省到本院进修的专科医师4~6名,培养临床医师工作站医师6~8名。

癫痫专科

科室简介: 癫痫中心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癫痫专科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第一个癫痫中心。该中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学术带头人廖卫平教授现任中国抗癫痫联盟副主席,学术队伍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并有多位专家从海外留学归来。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是国内领先的癫痫中心之一。 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中心拥有周一至五全天开诊的癫痫专科门诊和特设的癫痫病房,月专科门诊量约800人,病床数15张,能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癫痫患者提供与国际水平相近的药物、手术和饮食治疗。同时依托广医二院神经研究所基础部,积极开展领先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更增强了其专科实力。   二、专科临床特色 1 药物治疗:拥有国内所有的一、二、三线全系列抗癫痫药物。能根据患者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并对不同药物的副作用进行长期监测、随访。 2 手术治疗:拥有CT、核磁共振等先进的影像学设备,可确定各种症状性癫痫的病因,并可以结合发作期SPECT和PET-CT对致痫灶定位,结合立体定向可对致痫灶进行精确手术切除。 3饮食治疗: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是一个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适当蛋白质的特殊饮食疗法。它在国外已有超过70年应用于癫痫患者的历史,其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已成为多个国外癫痫中心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并早已写入国外经典的多本癫痫教科书中。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新型抗癫痫仅对30-40%的难治性癫痫儿童对有效(发作减少50%以上);而生酮饮食对50-80%的难治性癫痫儿童对有效,30%的儿童可减少90%的发作,10-20%的患者可完全控制发作。通常接受饮食治疗的年龄是1-10岁,但不排除其他年龄患者试用。目前国外多个癫痫中心已把此项方法作为常规疗法之一,国内仅有少量癫痫中心近期开展,我院自2007年开展此项目,已为多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治疗选择,获得了一定的疗效,积累了经验。 4 主要检查设备 脑电图仪、视频脑电图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万能显微镜、立体定向仪、共聚焦显微镜、膜片钳、遗传基因分析系统等   三、常见疾病 1 特发性癫痫:没有大脑结构性损伤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的癫痫综合征。由一组体征和症状组成的特定的癫痫现象,具有特定的发病年龄、发作类型、EEG、病因、预后和对不同药物反应的特殊性。 2 难治性癫痫:经过正规抗癫痫治疗2年以上,仍有每月4次以上的癫痫发作。难治性癫痫的病因有多种:先天发育异常、外伤、肿瘤、血管畸形以及不正规药物治疗等。 3 热性惊厥附加症:(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 EFS+),是指患儿早期为热性惊厥,但同时有非热性惊厥,或6岁后仍有热性癫痫发作的癫痫病人,约占癫痫患者总数的20%。 4.婴儿重症肌阵挛癫痫:又名Dravet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癫痫性脑病,是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该病具有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对多种抗癫痫药物抵抗的特点。其病因是钠离子通道1A基因突变。患儿起病前精神运动发育正常,1岁以内起病,起病时表现为热性和无热的单侧或双侧阵挛或强直阵挛发作,发作常可被发热诱发,起病后出现肌阵挛发作等多种发作形式,常以部分性发作为主,起病早期对光刺激敏感,起病后出现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语言障碍和共济失调,起病后脑电图表现为广泛的、局灶性或多灶性异常,药物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在发作形式中,肌阵挛和不典型失神是两种特征性的发作。根据病程中有无肌阵挛发作,分为典型SME和边缘型SME。   四、知名专家   廖卫平 博士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国际抗癫痫联盟亚太学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委员,广东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同时担任《中华神经科杂志》、《Neurology Asia》等多部杂志编委 擅长各种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癫痫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以及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评估和定位。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黎冰梅 副主任医师 曾在意大利费拉拉大学专门进修临床神经电生理学一年。 长期从事癫痫的临床诊治和脑电图变化的研究工作。对视频脑电图的分析有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对各类发作期脑电图改变的分析、发作类型的判定和癫痫手术的定位。对各型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有很深造诣。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邓宇虹 副主任医师 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专门学习有关癫痫的临床诊治及研究一年。 长期从事癫痫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擅长分析各类癫痫的脑电图改变;对各种儿童癫痫综合症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对成人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评估有深刻的认识,能开展对各类癫痫的药物治疗及指导选择性的手术治疗,以及生酮饮食治疗。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刘晓蓉 博士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癫痫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擅长各种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诊治,尤其在儿童难治性癫痫、发热相关的癫痫、遗传性癫痫的诊治以及遗传咨询方面有丰富经验。对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和定位有一定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于美娟 博士 主要从事癫痫的遗传学诊断的研究及相关的临床咨询、治疗工作,尤其擅长癫痫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对发热相关的癫痫的基因诊断和临床治疗有很深造诣。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每年已接受省内外进修癫痫专科医师十余名。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五十余名。并派遣多名医师到国外著名癫痫中心进修临床,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附属医院、意大利费拉拉大学等。并派遣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到美国、香港、中科院等实验室进修,聘请国内外杰出学者为本实验室的特聘教授。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加州大学 Burnham研究所、澳大利亚墨尔本癫痫中心、国际抗癫痫联盟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到目前位置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5项:钾通道相互作用蛋白在癫痫中的作用;婴儿重症肌阵挛癫痫的钠通道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抗癫痫药物疗效关系的研究 ;Ⅰ型钠通道R946H及F1765L突变的致病机制及其对抗癫痫药物反应的影响;癫痫与精神分裂症单胺递质代谢变化的对比研究; 癫痫耐药分子机理的研究,完成省市研究项目数十项。在国外重要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1篇,国际会议交流论文19篇,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73篇,被SCI收录8篇,独立完成专著1本,参加编写专著4本。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如下癫痫综合征: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严重婴儿肌阵挛癫痫、婴儿惊厥伴手足舞蹈徐动综合症、额叶癫痫、肌阵挛失神癫痫、睑阵挛伴或不伴失神癫痫等。

风湿内科

科室简介:   耳鼻喉科创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济南市级医院较早设独立的专业科室,历经多年的发展,创新,开展了大量中耳乳突根治,鼓堂成型,扁桃体切除,鼻息肉摘除,各鼻窦病灶清除鼻干症手术外,在耳鼻喉的诊断,治疗方面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诊疗方法,发挥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我科在硬件方面佩右二氧化激光器,离子手术治疗器,超声雾化吸入器,综合治疗,等先进设备,为提高诊断提供了保证。

肾内科

科室简介: 一、肾内科专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始建于1988年,经过2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学科全面,人员精良,设备完善,诊疗手段先进的临床学科,本科室由1989年开始进行肾脏穿刺,目前已经为2000多例患者明确了肾脏病理诊断。1999年开展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到08年止本科现存的腹膜透析患者120名,在广州市的三甲医院中名列前茅。 现在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硕士生导师1名,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2名。就诊病人遍及整个广东省,甚至一些省外患者也慕名而来。月专科门诊2300余人,现有病床30张,月收治病人70人次。 二、专科临床特色 肾内科主任由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肾脏病分会委员梁剑波主任医师担任,在梁主任的带领下,本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全心全意为肾脏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病房拥有病床30张,收治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遗传性肾脏病、和急性、慢性肾衰竭,在诊治疑难重症上具有丰富经验。肾穿刺病理检查是确诊肾脏病的重要手段,本科室开展肾穿刺至今,已为2000余名患者明确诊断,从未发生过严重并发症;目前本科室每年做肾穿刺150余例,综合临床病情及病理检查结果(包括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对疑难病例通过临床-病理讨论做出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保证了诊疗高水平。 腹膜透析是肾内科的医疗特色之一,我科是广州市较早开始腹膜透析工作的单位。腹膜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在肾脏病治疗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腹膜透析是以腹膜为透析膜,以不断更换新鲜透析液来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分及毒素为目的。相比于血液透析的透析膜而言,腹膜孔径较大,因而可清除大、中、小分子的毒素。腹膜透析具有明显的优点是可为患者提供一个持续对尿毒症毒素清除和对水的超滤,维持体内代谢状态的稳定。腹膜透析尤其适用于由于血管条件不好,动静脉瘘不宜成功和易发生堵塞的患者;血液透析由于体外循环而发生高血压或低血压,心血管状况较不稳定;腹膜透析作为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具有众多的优势,它的适用范围广泛,在患者的发病年龄和疾病种类等等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而且非常适用于有工作需求的人士;患者可以在家中完成腹膜透析的治疗过程,由此可以充分享受家庭和社会的温暖。目前在我科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120余人,并以每年50人的速度增长,是广州市最大的腹透中心之一。 腹透的责任制门诊管理是中心的一大特色,我科专门设立了腹膜透析专科门诊,由经验丰富的肾内科主任医师坐诊,并配备腹透专职护士,现在已经能够进行腹膜平衡试验及透析充分性检查,可更加准确掌握腹透患者病情,实施最佳透析方案;同时我们非常强调对病人的自我管理教育,鼓励病人参与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来,在门诊定期举行专科知识讲座及举办肾友会,普及肾病专科知识,加强医护人员与肾脏病患者,肾脏病患者之间的交流;此外还设置了24小时腹膜透析专科服务热线,医生护士上门家庭随访,指导患者及家属的腹膜透析操作,以及腹透环境的改善,随时为患者解决问题。在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腹膜炎的发生率仅为1:64个病人月,达到国际水平;飘管率4.6%,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我们的工作使众多的尿毒症患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光,并将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肾内科充分利用广州医学院及广医二院的实验室科研平台,在国内外杂志已经发表了论文论著40余篇,目前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卫生厅科研立项1项,中医药科研立项1项。本科室还承担广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负责广州医学院本科生临床教学,还接受肾脏病临床医师、护士进修,每年都为国家培养出大量骨干专业人才。 三、擅长医治的疾病 1.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即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cute 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这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其中以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最为常见,偶可见于其他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 支原体等。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简称肾综,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临床具有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超过3.5g/d,可有脂质尿;②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小于30g/L;③高脂血症;④水肿。其中前两项为必备的条件,大量蛋白尿为本病的最基本特征。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是1968年由Berger首先描述的,以系膜增生及系膜区显著弥漫的IgA沉积为特征的一组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血尿最为常见。IgA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后者常继发于肝硬化、肠道疾病、关节炎、疱疹性皮炎等疾病,也以肾小球系膜区显著的IgA沉积为特点。原发性IgA肾病在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一种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而且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常见原因之一。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组成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发展缓慢,症状可轻可重,多有一个无症状尿检异常期,然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蛋白尿、镜下血尿,可伴高血压和(或)氮质血症,及进行性加重的肾功能损害。 除了以上四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外,还包括了急进性肾炎,隐匿性肾炎。 2. 继发性肾脏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 nephritis SLEN)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 SLE)为一病因未明的以多系统损害伴多种自身抗体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产生针对自身细胞核、胞质及胞膜抗原的抗体。临床常表现为发热、面部红斑、多形性皮疹、光过敏、多发性口腔溃疡、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血管炎、肾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病情变异大,常因某系统或某器官病变较为突出,而易误诊或漏诊。以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者。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和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狼疮肾炎(LN)是SLE的重要临床组成部分。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有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管型尿及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和肾小管功能减退。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与SLE的预后密切相关,肾脏受累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是SLE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是本症的特点,亦是IDDM患者主要死因。糖尿病肾病起病隐袭,缓慢进展,早期的肾脏病有关症状不多。肾病初期肾脏增大,肾小球滤过功能亢进和微量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也不容易被注意,因此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在出现明显蛋白尿或显著水肿时方被觉察。 高血压性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年龄多在40~50 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恶性高血压者舒张压需超过16Kpa(120mmHg),伴有明显心脑合并症且迅速发展,大量蛋白尿,常伴有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3.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 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UTI影响个体范围广泛,而且对机体产生的临床影响也非常广泛,从具有革兰阴性脓毒血症的急性肾盂肾炎到无症状性菌尿,甚至还有有症状的无菌尿。并且常与其他专科疾病相伴随。尿路感染按临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也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最常见的是肾盂肾炎,临床又有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盂肾炎之分。 4. 急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简称急肾衰,属临床危重症。该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损害,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使肾单位调节功能急剧减退,以致不能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而导致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综合征,此综合征临床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5.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后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慢性肾衰根据我国1992年制定的分期标准分为4期: ⑴.第1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肾小球滤过率(GFR)50~80ml/min,血清肌酐(Scr)133~177µmol/L。肌酐清除率(Ccr)>50%,一般无临床症状。 ⑵.第2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GFR 50~20ml/min,Ccr 25%~50%,Scr 133~221µmol/L(1.5~2.5mg/dl),临床上可出现轻度贫血、乏力、夜尿增多。疲劳、感染、进食蛋白质过多、服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等可加剧临床症状。 ⑶.第3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早期) Ccr10%~25%,Scr221~442µmol/L(2.5~5.0mg/dl),临床上大多有明显贫血、消化道症状,可出现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及钙磷代谢紊乱 水电解质紊乱尚不明显。 ⑷.第4期(尿毒症期或肾衰终末期-尿毒症晚期) GFR<10ml/min,Ccr<10%,Scr>442µmol/L(5.0mg/dl),临床上出现各种尿毒症症状,如明显贫血、严重恶心、呕吐以及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明显紊乱。 四、知名专家   梁剑波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肾脏病分会委员,广州市肾脏病分会委员。 1990年起从事肾内科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对诊治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路感染等各种肾脏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处理肾内科的重危症患者。熟练开展肾病理活检和腹膜透析,尤其在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目前正承担省级科研立项,已在国家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著。 每周一下午在广州医学院附二院开设专家门诊。       徐米清   男,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肾内科主任医师,内科副主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1999年获中山医科大学肾内科硕士学位。专业特长:泌尿系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前列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与治疗;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治疗;肾移植病人的术后监测。熟练掌握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腹膜透析置管等技术。先后主持合参与广东省卫生科研项目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在各级医学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在医学教育类杂志上发表教研论文6篇。参与编写科学出版社案例式《内科学》教材1部。2006年获得广州市第六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获得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工作27年,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广东医学院学报》特约审稿专家。多年来致力于肾脏病内科、血液净化和肾移植内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于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治疗。对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先后参与主编和撰写《肾脏病急症学》、《实用临床肾脏病学》、《产前遗传病诊断》、《肾脏病理论与实践》等科技专著,发表医学论文十多篇。 专家门诊:每周三下午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1970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从医近40年,从事临床医疗的诊治、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狼疮性肾炎等)、尿路感染、急性肾衰竭和尿毒症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1990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从医近20年,从事临床医疗的诊治、教学及科研工作。对诊治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路感染等各种肾脏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从医20年,对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路感染。并负责本科室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肾内科充分利用广州医学院及广医二院的实验室科研平台,在国内外杂志已经发表了论文论著40余篇,目前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卫生厅科研立项1项,中医药科研立项1项。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肾小球疾病与腹膜透析。本科室还承担广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负责广州医学院本科生临床教学,还接受肾脏病临床医师、护士进修,每年都为国家培养出大量骨干专业人才。 另外,本科室也先后派送人员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学习腹膜透析及肾脏病理诊断,不断提高本科室的技术力量。

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 一、 消化内科简介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作为重点发展学科,主要由消化病区和消化内镜部组成,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经验积累,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学科,负担着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本科生及进修生的教学以及科研各项工作任务。 消化内科配设齐全,包括消化内科病房、内镜部、专科门诊以及内科教学等。消化内科目前拥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博士1人,硕士5人。本学科年门诊量约85000人,每天有2~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消化专家在门诊为广大的病友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科内病床数35张,危重病床4张,年住院病人约850人,治愈好转率超过90%,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成功率达96.5%。 科室配有高清晰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电子肠镜、放大肠镜、窄带影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结合放大胃镜、超声内镜、高频电切、电凝器,氩气发生治疗器、微波治疗仪以及消化道动力测定仪等现代化设备,胃镜检查年均超5000例、肠镜2800例,内镜下息肉切除及内镜下止血治疗等达800例以上,食管静脉套扎约100例,拥有极为丰富的内镜检查和治疗经验。新建成的消化内镜室使用面积约1300m2 ,拥有先进的内镜设备、完善的电子信息传输系统和内镜消毒系统。我科以“优质医疗、优良服务、规范收费、依法行医”的宗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觉的服务意识,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精的业务技能,努力以最低的费用、最佳的疗效,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二、专科临床特色 消化内科拥有一支优秀的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消化内镜设备,内镜学科专业技术有一定的实力,在广东省内有着较高的威望,科室注重科技创新,开展新技术、发展新业务。内镜下诊疗技术为专科特色,我科先后开展的诊疗技术包括:1.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技术,减轻胃、肠镜检查中的痛苦,使内镜下各项治疗操作顺利开展;2.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及食管、胃底和直肠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栓塞治疗术,对食管-胃底静脉及内痔患者静脉曲张出血起到良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3. 食管、吻合口狭窄扩张术(①气、水囊扩张,②沙氏探条扩张),在治疗食管良恶性疾病引起的食管狭窄以及贲门失弛缓症中起到重要作用;4.上消化道内支架植入术,提高晚期食管癌病人生活质量;5. 经内镜腹壁-胃造瘘置营养管术及经内镜鼻-空肠置营养管术,为不能进食的患者提供肠内营养;6、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RCP技术:乳头切开胰胆管取石、引流、置放支架、冲洗、局部用药)及内镜胰胆管内置管引流术(ERBD),为胰胆管疾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避免了病人开腹的大手术;7. 经内镜各种止血治疗术(钛夹止血、粘膜下注射、氩气、微波、高频电凝治疗、药物喷洒等),能快速有效地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止血;8、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电凝术、尼龙绳套扎术等,对各种类型的息肉进行早期发现、早期切除,对防止息肉癌变起重要作用。 同时我科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套对消化道疾病独特而有效的诊治规范,对专科常见病,如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食道疾病、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均有完善的诊治方案和护理常规。 三、专科常见疾病 1.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约占人群的5-10%。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近年来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体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尤其老年人,约15%患者平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而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由于消化性溃疡具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等并发症,对溃疡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很重要,胃镜检查和镜下治疗是防治其并发症的最重要手段。本学科应用多种现代治疗手段(包括胃镜和药物)对溃疡病进行诊断与治疗,近年显著降低了消化溃疡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2.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本病是一种很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病,患病率约5-7%,以中青年较多见。肠易激综合征病因主要与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肠道刺激等有关。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精神、饮食等因素常可诱发症状复发或加重。由于该病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往往缺乏可检出的器质性病变,造成这组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还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我科自80年代起开始研究功能性胃肠病,认识到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涉及平滑肌生理、电生理、胃肠神经激素调节,机械、流变学等科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各个方面的综合原因,诊断和治疗上对胃肠动力定量化,特别是通过腔内压力测定来研究疾病。本科室配备先进的全胃肠道动力监测仪,进行各种病变消化道的动力学改变的研究,对消化道功能性病、动力障碍病诊断、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3.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内容物,尤其胃酸异常反流到食管引起的粘膜损伤和慢性病症。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人群发病率很高。近年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肥胖人群增加,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进一步增高。患者多表现为反酸、烧心、胸痛、打嗝、食物反流,咽痛、咳嗽等症状。如果食管粘膜受损重,会造成溃疡或出血,甚至引起管腔狭窄,吞咽困难,极个别因长期发作加重会发生癌变。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本学科主张在治疗疾病同时与患者进行互动交流,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肝硬化(CIR)主要病因是慢性肝炎、长期酗酒、吃鱼生感染肝吸虫等,晚期肝硬化常有严重并发症,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道大出血最多见原因。静脉曲张是由于肝硬化导致门静脉系统中血运受阻,血液瘀滞和压力增高,大量静脉血经过侧支循环,其中包括食管下段的粘膜下静脉及胃底静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对于中国人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我国是乙肝第一流行大国,很多患者最终进入了晚期肝硬化后,静脉曲张易破裂致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脾大功能亢进和腹水等症状。本学科是广州市最早开展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止血治疗术及内镜下套扎术来防治静脉曲张出血的单位,经过多年的努力,为提高晚期肝硬化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作出了贡献。 5.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的自身免疫功能损害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前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重者发生溃疡、下消化道出血,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直肠、远段结肠开始,常逆行向近段发展至全结肠,极少数累及末段回肠;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粘液脓血便,病变长期不愈,可发生癌变。后者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而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瘘管、肛门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严重并发症是肠穿孔、大出血和引起高度营养不良的肠瘘。本学科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根据个体差异,采用多种不同治疗方法,严重者采用新型生物疗法,在尽快诱导炎症性肠病的缓解,预防复发方面均取得很好的成绩,经过长期临床积累有了一套较好的治疗经验。 6.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化学性炎症,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胰腺水肿,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重者胰腺发生坏死或出血,可出现休克和腹膜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在我国,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占大多数。我科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有丰富经验,采用针对性病因治疗,治愈率高。 四、知名专家   林漫鹏:男 消化内科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消化病学会 常委,内镜学会常委,广东省第一届医师协会内镜工作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分会消化病学会副主委;肝病学会常委。1983年中山医本科 毕业,1990年取得临床硕士学位,1989年起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和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和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内镜诊疗有深入的研究,并发表过相关论文多篇。1997年起任内镜学组组长,负责本医院消化内镜部的日常管理和技术发展工作。参加省、市医学会主持的讲座有: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进展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等。临床上擅长消化内镜治疗、较全面掌握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尤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治疗有较深厚的理论实践,1999年以后多年都应邀出席了广东省医学会的内镜年会的每年内镜操作演示,并参与多项省市级消化专业的联合科研课题。       丁元伟:男 ,临床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肝病学委员、广州市分会消化内镜学会副主委。1984年中山医本科毕业,1992年取得临床硕士学位。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20余年。掌握本专科国内、外学术动态,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熟悉消化道疾病危重、疑难病的诊治;尤其对肝病、胃、肠和胆道的动力学障碍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有较深的造旨。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论文交流,曾获广州市医学会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论文奖,发表在全国性杂志的论文20多篇,       赵英恒:男,中山医学院毕业,副教授,主任医师,增曾任消化科主任、大内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曾任广东省医学会第4届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第7届消化学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州市消化分会副主委,广医二院高级医疗中心特聘专家等职务。现为消化内科指导专家、亚洲太平洋消化学会会员、世界胃肠病学会会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资深医师分会委员。长期从事消化内科、教学临床工作近40年,专业知识广泛,临床经验丰富,能较好解决专业性较强的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问题;尤其擅长慢性肝病、食管、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并能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解决消化系相关疑难病问题。参与多项省市级专业联合科研课题,发表过较高水平论文20多篇。参与《现代消化系肿瘤临床治疗学》等多本专著编写。       沈清燕: 女,1982年广州医学院本科毕业,副主任医师,广东省肝病医学分会委员。一惯工作认真,对病人服务态度好。从事消化内科临床理论教学和医疗实践近30年,熟悉国内外消化病学学术进展,对各种消化病的诊断、治疗,经过长期观察实践,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善于思考分析,因人因病施治。对肝病的诊疗,尤其对晚期肝硬化、肝昏迷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也擅长于胰腺疾病、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并能解决消化系相关疑难病的鉴别诊断和处理问题。       严志强: 男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分会消化病学会委员。1984年中山医本科毕业,从事消化内科、教学临床工作20多年,对消化内科系统疑难病与急危重症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内科疾病鉴别诊断有较深的造旨;擅长消化性溃疡病、肝、胆、胰腺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对胃肠功能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的诊疗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消化内镜技术娴熟,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       刘卉:女,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广东省消化学会分会委员。自1985年起至今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20多年来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电子胃镜、肠镜检查及镜下微波、射频、电凝电切息肉、镜下止血等治疗,对消化专业的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胰腺疾病、胆道疾病、胃、食管返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等疑难病的诊断、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吕建忠:男,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消化内镜学会委员。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从事临床医学18年,在消化内科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积累了的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消化内镜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熟练操作十二指肠镜的检查治疗技术,对乳头切开术,胰、胆道疾病内镜下治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胆道结石、胆道寄生虫、胰、胆道术后胆道损伤、胰、胆道恶性肿瘤内镜下治疗具有丰富经验。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我科常年承担学院下达的各种层次的教学任务,所培养的进修医生多数已经成为专业骨干;1989年以来先后承办了数次省、市级相关专业学科的学习班。近年的科研主要开展以临床常见病为基础的工作,获国家、省、市课题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镜治疗、消化系肿瘤、慢性肝病及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承担及参与多项省市科研课题。

内分泌科

科室简介: 一、内分泌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拥有独立的专科门诊和32张病床,近年发挥老专家、留学归国人员和高学历人才优势,学科发展迅速,在临床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生培养、进修生培养、科研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术团队有主任医师(教授)4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6人,另外有糖尿病教育护士2人。 科室拥有美国进口的最新动态血糖检测仪2台、美国和瑞士产的胰岛素泵10台、多谱勒血流测定仪1台等高级诊断和治疗设备。动态血糖检测仪可以连续24小时监测血糖的变化,所以可以及时发现没有感觉的高血糖或者低血糖,而且精确判断各种药物治疗后的降糖效果。胰岛素泵又称人工胰腺,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糖尿病治疗手段,可以快速使血糖降至正常,同时又不出现低血糖,一周内血糖正常达标率在95%以上。 二、专科临床特色 内分泌科专科门诊每日均由专科医师3~5人坐诊,且每人固定在门诊6~12个月,便于病人的跟踪随诊。门诊同时有2名糖尿病专科教育护士协助,保证服务质量。2008年门诊量达7万多人次,在广州市名列前茅。 三、擅长医治的疾病 糖尿病:对部分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脱离药物,单纯靠饮食和运动控制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治疗过最小只有几个月大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现和治疗过多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如脂肪萎缩性糖尿病、血色病性糖尿病、胰腺纤维钙化性糖尿病,等等。 高血压:很多高血压,特别是年轻人的高血压,大部分都是内分泌疾病引起,找到原因后高血压可以根治,借助我院影像学系的先进仪器和齐全的化验设备,内分泌科在寻找高血压原因方面有丰富经验,诊断和治疗过形形色色的高血压,例如,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醛固酮增多症,等等。 垂体瘤:内分泌科诊断和治疗垂体瘤如泌乳素瘤、生长素瘤有丰富的经验,这主要得益于与我院γ刀治疗中心和神经外科的密切合作。我院早在十多年前在国内第二家引进了γ刀治疗仪,另外我院的神经外科的水平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 骨质疏松:我院有用于骨质疏松早期诊断的最先进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除上述疾病,我们对于甲亢、肥胖、闭经、尿崩症等也都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四、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科室承担多项省市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紧密结合临床,对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每年均有国家级论文发表;与普通外科合作的“微囊包裹猪胰岛异种移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发挥广州医学院的教学医院的优势,接收培训过大量进修医师,截至2008年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近20名,分配至省内三甲医院。每月进行的针对糖尿病患者的1~2次的糖尿病教育已经坚持多年,是糖尿病友的知心朋友。 五、知名专家   李万根 内分泌科兼营养科主任。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留学奥地利。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海珠区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主持多项广东省科技厅、卫生厅、广州市教育局科研课题,多次在报纸发表科普文章。 专家门诊时间:每星期一上午、星期四下午;       余爱琴 教授,从事内分泌专业40余年,曾任广东省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早年在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工作,湘雅医院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专家门诊时间:每星期五、星期六上午;       麦坤仪 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最高医学学府——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后又在该院进修。从事内分泌专业40余年,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曾任广东省内分泌学会常委。是广东省卫生厅糖尿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卫生局高干保健专家组成员。曾获广东省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广州市优秀教师奖。 专家门诊时间:每星期三上午,星期五下午;       陈 澍 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生研究生导师,曾在美国进修学习。现为广东省糖尿病学会委员,广东省老年病学会常委,广州市老年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主持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等科研课题多项。 专家门诊时间:每星期二上午、星期四下午;       刘冬年 副主任医师,硕士,从事内分泌专业20余年,广州市内分泌学会委员,曾在著名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进修。 专家门诊时间:每星期二全天;       熊玉冰 副主任医师,广州市内分泌学会委员,从事内分泌专业20余年。曾在著名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进修。 专家门诊时间:每星期一下午、星期四上午;       黄伟文 副主任医师,广州市内分泌学会委员,从事内分泌专业20余年,曾在著名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进修。 专家门诊时间:每星期三全天;  

呼吸内科

科室简介: 一、 呼吸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历史悠久,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科,是广州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在历任著名的医学专家建设下,科室稳步发展,医护队伍不断壮大发展,已逐步形成一支专业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技术梯队,目前科室由呼吸内科病区、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呼吸睡眠监测室及呼吸专科门诊组成。呼吸内科病区有开放床位数52张(重症病床4张),年门诊量50000多人次,住院人数1000人次。科室设备和技术力量雄厚,近几年在临床﹑科研﹑教学均取得了喜人的佳绩;科室现有高级职称人员8名,中级职称人员2名,初级职称人员2名,其中博士生1名,硕士生6名,科室人员结构合理,临床经验相当丰富。科内有一等功二人、二等功二人、三等功二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一人。 二、专科临床特色 设备、技术:重症病床备有不同种类的重症监护和治疗设施,如多功能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物理治疗仪、床边血氧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机等。拥有设备先进齐全的肺功能室(包括常规肺功能,气道激发试验等项目),内窥镜室设备先进,有4条纤维支气管镜,开展经支气管镜进行微波及高频电消融治疗肺癌;经纤支镜钳取气管、支气管内异物;利用纤支镜行肺泡灌洗治疗危重症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手术后肺不张等;经纤支镜气道支架植入术治疗各种良恶性气道狭窄。呼吸睡眠监测室拥有4台先进的多功能睡眠监测仪,监测夜间睡眠呼吸障碍、白天嗜睡及打鼾者,已开展对呼吸睡眠障碍疾病诊治近10年。与其他有关科室合作开展在CT、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使我科的肺癌病理确诊率保持在95%以上,利用医院拥有的国内最先进DSA机,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三、专科常见疾病 本专科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肺炎、自发性气胸、肺栓塞、间质性肺病、胸肺部良恶性肿瘤、慢性咳嗽、睡眠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等呼吸内科疾病进行诊治和研究。 四、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我们参加了许多国内外重大临床科研工作,如由钟南山院士组织的用羧甲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作用(PEACE研究)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卫生部组织的“安可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等等;目前正在开展睡眠呼吸障碍机制和早期诊断肺癌及其转移的研究等。共已发表论文、论著共100余篇,完成科研课题8项,现在研省、厅、市级科研课题5项,我科也具有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每年接收6-8名进修呼吸专业的医生学习,学习效果好。每年完成约80名医学本科生的实习任务,我们至今已培养了5名硕士研究生。我们也参加广州呼吸学会继续教育学习班的授课。我们每年均派出医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进修,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五、知名专家   陈飞鹏主任医师,男,硕士,呼吸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呼吸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结核病分会常委,广州市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7年。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呼吸机的使用。擅长慢性咳嗽、胸腔积液、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部肿瘤、肺炎、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和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已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得过广东省科技攻关科研课题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立项。在2003年获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和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标兵等奖励。专家开诊时间:周一下午和周六上午。       田利奇,男,硕士,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湘雅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医学27年, 在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疑难病例诊断和治疗积累丰富临床经验,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部肿瘤、胸腔积液等疾病诊治,亦具有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病、肺血管炎等少见疾病诊治丰富经验,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呼吸机机械通气。27年丰富临床经验阅历,医术精湛,服务态度热忱,03年作为广东省专家组成员赴河北省支援抗击SARS, 获得广东,河北两省政府表彰。专家开诊时间:周二下午       许浦生,男,45岁,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硕士,1988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医学、教学、科研二十余年,对内科系统疑难病与急危重症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于慢性咳嗽、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心病等诊断、治疗,曾为广州市呼吸道传染病专家,发表省级、国家级科研论文十六篇,对临床《诊断学》、《内科学》的教学有独特成效的风格,现为广州医学院教学评估专家,完成省厅科研立项二项。专家开诊时间:周四下午       黄少丹 男 44岁,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1993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为著名的呼吸病教授钟南山。研究的专长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基础和临床治疗。擅长的重点方向是慢性咳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肺部阴影的诊断和鉴别、肺心病及呼吸衰竭的治疗抢救等。在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无创和有创人工机械通气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能熟练诊治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呼吸系统的疑难病例诊断有丰富的经验。在各类杂志发表30余篇专业文章,并承担多项科研课题。曾荣获广东省一等功臣; 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广州市抗非英雄;广州市杰出青年; 广州医学院先进工作者等奖项。专家开诊时间:周三下午       男,本科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湘雅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医学工作20多年,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诊治,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呼吸机机械通气。获得过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立项。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二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标兵等奖励。专家开诊时间:周五下午。

心血管内科

科室简介: 一、心血管内科概述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广州市科技局心血管内科重点实验室。心内科共有病床62张,包括现代化的冠心病监护室一个及心导管室、心电生理室及心血管实验室。1000mA DSAMULTISTAR 西门子的心血管造影机及TOSHIBA大型数字减影X线机(1000MA) 心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配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PACS)。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临时起搏器、自动除颤监护仪、IMPACKA1.5核磁共振仪、东芝彩色血流显像仪、动态血压记录仪、双探头超大型γ相机、多导生理记录仪、动态心电图机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积极开展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特别是介入性心脏病学的临床应用研究。第一批申请并通过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开展了大量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心脏起搏、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快速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治疗方面己达省内先进水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控制在50%以下。 本学科现有心血管内科技术骨干有15人。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形成了技术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梯队。 二、专科优势 本学科积极开展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要方向是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特别是介入性心脏病学的临床应用研究。开展了大量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心脏起搏、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快速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治疗方面己达省内先进水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控制在50%以下,达国内先进水平。 三、专科特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直接PCI,特别是合并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病例的急诊直接PCI治疗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各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力衰竭的治疗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测定 社区心血管疾病防治 四、专科常见疾病 本学科经过多年的积累、不断努力和创新,目前已形成一套别具特色、高效的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影响不断显现,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瞩目,擅长医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瓣膜病、心肌疾病、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使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切除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而引起的心热情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外地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劳累、精神紧张、饱食、受寒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 或紧缩样疼痛,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 心悸 气短 休息时自行缓解者要及时就医 尽早发现冠心病 冠心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 高血压是指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动脉血压增高增加了脑卒中、动脉瘤、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肾脏损害的危险性。在大多数患者,高血压不引起症状,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鼻衄、颈项板紧、心悸、面色潮红疲劳等。高血压患者需减肥、减少钠盐与脂肪的摄入、补充钙和钾盐、限制饮酒,增加运动,药物主要包括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等。 心力衰竭是因心脏排血功能减退,心脏排血量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现象,又称心功能不全。预防心衰主要有三方面:①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②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防治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避免过劳、控制心律失常、限制钠盐、避免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对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有心功能不全者应节制生育。③积极防治影响心功能的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等。一般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减轻心脏负荷,包括休息、限制钠盐、应用利尿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及其他降低前、后负荷的治疗(如使用血管扩张药)及增强心肌收缩力(用强心药)。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它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由于其发病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故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措施实为重要。治疗包括祛除诱因,治疗病因,针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及电学治疗等。 心脏瓣膜性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引起心脏血流障碍为主的病变。当心脏瓣膜出现病变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瓣膜口出现狭窄,相当于门开不全,血流在心内流通不畅;二是瓣膜关闭不全,就相当于门关不拢 使得的心心脏收缩时血流会向前、后两个方向流动。这两种情况态度的出现,均会造成心脏相信负担过重,导致本地心脏扩大,机体供血不足,肺部淤血等,久而久之导致架子心脏衰竭和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危及实在生命。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及对伴发的症状进行辅助治疗,手术治疗方法有瓣膜修复术及瓣膜替换术。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获得国际、省部级、市级立项36项及科技成果3项、教学成果2项,主编教材和著作5部,发表高水平的科技论文150多篇,并形成了一支科研水平高、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学术队伍合理,具有较强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危重病症能力。与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共同合作,开展了骨髓干细胞定向心肌分化及细胞移植治疗晚期冠心病的研究。在加拿大伦敦健康医学中心深造2人及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3人,已成为本市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基地。1999至 2002年由我学科主办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冠心病的现代治疗策略。2003年至2008年由我学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心血管疾病治疗进展分别在广州、新会、深圳、梅州市举行,国内外著名专家授课,每届200多名学员参加。除本科教学外,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已毕业19人。按国家规定对研究生实行学院、医院及本学科点三级管理。研究生所完成的科学实验及毕业论文均是受到国家、省、市级立项的课题,内容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均瞄准国际先进前沿,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50多篇论文,多次受到国内著名专家好评,多次受到省市级科技成果奖。 六、知名专家 陈敏生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科协常委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广州医学院学报》(医学版)主编。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瓣膜病及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在高血压发病机制、心肌梗死后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有较深的造诣。与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心血管研究室共同合作,开展了骨髓干细胞定向心肌分化及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主持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大攻关项目六项,获省部级成果三项。近三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4篇。

神经内科

科室简介: 一、神经内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是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学科,广东省卫生厅重点专科,由专科门诊、急诊、电生理诊断室及住院病房组成。在脑血管病、癫痫、儿童神经病和神经免疫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和省内领先水平。同时还拥有大量的固定的患者群体,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瞩目。 1982年开始组建神经内科,配备基本的专科检查设备,如脑电图机、肌电图机和诱发电位等,培养专科医生,并逐渐开始招收专科进修医生,逐步建立神经专业临床、教学及科研的各项常规,同时开展多项当时具有国内、省内先进水平的诊断与治疗项目。1994年开设癫痫专科门诊,1997年建立癫痫治疗中心。上个世纪80年代神经专业组逐渐成熟,床位增加到100张,专科医生逐渐增多,并引进多种先进的设备仪器,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逐渐建立了专业的技术梯队,不断引进人才,逐渐确定不同的专业分组,开展了以癫痫、脑血管病、儿童神经病、神经免疫系统疾病和痴呆为重点的临床和试验研究,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省及市级的科研课题。在国内较早开展24小时动态视频脑电图监测,儿童智能低下筛查,脑血管疾病的流行学调查和预防,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建立全国脑血管病预防示范点。在广东省及华南地区率先建立脑卒中单元,开设脑中风热线,开展组织化规范的脑卒中医疗,脑梗塞的超早期动脉、静脉溶栓治疗,与相关学科合作开展颈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开展神经免疫疾病的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治疗,开展神经心理学检查,癫痫的基因试验室诊断,儿童智能低下的基因诊断和评估等,成绩斐然,使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在省内及国内学术界建立威望。 2001年建立卒中单元,积极开展脑血管病组织化治疗,包括超早期、急性期的溶栓治疗,早期康复治疗等,开展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形成医院的重点项目。2004年与血液透析科合作开展神经免疫性疾病的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治疗。2007年,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合作扩大临床及科研范围,开展了以交叉边缘学科为突破点的重点发展方向,如神经功能外科对癫痫、晚期帕金森的治疗;开展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选择性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支架置入、介入动脉溶栓等。电生理诊断室开展经颅超声多谱勒(TCD)脑血管储备评价。在脑血管疾病、癫痫、儿童神经病和神经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专科临床特色 神经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内知名教授和一支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队伍。医技人员总数42名,其中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11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11名,技术员1名;其中博士(后)12名,硕士10名,博士导师2名,硕士导师7名。是一个富有朝气、团结、临床技术力量雄厚的优秀集体。 目前神经内科由临床及神经电生理两大部分组成,临床工作分病房及门诊两部分。神经内科下设神经内科病区、卒中单元病区和癫痫病房。共有住院床位191张,平均每年收治2000余例患者;该科内部设施完善,拥有脑电图机、肌电图诱发电位系统、彩色经颅超声多普勒仪、24小时VIDEO脑电图系统、CT、MR、ECT、γ-刀、X线脑造影设备等一系列先进、精密的诊断设备。 门诊由专科门诊及专家门诊组成,除普通神经内科门诊外还开设了脑血管病、癫痫和帕金森病等专科及专家门诊,门诊量每月4800余名。 目前癫痫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卒中单元)及其神经介入、选择性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支架置入、介入动脉溶栓和儿童神经病已成为医院的重点项目,每年收治大量来自省内外的各种疑难病例。擅长癫痫、脑血管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儿童神经病、神经变性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等)、神经心理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运动障碍疾病、神经系统感染及各类头晕、头痛症等疾病的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癫痫专业组建立癫痫治疗中心,设有癫痫专业病房,配备视频脑电监测系统,集病房、门诊、咨询部、电诊断室及基础实验室于一体。十余年来对癫痫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癫痫治愈率达80%,尤其擅长于难治性癫痫的诊治,对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成功率达90%,远远超过国内外报道的平均水平。在国内率先引进美国“电视录像脑电图监测系统”, 24 小时监测发病情况,以同步显示患者发作时脑电变化,为解决疑难癫痫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癫痫专家组每周联合会诊,对每位患者进行癫痫类型的精准判定,个体化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对于各类型癫痫,尤为难治性癫痫具有很高的治疗水平。 脑血管病专业组长期以来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形成较为完整的诊治方案,是国内最早开展脑梗塞溶栓治疗和癫痫的规范化治疗的单位之一,参加大型国际和国内脑卒中治疗的临床药物研究。神经内科开辟了急性脑血管病抢救治疗绿色通道,对于符合溶栓条件的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急诊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条件的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急诊造影及动脉瘤栓塞或手术治疗;对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收入专业化重症监护室,进行全面治疗抢救。脑卒中患者进入卒中单元病房后,由血管神经内科医师组成专业化卒中小组进行全面评价,给予统一规范,而又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及相应心理、语言、吞咽功能康复治疗。先进的卒中单元病房不仅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同时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病房配有多功能监护仪、可调同步呼吸机、心电图仪、除颤监护仪、血糖分析等现代化设备,为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了重要保障。 神经感染免疫专业组对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及免疫性疾病具有一流的诊治水平,尤其对于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疾病,通过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浆置换等多种治疗手段,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再发率及致残率,效果显著。 在帕金森病、老年期痴呆、记忆力障碍、神经症、感染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独特之处。除神经内科专家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另有脑血管疾病、癫痫、神经免疫性疾病、儿童神经病、帕金森病、痴呆专家或专科门诊,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经过20余年的建设,神经内科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的医院重点科室。 三、常见疾病 脑血管病 癫痫 神经感染与神经免疫 周围神经病与肌病 神经遗传与代谢 帕金森及其他运动障碍 认知障碍 头面痛 睡眠障碍 神经精神

口腔科

科室简介: 一、口腔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由口腔门诊和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两大部分组成,门诊开设有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种植科、口腔X光照片室、口腔技工制作室等。病房收治各类口腔颌面及头颈部感染、外伤、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肿瘤等患者。 口腔科拥有雄厚的师资和医疗队伍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共有医师二十多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人。月专科门诊人数6000余人次,就诊患者遍及泛珠三角地区及海内外。 二、常见病及临床专科特色 (一)口腔内科: 科室现拥有镍钛机动根管预备系统、热牙胶充填仪、电子根尖定位仪等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 治疗范围包括龋病,非龋性疾病,牙外伤,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开展的治疗项目有龋病的充填修复,牙外伤的处理,根管治疗,牙髓治疗失败病例根管再处理,根管外科手术等。 根管治疗是牙髓和根尖周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也是固定修复牙的基础治疗。科室近年来引入先进的镍钛机动根管预备系统,同时配合电子根尖定位仪对根管长度的精确定位,大大提高了根管治疗的质量,减少了术后疼痛的发生,尤其在处理细小弯曲根管等疑难病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随着镍钛机动根管预备系统在根管治疗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已大大提高患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为患者保存口腔内的余留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推崇。 1、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牙体硬组织的破坏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较高,为30-80%,居口腔疾病的首位。龋病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牙髓及牙根尖等部位的炎症,引起剧痛,严重时局部肿胀,甚至引起败血症或菌血症。另外坏牙根不能咀嚼食物,加重胃肠道负担。对儿童来说,坏牙根不仅有碍于食物咀嚼,不利于营养消化吸收,同时还可使颌骨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从而造成牙列拥挤或不齐。对老年人来说,严重龋坏可造成大部分牙齿缺失或全部缺失,加重了老年人的胃肠负担,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龋病的治疗为龋洞充填术,俗称补牙。其治疗目的是终止龋坏的发展,恢复牙齿的外形,达到恢复牙齿的功能,同时保护牙髓组织。目前充填材料包括:银汞合金、玻璃离子、树脂(普通树脂、超硬树脂和纳米级树脂)。 2、牙髓病:俗称“牙神经痛”。本病大多数是由龋齿发展到牙本质深层,细菌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由穿通的龋洞进入髓腔所引起。临床表现主要是剧烈的牙痛,可以放射到耳颞部,尤以夜间为甚。病之早期,温水缓解,冷水则加重;晚期冷水缓解,热水加重。为什么牙髓炎引起的牙痛如此难以忍受呢?因为牙髓发炎时血管渗出物增加,髓腔内压力增高,而牙髓组织的四周为坚实的牙体组织,牙髓被封闭在无弹性的硬质腔中,增高的压力压迫牙髓神经,就会产生剧烈疼痛,随着牙髓腔内压力的增加,疼痛进一步加重,因而这种疼痛确实是难以忍受的,多数患者都有牙疼起来痛苦万分的切身经历。可分为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和慢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疼痛没有那么剧烈甚至有时不会觉得疼痛,但仍需要及时治疗。目前治疗方法包括: (1)应急治疗:患急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时,须开放髓腔,后者还须清理根管,打通根尖孔,以减除内压,引流炎性渗出物,解除急性疼痛开髓引流。辅助药物止痛,常用丁香油或丁香油酚等药棉置放龋洞内,酌情口服止痛片。 (2)根管治疗,急性期缓解后,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严密充填根管,作永久性治疗。包括根管预备、根管冲洗及消毒、根管充填等几个步骤。 3、根尖周病:牙齿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牙髓炎发展到晚期,牙髓组织大部或全部坏死时,牙髓组织分解的产物、毒素便会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组织发炎。此外,牙齿外伤时,根尖周组织会因为受到猛烈的创伤而造成根尖周炎。可分为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早期患牙有轻度疼痛,此时患牙咬紧,疼痛可以暂时缓解,随炎症加重,患者觉得牙齿伸长,有浮出感,轻叩患牙即疼痛,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如果急性根尖周炎没有得到治疗,炎症继续发展,形成急性根尖脓肿,则疼痛加剧,无法咬牙合,且有持续性跳痛,甚至引起发热。慢性根尖周炎还可在牙龈处出现瘘管,即“小脓包”。拍X线片上,可以看到根尖的骨质破坏。治疗同牙髓炎,急性期同时罹患骨膜下脓肿或粘膜下脓肿时,还应在局部切开并置放引流条。病变较大时还需进行根尖刮治术以消除根尖区病变,但只限于上下前牙。  4、牙周病 牙周病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主要由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创伤性咬合、口呼吸等引起。 临床症状:牙龈出血、溢脓、疼痛,口臭,牙齿松动、伸长、移位及疼痛发作,牙龈萎缩、牙根面暴露及敏感。如不及时治疗牙周病,牙齿丧失的数目常不是单个而是多数牙,甚至是全口牙。据统计,牙齿脱落的因素中50%以上与牙周病有关。 目前我院口腔科装备有进口超声波洁牙机、进口牙椅及牙周器械,诊治范围包括牙龈病、牙周病、牙周--牙髓综合症、牙龈退缩等牙周组织疾病。 开展业务范围:超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牙面抛光、牙周手术,松牙固定术等,为进一步的口腔修复、正畸治疗创造条件。 (二)口腔粘膜病专科 口腔粘膜病专科已开展近20年,以中西医结合诊治口腔溃疡为特色,在专业治疗基础上强调中医调理,饮食干预,特别注意在局部疾病诊治中对来源于全身性或系统性疾病的鉴别和早期诊断。该专科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科室设置齐全的特点,与风湿免疫内科、过敏反应科、皮肤科、感染科、病理科紧密联系,利用各专科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对各种严重粘膜病快速作出明确诊断,多科医生共同参与诊治,并成功救治过大批重症粘膜病患者,在广大患者中有较好的信誉,目前该专科同时承担有多个省市科研课题,为患者提供不少的前源性的诊治条件。该专科由翁志强主任医师主诊,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周四。 口腔粘膜病专科主要诊治疾病包括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口腔粘膜过敏性疾病、口腔粘膜溃疡类疾病、口腔粘膜大疱类疾病、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口腔粘膜肉芽肿性疾病、唇舌疾病、口腔粘膜色素异常、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口腔性病等。 常见病有口腔溃疡、疱疹口炎、药物口炎、多型红斑、白塞病、天疱疮、扁平苔藓、白斑、口腔肉芽肿病、唇炎舌炎、口角炎、盘状红斑狼疮、糖尿病口炎、口干症等。 (三)口腔颌面外科 我院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为华南地区口腔颌面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最高的队伍之一,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先进的德国Medicon微型颌骨手术器械系统、进口的牙科种植机等,专业技术力量强大,广泛开展各项临床工作,一些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治疗独树一帜,达到甚至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口腔颌面外科主要诊治口腔部、腭骨及面部、颈侧区、咽旁侧颅底区的疾病,包括发生于这些部位的良、恶性肿瘤,炎症,外伤,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涎腺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颞颌关节疾病,面神经瘫及三叉神经痛等。开展各种复杂的良、恶性肿瘤治疗、整复及正颌外科手术,如腮腺炎、腮腺肿瘤、面部口腔部的良性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管瘤,还有上下颌骨肿瘤等等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如舌癌、唇癌、颊癌、牙龈癌、颜面部皮肤癌、腭癌、上颌窦癌等的联合根治术,晚期恶性肿瘤的序列综合治疗,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各种组织瓣的即刻修复和器官再造,复杂上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术,面部、腮腺及颈侧区美容切口手术,唇、腭裂的序列治疗等。 种植外科、正颌外科、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综合症的综合治疗也是口腔颌面外科的范畴。 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病种: 1、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包括口腔部、上下腭骨及面部软、硬组织损伤,其对人体容貌的破坏及其伴随的社会心理障碍,远远重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对口腔颌面部损伤的防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硬组织的创伤主要有牙、牙槽骨和颌骨的损伤。颌骨骨折轻者造成疼痛、面部畸形、咬合错乱,重者会大出血、影响正常呼吸,甚至危及生命。应及早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治疗必须兼顾功能与美容。 2、先天性唇腭裂及后天面部畸形与缺损 先天性唇腭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功能,我们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与临床实践,掌握了一整套先进的个性化的唇腭裂序列综合治疗方案,使患儿嘴唇外形和功能得以恢复。 唇裂修复术的年龄一般为3~6个月,腭裂者最好在1岁左右进行。除了手术治疗外,还结合牙正畸、正颌、整形、修复等治疗,以及语音训练、听力训练和心理治疗。后天面部畸形与缺损可通过组织移植进行整复;正颌外科可使牙齿变齐、面形变美。 3、口腔部、腭骨及面部、颈侧区、咽旁侧颅底区肿瘤 良性肿瘤多见于牙龈、口腔粘膜、颌骨、颈侧区的颈动脉三角区、咽旁侧颅底区和颜面部,口腔颌面部囊肿尤其颌骨囊肿是头颈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舌癌、唇癌、颊癌、牙龈癌、颜面部皮肤癌、腭癌、上颌窦癌等较多见。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合理化的治疗,良性肿瘤可彻底治愈;很多人“谈癌色变”,以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其实癌症也并非那么可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大大提高。颈侧区的颈动脉三角区的肿瘤以神经来源的肿瘤多见,其次为脉管来源,这一区域有颈部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手术务必认真仔细;咽旁侧颅底区的肿瘤为于颌骨后内,上达颅底下通咽旁和颈部,以神经来源的肿瘤多见,其次是腮腺深叶组织来源,由于部位深在,手术须经特殊通路进入。 4、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唾液腺疾病和唾液腺肿瘤 腮腺肿瘤是最为常见的唾液腺(涎腺)肿瘤,位于耳垂下方的肿块,80%良性,由于面神经穿过腮腺,手术不熟悉将会损伤面神经而引起口角歪斜等面神经瘫,只有受过训练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才可施行腮腺肿瘤手术;腮腺炎是耳垂前下方腮腺组织的炎症性肿块,可为细菌或病毒性;颌下腺肿瘤位于下腭骨下方的肿块,50%恶性;舌下腺肿瘤位于舌两侧,大部分恶性。涎石症是腮腺、颌下腺或舌下腺导管结石,颌下腺结石最常见,常引起颌下腺炎。 5、颞下颌关节疾病 许多病人会出现耳屏前区牙关疼痛,尤其张开和闭口时,或经常性地出现咀嚼痛、张口痛、颞下颌关节弹响、张口困难等,被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病”。此病大多数为功能性病变,经保守治疗可恢复。 6、面部神经疾患 面部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和面神经,与面神经有关的病变大多数为面瘫,尤其BELL氏面瘫,此病原因未明,但绝大多数经治疗可完全恢复;三叉神经痛是头颈部最为多见的神经性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案众多。 7、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此病早期也叫鼾症,就是睡眠时打呼噜,常表现为睡眠时严重打鼾,呼吸暂停或憋气,晨起时头痛和白昼嗜睡、反酸、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夜尿增多、蛋白尿、阳萎等表现。嗜睡严重者在读报、如厕或进食、开车时都会发生。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高血压、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中风等严重病症。 睡眠呼吸暂停类型分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和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三种类型。临床上以阻塞型睡眠呼吸障碍占大多数。近年来将低通气也被列为睡眠呼吸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通常称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直接原因是上呼吸道的解剖和结构异常导致睡眠时通气道狭窄或阻塞,常见的病因有:口咽部组织肥厚和颅颌面畸形特别是小下颌畸形。其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我科开展的口腔矫治器治疗,对于轻、中度的病例非常有效。手术治疗则因不同的病因采用个性化手术方案。 8、口腔颌面部炎症 口腔颌面部炎症大多数与牙齿有关,如智慧牙冠周炎等,反复发作,如不及时处理可于面部形成瘘管,或引起局部区域感染。颌骨骨髓炎依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9、种植外科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口腔种植,种植牙是将牙种植体通过专用设备种植于颌骨而修复牙齿缺失。种植义牙已成为缺牙修复的首选之一。 (四)口腔修复科 口腔修复科常见的疾病包括牙体缺损、牙列缺损或缺失、美容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的口腔矫治器治疗等。 1、牙体缺损 牙体缺损多由于龋病、非龋性疾病引,包括釉质发育不全、牙折、磨损、楔状缺损等。牙体缺损面积小,固位好,一般可用充填法进行治疗,常用银汞充填法和树脂充填法等。牙体组织缺损用充填法不能修复时,可以制作修复体。目前常用的修复体包括全冠、桩冠等: (1)全冠即人造冠,覆盖牙的全部牙冠外层。有锤造、铸造的金属全冠和金属烤瓷冠等。主要适用于充填或嵌体固位不良的牙体缺损,以及接触点不良或咬过低者。金属有多种不同价位的选择。 (2)桩冠为整体的人造冠,它用金属桩伸入基牙根管内起固位作用。一般可分为简单桩冠和复杂桩冠。牙体缺损多或已伤及牙冠,牙冠情况好、根长而粗的单根牙不能以其他方法修复者,或者是畸形、错位牙不能用其他方法矫形者,以及前牙轻根管法治疗后牙冠变色严重影响美观者,都可用桩冠来修复,但都必须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 2、牙列缺损和缺失 牙列缺损的常见原因:龋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外伤、颌骨疾病、先天性牙胚缺失等。牙列缺损的影响包括:咀嚼功能减退、发育功能障碍、影响美观。 常见修复方法:可摘局部义齿(活动义齿)、固定局部义齿、种植义齿等。活动义齿舒适美观,可自行取戴,但体积大,异物感强,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固定义齿利用邻牙作支持修复缺牙,体积小、异物感小,美观舒适,无须取戴,但需磨削邻牙。烤瓷牙颜色外形逼真美观,主要用于氟斑牙、变色牙、四环素牙的修复等。 牙列缺失多见于老年人。修复方法为常规全口义齿修复以及种植义齿修复。全口义齿由基托和人工牙两部分组成。 3、种植义齿 种植义齿是由种植体和种植体支持的上部结构组成的特殊修复体。种植体是人工材料制作,经牙槽外科手术植入颌骨内,起牙根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 3-6个月),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发生骨结合,然后利用种植牙根做支持,在其上方安装人工牙冠,达到恢复缺失牙、恢复咀嚼功能的作用。种植技术是目前成熟的治疗修复牙齿缺失的最先进手段。与以往修复方法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 牙槽骨支持,固位稳定,基本恢复原自然牙的功能;    (2)不损伤临近牙齿,避免临近牙齿咬合力负担过重;   (3)修复时间长,只要有良好的骨结合,就可以长期使用;    (4)不对牙槽骨吸收产生持久影响;    (5)美容效果,对前牙缺失者进行种植牙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美容效果;    (6)可以解决游离端缺牙修复困难的难题。    (7)可以整复牙颌部大面积组织缺损畸形; 种植义齿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治疗周期长,一般需要上颌牙三个月,下颌牙六个月;    (2)治疗费用比一般镶牙贵。 种植牙的适应症:一般而言,随着各种复杂的牙种植外科技术的开展,只要是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患者,都可以通过牙种植重建咬颌功能。但是种植牙的成功前提是必须有良好的口腔环境,有良好的愈合能力及抗感染能力。种植牙适应以下几种情况: 1、个别牙齿缺失,失牙区种植床正常。    2、多数牙缺失,拟用固定义齿修复,为减轻缺牙间隙两端基牙的负担中间种植基牙。    3、游离端缺失牙, 失牙区牙槽嵴吸收严重,不能承担义齿基托的负荷。    4、 全口牙缺失,可行全口覆盖式或全口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    5、 颌骨缺损,可通过种植修复完成功能重建和形态恢复。 6、 因生理或心理原因,不能习惯戴用有较大基托的可摘义齿,或因基托的刺激出现恶心呕吐反应者。 (五)口腔正畸科 口腔正畸专科特色: 口腔正畸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一般来说,恒牙初期,第二恒磨牙开始萌出时,即12~15岁时是接受正畸治疗的最佳年龄。但随着矫牙技术的不断进步,年龄已经没有明显的限制,30岁以前甚至以后都可接受正畸治疗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些病人正畸治疗前要拔掉一些健康的牙齿,以获得足够的间隙来达到把不整齐的牙齿排列整齐,把过突的上颌(哨牙)或过突的下颌(地包天)往后移,达到牙齿排列整齐、面部美观协调的目的。 一般的正畸治疗需要2年时间左右,期间每4—6周复诊一次,但不同患者的牙齿畸形程度不一,矫治难度不一,合作程度不一,所需的治疗时间也就有所不同。只要你很好地与医生配合,保持口腔卫生,保护好矫治器,按时复诊,那么正畸治疗就会比较顺利,治疗时间也就会缩短。 戴用固定矫正器期间,强调早晚及每次进食后必须刷牙,不能吃硬、粘等一些可能损坏矫正器的食物。 牙的唇向错位、颊向错位、舌向错位、腭向错位、近远中错位、高低位等。牙列拥挤、牙列稀疏、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地包天)、前牙深覆盖(哨牙)、双颌前突、前牙深覆盖等。 三、特色专科 口腔粘膜病专科:由翁志强主任医师主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综合治疗专科:由陈广盛主任医师、潘杏兰副主任医师主诊,以手术及非手术方法治疗OSAHS。 口腔颌面外科专科:由陈广盛主任医师、张新华副主任医师主诊。 口腔种植专科:由陈广盛主任医师主诊。 口腔正畸专科:由周少云副主任医师主诊。 口腔修复专科:由潘杏兰副主任医师主诊。 四、知名专家   陈广盛,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专家,口腔科主任,医学硕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广州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广州烧伤整形学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医学院口腔系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从事口腔科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头颈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90年代初师从上海医科大学头颈外科专家张孟殷教授及整型外科专家黄月爱教授,为以后的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探索和研究,业务上独当一面,在业界独树一格,达到甚至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参与多个省、市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主诊:口腔、口咽、咽旁及侧颅底肿瘤;唾液腺肿瘤(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肿瘤);上下颌骨及上颌窦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颈侧区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颜面部外伤及颌骨骨折;唇腭裂及颜面部畸形、缺损的整复;口腔颜面部、颈侧区的窦道、炎症及肿物;颞下颌关节疾病;颜面部神经性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OSAHS);口腔种植。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口腔教研室承担广州医学院口腔医学系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实习任务,接收省内外口腔科医师的进修培训学习以及口腔科住院医师专科培训。 到2008年为止,发表论文近100篇,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的科研课题。目前在研省级科研课题多项,科研的主要方向与国内外研究前沿接轨。与国内外多家医学院校有密切学术往来及交流。

眼科

科室简介:

耳鼻咽喉学科

科室简介: 一、耳鼻咽喉科简史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医院耳鼻咽喉科、已建设成为省、市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 耳鼻咽喉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已发展成为广州地区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专科示范基地。该科于2004、2005、2006年连续3年入选为广东省级/广州市/广州医学于2003~2007年连续5年入选为广东省级/广州市/广州医学院等重点专科建设行列,目前在编床位35张,月平均出院病人150人次左右,年平均手术量达1200余台。该科自建科发展至今,恪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理念,已发展成为广州市海珠区最大的耳鼻咽喉专科和专业化的临床教学培训基地,就诊病人遍及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受到国内外广大同行的瞩目。 二、专科临床特色 耳鼻喉科发展至今,在学科奠基人黄振先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张建国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已相继形成鼻内镜外科、头颈肿瘤外科、喉显微外科、耳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咽喉微创外科、耳鼻整形外科等多个亚专业分科。已建成包括变态反应实验室、睡眠呼吸检测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该科拥有一大批包括鼻内窥镜、鼻内镜动力系统、耳科气动微型电钻、Zeiss手术与解剖显微镜,半导体激光、超声刀、声级计、纯音测听仪、尼高力眼震电图系统、真耳分析仪、多功能诱发电位仪、电子耳蜗诊断系统、ILO 96耳声发射仪、日本奥林巴斯电子鼻咽纤维喉镜系统等总价值达1200余万元的专科&专业设备,硬件设备设施达到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 (一)鼻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 鼻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是80年代以后首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和外科技术。这项手术采用鼻内窥镜作为监视系统,用冷光源照明,经鼻腔内进路,在电视系统监视下进行鼻-鼻窦内和鼻部邻近相关区域手术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根据治疗疾病和手术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手术方式: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内窥镜鼻眼相关外科手术,内镜鼻颅底手术、内窥镜鼻咽肿瘤切除术等。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这项技术。10余年来,已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鼻腔鼻窦肿瘤、鼻眼相关疾病和鼻咽疾病等疾病多达3600余例,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我科以鼻内窥镜微创外科手术为基础,探索出了一条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等疾病行之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治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围绕该项技术的科研和教学,我科已多次主办或协办各类培训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专科技术人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现在我科已经形成了关于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一条龙式的服务流程:患者住院后尽快行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7天左右),术后以最快的速度出院,余下诸于鼻腔换药、术后复查等工作均在门诊完成,为患者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治疗费用。门诊的鼻腔换药、术后复查等工作均在鼻内窥镜下完成,由专人负责,保证了治疗的准确性、延续性和有效性,确保了整个治疗的疗效。 (二)咽喉疾病 近10年来引起全球关注的现代病,即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鼾症),被证明是多种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源头疾病,在中年人中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现代人中,由于营养的过度化和缺乏运动,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该病在儿童中亦不少发,严重影响到少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这类疾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我科年收治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接近200例,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除部分病例可试行呼吸机缓解症状以外,鼾症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我科在治疗方面经治了大量的病例,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 (三)颈部疾病和头颈肿瘤外科 颈部疾病特别是颈部恶性肿瘤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在广东省,鼻咽癌、喉癌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分别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1、2和3位,严重的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咽喉部良性肿瘤,如广泛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喉乳头状瘤以及颈部的良性肿瘤如甲状腺腺瘤、囊肿、颈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咽旁间隙肿瘤)等亦是临床多发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学科的发展,我科收治颈部疾病患者的人数显著增加,年收治颈部疾病患者150余人次,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颈部疾病病例涉及甲状腺、腮腺肿物患者,颈部转移癌患者,颈部外伤患者等。其中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为主者占到85%以上,涉及喉癌、甲状腺癌、腮腺癌联合根治术等大型手术。对于癌肿切除后缺省较大的患者,我科独立开展皮瓣修复(游离皮瓣、带蒂皮瓣等)等治疗手段取得较大成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根据病情治疗的需要还需追加术后放疗。鼻咽癌是广东省高发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以放疗为主。近年来,我科对晚期鼻咽癌(T2或N1以上的患者)行同步放化治疗,初步统计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15%左右,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失去根治机会的晚期癌患者,我科尝试行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等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我科在喉癌患者手术后发音康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保存喉功能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对喉癌患者在充分切除病变可能采用半喉切除,扩大半喉切除及声门上水平半喉切除;同时还开展了侧颅底手术,下咽颈段食管癌手术,开展根治性颈清扫、改良性颈清扫、择区性颈清扫等;采取胃下咽吻合术、胸锁乳突肌皮瓣、胸大肌皮瓣修复创口等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耳显微外科及耳神经外科技术 我科每年收入院治疗的耳科疾病患者在200~250例左右,其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耳硬化症、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等耳科疾病患者占到80%左右,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科主任张建国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我科成功开展了24导电子耳蜗植入术、鼓室置管、鼓室成型、人工镫骨手术、中耳乳突手术、中耳癌手术治疗、面神经减压、内淋巴引流、迷路破坏、耳廓畸形耳再造等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其中我科与噢大利亚Cochlear公司合作,所开展的24导电子耳蜗植入项目及手术前后的听力语言学评估及训练,为重度耳聋患者带来了福音。此外,面神经疾病所导致的面神经功能障碍可致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面相和面神经的功能,许多病人因此而产生严重的交流和心理障碍,甚至自闭症状。我科通过与中医科密切配合,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传统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三、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学、培训工作 耳鼻咽喉科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其中正高级职称者5人,副高级职称者10人,医学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学科奠基人黄振先教授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广东省“劳动模范”,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他曾担任广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会常委,第七届广州市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现任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张建国主任医师为硕士生导师,在医、教、研各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2004年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郭镇平教授现任广州市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会常务委员;严小玲副主任医师现任广州市耳鼻咽喉科学会秘书、常委;赖荷主任现任广东省过敏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 耳鼻喉科多年来在医疗、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广东省重点学科(C类),2000年被评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取得了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承担了学院医疗本科、影像本科及各种专科的教学任务,本科教学我们经历了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问题为中心、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观念转变,从过去的板书、挂图到多媒体课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手段的提升。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填补了广医二院没有省级教学成果的空白,所制作的教学课件获得广东省教育厅评比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同时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研究生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合作培养、在职培养到现在的全国统招正规培养,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3人,为耳鼻咽喉科未来的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耳鼻咽喉科不仅在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培训上硕果累累,对外在进修生、作为住院医师专科化培训基地方面亦作了大量的工作,为社会培养、培训了一大批专业化技术人员,许多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后均成为原单位的技术骨干力量。迄今经我科培养、培训的进修人员、专科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等多达50余人,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好评。 四、知名专家   黄振先,男,中共党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耳鼻咽喉科督导专家导师,广州市耳鼻咽喉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专家门诊:高级医疗服务中心。1959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精通耳鼻咽喉科学理论与实践,擅长听力学、耳科学及耳鼻咽喉科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特别是晚期喉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前颅底肿瘤、侧颅底肿瘤、颈部肿瘤、颈部皮瓣、胸大肌皮瓣、胃空肠代咽等治疗有独到的方法,为耳鼻咽喉科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郭镇平,男,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专家门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现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分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1973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学士,留校在第三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1988年调入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至今。一直在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从事耳鼻咽喉科专业临床工作,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掌握和应用国内外本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精通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和各种手术,尤在咽喉头颈外科、头颈肿瘤综合诊治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如对涉及前中颅底的鼻腔鼻窦颌面肿瘤的手术;应用带蒂空肠、胃代食管和胸大肌肌皮瓣等作为喉癌、喉咽癌、食管上段肿瘤切除术后的修复和重建等较高难度的手术、喉癌激光手术治疗。鼻咽癌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经验。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负压吸脓置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科研项目,先后在省 、国家级杂志上共论文发表40余篇。       翁盛贤,男,教授、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星期一~星期五。1970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和教学工作。善于诊治本专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疑难病例。专长:耳鼻咽喉科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术和组织修复整形,气道和食道异物的诊断和治疗,眩晕和突聋的诊断和治疗,耳源性脑脓肿等颅内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创伤和急危重症的抢救、显微手术、鼻内窥镜手术、鼾症手术、支撑喉镜手术、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和治疗。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近30篇。       张建国,男,主任医师,硕士导师,现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广州医学院学报编委,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委,2004年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982年湖南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88年湖南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研究生毕业,医学硕士。从事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熟悉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疑难病的诊疗原则,对耳科学、听力学、鼻内窥镜手术、嗓音学、阻塞性睡眠暂停诊断治疗有浓厚的兴趣。基础理论扎实,能掌握国内外新动态新进展,临床工作能力强。鼻科:能完成上颌骨全切术,熟练进行鼻内窥镜手术(视神经减压、脑脊液漏修补、垂体瘤摘除、鼻泪管鼻腔吻合),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咽喉:全喉半喉切除,颈廓清术,采用胸锁乳突肌皮瓣等方法对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耳科:能进行各类鼓室成型术、面神经减压,人工镫骨等以及当前耳科方面高难度的24导电子耳蜗殖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科研上开展了免疫性耳聋的系列研究、中国人嗓音言语测试参数调查及数据库建立及喉癌及癌旁组织Annexin v、CD44v、Fas/FasL表达及其意义3个系列研究,已独立完成并公开发表于全国性医学杂志论文23篇。《喉癌及癌旁组织Annexin v、CD44v、Fas/FasL表达及其意义》、《喉癌复合基因治疗》取得了省科委立项、《中国人嗓音言语测试参数调查及数据库建立》省卫生厅的科研立项。教学上带领教研室同志开展课程建设,耳鼻咽喉科学取得了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耳鼻咽喉科学硕士授权单位,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严小玲,女,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星期三上午。现任广州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秘书。1982年广州医学院毕业,医学学士,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现为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对耳科学、听力学、鼻内窥镜手术、嗓音学、阻塞性睡眠暂停诊断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基础理论扎实,能掌握国内外新动态新进展,临床工作能力强。鼻科:能完成上颌骨全切术,熟练进行鼻内窥镜手术,视神经减压、脑脊液漏修补、垂体瘤摘除、鼻泪管鼻腔吻合,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咽喉:全喉半喉切除,颈廓清术,采用胸锁乳突肌皮瓣等方法对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耳科:能进行各类鼓室成型术、面神经减压,人工镫骨,以及当前耳科方面高难度的24导电子耳蜗殖入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咽喉科学:喉部肿瘤及喉成型手术、下咽肿瘤的手术治疗及修复手术,气管及食管镜手术、气管狭窄扩张术、对耳鼻咽喉少见疑难病有独创的解决办法。       翟锦明,男,副主任医师,1986年广州医学院毕业,学士,从事耳鼻咽喉科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掌握和应用国内外本专业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精通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和手术。对耳聋及聋哑患者的听力学及语言评估,电子耳蜗手术的术前术后的听力学、语言评估、手术适应症的选择,语言训练,助听器选配有深入的研究,并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在电子耳蜗、助听器领域开辟了一片发展空间。       黄敏齐,女,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专家门诊:星期一~星期五。1987年广州医学院毕业,学士。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术操作技能好,熟练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显微手术、中耳手术、喉部肿瘤及喉成型手术、气管及食管镜手术等。擅长嗓音、言语疾病的诊断、保健和治疗,使嗓音恢复正常。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新进展,开展临床科学及教学的研究,撰写并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电脑、网络多媒体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的大胆、有意义的尝试,多次获得广州医学院优秀教师,2005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广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广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广州市教学科研重点立项。       肖琪,男,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星期一~星期六。1987年广州医学院毕业,学士,从事耳鼻咽喉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手术操作技能好,熟练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中耳乳突手术、鼻咽喉、头颈部肿瘤手术、气管及食管镜手术等,熟练掌握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新进展,开展临床科学及教学的研究,撰写并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袁旭平,男,副主任医师。1988年广州医学院毕业,学士,副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咽喉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工作认真负责,医德好,手术操作技能好,熟练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中耳乳突手术、鼻咽喉、头颈部肿瘤手术、气管及食管镜手术等。熟练掌握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新进展,开展临床科学及教学的研究,并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李敏雄,男,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星期一~星期六。1988年广州医学院毕业,学士,从事耳鼻咽喉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手术操作技能好,熟练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中耳乳突手术、鼻咽喉、头颈部肿瘤手术、气管及食管镜手术等。熟练掌握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新进展,开展临床科学及教学的研究,并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承担省研究课题一项。       欧阳顺林,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编委。1993年于南华大学眼耳鼻喉专业本科毕业,200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手术操作技能好,熟练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中耳乳突手术、鼻咽喉、头颈部肿瘤手术、气管及食管镜手术等。熟练掌握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嗓音检查。耳显微外科、内窥镜微创外科和头颈外科有较扎实地功底。对耳声发射、多频稳态听力学检查有深入的研究。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新进展,开展临床科学及教学的研究,撰写并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承担省科研项目一项。       刘绮明,女,副主任医师。现任高级医疗服务中心教授。1992年广州医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从事耳鼻咽喉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工作认真负责,医德好,手术操作技能好,熟练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中耳乳突手术、鼻咽喉、头颈部肿瘤手术、气管及食管镜手术等。熟练掌握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嗓音检查。对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诊治有特长,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新进展,开展临床科学及教学的研究,撰写并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五、科研、教学与学术交流 医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这要求医学工作者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的医学生命延续,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我们以保持与世界同步的饱满热情积极开展与同行的交流学习,科室定期派谴学员外出交流学习,参加各种培训班,与各个领域的同道们切磋技艺,讨论耳鼻喉科的各种热点问题,从而能及时掌握世界最新的理论和最先进的技术,最终使患者能及时受惠于医学的进步,享受到科技高度发展的成果。我科多次成功主办了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耳鼻咽喉科学会的学习班,包括耳鼻咽喉影像学习班、耳显微外科学习班、广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会等。近年来,我科在科研工作方面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10余项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等科研立项,资助金额创历史新高。

麻醉科

科室简介: 检验科位于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大楼二楼、门诊大厅1楼,设有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临床检验五大专业。 检验科内备有一流现代化的大型检验设备和高质量的检测方法,如高速的日本岛津公司CL-7000型、CL-7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3200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基因蕊片检测仪等一大批高档精密仪器。我院检验科已在临床自动化检测方面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为医疗、科研、教学创造了好的条件。 科室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技术水平较高,医德高尚,服务态度优良,热心为病人服务,以病人利益为重。科室在人员配备上有着较强的实力,其中检验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技师6名,主管检验师6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检验师1名。由于检验医学是一门进展很快的学科,检验仪器与检验方法的不断更新使得我院检验科培养了一批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实用型人才。

感染科

科室简介: 影像科是我院最重要的临床及诊断科室之一。它下设介入、CT、B超等二级科室。 四川省肿瘤医院影像科拥有数台先进的进口设备,能满足病人全身各部位,各系统的X线照片及诊断需要,具有影像清晰,照片质量优良,诊断准确、方便、快捷的优势。其中的日本岛津500mA照片机主要进行胸、腹部、头颅、四肢、脊柱、骨盆、手足部的摄影及泌尿系的造影检查,美国LORADM-Ⅳ型钼一铑靶专用乳腺X线机主要进行乳腺摄影及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是目前对乳腺疾病和乳腺肿瘤的X线检查的最先进设备;颌面全景X线机主要针对上、下颌骨、齿槽骨及牙齿的摄影,是目前用于口腔、颌面肿瘤、疾病检查的主要设备,德国西门子移动X线机主要用于术中及重、危患者的床旁摄影;日本东芝800mA胃肠X线机主要进行消化道造影检查(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是消化道疾病和肿瘤的主要检查设备之一。我科即将引进的数字胃肠X机及CR、DR照片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X线照片系统,具有影像质量好,图像清晰,患者受照剂量小,数字影像具有永久存储及网络传输功能,方便远程会诊。 影像科现有工作人员17人,其中医师7人,技师7人,护师1人,维修工程师2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5人。均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并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我科宗旨。

急诊科

科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是由我国著名临床学家、我国宫颈癌根治手术的开拓者林元英教授创建于50年代初期的我国最早的妇产科专业的临床、科研和培训基地之一。经过半个世纪几代妇产科医生的艰苦努力,学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学科是上海市妊娠糖尿病诊疗中心、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卫生部妇科内镜培训基地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 学科206张开放床位由母婴医学,妇科肿瘤学,妇科泌尿/盆底重建医学,妇科内分泌/计划生育四个亚学科及其相应的病区组成。现有教职员工4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16人。 妇产科设有门诊手术室、阴道镜检查室、阴道细胞学检查室、超声检查室、妇产科研究室和上海交通大学妇产科研究所。妇科肿瘤、妊娠糖尿病、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生殖系统感染、计划生育等特色或专科医疗为每年15万余人次的门诊病人、每年7000余人次的住院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接诊大量来自国内外的妇产科病人、以及基于大型综合性医院配置所决定的危重病人。学科年手术量达5300余台,其中微创手术1200余台,手术量连续3年居上海市各大综合性医院妇产科之首位,连续5年居全院各手术科室之首位。

外科

科室简介:   目标:国际一流的急诊中心措施: 引进腹腔镜于急诊临床,三年内形成有特色的急诊微创内镜中心; 加强脑复苏为主要的科研工作,争取五年内在理论及临床上有所突破; 进一步开展多发伤一期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 开展急诊流行病学研究,例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等; 进一步开展国际交流,六年内使本科医师有50%达到博士学位,派遣数位医师出国进修,使本科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

神经外科

科室简介:   广医二院普通外科是我院品牌学科,也是广东省重点学科。设有肝胆胰肿瘤和结直肠肿瘤诊治、肝脏移植和胰岛移植、腹腔镜内镜微创外科、血管疾病、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基因治疗等专业课题组。配备有OLYMPUS电子胃镜、电子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电子结肠镜、血管镜、Trivex抽吸仪、前哨淋巴结导航仪、SHARPLAN超声腹腔镜、STORZ腹腔镜、Stryker腹腔镜全套设备、氩气激光电刀和超声止血刀等国际领先的一流设备。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普外科专家教授,其中有3人分别担任广东省外科学会和市普外学会正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微创外科学会专业组组长等职。拥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0人,中级职称9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基金8项、市级基金4项重大、重点攻关项目,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共12项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耳鼻咽喉科

科室简介:一、耳鼻咽喉科简史 ???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医院耳鼻咽喉科、已建设成为省、市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 ??? 耳鼻咽喉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已发展成为广州地区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专科示范基地。该科于2004、2005、2006年连续3年入选为广东省级/广州市/广州医学于2003~2007年连续5年入选为广东省级/广州市/广州医学院等重点专科建设行列,目前在编床位35张,月平均出院病人150人次左右,年平均手术量达1200余台。该科自建科发展至今,恪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理念,已发展成为广州市海珠区最大的耳鼻咽喉专科和专业化的临床教学培训基地,就诊病人遍及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地区,受到国内外广大同行的瞩目。 ??? 二、专科临床特色 ??? 耳鼻喉科发展至今,在学科奠基人黄振先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张建国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已相继形成鼻内镜外科、头颈肿瘤外科、喉显微外科、耳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咽喉微创外科、耳鼻整形外科等多个亚专业分科。已建成包括变态反应实验室、睡眠呼吸检测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该科拥有一大批包括鼻内窥镜、鼻内镜动力系统、耳科气动微型电钻、Zeiss手术与解剖显微镜,半导体激光、超声刀、声级计、纯音测听仪、尼高力眼震电图系统、真耳分析仪、多功能诱发电位仪、电子耳蜗诊断系统、ILO 96耳声发射仪、日本奥林巴斯电子鼻咽纤维喉镜系统等总价值达1200余万元的专科&专业设备,硬件设备设施达到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 ??? (一)鼻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 鼻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是80年代以后首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和外科技术。这项手术采用鼻内窥镜作为监视系统,用冷光源照明,经鼻腔内进路,在电视系统监视下进行鼻-鼻窦内和鼻部邻近相关区域手术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根据治疗疾病和手术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手术方式: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内窥镜鼻眼相关外科手术,内镜鼻颅底手术、内窥镜鼻咽肿瘤切除术等。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科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这项技术。10余年来,已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鼻腔鼻窦肿瘤、鼻眼相关疾病和鼻咽疾病等疾病多达3600余例,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我科以鼻内窥镜微创外科手术为基础,探索出了一条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等疾病行之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治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围绕该项技术的科研和教学,我科已多次主办或协办各类培训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专科技术人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现在我科已经形成了关于鼻内镜外科手术治疗一条龙式的服务流程:患者住院后尽快行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7天左右),术后以最快的速度出院,余下诸于鼻腔换药、术后复查等工作均在门诊完成,为患者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治疗费用。门诊的鼻腔换药、术后复查等工作均在鼻内窥镜下完成,由专人负责,保证了治疗的准确性、延续性和有效性,确保了整个治疗的疗效。 ??? (二)咽喉疾病 近10年来引起全球关注的现代病,即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鼾症),被证明是多种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源头疾病,在中年人中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现代人中,由于营养的过度化和缺乏运动,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该病在儿童中亦不少发,严重影响到少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这类疾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1111质量的重大疾病。我科年收治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接近200例,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除部分病例可试行呼吸机缓解症状以外,鼾症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我科在治疗方面经治了大量的病例,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 ??? (三)颈部疾病和头颈肿瘤外科 颈部疾病特别是颈部恶性肿瘤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在广东省,鼻咽癌、喉癌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分别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1、2和3位,严重的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咽喉部良性肿瘤,如广泛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喉乳头状瘤以及颈部的良性肿瘤如甲状腺腺瘤、囊肿、颈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咽旁间隙肿瘤)等亦是临床多发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学科的发展,我科收治颈部疾病患者的人数显著增加,年收治颈部疾病患者150余人次,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颈部疾病病例涉及甲状腺、腮腺肿物患者,颈部转移癌患者,颈部外伤患者等。其中治疗方式以外科手术为主者占到85%以上,涉及喉癌、甲状腺癌、腮腺癌联合根治术等大型手术。对于癌肿切除后缺省较大的患者,我科独立开展皮瓣修复(游离皮瓣、带蒂皮瓣等)等治疗手段取得较大成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根据病情治疗的需要还需追加术后放疗。鼻咽癌是广东省高发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以放疗为主。近年来,我科对晚期鼻咽癌(T2或N1以上的患者)行同步放化治疗,初步统计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15%左右,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失去根治机会的晚期癌患者,我科尝试行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等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我科在喉癌患者手术后发音康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保存喉功能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对喉癌患者在充分切除病变可能采用半喉切除,扩大半喉切除及声门上水平半喉切除;同时还开展了侧颅底手术,下咽颈段食管癌手术,开展根治性颈清扫、改良性颈清扫、择区性颈清扫等;采取胃下咽吻合术、胸锁乳突肌皮瓣、胸大肌皮瓣修复创口等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四)耳显微外科及耳神经外科技术 我科每年收入院治疗的耳科疾病患者在200~250例左右,其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耳硬化症、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等耳科疾病患者占到80%左右,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在科主任张建国主任医师的带领下,我科成功开展了24导电子耳蜗植入术、鼓室置管、鼓室成型、人工镫骨手术、中耳乳突手术、中耳癌手术治疗、面神经减压、内淋巴引流、迷路破坏、耳廓畸形耳再造等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其中我科与噢大利亚Cochlear公司合作,所开展的24导电子耳蜗植入项目及手术前后的听力语言学评估及训练,为重度耳聋患者带来了福音。此外,面神经疾病所导致的面神经功能障碍可致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面相和面神经的功能,许多病人因此而产生严重的交流和心理障碍,甚至自闭症状。我科通过与中医科密切配合,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传统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 三、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学、培训工作 ??? 耳鼻咽喉科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其中正高级职称者5人,副高级职称者10人,医学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学科奠基人黄振先教授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劳动模范”,广东省“劳动模范”,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他曾担任广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会常委,第七届广州市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现任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张建国主任医师为硕士生导师,在医、教、研各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2004年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郭镇平教授现任广州市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会常务委员;严小玲副主任医师现任广州市耳鼻咽喉科学会秘书、常委;赖荷主任现任广东省过敏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 ?? 耳鼻喉科多年来在医疗、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广东省重点学科(C类),2000年被评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取得了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承担了学院医疗本科、影像本科及各种专科的教学任务,本科教学我们经历了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问题为中心、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观念转变,从过去的板书、挂图到多媒体课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手段的提升。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填补了广医二院没有省级教学成果的空白,所制作的教学课件获得广东省教育厅评比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同时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研究生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合作培养、在职培养到现在的全国统招正规培养,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3人,为耳鼻咽喉科未来的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耳鼻咽喉科不仅在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培训上硕果累累,对外在进修生、作为住院医师专科化培训基地方面亦作了大量的工作,为社会培养、培训了一大批专业化技术人员,许多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后均成为原单位的技术骨干力量。迄今经我科培养、培训的进修人员、专科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等多达50余人,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好评。

癫痫中心

科室简介:   一、癫痫中心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癫痫专科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第一个癫痫中心。该中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学术带头人廖卫平教授现任中国抗癫痫联盟副主席,学术队伍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并有多位专家从海外留学归来。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是国内领先的癫痫中心之一。     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中心拥有周一至五全天开诊的癫痫专科门诊和特设的癫痫病房,月专科门诊量约800人,病床数15张,能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癫痫患者提供与国际水平相近的药物、手术和饮食治疗。同时依托广医二院神经研究所基础部,积极开展领先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更增强了其专科实力。     二、专科临床特色     1 药物治疗:拥有国内所有的一、二、三线全系列抗癫痫药物。能根据患者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并对不同药物的副作用进行长期监测、随访。     2 手术治疗:拥有CT、核磁共振等先进的影像学设备,可确定各种症状性癫痫的病因,并可以结合发作期SPECT和PET-CT对致痫灶定位,结合立体定向可对致痫灶进行精确手术切除。     3饮食治疗: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是一个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适当蛋白质的特殊饮食疗法。它在国外已有超过70年应用于癫痫患者的历史,其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已成为多个国外癫痫中心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并早已写入国外经典的多本癫痫教科书中。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新型抗癫痫仅对30-40%的难治性癫痫儿童对有效(发作减少50%以上);而生酮饮食对50-80%的难治性癫痫儿童对有效,30%的儿童可减少90%的发作,10-20%的患者可完全控制发作。通常接受饮食治疗的年龄是1-10岁,但不排除其他年龄患者试用。目前国外多个癫痫中心已把此项方法作为常规疗法之一,国内仅有少量癫痫中心近期开展,我院自2007年开展此项目,已为多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治疗选择,获得了一定的疗效,积累了经验。     4 主要检查设备 脑电图仪、视频脑电图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万能显微镜、立体定向仪、共聚焦显微镜、膜片钳、遗传基因分析系统等     三、常见疾病     1 特发性癫痫:没有大脑结构性损伤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的癫痫综合征。由一组体征和症状组成的特定的癫痫现象,具有特定的发病年龄、发作类型、EEG、病因、预后和对不同药物反应的特殊性。     2 难治性癫痫:经过正规抗癫痫治疗2年以上,仍有每月4次以上的癫痫发作。难治性癫痫的病因有多种:先天发育异常、外伤、肿瘤、血管畸形以及不正规药物治疗等。     3 热性惊厥附加症:(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 EFS+),是指患儿早期为热性惊厥,但同时有非热性惊厥,或6岁后仍有热性癫痫发作的癫痫病人,约占癫痫患者总数的20%。     4.婴儿重症肌阵挛癫痫:又名Dravet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癫痫性脑病,是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该病具有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对多种抗癫痫药物抵抗的特点。其病因是钠离子通道1A基因突变。患儿起病前精神运动发育正常,1岁以内起病,起病时表现为热性和无热的单侧或双侧阵挛或强直阵挛发作,发作常可被发热诱发,起病后出现肌阵挛发作等多种发作形式,常以部分性发作为主,起病早期对光刺激敏感,起病后出现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语言障碍和共济失调,起病后脑电图表现为广泛的、局灶性或多灶性异常,药物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在发作形式中,肌阵挛和不典型失神是两种特征性的发作。根据病程中有无肌阵挛发作,分为典型SME和边缘型SME。

心外科

科室简介:    一、心血管外科简介     心血管外科是广州市普通高等学校重点扶持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属于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及广州医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的心外科临床部,前身为亚太心血管中心外科临床部。     学科梯队完整,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医生占70%,所有骨干医生、护士均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国内知名心脏中心接受过系统培训,并定期赴国外先进心脏中心学习交流。与加拿大、美国、以色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心脏中心建立了互访的学术交流机制,始终保持学术上的先进水平和前沿地位,进一步提高了心脏外科的影响力。心血管外科与心内科已成功举办6届全国性心血管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邀请来自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以及台湾地区等地的心脏内外科专家一起进行交流和研讨。参与学习班的学员主要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心血管内外科医生,以及外省市的同道。在广东以至全国都颇有影响力。     心血管外科环境舒适,设备精良,开放病床34张,拥有独立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病床4张。病房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整洁舒适,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治疗和康复环境。重症监护室配备有惠普床边生命体征监护系统、进口Galileo多功能呼吸机、i-STAT血气分析仪、Datascope主动脉球囊反搏仪(IABP)、全套心肺复苏设备及各种先进的精密输液装置。     心外科治疗范围涵盖成人及儿童各种心脏外科疾病,尤其在冠心病微创(不停跳)搭桥、常规搭桥、重症风湿性心脏病多瓣膜病变、儿童及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和心脏肿瘤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我科本着竭诚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技术要求,保证我们的手术治疗和远期效果一直居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心外科全体医护人员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基础上,还尽最大可能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手术住院费用较广州市其他各大医院低20%~50%。     二、专业特色     1.我科是省内较早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单位之一,目前该手术已是我科的常规手术,手术成功率达98%以上,术后近、远期效果良好。     2.开展各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采用胸骨正中小切口或右侧腋下美容切口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     3.心脏瓣膜替换或修复手术一直是我科的优势项目,尤其对于危重瓣膜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很多晚期风心病合并心衰、心跳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以及再次换瓣膜的患者,均在我科手术治疗成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近几年我科瓣膜手术成功率都保持在99%,远期疗效好,在患者和同行中具有良好的口碑。     4.我科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近年来在高难度、高风险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开展了Bentall手术(主动脉瓣+升主动脉替换)、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替换术。成为省内极少数能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手术技术和成功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5.心脏瓣膜替换术中同时进行房颤的外科治疗。我科针对目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多数合并有房颤心律失常的疾病特点,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双频房颤治疗仪,在心脏瓣膜替换手术中同时治疗房颤,房颤转复率可达85%以上。

肝胆外科

科室简介:    一、肝胆外科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隶属普通外科,是广东省高校重点扶持学科、广州市重点学科、我院重点品牌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每年收治病人2000例以上,开展各种手术1500例以上,在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及ERCP微创治疗肝胆系列疾病,在华南地区和广东省都有了较高的学术影响。我科共有床位43张,。现有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讲师(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3人。拥有博士后2人,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6人。     二、专业特色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胰疾病 我科于1991年开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全国首批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单位之一,并率先在国内引进超声腹腔镜技术进行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目前已能常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等手术。内镜微创治疗胆管结石及阻塞性黄疸等疾病 我科同时在国内较早应用十二指肠镜技术对胆管结石行微创取石术、恶性阻塞性黄疸行内支架置入引流治疗及胆道损伤、急性胆道感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内镜治疗,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目前正在开展的内镜联合腹腔镜同时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及内镜联合光动力治疗胆管癌更显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肝癌及胰腺癌的综合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及胰腺癌的主要方法,我科创新开展肝癌手术切除--介入--化疗序贯疗法,提高了肝癌的手术切除率,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重燃广大肝癌患者生存的希望.同时还开展了多种针对肝癌及胰腺癌的综合治疗,如放射介入治疗、超声介入治疗及生物治疗等,其中应用B超引导下腹腔镜射频消融联合介入治疗晚期肝癌、胰腺癌具有微创优势,尤其适用于不能切除或者因某种原因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不开刀、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显著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普通外科

科室简介:    广医二院普通外科是我院品牌学科,也是广东省重点学科。设有肝胆胰肿瘤和结直肠肿瘤诊治、肝脏移植和胰岛移植、腹腔镜内镜微创外科、血管疾病、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基因治疗等专业课题组。配备有OLYMPUS电子胃镜、电子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电子结肠镜、血管镜、Trivex抽吸仪、前哨淋巴结导航仪、SHARPLAN超声腹腔镜、STORZ腹腔镜、Stryker腹腔镜全套设备、氩气激光电刀和超声止血刀等国际领先的一流设备。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普外科专家教授,其中有3人分别担任广东省外科学会和市普外学会正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微创外科学会专业组组长等职。拥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10人,中级职称9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级基金8项、市级基金4项重大、重点攻关项目,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共12项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体检中心

科室简介:    一、健康体检中心简史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体检工作始于1987年。1987年成立华侨港澳同胞保健中心(现高级医疗服务部门诊的前身),随即开展体检业务,常规体检项目均在一层楼内进行,各专科检查及总检均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资深医师负责,保证体检质量,是广州市最早开展“一站式”服务的体检中心,也是广州市指定的干部保健中心,常年为市、厅、局级干部和市离休干部提供健康体检服务。     为适应健康体检事业的发展趋势,医院扩展了门诊体检业务用房,面积达1300m2,并成立了独立的体检中心。目前我院健康体检中心包括高级医疗服务中心VIP体检部和门诊健康体检两部分,场地面积分别为933平方和1382平方米。     体检中心各功能区域布局明晰合理,环境优雅舒适,已实行“医检分离”。高级医疗服务中心二楼VIP体检部和门诊十楼健康体检部均为健康人体检的专用场所。均设置有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专科,配置有X光机(CR、DR)、心电图、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颅多普勒及乳腺红外线扫描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精密仪器,使检测和诊断有了可靠的硬件保障。体检设备专供健康人体检使用,形成相对独立的体检系统,常规体检项目均在一层楼内完成,高知、高干、VIP体检在高级医疗服务中心门诊进行,普通体检和大型团体体检则由门诊健康体检部承担,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极具人性化的特点。     健康体检中心拥有一支中高级职称的资深专家和医技人员组成的体检队伍,现有医护人员41名, 其中:医师26名,护士15名,高级职称13名,中级职称21名。     健康体检中心承担了高知、高干、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体检、升学、入职体检、个体健康体检等团体、个人体检任务。设计有多种体检套餐,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朋友的需求,并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为您量身定做更为个性化的体检项目组合。     2005年我院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客服中心拓展部统一负责体检业务的联系接洽、组织协调、对外联络、检后跟进等工作,客户服务中心前台服务部承担检后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等工作,使体检前的联系组织更具专业与条理,体检过程更专注与规范、体检后续服务更落实到位,做到检前、检中、检后服务一体化。     健康体检中心以规范的管理、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诊疗技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完善的体检后续服务赢得了团体与个体客户的认同与信赖。近日荣获“广州地区2008最受欢迎体检机构”荣誉称号。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广医二院健康体检中心将秉承“关注健康、关爱生命、质量为首、诚信服务”的宗旨,坚持“更好的质量、更好的服务、更好的环境、更合理的费用”的理念,恪守职业道德,竭尽全力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健康体检中心服务特色     健康体检中心凭借本院的先进设备,先进的检查技术和优秀的医技人员,本着“以人为本,以质为首”的服务宗旨,为体检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依托本院先进的医疗技术、优秀的学科群体等雄厚的医疗资源,为体检者提供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和完善的后续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管理、专家门诊,以及为需进一步治疗的朋友优先提供检查、手术、住院等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利用本院完善的信息网络化系统,为每位体检者建立永久的健康档案和优质的健康服务平台。     一站式服务 所有体检项目安排在同一楼层完成,并设有专业人员为您提供全面贴心的体检导向服务;     个性化服务 体检中心设有各种不同需求的体检套餐供选择,并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为您量身定做更为个性化的体检项目组合。     上门体检服务 为了不影响受检单位的正常运作,中心可根据客户要求直接派出体检队上门为单位员工提供健康体检服务。     一条龙服务 对有重大异常体检结果的体检者,中心会及时通知本人,并负责优先预约教授、专家作进一步诊治,如有需要可优先安排住院治疗。     健康指导服务 根据您的体检结果对您的身体健康状况作出医学评估和指导建议,派出医学专家上门解读体检报告,提供健康指导和诊疗意见。     健康档案管理 在我院微机管理系统内为客户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体检异常人员进行追踪回访。中心对客户的健康资料严格保密,妥善保管,只有本人方可查阅。     就医预约服务 为VIP客户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提供免费预约和全程导医导诊服务,可在约定时间内为您安排经验丰富的副主任以上专家诊治,优先安排检查、治疗或住院,协助办理就医过程的各种手续。为体检单位员工免费开通“电话预约”服务。

VIP产房

科室简介:

友情链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电话:86-020-34152299/86-020-34152282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昌岗东路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