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概况

别名: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

性质:三级甲等

电话:0851-86740793、0851-86772025、0851-86770250、0851-86771629

地址:

专家答疑 预约检查 极速问诊
普通外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始建于1942年至今已有54年历史普通外科创建之初即得力于我省外科前辈著名专家朱懋根等教授的参与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贵州省普通外科学术中心在医疗教学科研及在职医学人才培训等方面成绩卓著在本学科的一些领域居国内先进行列这我省医学界赢得了声誉

神经外科

科室简介:神经外科的前身为我院外科的神经外科专业组,至今已有40年历史。经过40年来的努力,神经外科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形成了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成为走在我省本学科前列,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科室。

信息网络中心

科室简介:网络中心成立于1996年初,主要负责全院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维护。由设备科、财务科、药房及住院处负责人组建而成。近六年来,在院领导及科室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室,各方面技术和设备在西南以至中国的医疗行业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为医院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网络中心在全院设有很多分点,目的是便于管理及维护医院的计算机网络。门诊、行政楼、住院部、老研所、放射科均有专用的机房,总占地面积约500M2。全科工程技术人员16人。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全科同志团结奋斗,勤恳工作,出色完成了医院网络建设、维护、发展、教学及软件开发等各项工作,在互联网及PACS系统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

内科

科室简介:内科教研室创建于1938年。62年来,经过几代内科人的艰苦创业与不懈努力,从内科分出传染科、皮肤科、神经科。发展至今,内科拥有呼吸、心血管、血液病、内分泌、肾脏、消化等6个专业学科,7个专科病房,近300张病床。拥有内镜中心、超声中心、肺功能室、血透中心和心脏电生理室(包含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多个辅助科室的规模。内科门诊每年就诊病人约7万人次,病房收治病人近2600余人,年总收入约2000万元。同时承担繁重的全省医疗保健、学习班、会诊任务;承担省内基层医疗单位医生的进修培训工作;承担对罗甸县医院、望漠县医院、镇宁县医院的医疗指导工作;承担学院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的教学任务,每年完成约5500学时的教学任务。十年来,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内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专业学科不论是仪器设备条件,医疗、科研、教学水平、还是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扩建结核病房。在人员设置方面,内科现有在职教授(主任医师)18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2名,讲师(主治医师)37名,其中有5名医师具有博士学位,20名医师具有硕士学位,助教(住院医师)34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25名,护师54名,护士35名。近5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81人。内科在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同时,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省科委、省教委和卫生厅的多种科研项目。同时先后获世界华人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贵州省科技成果奖、进步奖30多项,贵州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近20项。主编或参编著作15本。

心血管内科

科室简介:1953年设立内科高血压专科门诊,1956年成立内科心血管组,并建立内科心血管、内分泌、肾脏疾病病房(内二病房),心血管占病床数20张。1984年成立内科心血管专科至1987年成立心血管独立病房(内二病房),现有病床50张,并建立有CCU,1953年建立心电图室,1982年建立超声心动图室,1978年建立心血管放免室。 人员编制结构。 心血管专科现有医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正高5人、副高9人)。中级职称5人,硕士8人,博士3人(其中2人在读),心电图室现有人员7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1人。

内分泌科

科室简介:1963年附院派时钟孚医师赴北京协和医院进修,返院后组建内科分泌专业组至1984年更名为内分泌科,发展至今已历时37年。几十年来,内分泌科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为我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许多技术项目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在国际该学科领域亦有相当影响,是我省内分泌学科医疗、教学、与科研的中心。内分泌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进十年来,成功地开展了许多技术项目。可用先进的免疫放射方法检测人体内分泌激素多达三十余种。如游离皮质醇尿17羟、17酮测定、尿甲基4羟苦杏仁酸测定、甲状腺总T3、T4、FT3、FT4、rT3 、TSH 、TGA、MSA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生长激素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卵泡刺激素测定、黄体生成激素测定、泌乳素测定、肾上腺髓质去甲肾上腺素测定、肾上腺素测定、性腺T、E2测定、INS和C肽其它测定、甲状腺活检、胰高糖素测定、B-HCG测定、 PTH测定、TRAB测定等等。

血液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院内科血液专业组于1959年成立,由时任内科副主任的李继勋教授任专业组长,1984年正式更名为血液内科,由李卓江教授任主任。先后建立了血细胞形态室、溶血实验室、出凝血实验室、细胞培养室、血液流变学室、骨髓活检室等。2000年5月血细胞形态室、细胞培养室、溶血及出凝血实验室等合并到中心实验室,业务仍与血液专业对口。病房床位由初期22张扩增至39张(含无菌室1间);另建有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现有医师11人,含正高3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5人。其中博士后1人,硕士3人;配有实验室主管技师3人;另聘有教授、主任医师各一人。

肾脏内科

科室简介:我院于1965年在时钟孚及方国祥教授指导下成立了肾脏病学专业组,率先在省内开展肾脏病防治和研究工作,属于当时在国内开展肾脏病工作较早的医疗单位。特别是对"卢氏肾炎丸"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在国内外均有较大的影响。1978年在方国祥教授指导下正式成立了肾脏病专业学科,建立了肾炎实验室,血液透析室及腹膜透析室。设立肾脏病床8张,全科有副教授1人,主治医生6人,住院医生1人,实验室技术人员2人。先后派人赴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南京部队总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专科进修。86年专科病床数增加至22张。自83年后,有正教授1人,副高4人,主治医生5人,住院医生2人。98年后,有正高1人,副高5人,主治医生3人,住院医生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人,在读硕士生6人。现有病床36张。

超声中心

科室简介:贵医附院超声中心于2000年7月由原内科心脏B超室、腹部B超室、门诊B超室合并成立。目前是贵州省最大的超声检查中心。现有多台先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黑白超声诊断仪。所有设备均通过计算机及图文处理系统与医院网络中心连网,做到实时图像传送。中心现有医务人员10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及主管技师3名,初级职称医务人员3名。 贵医附院超声中心主要承担医院住院及门诊急诊病人临床超声检查及常规健康体检工作,平均每天能为140多名患者服务。目前已开展心脏、经颅、血管、小器官、腹部、妇产科及某些诊断性穿刺及治疗工作,为临床医疗提供了可靠优质的服务。 贵医附院超声中心,目前是全省培养超声医务人员主要基地,在培养进修生方面已有16年教学经验,医院主要采取授课与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医生言传身教,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已为贵州和周边省份培养300多名超声医务人员。同时还承担医疗系、卫生系、影像系等学科的超声教学工作。 贵医附院超声工作从70年代的A超、M超到80年代的B超及90年代彩超,到现代已有20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此期间经过几代超声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贵医附院超声中心已有数十篇科研论文在省级刊物和全国性刊物上发表,为贵州省超声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病案统计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院建立不久,即设立病案室,后又设立统计室。1999年两室合并组建成立病案统计科。从建院至今共保存80余万册病案,有完备的医院历年统计资料。科室共有工作人员8名,其中中级职称4名,科室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 各项工作既有严格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病案管理从病案的回收、管理、登记、编目、归档、查找、借阅、微机的输入、均有专人负责。统计工作从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报告也均有人负责,我科配备IBM586 3台。Compaq486 4台,打印机2台,复印机1台,我科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保证了病案管理和统计工作一定的自动化程度。 近两年来我科进修学习共有6人,有三篇病案管理及统计的论文发表和交流,其中一篇发表于"中国医院统计"杂志,另外二篇在全国医学信息与信息管理学术交流会上交流。

儿科

科室简介:儿科创建于1942工业年,病房与内科合用,首任儿科主任为高永恩教授。1952年张念安为儿科副主任,有相对稳定的儿科专业医师仅4人。1956年儿科独立建制,人员逐年增加,1958年儿科系成立,1960年院系合并又撤消。1976年后儿科按系统分专业发展,定向培养人才,先后建立了心血管、肾脏、消化、儿童保健、血液、呼吸、新生儿等专业组。1994年8月新生儿病房建立,1996年新建小儿神经心理专业并建立脑瘫治疗室。儿科现有教授(含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含副主任医师)7人;讲师(含主治医师)11人;助教(含住院医师)6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4人;护士17人。

护理部

科室简介:自1941年10月25日贵医附院成立起,附院的护理工作即开始进行,不过当时护理人员数量极少,承担的工作技术要求也相对简单。直自1946年,才有文字记载附院有护理部这一机构的设置。解放初期,全院仅有护士33人。解放后,附院规模及水平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护士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当时医院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实行的是护理部主任负责制,由护理部主任全权负责医院各科室护理制度、规章、条例的制订,护理人员工作调配,护理业务技能的培训等等,同时护理部还负责后勤工作的一部份。如洗衣房、缝制间等部门的人员安排和管理。在此期间,护理部工作管理仍沿袭解放前旧附院的摸式。 1954年,医院进行体制改革,护理部被撤消,改为由院办公室护理干事负责指导,协调全院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划归各临床科室,由各科室护士长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具体分管护理人员的业务工作,这一时期是我院护理工作逐渐转变为科学全面管理的过渡时期。 1957年后,随着医院迁入现址,规模不断扩大,病房及门诊人数剧增,全院护士也增至164人,助产士有41人,为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提高和促进护理业务技术,医院又恢复护理部。在护理部直接领导下,我院临床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得到建立和健全。主要有无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制度、病房财产管理、探视陪伴等制度,与此同时,建立了疾病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程序,对病人施行分级护理,推行护士长业务查房,强调护士长深入基层,征询病人意见,督查指导护士工作,此阶段我院的基础护理、病房内部管理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自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院的护理工作被严重冲击,无法正常开展。至1972年,再次恢复护理部。但仍不能正常开展业务,严重地影响了我院的护理质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院的护理工作逐步得到恢复、充实和发展。 1982年以后,医院设立了护理副院长,实行了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垂直领导,加强了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力度和护士素质培养。建立了护理技术档案及"护理人员考核月报表",对护士进行劳动纪律,服务态度,业务技能的综合考察,使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1993年为强化管理责任制,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在各护理单元全面推行综合目标护理管理责任制。使其责任与岗位对应,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取其值、获其荣。发挥护士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动病房工作,使护理工作上了新台阶。 1995年随医院分级管理工作的实施,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成为分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涵。对照医院分级标准(三甲医院标准),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各项护理规章制度,统一制定了护士长各种登记本。同时,规范全院治疗室,配备基本设施,在原有的条件下划分无菌操作区、清洁区、污染区,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1996再次制定、更改,完善了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为主体的院护理质控检查组,按三级甲等医院的质量标准每月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分,纳入奖金分配,直接与奖惩挂钩。同年8月,我院护理工作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 1997年,我院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建立模式病房,转变护理观念,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全方位护理。护理部曾先后派出有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护士参加全国整体护理学习班。同年8月,内四、胸外科、肿一、肿二四个病房率先开展了整体护理,成为我院第一批模式病房。 1998年,对我院已开展的整体护理进行评估改进,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规范护理病历的书写,使模式病房由4个发展到11个,符合百佳医院整体护理病房数的要求。99-2001年初,在原有的基础上,使模式病房先后发展到24个。预计今年准备在全院36个病区广泛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此项工作将对提高我院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促进护理学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现全院共有护士647人,其中正式护士408人,合同239人。护工50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114人,正在就读大专人数约200人。护理部主任1人,副主任4人,护理干事1人。 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护理人员钻研业务的风气日盛,除积极配合临床医疗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还开展护理科研,如CCU、ICU、NICU、器官移植等,近年撰写护理论文1431篇,其中发表论文881篇,在各级会议交流思想551篇,获护理科研奖2项。护理部注重人才培养,根据各护理专科的需要,制定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分期分批送出进修学习,近十年共送出731余人次,其中96-97年先后选派李亚玲等五位护理人员赴新加坡培训;98-2000年派员学习骨髓移植护理及肾移植护理;2000年8月李亚玲赴以色列作有关护理管理的参观学习,同年组织大批护士赴华西参观学习。2001年2月,外三护士长张国珍赴香港参观学习骨外科学护理,在今后将陆续选派人员参加类似的学习。2001年5月,我院获得省"整体护理先进单位"称号。 现有在职副主任护师22人,主管护师154人,护师214人。为省内各医院培养专科护士248人,为下级医院授课600余次,为高级护理专业授课,培养高护人才500余人次。

核医学科

科室简介:核医学科原名同位素科,于1959年底正式成立。最初名称为同位素实验室,李秀清为副主任,仅有医师2人。 1960年,学院设放射医学系(对外称生物物理系)李世绩任副主任。下辖同位素病房及核物理、核电子、放射毒理、放射化学、放射防护与放射病等实验室,有教师、医师、技术员、护士共16人。 1963年,学院撤消放射医学系建制,改建放射医学教研室,李世绩任主任,归属医学系领导。王光先任同位素病房副主任,有医师、教师16人,技术员和护士11人。 1973年,放射医学教研室改为同位素教研室,附院设同位素科,王光先任副主任。 1974年,为适应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同位素科分出部分医、技、护人员组成肿瘤科,同位素病房改为肿瘤病房,同位素科留有医师、教师3人,技术员4人。 1980年,同位素教研室更名为核医学教研室,同位素科更名为核医学科,王光先任教研室及科室主任。 1990年,唐培兰任科室副主任,1995年任科室主任及教研室副主任。目前科室在职主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主管技师1人,技师2人。 科室设有SPECT室、r照相室、放免测定室、计算机多功能测定室、活性室及甲亢专科门诊。

ICU

科室简介:我院ICU筹建于1994年,1995年2月25日正式启用,位于原老放射科,有病床6床,专职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护士6人。1998年9月11日分配应届毕业医师两人到ICU,1999年9月10日又分进医师1人。2000年7月7日从本院普外调进医师1人。现有专职医师5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护士8人)

检验科

科室简介:1941年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1962年,医院仅有化验室1962年成立检验科,检验科再分为临床检验组、血液组、细菌免疫组三部分。1986年,学院医学检验系成立,为适应教学需要,将上述三个组建成三个科。检验科承担相关的医疗检验任务。在学院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故又称临床检验教研室。

口腔科

科室简介:贵医附院口腔科系1938年张舒麟教授创立,当时条件较差,开展了水门订补牙、牙槽外科、镶配金牙等业务.以后随着华西医科大学毕业生到我科工作,人员数逐渐增加,成为我科临床医生的骨干力量,由几人发展到八十年代的三十几人.分为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矫形三个专业组.经过历届科主任的努力和全体医、技、护人员的辛勤工作,历尽难辛,艰苦创业,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为贵州省规模较大、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临床学科。 我科主任长期以来担任省口腔医学会主委、常委和秘书长.1986年招收口腔大专生约30人,1998年开始招收口腔本科生每年30人,1998年起每年招收硕士生2-3人,根据卫生部教材开展了大量的手术和治疗。其中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唇腭裂整形正牙外科、三叉神经痛、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治、烤瓷牙、铸造支架等项目在国内达到较高水平。

麻醉科

科室简介:贵医附院麻醉科成立于1958年,此前属外科专业,是由麻醉科的奠基人--薛承奚教授牵头成立的。当时仪器、设备相当简陋,仅能开展腰麻及乙醚开放点滴全身麻醉。之后,逐步开展气管内紧闭法麻醉、颈丛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笑气、安氟醚吸入全麻、神经安定镇痛麻醉,以及控制性降压和低温麻醉。近十年来,在各届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麻醉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结构、仪器设备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麻醉科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初步形成三级学科体系的较大学科。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1995年成立了麻醉学教研室,1996年建立了麻醉科实验室,并面向全国招收本院第一批麻醉学硕士,至今已毕业和在读研究生6名。承担学院医学专业本科、大专外科学总论教学,每年均承担卫生厅麻醉学习班的培训任务,为全省各地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麻醉专业人才,为贵州省麻醉专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1999年开始招收麻醉专业本科学生。近几年来,麻醉科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十余篇;承担了省科委及卫生厅科研课题七项,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项。 学科建设方面,临床麻醉上我科开展体外循环、脑搭桥、冠脉搭桥、放疗手术及介入手术的麻醉等新技术。术中能进行心电、血压、脉搏、氧饱度、呼末二氧化碳、Swan-Ganz漂浮导管的循环和呼吸功能的监测,还能对吸入和呼出,麻醉气体、肌肉松弛度进行监测。在原有临床麻醉的基础上,于1991年开设了疼痛门诊,并由原来每周应诊一次发展到现在每天全天开放,开展了分娩镇痛、癌症止痛、星状神经阻滞等新技术。2000年医院将ICU划归麻醉科管理,成了麻醉科的三级学科。

内镜中心

科室简介:贵医附院内镜中心是在过去消化内科胃镜室的基础上,合并了普外科内镜室及呼吸内科纤支镜室,于2000年7月正式成立。除承担消化道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的内镜诊断外,还开展了十多项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纤维内镜诊断工作始于1974年,属于国内较早开展此项工作的综合性医院之一,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断经验并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该中心现有副高职称以上专职或兼积的内镜医师10名,部分内镜医师接受过国内发达地区及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内镜中心的系统培训。近年来,随着多种先进医用内镜设备的引进,特别是电子内镜及内镜下高频电凝、微波凝固技术的广泛应用,我院消化内镜学科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消化内镜诊断发展到内镜诊断与内镜治疗相结合,能够开展十多项内镜下治疗技术。该中心不论在设备、规模及技术力量上均属西南一流,省内领先。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镜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院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又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新近添置的超声胃镜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黏膜下肿瘤的诊断问题,对上消化道癌肿的浸润深度及周围淋巴结转移进行腔内超声探查,而且也成为胰腺及胆管癌早期诊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随着近十年来消化内镜治疗的迅猛发展,我院也结合内镜开展了一系列替代传统剖腹手术治疗的项目。如逆行胰胆管造影下的乳头切开术、各种内镜下止血术、狭窄扩张术等。这些项目的广泛开展,将使我省广大胆管结石、消化道大出血及其他多种消化系疾病患者在我院均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成为可能。

皮肤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创建于1940年,当时称为花柳病科(简称花柳科),由我国著名皮肤性病学家秦作梁教授负责医疗和教学工作。每周开设门诊三次,需住院病人收在内科病房诊治,住院医师由内科医生轮流担任。1956年体制改革后从内科分出正式建立皮肤性病学教研组及附院皮肤性病科。张士英副教授任主任,邹彩华讲师任副主任,下有助教(住院医生)二人。1958年张士英被错划右派取消主任职务,邹彩华调任学院副教务长兼皮肤科主任,由1958年刚毕业的助教薛发贵任副主任主持科务工作。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平反冤案,落实政策,恢复了张士英职务后,组建以张士英副教授为主任、主治医师韦国仁、朱润衡为副主任的领导班子,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努立,在院领导支持下,科室建设才有较好发展。当时有医师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4人),病房床位16张、病房护士5人,门诊护士1人,技术员2人。建立了真菌室,病理室、黑光室,门诊治疗室等。从1984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科室发展逐步走向正轨。凌淑清和李思奉在1991年接任科室领导工作以后,紧紧抓住医院高速发展的大好机遇,较好地完成了医院一系列改革措施及医疗和教学的任务。也逐步认清科室发展急需后继人才的现实。加强了人才的培养,为科室发展奠定基础。

生化科

科室简介:贵医附院生化科的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临床生化教研组,该组在张念安、单拓生主任领导下承担医院生化检验工作及医学系学生的临床生化教学。1970年拆组并科,教研组并入检验科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临床生化组。此后,又根据医疗及教学需要,于1976年生化组从检验科独立出来成为生化科,由龚其廉主任主持工作。1979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 ,对医疗卫生及医学教育都有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1984年附属医院对生化科进行充实和调整,由黄铁生、龚其廉二位主任主持工作。1986年学院成立医学检验系,由生化科抽调5人到检验系组建临床生化教研室。从此,以生化科为主体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医疗、教学单元沿袭至今。 1993年以后,附属医院大大加快各学科的建设步伐,生化科的学科建设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为适这种新的局面,2000年上级任命黄韵竹主任加入生化科管理工作。回顾1960年的状况,当时临床生化组仅有4人,而今已有20人从事临床生化医疗及教学工作,高级职称人员4人、中级职称人员7人。随着我院六十年的成长史,生化科的四十一年也逐步得到成长、成熟、壮大。

神经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神经科成立于1956年,由我省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卢亮教授创建。当时神经科与精神科合二为一,有病床10张,医生三名。(卢亮、方国祥、曾国衡)。经过45年的艰苦奋斗,今天我科拥有病床50张,医护技人员共 人。病房面积427平方米,建立了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肌电图、脑电监测仪、脑电诱发电位全方位的临床电生理检测室,另有脑脊液细胞学、血液流变学、神经免疫学、神经心理学、经颅多普勒等检测室。近10年来,年均收治病人450余人,病种以脑血管病最多,其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免疫神经病、变性病、肿瘤及功能性疾病等等。与10年前相比,住院人数增加1倍以上、治愈率增加30%、周转率增加40%。门诊人数也在上升,平均每年1-1.5万人次。

整形烧伤外科

科室简介:我科成功地抢救和治疗了数起成批煤矿爆炸和其它物品爆炸所致的大面积烧伤病人;利用各种皮瓣或皮片对高压电击伤创面进行修复,减少致残率;对热压伤创面采用早期皮瓣修复的方法进行修复也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特大面积烧伤方面,近十年成功地救治了十数例。

微生物免疫科

科室简介:1986年,贵阳医学院成立检验系时,免疫室,细菌室,血库由临床检验科分出,成立微生物免疫科。

血库

科室简介:血库于一九四一年即我院成立之时建立,当时与手术室,麻醉科属一科。八十年代后分出归微生物免疫科。

放射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影像中心)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学影像学科。是贵州省省级重点学科,有国务院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初期形成于抗战时期,当时仅有美国Picker公司生产的100mA简易X光机及用于牙科摄片的X光机,只能进行简单的放射诊断工作。外科孙世镛教授代理放射科主任。1956年我院正式成立放射科,我国介入放射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放射学家刘子江教授任第一任主任。至今近50年时间,在学院及附院各届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各科室主任及科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放射科(影像中心)从以往单一的X线诊断发展到综合影像诊断,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影像科室。1999年成立贵阳医学院医学影像系,下设基础影像教研室、介入教研室和系办公室,并设立神经、头颅五官、心胸、腹部、骨骼、介入组及影像工程技术等专业组。放射科现有各类专业人员近60名,其中,高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30人。1996年成立介入病房,现有病床35张,门诊一个。近期投入使用的CR及PACS等大型医疗设备,标志着放射科已步入数字化成像的阶段,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肿瘤科

科室简介:肿瘤科的前身是贵阳医学院生物物理系及其临床基地-放射性同位素肿瘤联合病房,始建于1958年。联合病房主要收治以放疗为主的恶性肿瘤及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病人。至1974年,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将放射性同位素诊断与肿瘤治疗分开,肿瘤科正式成立。

中心实验室

科室简介:中心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12月,至今仅一年又2个月的历史。实验室共占面积约400余平方,由孙诚谊院长兼中心主任,另设3位副主任:丁静娟,教授主任医师,曾赴日本、英国各进修一年;马启玲,主任技师,曾赴澳大利亚进修半年;马莉,副主任检验师。中心共有医技人员19人,其中教授2人,副主任检验师2人,主管检验师10人,检验师5人,在读硕士3人。中心不但拥有常用的中档仪器设备,如低温冰箱、显微镜、台式高速离心机等,还拥有10余台大型高档的现代化精密仪器:如BECKMAN高速低温离心机、美国WALLAC公司提供的全自动时间分辨免疫检测仪、从美国引进的流式细胞分析仪(FCM),治疗药物监测仪(TDX),从法国引进的血凝仪,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基因诊断扩谱仪(PCR)等,大部分设备属省内领先。 中心有8个实验室,由9个小专科实验室组成(消化、肾脏、血液、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儿科、神经科、妇产科)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多专业机构。内设流式细胞学检查,放射免疫、免疫放射、酶联免疫、时间分辨免疫测定,特殊生化、血液检验、基因诊断、血液流变学等检测。中心紧跟各临床学科及专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和引进各项新技术、新项目。流式细胞分析仪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及研究生深造等。目前开展的血小板膜受体、T细胞亚群、脱氧核糖核酸(DNA)周期分析等达省内领先水平。全自动时间分辨免疫仪属省内首创,它是继放射免疫分析之后标记物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目前该仪器已开展近二十项检测指标,结果可靠、正确、速度快、省时、省力、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尤其是测量测量游离PSA与总PSA的比率已成为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变的一种较新手段为贵州省填补了空白。中心的EB病毒、弓形体、衣原体等病原的基因诊断达省内领先水平。 中心为我院科研、教学及研究生、进修生培养作出了贡献,参与骨髓移植及碘缺乏病科研工作,仅成立一年共培养研究生18人,完成及协助研究生检测项目14项,标本共6264份,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35人次,共培养了进修生5人并完成卫校毕业实习指导工作。二名在职研究生分别进修外语半年和一年。共撰写并参与撰写论文41篇,其中权威一篇、核心一篇、省级39篇,获省科技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卫生厅二等奖1项,获上海市科协系统科技期刊评选一等奖1项。 中心各实验室集中管理、淡化界限、资源共享、管理完善、设备先进,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方便了服务对象。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势为临床科研工作及高层次医学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我院各项科研工作更具有竞争实力。为充分发挥中心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中心将立足医院,面向全省,服务基层,为提高我省医疗、科研水平更加努力地工作

营养室

科室简介:营养室成立于1951年,在此之前称"饮食房"其主要工作是负责住院病人的伙食供应。负责人从1951年起先后由黄启瑞、王小亚、杨再项、杨淑先担任,其职务是护士长。 1957年新的医院大楼建成,住院病床增至600张,营养室的工作除保证病人的伙食外,能开展一些以医院基本膳食为主的对症治疗饮食,如半流质、流质、低盐、无盐、低脂低蛋白等等。1960年国家困难时期,为确保病人的营养需要,政府对住院病人提高了副食品的供应标准,营养室设营养小灶,此时由院办公室主任李安富负责营养室,杨淑先任护士长。文革期间,营养室和全院其他一?quot;抓革命、促生产",护士纷纷回到病房参加"医护包干",四人帮被粉碎后,营养室也和临床科室一样,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把临床营养划为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医院营养工作。并提出临床营养工作的研究对象是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和有潜在发病可能的亚临床者,对各种营养素,食物和饮食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改变了过去按医嘱计划营养,编排食谱,采购食品,加工制作的工作模式。营养室的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979年国家卫生部明文规定:"医院营养室是医技科室,应直属院长领导。"并要求营养技术人员和病床比例是1:100~130,强调营养室工作人员必须受过专业培训或具备相当的工作经验。这些措施,使营养室的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同年杨淑先提为主任,陈西南任护士长。我们通过参加学术交流,外出进修学习临床营养知识,请国内知名的临床营养专家前来讲学等方式,使我院临床营养的学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1981年成立了综合病房,并建立高干营养室,卫生厅专为医院招收了"配餐员"15名。当时医院住院病床数已增至1000张左右。营养室除主任外,有受过专业培训的营养师4名、出纳1名、会计1名、采购2人,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并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如膳食、物资管理制度、厨房管理制度,卫生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同时制定了各类"饮食治疗常规",营养人员定期检查膳食质量,营养价值,卫生标准。了解营养治疗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按要求定期作营养膳食调查,成本核算等。此时的营养室已发展成为我省唯一的一家既能从事营养治疗,参加营养会诊治疗,从事营养教学,开展营养咨询的实力相当的医技科室。在1981~1990期间,营养室主任杨淑先,副主任护师。1990年退休、营养室副主任毛祝竹村。主管护士师。1999年退休、副主任陈西南,副主任营养师。

耳鼻咽喉科

科室简介:耳鼻咽喉教研室成立于 1941 年,经过几代耳鼻咽喉人的不懈努力,科室规模不断发展状大,现有医护人员 32 人,其中教授(主 任 医师) 3 人、副教授(副主 任 医师) 6 人、讲师(主治医师) 6 人、助教(住院医师) 3 人、技术人员 3 人、护士 11 人,其中硕士毕业生 8 人,在读博士 3 人。已发表医学论文 200 余篇,其中国内权威期刊论文 49 篇,主编本学科专著 1 部,参编和协编全国本专业专著 3 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将 1 项,四等奖 3 项,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省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有省管专家 1 名,并有省优秀人才省长基金、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等多项科研课题正在进行中。承担全省医疗保健、学习班、会诊任务以及省内基层医疗单位医生的进修培训工作,同时承担学院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拥有听功能检查室、纤维喉镜室、教学实习室和助听器验配中心等多个辅助科室。病房设 40 张床位,均为现代化宾馆式病房,设有高档监护室、手术室、纤维镜室、检查治疗室及睡眠监测中心。近年来,先后购进数百万元的大型国内外先进诊疗设备:日本 OLYPUS 手术显微镜、纤维镜;美国进口的 STRYKER 鼻窦内窥镜;德国产各型支撑喉镜和支气管镜,耳手术显微镜;美国 ALICE 多导睡眠监测仪等。今明两年还将引进美国产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电子喉镜和高清晰度的耳手术显微镜等。耳鼻咽喉科每年门诊病人 4 万人以上,病房 1000 余人,病房年收入 1000 万元以上。

甲状腺外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成立于2003年3月,是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教研室的三级学科。老一代专家及教师为甲状腺外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院领导与科领导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手术数量与前几年同期比较,大幅度上升。使甲状腺外科初具规模。甲状腺外科现有教师6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人,在读硕士2人。

骨科

科室简介:

心外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科现有主任医师名副主任医师名主治医师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博士名硕士研究生名现有病床张监护病床张有一流的监护设备呼吸机台监护仪台血气分析可以仪台AIBP台床旁除颤仪台每年收治病人例左右完成手术治疗近例手术覆盖心脏外科的各个领域加队主要有动脉瘤的血管置换和Bentall手术风心病的瓣膜置换(MVRDVRAVRTVR等)先心病(ASDVSDTOFPSPDAF三尖瓣闭锁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的矫治冠心病的CABG术心脏肿瘤手术心包手术等

泌尿外科

科室简介:

胸外科

科室简介:

肛肠外科

科室简介:

妇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是从建院即有的科室经几代年的努力现已成为开放床位张的大科室之一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现有教授主任医生(正高)人副教授副主任医生人主治医生人管护师人:博士人硕士人本科在读硕士人统招在读硕士人已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材队伍和人材梯队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近年来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先后派出人员到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内镜中心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内镜中心第三军医大学学习内镜肿瘤超声诊断内分泌分子生物学等新知识已成立了妇科内镜(转移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专业妇科肿瘤专业超声诊断生殖内分泌和更年期专业学科并开设了相应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

产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始建于年经历近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个设备先进技术很难力量雄厚是省内最具权威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社会健康服务为一体的二级妇产科会诊专业学科为贵阳乃至贵州省医学的开展普及以及降低我省我市孕产妇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年成为省内首批国家级爱婴医院年荣获我院“医德医风”先进集体

计划生育科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计划生育科成立于年现有副主任医生名除开展常规工作如中期妊娠引产人流上环取环输卵管结扎术药物流产术此外还开展了人工授精处女膜修补术皮下埋植避孕及紧急避孕法显微输卵管吻合术及不孕症的治疗年 先在省内开展了新技术——无痛人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殖中心

科室简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成立于年月拥有在编人员 人现有主任医师人副主任医师 人主治医师人胚胎实验室人员人护士 人男科实验室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人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具有博士学位 生殖医学中心出诊是通过卫生部资格认证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症状技术全面操作规范目前中心已成功地开展了多项辅助生殖技术包括常规试管婴儿技术(IVF-ET)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技术(ICSI)囊胚培养技术胚胎冷冻-复苏移植技术宫腔内人工授精(IUI)选择性多胎妊娠减灭术卵子赠送技术等一系列辅助生殖技术中心的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于年月首例第二代试管婴儿诞生于年月首例通过赠卵怀孕的“试管婴儿”诞生于年月贵州省首例囊胚培养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的试管婴儿分别诞生于年月年月妊娠成功率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相似中心还开展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和优生遗传效果的工作

肝胆外科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

科室简介:

感染科

科室简介:

眼科

科室简介:

康复科

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

科室简介:

中医科

科室简介:

外科

科室简介:

生殖医学中心

科室简介:   温馨的家庭缺少了孩子的笑声将是一种残缺的幸福,给您带来无尽的遗憾。亲爱的不孕患者朋友,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目前已具备了一套成熟的辅助生殖技术,它将为您填补这份缺憾,带来怀孕生子的希望。   辅助生殖技术亦称医学助孕,是治疗不孕夫妇达到生育的新方法,也是生育调节的主要组成部分,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人工授精、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即常规的试管婴儿技术)、单个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显微注射(即第二代试管婴儿),以及在此基础上演进的各种新技术。目前我国育龄夫妇中10~12%有不同程度的不孕、不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污染、大气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比例还可能继续升高,所以需要该技术助孕的夫妇将会继续增加。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成立于2000年5月,两年多来,中心奉行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态度,为广大不孕夫妇排忧解难,中心的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于2001年4月,首例第二代试管婴儿诞生于2002 年10月,首例通过赠卵怀孕的“试管婴儿”诞生于2002年6月,贵州省首例囊胚培养及移植的试管婴儿诞生于2002年4月。试管婴儿治疗年周期数由23个发展到150个,成功率逐年递增,2001年成功率44.6%,2002 年成功率45.5%。2002年以来先后诞生了高龄绝经妇女(54岁)、不明原因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梗阻性无精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高难度疑难杂症的“试管婴儿”,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中心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在辅助生育方面提供的服务包括:常规的试管婴儿,第二代试管婴儿,睾丸或附睾丸穿刺取精、囊胚培养及移植、胚胎冷冻、赠卵及赠胚、人工授精等技术,还将开展未成熟卵培养、辅助孵化、冻融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为进一步提高成功率而努力。   我中心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进取,技术上精益求精,患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目标是“把健康宝宝带回家”。两年多来,从我省各地及邻近省份(湖南、湖北、重庆等)前来就诊的患者上千人,到2003年3月止,接受治疗的不孕夫妇中已有100多例妊娠,已分娩68个健康宝宝。我生殖医学中心将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合理的价格,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将优质服务作为工作的标准,更好的为广大不孕夫妇服务。

心胸外科

科室简介:    贵阳医学院心胸外科开始于60年代,由老前辈孙世镛,瞿博年教授首先进行了开胸手术,肺叶的切除。70年代由瞿博年教授负责,进行了心脏外科的治疗,缩窄性心包点的剥脱二尖瓣病变的闭式扩张,同进,肺外科手术趋于成熟,70年代未期由瞿博年负责,由祝庆平、赵崇藩、苏治亮、丁崇兴、罗先达等成立心血管小组,在儿科、内科、麻醉科、手术室大力支持下,进行了体外循环动物实验,取得成功。同年进行了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在体外直视下修补成功,开创我院体外直视手术的先河。     胸外科手术的范围日渐扩大,开展了食管癌,纵隔,肺部畸形矫正等手术,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定式。80年代,心胸外科发展的尖峰时期,在祝庆平、赵崇藩等老教授领导下,进行二尖瓣病变,二尖瓣置换术,脓胸的胸廓改形术,体外循环下,二尖瓣成形术,Carpentien氏的临床应用,还进行了复杂的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的双瓣置换。机械瓣的临床应用。获取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的诊治。得到了同行们的赞同。     普胸手术在赵崇藩教授的领导下,手术范围难度扩大,开展了三切口治疗食管癌,机械吻合口在食管病中的临床应用,创伤的重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并由胸心外科负责,成立了全院的重症复苏室,抢救了全院重危病人若干数例,然后成立复苏室,开展或继续发展,多功能参数的监测,呼吸机的临床应用等。90年代,由于种种因素,心血管开展不顺,普胸手术日渐红火,心血管开展不如省人民医院而普胸手术在苏治亮教授的领导下,传递至今,仍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     95年由胸外科负责成立全院ICU(重症监护病房)至今对抢救重危病人取到重要的作用。92年为了科室的发展,引进硕士研究生,弥补了胸心外科在理论上的陈旧和经验的不足,开展胸心外科手术,稍有一定的起色,但不够理想2000年院领导决定,高薪请北京人民医院博士生导师,正主任医师解基严来我院长期工作,使心血管外科以较高起点,迈进学科前沿。日前,一批中青年医师已发展成熟,担起了胸心血管外科的大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21世纪。  

腹部肿瘤科

科室简介:   我科主要从事消化道恶性肿瘤,泌尿生殖道肿瘤,转组织恶性肿瘤的诊治及指导,擅长胃癌,直肠癌,原发性肝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三维适形及调强适形放疗,还开展了胃癌,胰腺癌,等术中放疗,大肠癌,胃癌的术前术后的辅助放疗,转组织是恶性肿瘤的术前辅助放化疗   我科多位高年资医师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在本专业核心杂志,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内科

科室简介:    内科教研室创建于1938年。62年来,经过几代内科人的艰苦创业与不懈努力,从内科分出传染科、皮肤科、神经科。发展至今,内科拥有呼吸、心血管、血液病、内分泌、肾脏、消化等6个专业学科,7个专科病房,近300张病床。拥有内镜中心、超声中心、肺功能室、血透中心和心脏电生理室(包含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多个辅助科室的规模。内科门诊每年就诊病人约7万人次,病房收治病人近2600余人,年总收入约2000万元。同时承担繁重的全省医疗保健、学习班、会诊任务;承担省内基层医疗单位医生的进修培训工作;承担对罗甸县医院、望漠县医院、镇宁县医院的医疗指导工作;承担学院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的教学任务,每年完成约5500学时的教学任务。十年来,随着医院的飞速发展,内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专业学科不论是仪器设备条件,医疗、科研、教学水平、还是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扩建结核病房。在人员设置方面,内科现有在职教授(主任医师)18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2名,讲师(主治医师)37名,其中有5名医师具有博士学位,20名医师具有硕士学位,助教(住院医师)34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25名,护师54名,护士35名。近5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81人。内科在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的同时,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省科委、省教委和卫生厅的多种科研项目。同时先后获世界华人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贵州省科技成果奖、进步奖30多项,贵州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近20项。主编或参编著作15本。以下分专科介绍内科情况。

妇产科

科室简介: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是从建院之处即有的科室,经几代60年的努力现已成为开放窗位50张的大科室之一。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现有教授、主任医生(正高)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生5人,主治医生6人,管护师4人:博士1人,硕士3人,本科在读硕士10人,统招在读硕士10人,已成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材队伍和人材梯队。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现有美国最新立体三维成像C型超声波诊断仪(带有阴道探头)一台,日本奥林巴斯电视腹腔镜、宫腔镜和阴道镜各一台,波母光宫颈治疗仪一台,微波治疗仪,微电脑阴道康复治疗仪一台,实时重症生命征监护仪五台,全身麻醉机一台,门诊设备有微电脑多功能妇科治疗仪、冷冻、激光各种治疗机,多媒体教学室及手术监控、参观系统,还有附属在中心实验室的妇科专科实验室。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近5年来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先后派出人员到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内镜中心、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内镜中心、第三军医大等处学习内镜、肿瘤、超声诊断、内分泌、分子生物学等新知识。已成立了妇科内镜(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专业、妇科肿瘤专业、超声诊断、生殖内分泌和更年期专业学科,并开设了相应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目前已开展了其领域所有诊疗工作,其主要特色有:1、内镜方面:不孕症的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各种手术治疗,卵巢肿瘤的诊断、切除和保留卵巢功能的技巧手术,子宫切除、保留子宫的肌瘤挖除,宫腔镜对宫内疾病的诊治、插管的诊治不孕、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子宫内膜电子宫肌瘤的切术,宫颈CIN的阴道镜诊治;2、肿瘤方面:子宫肌瘤保子宫的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保留功能的手术、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和排出恶性肿瘤的技术。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治,宫颈癌的广泛切除和淋巴清扫、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放疗,内膜 癌术后的激素、放疗和化疗补充,卵巢癌为达到理想减灭手术可行大网膜、阑尾、肠切除肠吻合,术后腹腔、动脉介入化疗,外阴癌行盆腔淋巴清扫、尿道切除、膀胱造瘘、股内侧皮瓣转移外阴重建,绒毛膜癌各种化疗、介入插管化疗,高素质、严格培训的护士队伍能为各种大手术、大剂量的化疗及各种新技术开展提供护理保障;3超声诊断室能帮助各种盆腔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超声指示下囊肿穿刺、异位妊娠注药的保守治疗;4、生殖内分泌、更年期诊治、咨询,激素测定、中西医对不孕症的联合治疗,协助生殖中心作试管婴儿的前期工作、更年期的激素补充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等;5、其它如女性生殖道畸形、先天性无阴道的诊断,人工阴道重建术,生殖道瘘的诊断、修补,尤其是复杂性尿瘘的修补更有独道之处。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始建于1943年,经历近60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个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是省内最具权威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社会健康服务为一体的二级妇产科专业学科,为贵阳乃至贵州省围产医学的开展,普及以及降低我省,我市孕产妇、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4年成为省内首批国家级爱婴医院,98年荣获我院“医德医风”先进集体。   产科病房环境整洁,舒适、自1994年病房改造以来,病房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来到这里、犹如置身于家居之中,倍感温馨、亲切、医务人员热情、耐心、细致的服务、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侯强
侯强主治医师,不详

擅长:甲状腺外科。

挂号预约电话医院

王南鹏
王南鹏主治医师,不详

擅长:甲状腺外科。

挂号预约电话医院

 叶晖
叶晖 住院医师,不详

擅长:甲状腺外科。

挂号预约电话医院

于杨
于杨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甲状腺外科。

挂号预约电话医院

周彦
周彦住院医师,讲师

擅长:甲状腺外科。

挂号预约电话医院

赵代伟
赵代伟副主任医师

擅长:

挂号预约电话医院

友情链接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电话:0851-86740793、0851-86772025、0851-86770250、0851-86771629

地址:贵阳市贵医街28号